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聊社區團購:4萬億生鮮大戰及終局

2020-12-05 騰訊網

11月22日晚上8點,山海成長營創辦人、新經濟100人創始人兼CEO李志剛在視頻號首次直播分享——「李志剛聊社區團購大戰及終局」,以下是精選內容整理,Enjoy:

社區生鮮團購大戰當下正如火如荼,這已經是生鮮第三次進入人們視野了。它就像一個戰略高地,創業公司反覆衝鋒,卻又多次被打退。

2014到2015年,圍繞生鮮電商大概有4000到5000家創業公司。我在2016年1月8號就預測過,99%的生鮮電商公司必死。

2018年8月,社區團購創業熱潮興起。我們經過調研和分析,認為巨頭一定會進入。

2020年7月之後,巨頭陸續入場。這將是中國商業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也是最後的地面商業競爭,決定未來十年的商業格局。

1從生鮮電商到社區團購

2015年12月,我第一次跟黃崢見面,我們專門探討了這個話題。我說99%社區生鮮電商必死,黃崢問為什麼。我說兩個原因:第一,生鮮的上遊農業農產品無法規模化供給;第二,下遊冷鏈成本居高不下。

當時黃崢說,我覺得可以通過點對點的方式解決:先找到用戶,然後再讓農產品點對點地對接。五年過後,當時99%的生鮮電商創業公司確實都掛了,黃崢和他的拼多多也是唯一做得好的。

從生鮮電商到生鮮社區團購,為什麼這麼多公司屢敗屢戰?我覺得這跟社區生鮮的行業屬性有關係:首先是剛需。正常情況下,所有人每天都要吃東西。第二,消費頻次高。一日三餐,想想看我們日常接觸的還有哪個商品品類是一天買三次的?第三,生鮮在離人越近的地方價值越大。生鮮公司搶佔了社區之後可以拓展日用百貨、家庭消費甚至生活服務等等。

(新經濟100人 攝)

正是因為社區生鮮有剛需高頻離用戶更近這三個特點,才引來2014、2015年冒出的一波生鮮創業公司,2018年8月興起的生鮮社區團購公司,以及今天巨頭全部都捲入的社區生鮮大戰。

2巨頭必爭之地

為什麼三大千億美元的巨頭公司一定要進入?首先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烯牛數據顯示,生鮮水果總共有四萬億市場。市場規模越大,對巨頭的誘惑力就越大。其次,巨頭喜歡輕、標準化、可大規模複製的模式。過去兩年那些創業公司把一些基本的商業模式和規律都趟過了,所以巨頭緊接著就進來了。

除此以外,這三家巨頭各自也都有充分的理由全力以赴地投入。

美團的使命是什麼?2017年,我還跟王興探討過,王興說美團的使命是「吃得更好,生活更好」。那生鮮不就是吃的嗎,所以這是美團的使命決定的,美團不可能把生鮮這個領域放棄。

在三大巨頭裡面,拼多多是目前打得最猛的,幾乎不惜成本。為什麼要打?因為拼多多是靠農產品起家的。2015年的時候,我跟拼多多一個聯合創始人聊,他當時在四川西昌高原上採購蘋果。你想想看,那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而且是在五年前,就親自上山採蘋果。其次,拼多多主戰場是五環外,三到六線城市,這是它的大本營,而目前社區團購主戰場也是在這些地區。所以拼多多也不會放棄。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也是我非常熟悉的,就是京東。京東會進來嗎?我覺得一定會進來,為什麼?京東最新的定位是: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以供應鏈為基礎」,這是京東最大的優勢,而生鮮不就是以供應鏈能力為基礎嗎?

這讓我想到耶路撒冷這座城市,由於是基督教、猶太教還有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各宗教和國家之間為了爭奪這座城市,打了3000年,炮火還沒有停止。我覺得生鮮社區團購就相當於中國商業領域的耶路撒冷,巨頭必爭。

這場社區團購大戰,將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場地面商業競爭,它會影響中國未來十年的商業格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如果這些巨頭把生鮮這個最難解決的問題給拿下來了,並且是將店開在小區的門口,接下來日用百貨就能順勢進入,其他品類也可以直接在社區賣。我覺得還有更重要一點,藉此進入社區,進入本地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務,所以這相當於獲得一個以家門口為支點的線下流量入口。我認為一個線下用戶的價值至少是一個線上虛擬用戶價值的三倍。

3終局判斷

哪些因素決定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呢?

