傑弗裡第二講:用梅特卡夫定律驗證社區團購之路

2020-12-06 積木說產品

在2018年,在品牌零售商在聚焦如何在下沉市場分一塊「蛋糕」之時,社區團購模式已經悄然佔據市場份額,呈現「井噴」式的現象,S2B2C模式頓時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巨頭也紛紛開始布局整個社區團購市場。

井噴式的中國社區團購路

中國的零售市場,隨著傳統電商紅利的消失,行業者們紛紛轉向瞄著流量紅利巨大的微信帝國,2018年隨著拼多多的上市及社交電商的火熱,無一暗示著行業人士是時候參一腳了,而社區模式下的社區團購也在這個時候逐漸脫穎而出,成為資本的新寵。

圖片來源:QuestMobile

社區團購架託於微信這個巨大的流量紅利平臺,以社區為中心節點,用戶線上創建社群,線下完成支付流程,而社區團購瞄準的為社區用戶居民每日的必消品——生鮮,促成了整個社區團購平臺的誕生。

從表面層次來看,社區團購就是除了基於流量及鄰裡之間信任的社交團購,那拋開表面,是什麼讓它獲得資本的青睞呢?

那就是梅特卡夫定律。

認識網際網路三大定律之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與大家熟知的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稱之為網際網路三大定律。梅特卡夫定律是這樣表述的:「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而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網絡的使用者越多,它本身的價值也就越大,且呈平方的形式增長。

Metcalfe's law——V∝N2

梅特卡夫定律,你可以理解為,在少量人使用的時候,它本身存在的價值是較低的,因為大家無法產生大量的互動,所以無法產生價值,而隨著用戶量的增加,互動頻率及區域的擴大,流量上來了,那問題也隨之解決。

那麼,我們用梅特卡夫定律來看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建立在線上的微信流量紅利帝國的基礎上及線下的人口聚集地社區時,那麼他本身存在和可以帶來的價值將為極速增加。

假設社區團購模式下的某小區使用用戶只有A一人,那麼本身該模式下帶來的價值是較低的,那麼該用戶A在成為該小區的團長之後,那麼他以他在該小區本身攜帶的社交資源拉進社區團購的社群,社群規模擴大後,社群成為來到了50,那麼使用用戶就從1變成了50,那麼該模式下帶來的價值就隨之變成了2500。

因為用戶A本身攜帶大的社交資源和屬性,讓該社區內有共同需求的人聚集到了一起,那麼依靠用戶A的團長角色將小區用戶和平臺連接到了一起,極大降低了平臺的獲客成本,應用場景社區化社群化,為擴大用戶基數做好了很好的基礎鋪墊,為它的用戶網絡所帶來的價值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不可否認的是,社區內有共同需求目標的用戶群體也是促成了該模式下社群的組成因素之一,所以現階段的社區團購平臺也主打的是有共同需求的產品——生鮮。

