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吳懟懟

來源:吳懟懟(ID:esnql520)

2020年,有兩個現象的火爆是能夠體現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韌性和延展性的。一個是眾所周知的電商直播,另一個是還處於熱議中的社區團購。

前者到現在也還是會有不少質疑,但已經走過了早期階段,不得不說,直播帶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認知。

後者在2020年末衝上風口浪尖,不管是媒體採訪,還是行業分析,抑或是個人體驗出發的文章,都對社區團購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解讀。

這裡我不想贅述和分析社區團購的賽道選手和市場規模,只是準備梳理一下現在主要的爭議焦點:

社區團購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創新?

補貼大戰真的會讓菜市場消失嗎?

社區團購終局推演,會是一家獨大嗎?

01

社會土壤、工具完善、模式創新

在談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費孝通所寫的《鄉土中國》。在這本書中,費孝通用「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來總結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與別人形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上述總結,恰恰就是社區團購能夠發生的土壤。

社區團購做得最好的區域,並不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而是湖北武漢、湖南長沙等二線城市,以及更為下沉的鄉鎮村。因為在這些地方,鄉土社會的濃度仍然很高,鄰裡之間的互動還是很多。

而一線城市人口雖多,但一個小區的人互相不認識,而且大家都很忙,開火做飯的意願並不強。與此同時,一線城市的零售業態太豐富了,出門有大型商超、便利店,不出門有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還有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平臺。

此外,2016年就已經有人在微信群、QQ群裡做社區團購這件事情。根據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描述,那個時候團購的訂單大多都是群裡的成員報個名,團長記錄,這些訂單都是手工一單一單記錄下來的。

這種做法效率比較低,限制了訂單量的爆發,同時做社區團購的公司也很難直接接觸到用戶,掌握不了用戶的消費數據,也就不能靈活地去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了。

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左右。隨著微信小程序的迭代和功能優化(比如升級了數據分析和插件功能),以及經營效率的提升和履約成本的降低,加之2020年的疫情影響,社區團購得到快速發展。

從產業端來看,社區團購從生鮮切入市場,通過預售模式實現以銷定採,這樣一來就降低生鮮庫存損耗。往更長遠看,更現代化的管理流程還會刺激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從供給端縮短供應鏈,幫助農戶、工廠等各類供應商提升銷貨效率,增加收入。

從消費端來看,「團長+次日達+自提」的模式可以壓縮獲客成本、配送成本和履約成本,因為在鄉土社會中,社群是天然的,血緣和地緣裡的人情往來是天然能帶貨的。如此,能很好滿足那些閒暇時間多、對價格敏感的人群的消費需求——更便利、實惠。

當然,還是有人可能會說,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俯身去賣菜,沒有任何技術創新可言。

關於創新這件事情呢,哈佛大學管理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在其「創新三部曲」中探討過。和許多人認為不同,他所強調的創新,關鍵不一定不在於技術進步,也不一定在於科學發現,而在於對市場變遷的主動響應。這一點也啟發了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價值》中的論斷: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地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

綜上,我們不難得出,社區團購其實是一個具備中國特色的電商形態,是社會土壤、技術工具以及模式創新等因素疊加之下的產物。

02

菜市場不會消失

除了質疑模式的創新性以外,還有人認為社區團購模式疊加平臺補貼,讓菜市場的生意沒法做了。

我們來釐清這個問題。事實上,社區團購之於菜市場,就如電商之於線下門店一樣。誠然,電商奪走了很多原本屬於線下商場和門店、線下商家的生意和注意力,但直到現在,線下的很多商場和門店不還開著嗎?

補貼只是早期用戶拉新的一種方式。這些年,阿里、美團、滴滴、拼多多的補貼,大家不都「真香」了嗎?市場健全,價格回歸後,提升的社會整體的商品流通效率,買賣雙方都會受益的。

而傳統菜場也不會消亡,而是新舊模式並存。

從場景來看,社區團購目前是T+1線上預購,菜市場or零售門店是線下即時、現場挑選,場景和需求並不一樣。

從消費習慣來看,不論有沒有社區團購,消費者天然會追求更高效、更高性價比的消費模式,比如,目前社交團購有很多中年人(媽媽級)用戶等;習慣菜市場模式的另一類消費群體也會習慣依賴傳統菜市場,大超市。

從職業角色轉換來看,菜販子一個轉身,可以成為團長,不變的經營之道還是社區資源和做好服務。

還有一個點可能是被忽略的,社區團購沒有那麼「可怕」,因為它也未必適用於所有地區。再看一遍費孝通的論述,「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這就意味著,每個地方,每個社區,都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