生鮮的核心是鮮。去年我就寫過文章,生鮮是一寸短一寸強。你在離用戶越近的地方,價值就越大,所以生鮮的解決方案一定是在社區,因為它離得最近,搬運次數減少,保證新鮮度。

所以社區團購,第一重要的就是供應鏈。任何商業的競爭,特別是賣貨有關的,最終都是供應鏈決定效率。

其次是用戶的競爭。比如說現在大家對團長的競爭,本質其實是獲客。但團長沒有忠誠度。有的團長同時兼職十家公司的團長,誰給他毛利高,就薅誰的羊毛,拿誰的回扣,這是人性。

我認為真正的用戶獲取,其實還是在於誰的供應鏈更高效,產品更好,你的價格貨比三家如何,這是最核心能影響用戶的。

(新經濟100人 攝)

決定這場線下商業競爭的第三個關鍵因素就是組織。這是一場地面部隊組織能力的競爭,誰能更好地管理數百萬地面部隊,誰的組織管理經驗更豐富,號召力更強,打仗經驗更豐富,誰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優勢。

現在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未來至少有三個演變階段:

第一階段,一些新的小的弱的團購公司,慢慢地會被淘汰掉。大概最多半年左右,第一批公司要被打趴下。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創業公司陸續選擇成為巨頭的供應商,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實力不對稱的戰爭。

第二階段,原本在第一梯隊裡的公司,肯定會有人掉隊,甚至是創業頭牌,也有可能在這個階段被淘汰掉。有沒有併購的機會?我覺得有,但是併購的機會不會特別大。

第三個階段,才是最終的巨頭PK,劃分地盤。我認為未來會有兩個半的超級巨頭在生鮮社區團購中存在,其中有兩個是超級巨頭,還有半個,可能取決於它自己未來的成長性,就是說能否快速適應百萬級的地面戰爭,還有它的組織管理等等。

4給創業者的建議

那創業公司該怎麼辦?

我覺得創業公司的機會就是深耕本土化,掌握你的優質供應鏈。因為生鮮供應鏈不是標準化的,大部分的生鮮供應一定是依賴本地解決,所以這是一個本土化的供應鏈競爭。當下中國的生鮮供應鏈,上遊農產品還是來自於數以億計的農民,供應鏈的分散,導致沒有任何巨頭能把所有的供應鏈完全掌控。所以創業公司的機會也就在這裡。

我判斷,未來巨頭能吃掉10%的市場份額,同時還有分散的小公司會存在,但一定是本土化的、區域化的公司,並且要深耕當地的供應鏈、深耕社區、深耕用戶服務,還有做好你內部員工、團隊的凝聚力,思想統一等等。

相反,驚慌失措地跑馬圈地、到處擴張的創業公司就很危險,因為你的錢沒有巨頭多,組織能力沒有對方強大,用戶也沒有這麼多,你憑什麼能打得過巨頭,對不對?零售的核心其實還是八個字: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除了做好優質供應鏈以外,第二,做好人才培養。雖然你打不過巨頭,但是做個強壯的小強,深入地做人才培養。巨頭短期內是無法取代你的。

第三點,要做好你本土的差異化競爭。提供有差異化的當地產品,還要做好點位管理、做好服務,提高用戶的體驗。

最後,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得下沉者得天下。我覺得這場生鮮的主戰場不在北上深,也不止於一二線城市,而是在三四五六線城市,甚至在廣大的縣城和農村。因為它有足夠多的人口規模。中國一二線城市人口全部加起來,也就兩億人口,那意味著一定還有10億人生活三線及以下,一直到縣城、鄉鎮。所以說,用戶在下沉,創業者也要下沉,那裡還有很多創業機會等待發掘。

另外,這次社區團購大戰,也會重構很多商業業態。比如說過去中國的物流公司主要是從東往西線路發貨;但是未來,因為農產品在西部,所以會誕生從西往東的物流公司或者農產品供應鏈公司。我知道我們最近見的一個創業者就在幹這個事情。再比如說生鮮團購會不會衍生一些新的職業,比如說社區團購的小區跑腿員,幫你把貨物送到家裡。

類似這樣更加精細化,顆粒度更細的機會,需要創業者有更長遠的眼光和更高的格局。未來的創業可能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成為未來的王興、劉強東和黃崢。第二,給他們打工,成為巨頭的一環。第三個選擇就是消失。這是未來創業的殘酷性。

5提問環節

1. 中高端的生鮮產品會有機會嗎?

