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2021-01-08 電商報

央視發話!規範社區團購「小便宜」

伏爾泰曾經說過: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同樣,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近日,央視針對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發表了評論:任何創新都不能成為違法的理由,創新精神和法治精神不是一道可以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須二合一的必答題。

什麼意思?

就是社區團購的「低價」已經違反了我國的反傾銷法。為了維護我國當前開放、競爭的市場生態,國家必須要出來嚴格管控,不能任由其野蠻發展下去。簡單點來講,就是「反壟斷」。

如今,在個別社區團購平臺上,1分錢1盒雞蛋,9分錢一顆白菜,大蔥蒜頭免費領等等。明眼人一看,就很容易發現這已經涉及到了低價傾銷與不正當競爭的問題。當然,消費者短時間內薅羊毛的確很爽,但是那些守著一方菜攤子的小商小販沒了生意,就很難受了。

無獨有偶,在前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商務部召開了行政指導會。會議中就明確提出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應當遵守「九不得」。

其中就包括了「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兩條專門針對網際網路巨頭「低價傾銷壟斷」的禁令。

試想:如果任由以網際網路巨頭為主的社區團購,幹掉了底部的菜市場和中小型超市,進而在未來形成農副產品壟斷,那價格的話語權就不是市場說了算了,而是由他們決定。

最後到頭來損害的又是誰呢?不用想了,必然還是我們小老百姓!

如此可見,國家對社區團購的整頓勢在必行。除了穩定良好的市場環境外,同樣也是為了穩定大家的菜籃子,保護好14億老百姓的大民生。

菜市場的小商販們怎麼樣了?

作為消費者的你,可能還在享受社區團購平臺薅羊毛的快感,但是,另一旁生活在底層的小菜販們,他們的生活可能就是另一種畫面了。

45歲的謝姐,是位於長沙嶽麓區某菜市場的一名小攤主。由於自己沒有文化、技術,且年齡逐漸增大的緣故,於是在幾年前跟自己的丈夫做起了賣菜這門生意。

據丈夫老張介紹,無論颳風下雨,他們每天都是凌晨3點出發,去批發當天售賣的新鮮蔬菜。賺的都是一些辛苦錢。

早上6點之後,蔬菜批發的差不多了,妻子謝姐就開始騎電動車一家店鋪一家店鋪送貨了。一趟下來大概20分鐘左右。

從謝姐的口中我們得知,她們之前都是給10幾家飯店穩定供貨的,但今年就只剩那麼幾家了,這幾家還是那些飯店老闆出於之前的合作關係,才堅持讓她們繼續供貨的。如果僅憑攤點零售的話,那她們根本就沒必要幹了,鐵定虧死。

「今年生意不好,主要是那個平臺衝擊太大了,如果這些平臺再增加的話,我們基本上全完了。」老張說道。

老張口中的平臺,想必你已經猜出來了。沒錯,就是社區團購!

另外,還有農貿市場的小商販表示,現在老百姓和飯店店主們都不來菜市場了。為什麼呢?批發市場價是七塊多,他們賣出去是八塊,也就賺個1塊錢的利潤差。但是在社區團購平臺上,只需要6塊錢一斤,比批發價還便宜。所以大家現在都不買他們的菜了,而是都選擇在平臺上下單。

如今,他們所在的菜市場很蕭條,冷冷清清,根本就沒什麼人來買菜。以前除掉攤位費,每個月還能掙五六千塊錢,但現在,他們已經連攤位費都交不上了。眼看就要過年了,攤位費交不上暫且不說,現在還沒錢回家過年,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

儼然,社區團購對菜販們的衝擊,已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如果巨頭們的補貼繼續無止無休,那麼小商販們的價格永遠都不會有競爭優勢。那到最後,菜市場的小商販們,將不得不放棄他們之前那用來維繫生活的一畝三分地。走到最後,小商販們都被逼走了,那菜市場也就慢慢消失了。

社區團購該回歸初心了!

回過頭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社區團購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是為了搶佔萬億市場與各大同行打的你死我活?亦或是為了資本的加注、流量的誘惑,不惜以數倍的補貼來搶奪小菜販們的飯碗?這些難道就是建立社區團購的本質?

不,都不是,網際網路創新的本質是利用科技的手段,為人民、為整個社會謀福祉。

但是,如今的社區團購,卻只知道一味地打價格戰搶佔市場,迫使菜販們丟掉生計來源。這種只追逐資本利益,不著眼民生大計的行為,必然是會走不長遠的。

他們為什麼不多考慮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降低農戶生產成本呢?或者是利用團購配送解決商販們蔬菜庫存積壓的問題呢?