安信證券的分析就談到,足夠的訂單密度和客單價是保證渠道正常運作的條件,對消費者而言社區團購購物具有低價、空間距離近但需要次日提的特點。參照中國現實環境,社區團購在人口稀疏的中西部地區和時間成本高、生鮮渠道完善的一線城市是難以落地的。

所以,不妨讓子彈先飛一會,沒必要一邊「真香」一邊把社區團購當成洪水猛獸。

03

做一個終局推演

子彈還在飛,又有人分析說,等社區團購的平臺做大後,慢慢就會寡頭壟斷了,到時候大家買菜會越來越貴。

做一個終局推演。首先,巨頭下場並不意味著一家獨大,我們可以參照目前的電商競爭格局。在阿里領跑,京東緊跟的時代,大家都以為電商大局落定,但之後我們又迎來了新零售浪潮,還出現了拼多多,還有一眾小程序電商。

如今的社區團購領域,老牌選手有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入局的巨頭包括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京東等。他們之所以加碼社區團購,也不只是看中了生鮮賽道,而是想從高頻的生鮮入手,拓消費品類,繼續深化平臺下沉之路。

正如開源證券分析的那樣,短期看,流量優勢(團長數量和資源、平臺自身流量導入等)決定平臺是否能迅速做大客單量、實現規模優勢;長期看,生鮮作為社區團購重要品類,選品、採購、倉儲物流等環節效率將顯著影響消費者使用體驗。因此,生鮮的零售屬性(追求多快好省)決定了社區團購的模式重、穩態淨利率低、規模複製擴張難度大,供應鏈建設才是行業企業競爭的長期決勝關鍵。

所以,很難說誰會笑到最後,鑑於社區團購業態的複雜性,終局不太可能出現一個中心化平臺。畢竟,純流量時代已經過去了,社區團購是一個重活和苦活。

但可以確定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已經有意識深入產業上下遊——從農業、工業生產,到選品、採購、倉儲和物流等環節——全方位建設商品流通體系。社區團購模式能夠重構商品經銷鏈路,有希望發展為下沉市場的零售基礎設施。