我認為有機會。其實生鮮大戰找的是渠道,最後大家爭的什麼?是你的產品好。這些巨頭肯定不做產品的,但是會投資你。所以說不止中高端的生鮮產品,我覺得中高端的食品都會有機會,包括零食、蛋糕等等,相關的很多生活方面都會有機會,統稱為消費品,都有機會,並且機會很大。未來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做得好的也會誕生百億美元的公司。如果你在這個領域創業,也歡迎我和我們聯繫。

2. 倉儲物流公司應該怎麼利用這個機會?

據我了解,一些巨頭都是找當地的物流供應商合作的。但是我也提醒一下,因為這個巨頭他們大概率不會跟某一家捆綁太深,因為對他們危險太大了,只能合作部分。所以你也別合作太深了,否則要麼被吃掉,要麼被卡脖子。

3. 周邊生活產品有沒有機會?

這個問題有意思,周邊生活產品這個玩意,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巨頭打的原因就是先把線下流量入口佔據以後,它會加很多東西,肯定包括生活服務,所以要想你們自己幹的話最好趕緊做,過三年以後可能機會不大。

4. 巨頭對夫妻老婆店影響大不大?

我覺得夫妻老婆店反倒影響不大,因為像小的業態,自己開店,一年賺個二三十萬,成本可以控制在很低。況且巨頭的目的肯定不是打造一些小規模的店,他們要把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打掉,統一建立以社區為核心的線下商業流量。所以說單獨的夫妻老婆店,還可以和巨頭進行合作;但是成規模成體系的生鮮店,都會有一些危機,有整體被打掉的風險。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答案或許是短視頻電商
    甚至,隱退江湖許久的東哥,也將親自帶領京東下場,參與這場大戰。巨頭如此之多,賽道如此擁擠。存量市場裡,還有興盛優選、十薈團、叮咚買菜、同程生活、每日優鮮等等。萬億生鮮市場,線下流量入口,絕對的每日高頻應用。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這裡我不想贅述和分析社區團購的賽道選手和市場規模,只是準備梳理一下現在主要的爭議焦點:社區團購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創新?補貼大戰真的會讓菜市場消失嗎?社區團購終局推演,會是一家獨大嗎?從產業端來看,社區團購從生鮮切入市場,通過預售模式實現以銷定採,這樣一來就降低生鮮庫存損耗。往更長遠看,更現代化的管理流程還會刺激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從供給端縮短供應鏈,幫助農戶、工廠等各類供應商提升銷貨效率,增加收入。
  •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
    2018年下半年,一種新興的生鮮電商業態——社區團購,突然在長沙街頭興起,並受到資本關注。就像長沙的紅辣椒帶來的刺激一樣,社區團購讓當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興奮不已——「終於找到了社區生鮮電商最好的解決方案」。
  • 深度對話:社區團購不可能被壟斷
    社區團購在近期陷入了巨大爭論中,雖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回到基本話題中來,問題多是:社區團購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該競爭的核心點又是什麼? 見實在舊文重發之餘(為什麼社區團購這麼火?高榕零售投資模型一張圖說透大賽道),也約到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深聊這些問題。
  • 社區團購的現狀分析
    沒錯,你完全可以把當下的社區團購理解為升級版的微商再造模式或者社區化、本地化的的簡化版拼多多。當下,社區團購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被人們形容為「三英戰呂布」的熱鬧場景很快就要演化成戰國七雄的局面。當下的三英是指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個網際網路巨頭,呂布則是社區團購的復興領導者興盛優選。如果再加上阿里系、京東系和字節跳動系的相關企業,這個比中國歷史上的戰國七雄的局面還要宏大。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拼多多和美團能夠奮力搶佔社區團購市場的前提,在於目前國內的社區團購市場的整合程度仍較低,入局玩家大多分散經營,尚未出現巨頭把控市場的局面。這是社區團購賽道「千團大戰」的前提。而各大玩家為爭奪流量、搶佔市場,目前採取的模式是進行補貼打價格戰,而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相互競爭的「經典玩法」。在社區團購市場,美團和拼多多的價格戰也正在打響!
  • 憑著社區團購的東風 美團還能翻倍嗎?
    4、社區團購是大眾、剛需、高頻場景,市場空間大,極具價值,其基本盤價值蘊含的能量甚至超過外賣,美團如能拿下這塊蛋糕,有翻倍的可能。  一、營收、利潤續超預期  美團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為35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74.94億元增長28.8%。
  • 社區團購,「三英戰呂布」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不確定的庚子2020年又到了要緊關頭,2019年末的疫情封閉,帶來的社區團購和生鮮到家業務,也是到了百團大戰的階段。基於社區團購模式的到家業務,是現在各種電商業務發力的焦點,也是2020年的乃至21年之後的又一個風口。
  • 社區團購是時代試金石,巨頭間的戰略有何不同?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後一個月中,「社區團購大戰」在中國網際網路江湖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從4月開始到11月底,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巨頭先後高調入場,毫不掩飾地提前對外宣示要「爭當第一名、成為最後勝出者」的意志和決心。社區團購是一門什麼生意?值得嗎?