就像央視新聞所說: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應該以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為使命,天上的星空,腳下的土地,都寄託著它們的願景,而高遠的格局,絕不只是「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

還記得當年的共享單車嗎?曾經是火到讓無數玩家追捧的明星產業,如今,當資本的潮水褪去,留下來的不過是一地雞毛。ofo小黃車退押金還要等988年,現有將近1600萬人在排隊。摩拜單車已併入美團旗下,這意味著當年的初代小紅車也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同樣,像前些年吹的天花亂墜的P2P,以及最早期的生鮮電商,他們難道不是資本家眼裡的潛力股嗎?但現實啪啪啪打了所有人的臉。

不難看出,他們失敗之中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只顧自己的利益,脫離了為人們、為社會服務的本質。

因此,如今的社區團購,該回歸到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初心了!

作者:王小孟

相關焦點

  •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
    如今,以阿里美團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們,終於也盯上了這門生意。融資消息不斷,巨頭頻繁布局,社區團購捲土重來。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換了個姿勢。01 資本過境,起風了因為「臭豆腐」和「快樂大本營」而聞名全國的長沙城,過去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宜居之城。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
    來源:極客公園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巨頭不惜血本地投入,或許是因為,這個賽道將同時誕生下一個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哪怕再挺三個月,李陽的頭上依然能頂著成功連續創業者、獨角獸公司創始人兼 CEO 的光環。
  • 社區團購是時代試金石,巨頭間的戰略有何不同?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後一個月中,「社區團購大戰」在中國網際網路江湖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從4月開始到11月底,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巨頭先後高調入場,毫不掩飾地提前對外宣示要「爭當第一名、成為最後勝出者」的意志和決心。社區團購是一門什麼生意?值得嗎?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去年他們對社區團購在一線、二線城市、下沉市場的表現,以及行業內大大小小的玩家,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刺激巨頭們重金突圍社區團購,在我看來核心動力是爭奪用戶。網際網路巨頭運營的都是C端用戶,現階段用戶增長都已經進入了平穩期。以美團為例,它的主營業務是外賣和酒旅,現階段都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階段,市場空間也已經是可視的一個狀態。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11月4日,多點相關負責人在談到社區團購業務時對《華夏時報》記者說。他透露,多點的拼團團隊當時正在跟武漢中百討論拼團大方案。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樸樸超市也在武漢開倉。興盛優選的大本營湖南也成為社區團購的火拼之地。今年11月,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相繼在長沙開城。而隨著開城大賽不斷推進,雙方競爭的戰場也越來越大。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可以說,從國家、市場、消費者、底層商販、社會輿論等方面,無一例外,對近期火爆的社區團購,人們不再是一味追捧,而是看法複雜——這很值得玩味。對此,就有一位網友評價道:與其探究社區團購為什麼如此火爆,反倒不如去問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如此瘋狂?一、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冒泡」為何看似火爆的社區團購,不如先前網際網路賦能傳統行業時那樣,被大眾一致看好?
  • 湧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們很快就會明白 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
    來源:經濟觀察報社區團購難迎坦途高若灜當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以往先爭奪流量再變現的想法,將踢到有史以來最堅硬的石頭。不管是與生鮮業務不太搭邊的滴滴率先推出「橙心優選」引發戰局,還是已有生鮮布局的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從各路探索加注,因生鮮剛需高頻的特點,加之疫情催化市場的線上需求,社區團購的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和用戶的增長,還能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形成全新而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個賽道被苦於流量的巨頭覬覦,也是應有之意。
  • 「深度」巨頭過境,寸草不生?社區團購小創業公司們的狂奔與抉擇
    今年9月下旬,興盛優選創始人嶽立華在一個只有30多位核心高管參與的會上說。在此之前,興盛優選認為自己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是沒有對手的。「十薈團、同程生活等其他玩家的訂單量加一起還沒有興盛多。」一名興盛在職員工表示,去年松鼠拼拼被傳倒閉後,他們判斷大公司短時間內不會入場。當時,作為社區團購的入口,生鮮電商轉化率不高,巨頭都在觀望。