而其最終的社會價值體現在於,數位化建設+菜籃子工程相結合的過程中,區域化的數位化管理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最終還是會讓利消費者,實現正向循環。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無底洞
    社區團購,資本在這個領域裡,會有種無底洞的樣態,不停地砸錢,不斷的砸錢 在社區團購下,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種倉配體系,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布局的結構,會是怎樣的,是不是依託這種自有體系會更好一些,也許是的,但模式比較重,好在一旦打成,往往會形成壁壘。 社區團購,資本做了這麼久,以及目前的巨頭進場,是什麼原因使得這麼久?
  • 社區團購的現狀分析
    在社區的場景中,如何發揮線下真實的社交信任關係、口碑傳播效應以及品質產品規模化的成本優勢,是更好發揮社團模式的關鍵所在。品牌企業只要精準定位每個潛在的消費群體,就能持續降低獲客成本,進一步提高客人的復購率。社區團購為什麼在長沙這個經濟並不算發達的二線城市興起,而不是北上廣深這些充滿創新精神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相比於一線城市的高房價和快節奏生活,在長沙這個二線城市的生活壓力會小很多。
  •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2018年下半年,一種新興的生鮮電商業態——社區團購,突然在長沙街頭興起,並受到資本關注。就像長沙的紅辣椒帶來的刺激一樣,社區團購讓當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興奮不已——「終於找到了社區生鮮電商最好的解決方案」。
  • 無論社區團購怎麼打,騰訊都是最大贏家
    01 最近,社區團購又熱鬧了。 據說,快手在湖南長沙調研社區團購兩個月了;前段時間,已經被否定的新聞「今日頭條將加入社區團購做今日買菜」,又捲土重來,字節跳動莫非真的要做社區團購了?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可以說,從國家、市場、消費者、底層商販、社會輿論等方面,無一例外,對近期火爆的社區團購,人們不再是一味追捧,而是看法複雜——這很值得玩味。對此,就有一位網友評價道:與其探究社區團購為什麼如此火爆,反倒不如去問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如此瘋狂?一、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冒泡」為何看似火爆的社區團購,不如先前網際網路賦能傳統行業時那樣,被大眾一致看好?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從去年開始,巨頭們通過研究調查,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認知一直在加深和改變。我和美團有比較長時間的交流,他們在去年就已經明確要做社區團購了,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今年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起來之後,他們才跟風一股腦兒入場。美團做社區團購,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所做出的決定。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
    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等巨頭一齊入局,他們共同瞄向的並不是彼此已有的地盤,而是在過去看來一個不起眼的「紅海」市場。過去 20 年,電商迅猛發展,從線下零售市場搶走了 20% 的份額。但最近幾年,電商的增速正在下降,2017 年網絡零售額的增速是 32.2%,2018 年是 23.9%,2019 年是 16.5%。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規範社區團購「小便宜」伏爾泰曾經說過: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近日,央視針對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發表了評論:任何創新都不能成為違法的理由,創新精神和法治精神不是一道可以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須二合一的必答題。什麼意思?
  • 社區團購開啟「燒錢」模式 實體銷售加入團購大軍
    1產地直採VS第三方供應社區團購物流成本高王鑫是先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先後運營過三家品牌團購,主要針對生鮮。作為社區團購的資深人士,在王鑫看來,社區團購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產地直採和第三方供應。兩者的區別在於供應鏈不同。
  • 深度對話:社區團購不可能被壟斷
    社區團購在近期陷入了巨大爭論中,雖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回到基本話題中來,問題多是:社區團購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該競爭的核心點又是什麼? 見實在舊文重發之餘(為什麼社區團購這麼火?高榕零售投資模型一張圖說透大賽道),也約到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深聊這些問題。
  • 一張圖帶你了解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的區別,趕緊收藏!
    一、社群團購與社區團購的客戶範圍不同社區團購,以小區或是商區為基礎,基於這個區域輻蓋的人群而進行銷售的。社群團購,以每個團長為節點,通過朋友圈輻射的。二、社群團購與社區團購的配送方式不同社區團購都是以落地配送的方式為主,通俗的說就是貨物需要給到團長,再由小區的團長來進行配送。
  • 專家:電商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新的高度
    據報導,近期某些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入或加持社區團購。專家認為,電商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
  • 「社區團購」這場戰爭,可能與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社區團購」不是「買菜」,「社區團購」不是「買菜」,「社區團購」不是「買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社區團購」和「買菜」是兩回事。注意,「多多買菜」雖然名字叫「買菜」,主要業態其實是社區團購——我知道,在不久前的三季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管理層表示「多多買菜不是一個社區團購業務」,問題在於它符合社區團購業務的大部分特徵。也難怪外界經常把這兩項業務誤認為一回事了。只要仔細觀察業務形態,就能發現「社區團購」與「買菜」的巨大區別:「買菜」是以個人為單位、注重時效性和用戶體驗的電商服務。
  • 社區團購,「三英戰呂布」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不確定的庚子2020年又到了要緊關頭,2019年末的疫情封閉,帶來的社區團購和生鮮到家業務,也是到了百團大戰的階段。基於社區團購模式的到家業務,是現在各種電商業務發力的焦點,也是2020年的乃至21年之後的又一個風口。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本報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宇宙的盡頭絕對不是鐵嶺,但或許是「賣菜」。誰也不能否認社區團購今年的紅火勢頭。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網際網路公司中,看起來與社區團購關係最遠的滴滴率先入局。
  • 李志剛聊社區團購:4萬億生鮮大戰及終局
    」,以下是精選內容整理,Enjoy: 社區生鮮團購大戰當下正如火如荼,這已經是生鮮第三次進入人們視野了。、高頻、離用戶更近這三個特點,才引來2014、2015年冒出的一波生鮮創業公司,2018年8月興起的生鮮社區團購公司,以及今天巨頭全部都捲入的社區生鮮大戰。
  • 社區團購是時代試金石,巨頭間的戰略有何不同?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後一個月中,「社區團購大戰」在中國網際網路江湖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從4月開始到11月底,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巨頭先後高調入場,毫不掩飾地提前對外宣示要「爭當第一名、成為最後勝出者」的意志和決心。社區團購是一門什麼生意?值得嗎?
  • 憑著社區團購的東風 美團還能翻倍嗎?
    摘要 【憑著社區團購的東風 美團還能翻倍嗎?】社區團購是大眾、剛需、高頻場景,市場空間大,極具價值,其基本盤價值蘊含的能量甚至超過外賣,美團如能拿下這塊蛋糕,有翻倍的可能。
  • 「沸點天下」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之爭:社群團購的當下與機會
    來源:時刻頭條社群團購做為當下新零售的主打模式,其出色的終端銷售優勢和突飛猛進的業績表現,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大小企業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20受疫情影響普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社群團購卻逆勢而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更是惹得一波巨頭紛紛落座。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劍鋒眾多行業人士指出,2021年的社區團購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中。網際網路巨頭對於社區團購的投入只增不減,興盛優選和十薈團將繼續領跑行業融資,食享會和同程生活將慢慢被巨頭瓜分市場,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將補貼戰進行到底。帶著社區團購2021年將如何發展的問題,筆者開始關注中國社區便利店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