  • 拉卡拉:拉卡拉雲小店生鮮版支持社區團購拼單、集中訂單處理等功能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4日訊,有投資者向拉卡拉(300773)提問, 請問貴公司產品是否涉及社團團購業務?雲小店產品是為中小微門店打造的一款一站式經營解決方案,場景聚焦在快銷、母嬰和生鮮等領域,其中拉卡拉雲小店生鮮版,能夠幫助生鮮行業店鋪進行經營、管理,同時支持社區團購拼單,集中訂單處理等功能。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從去年開始,巨頭們通過研究調查,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認知一直在加深和改變。我和美團有比較長時間的交流,他們在去年就已經明確要做社區團購了,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今年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起來之後,他們才跟風一股腦兒入場。美團做社區團購,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所做出的決定。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編輯導語:針對今年再次火起來的低價團購,白巖松曾表示:低價的社區團購表面上是消費者佔了便宜,但網際網路企業財大氣粗,在價格補貼大戰中,小商小販很快就敗下陣來。對於現在還處於風口的生鮮市場來說,或許慢下來進行一下冷思考是當務之急的一件事。0.49元一斤土豆?5.99元20個雞蛋?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滴滴、拼多多等短兵相接 前有追兵後有猛虎...
    在美團「老人帶新業務」的慣例下,陳亮轉換至生鮮零售賽道,於去年推出自營模式的美團買菜業務。根據美團Q2財報數據,美團買菜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長。  其中,優選事業部成員主要由快驢、買菜、外賣、酒旅等美團各大事業部精英團隊組成。其中,約60%為買菜事業部成員直接轉崗到優選事業部。3個月,100人的團隊迅速擴增到3000多人的規模。
  • 「社區團購」這場戰爭,可能與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圈以及投資圈的熱門名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的朋友圈天天有人轉發這方面的文章,微信群裡也經常有關於「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做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到底有沒有技術含量」的討論。一開始,本怪盜團團長是拒絕研究這個領域的——因為我不做飯,也沒有通過網際網路購買生鮮商品的需求,隔三差五買個水果也是在社區超市買的。
  • 社區團購「團戰」正酣,變革與較量中如何走出「最優」路徑
    社區團購「亂戰」其實並不陌生,猶如昔日的電商N國殺、O2O百團大戰一樣,每當一個新消費熱潮崛起,就會引發更多準入者的追逐。資本是產業發展的催化劑,當數位化時代來臨,中國人的「菜籃子」也在逐步升級。當大部分消費者享受著先進模式帶來的紅利同時,也有很多人在關注,補貼大戰是否會打破行業公平?
  • 社區團購開啟「燒錢」模式 實體銷售加入團購大軍
    1產地直採VS第三方供應社區團購物流成本高王鑫是先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先後運營過三家品牌團購,主要針對生鮮。作為社區團購的資深人士,在王鑫看來,社區團購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產地直採和第三方供應。兩者的區別在於供應鏈不同。
  • 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2020年線上滲透率或超13%
    在社區團購戰火紛飛的當下,希望該份報告能給生鮮行業創新者們,帶來些許啟發和助益。以下為報告內容概述:《2020年中國生鮮行業報告》 萬億級市場,2019年生鮮線上滲透率不足8% 生鮮農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禽蛋、奶類等,是事關民生的「菜籃子」主要品類。
  • 湧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們很快就會明白 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來源:經濟觀察報社區團購難迎坦途高若灜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 今日頭條、滴滴入局,社區團購是...
    例如生鮮這塊。叮咚買菜、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盒馬生鮮、美團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圍繞社區最後一公裡的爭奪貼身肉搏了好多年,但始終沒有贏家。持續資本投入,到最後電商生鮮還是難以普及,參與者誰都沒有佔得先機,大家都不盈利,從老百姓每日所需的菜籃子賺錢就這麼難?非也。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
    2020 年 1 月,趕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創立 5 年、拿下高瓴、晨星和今日資本等投資機構超過 6 億元融資的生鮮電商呆蘿蔔宣布進行破產重組。呆蘿蔔的失敗,似乎再次證明社區生鮮永遠是「偽風口」。但事實有時候就是這麼諷刺,呆蘿蔔宣布破產三個月後,美團、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巨頭先後宣布重金殺入社區團購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