那麼有共同需求的人也會根據目前可應用的消費渠道自動的聚集到了一起來為平臺創造價值。

結語

社區團購的賽道上,隨著資本的加入,賽道逐漸變少,社區團購接下來會經歷對應的洗牌期,資本的注入和選擇下,各平臺會做出怎麼樣的決策來應對競爭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人必須要懂的「梅特卡夫定律」
    一、什麼是「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的表述非常簡單——一個網絡的價值和這個網絡節點數的平方成正比,用公式表述就是:V=K×N ,其中
  • 與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並論,IBM Watson定律將成為歷史論斷嗎
    說起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雖然能說清楚的不多,但知道的人不少,然而,IBM近日提出的「Watson定律」,恐怕既不知道也說不清楚的居多,懵圈的不在少數。根據百度百科,所謂定律,即客觀規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人類對一個客觀規律的認識是複雜的,伴隨著長期的內外部的質疑與驗證,同時,定律還是一種理論,即需要一個完整的論證。
  • IPFS: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效應實踐者
    網際網路三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
  • INT的理論價值——梅特卡夫定律
    因此,當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的這篇文章說他們能夠使用梅特卡夫定律預測94%的比特幣價格變動時,我對此十分好奇,同時我認為用它來觀察預測的未來物聯網網絡的增長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將是一個有趣的實驗。那麼梅特卡夫定律為:隨著最近社交媒體和大規模數據集的增長,想要證明這一定律的並不難。其中最重要的是關於Facebook和中國最大社交網絡公司騰訊的價值的獨立研究(Zhang et al.,2015)。他們發現,在10年的時間裡,這些公司的價值與用戶群的增長並不是線性增長,而是與梅特卡夫定律預測的平方。
  • 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是否會讓IoT重現網絡泡沫化現象?
    (如90納米),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在這幾年又逐漸浮上檯面被世人所討論。Electronic Design報導,梅特卡夫定律於1993年由George Gilder提出,並以3Com創辦人Bob Metcalfe的姓氏命名,是一個闡述網絡價值潛力與網絡節點數量的定律,根據該定律,網絡中的節點(如設備、用戶或應用等)數量平方,與該網絡價值成正比,意即隨著網絡節點的增加,網絡的價值就會愈大。
  • 梅特卡夫定律:社交網絡的滾雪球效應
    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
  • 華為汪濤提新梅特卡夫定律
    9月24日下午消息(蔣均牧)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上的主旨演講中,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汪濤提出了「新梅特卡夫定律「過去40年,梅特卡夫定律詮釋了聯接的價值,聯接的價值與聯接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再看今天,如果梅特卡夫先生允許的話,我們希望給『梅特卡夫定律』再增加幾個變量,重新定義聯接的價值,不妨稱之為『新梅特卡夫定律』。『新梅特卡夫定律』表明,聯接的質量轉化成了聯接的力量,聯接力就是生產力!」汪濤旗幟鮮明道。
  • 社區團購的現狀分析
    從生鮮電商到生鮮社區團購,為什麼這麼多公司屢敗屢戰?我覺得這跟社區生鮮團購的行業屬性有關係:第一,是剛需。正常情況下,所有人每天都要吃東西。第二,消費頻次高。一日三餐,想想看我們日常接觸的還有哪個商品品類是一天買三次。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近幾年大家一直都在思考用什麼樣的業務模式運營,先後出現了前置倉和社區團購。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履約成本非常高、盈利模型不好、對資金需求極大,這就決定了它的複製性並不強。相對而言,社區團購履約成本更低,更容易盈利,能夠實現快速複製,因此巨頭們也更有動力入場。
  • 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顛覆定律(冪指數定律)分別是啥?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將翻一番,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因為運算性能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摩爾定律決定的,所以根據每兩年運算性能提高一倍計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這裡我不想贅述和分析社區團購的賽道選手和市場規模,只是準備梳理一下現在主要的爭議焦點:社區團購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創新?補貼大戰真的會讓菜市場消失嗎?社區團購終局推演,會是一家獨大嗎?在這本書中,費孝通用「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來總結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與別人形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
  • 社區團購——無底洞
    社區團購,資本在這個領域裡,會有種無底洞的樣態,不停地砸錢,不斷的砸錢 在社區團購下,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種倉配體系,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布局的結構,會是怎樣的,是不是依託這種自有體系會更好一些,也許是的,但模式比較重,好在一旦打成,往往會形成壁壘。 社區團購,資本做了這麼久,以及目前的巨頭進場,是什麼原因使得這麼久?
  • 無論社區團購怎麼打,騰訊都是最大贏家
    億美元融資中,騰訊也跟投: (資料來源:企查查) 此外,騰訊還投資了社區團購第二梯隊同程生活 03 今天,社區團購的混戰,既不是騰訊的投資戰略發揮了效用,也不是他們刻意為之,至少美團、滴滴、拼多多入局社區團購,完全是個意外,是這次疫情讓他們意識到社區的戰略意義,用社區團購的方式進入。
  •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2018年下半年,一種新興的生鮮電商業態——社區團購,突然在長沙街頭興起,並受到資本關注。就像長沙的紅辣椒帶來的刺激一樣,社區團購讓當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興奮不已——「終於找到了社區生鮮電商最好的解決方案」。
  • 深度對話:社區團購不可能被壟斷
    社區團購在近期陷入了巨大爭論中,雖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回到基本話題中來,問題多是:社區團購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該競爭的核心點又是什麼? 見實在舊文重發之餘(為什麼社區團購這麼火?高榕零售投資模型一張圖說透大賽道),也約到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深聊這些問題。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
    而且,基於小程序的訂單收集模式是完全的 C2M 模式,相比於用大數據預估用戶喜好,它的確定性是 100%,真正實現零庫存。社區團購以社區內拼團的方式,低成本地聚集了流量,同時獲得了最清晰的用戶畫像。另外,數據顯示社區超市賣得最好的品類就是生鮮和日用品。而這兩大類在線下超市的購物場景裡,都不屬於衝動式消費。
  • 「沸點天下」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之爭:社群團購的當下與機會
    來源:時刻頭條社群團購做為當下新零售的主打模式,其出色的終端銷售優勢和突飛猛進的業績表現,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大小企業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20受疫情影響普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社群團購卻逆勢而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更是惹得一波巨頭紛紛落座。
  • 梅特卡夫定律下數字經濟蓄勢待發 數字貨幣是大勢所趨
    網際網路中有三條緊張的定律,摩爾定律是撒布非常寬泛的,信賴許多人都打聽:費用固定的時分,集成電路上可包容的元器件的數量,每隔18個月便會增長一倍,機能也會進步一倍。因此,電子產物迭代速率分外迅速。本日要和朋友們重點聊聊另一條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數字經濟的干係。梅特卡夫定律甚麼是梅特卡夫定律呢?網際網路的代價跟著用戶數量的增進而呈二次方程式增進的規律。也即是說,網頁應用者越多,代價就越大。
  • 社區團購開啟「燒錢」模式 實體銷售加入團購大軍
    1產地直採VS第三方供應社區團購物流成本高王鑫是先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先後運營過三家品牌團購,主要針對生鮮。作為社區團購的資深人士,在王鑫看來,社區團購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產地直採和第三方供應。兩者的區別在於供應鏈不同。
  • 社區團購「團戰」正酣,變革與較量中如何走出「最優」路徑
    社區團購蘊含巨大商業機會,但更關乎民生。經濟發展中,公平與效率是永恆話題。而儼然成為熱潮的「社區團購」,未來能否沿著更大效率和更多人受益的「改進之路」出發呢?群龍下水,模式受捧公開報導顯示,中國市場生鮮零售交易已經突破4萬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