  • 社區團購——無底洞
    社區團購,資本在這個領域裡,會有種無底洞的樣態,不停地砸錢,不斷的砸錢 在社區團購下,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種倉配體系,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布局的結構,會是怎樣的,是不是依託這種自有體系會更好一些,也許是的,但模式比較重,好在一旦打成,往往會形成壁壘。 社區團購,資本做了這麼久,以及目前的巨頭進場,是什麼原因使得這麼久?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這裡我不想贅述和分析社區團購的賽道選手和市場規模,只是準備梳理一下現在主要的爭議焦點:社區團購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創新?補貼大戰真的會讓菜市場消失嗎?社區團購終局推演,會是一家獨大嗎?02 菜市場不會消失除了質疑模式的創新性以外,還有人認為社區團購模式疊加平臺補貼,讓菜市場的生意沒法做了。我們來釐清這個問題。事實上,社區團購之於菜市場,就如電商之於線下門店一樣。
  • 無論社區團購怎麼打,騰訊都是最大贏家
    、美團、拼多多三大巨頭這半年來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兇猛進攻,已經讓很多地方社區團購神經緊張了,最近一個月,他們在西南、東南、華中等區域市場,頻頻拿下某省某市的第一,行動力令人咋舌。 不過,仔細一盤你會發現,雖然這幾家都要搶行業老大興盛優選的位置,但並沒有那麼針鋒相對,美團拿下廣東第一,滴滴拿下四川第一,拼多多在江西進攻很猛,但只有十薈團在湖南進入縣級市場,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一個縣一個縣的圍剿興盛優選。
  • 社區團購的現狀分析
    沒錯,你完全可以把當下的社區團購理解為升級版的微商再造模式或者社區化、本地化的的簡化版拼多多。當下,社區團購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被人們形容為「三英戰呂布」的熱鬧場景很快就要演化成戰國七雄的局面。當下的三英是指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個網際網路巨頭,呂布則是社區團購的復興領導者興盛優選。如果再加上阿里系、京東系和字節跳動系的相關企業,這個比中國歷史上的戰國七雄的局面還要宏大。
  • 它們做社區團購時,百度卻與吉利強強聯手!或成汽車行業的變革者
    引進資本有好有壞有時候,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從此,在成長金打輔助之下飛黃騰達。但是,很多時候半路進來的合作夥伴並不是想和你一起比翼雙飛,而為了達到他的利益最大化,不斷要求公司做目前最賺錢的事情,這就是資本逐利結果。也有很多公司創始人為了企業的夢想,堅持腳踏實地的往未被開發的領域攻堅克難。
  • 「沸點天下」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之爭:社群團購的當下與機會
    來源:時刻頭條社群團購做為當下新零售的主打模式,其出色的終端銷售優勢和突飛猛進的業績表現,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大小企業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20受疫情影響普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社群團購卻逆勢而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更是惹得一波巨頭紛紛落座。
  • 「乾貨」信好家告訴你,下一個進入社區團購的巨頭又是誰?
    為什麼巨頭們都喜歡拼到一個區域?答案當然是前景好(廢話)疫情之下,生鮮需求爆發,萬億級的生鮮市場成了本地生活賽道最重要的爭奪點。今年5月,滴滴率先在成都試水社區團購,成立橙心優選,並在短短四個月時間,開通9省份業務,全國日訂單量超過了280萬單。反觀美團,除外賣這一核心入口之外,單車、電影票等入口尚未形成規模,無法持續為到店酒旅等變現設施提供持續穩定的足夠流量。美團同樣需要社區生鮮這一核心入口。針尖對麥芒。
  • 一張圖帶你了解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的區別,趕緊收藏!
    來源:時刻頭條團購這個賽道2020隨著巨頭的進入被越來越多人看到。沸點天下作為社群團購大會的創辦者,已經成功舉辦了12屆社群團購大會,在行業中頗有知名度,常常被問到社區團購和社群團購有什麼區別?所以今天抽時間讓沸點天下總裁妮妮跟大家好好說說二者之間的區別,你可以根據資源不同,以及理念不同,去選擇進哪個賽道,拓展哪個渠道。
  • 社區團購,「三英戰呂布」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不確定的庚子2020年又到了要緊關頭,2019年末的疫情封閉,帶來的社區團購和生鮮到家業務,也是到了百團大戰的階段。基於社區團購模式的到家業務,是現在各種電商業務發力的焦點,也是2020年的乃至21年之後的又一個風口。
  • 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答案或許是短視頻電商
    但是,社區團購的價值,無疑已經重新被各大巨頭所重視。這不僅僅因為疫情所致,更重要的是,線上流量已經被短視頻吞噬,而線下流量,除了共享單車、出行之外,本地生活已經成了最後一塊蛋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流量枯竭。那麼,最後一塊線下流量蛋糕,必然成了群狼環伺之地。
  • 李志剛聊社區團購:4萬億生鮮大戰及終局
    它就像一個戰略高地,創業公司反覆衝鋒,卻又多次被打退。 2014到2015年,圍繞生鮮電商大概有4000到5000家創業公司。我在2016年1月8號就預測過,99%的生鮮電商公司必死。 2018年8月,社區團購創業熱潮興起。我們經過調研和分析,認為巨頭一定會進入。
  • 深度對話:社區團購不可能被壟斷
    社區團購在近期陷入了巨大爭論中,雖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回到基本話題中來,問題多是:社區團購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該競爭的核心點又是什麼? 見實在舊文重發之餘(為什麼社區團購這麼火?高榕零售投資模型一張圖說透大賽道),也約到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深聊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