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行業最新突破!臺積電兩納米晶片工藝重大突破中國晶片任重道遠

2020-12-04 科幻金屬

大家好,這裡是科幻金屬,晶片行業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臺積電晶片兩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初 開始試險3nm晶片,2022年底 開始量產3nm晶片,2023年底 試險2nm晶片

兄弟們,我知道,大家肯定在想憑啥不是咱們?憑啥大陸的晶片場就沒有這個技術?但是這裡說句實話,現在比不過人家原因很簡單——就是投入不夠

這是去年三星的臺積電與華為的海思以及聯發科的研發投入

這些出入領先地位的企業全都在晶片研發上燒了起碼20億美元

這是中芯國際的研發投入

才6·87億美元差不多只有臺積電的五分之一,但這已經是中芯國際投入最大的一年了,大家可千萬別瞧不起,因為大家可能不知道去年中芯國際的總營收才只有30多億美元,幾乎把所有可以花的錢都投入在了研發上,研發比重佔22%

三星的只有7%,臺積電是18%,而華為海思,中芯國際都在20%以上

說明咱們中國的企業不是不清楚差距,而且正在付出努力,用更高的周轉效率向前追趕!所以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在後面多推助他們一把,今年中芯國際ipo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全都用在了研發上,而且很快也傳來了工藝突破的消息,按這個節奏繼續走下去,前方又怎麼可能沒有希望呢?讓我們為中國的晶片企業加油!

關注我,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請大家積極在評論區評論,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謝謝大家,再見!

相關焦點

  • 臺積電突破納米極限,北大突破晶片極限?碳基晶片究竟是何物?
    自從晶片戰爭開始以來,我國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突破的機會,許多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就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別看晶片只是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存在,可其實這其中包攬了全人類的頂尖智慧,還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展前途。
  • 為何英特爾困於7納米晶片,而臺積電卻能突破
    也就是說,由於半導體材料的限制,摩爾定律的終點就是7nm晶片。從這方面來看,英特爾遲遲不能突破7nm工藝似乎在情理之中。不過,同為世界知名的晶片巨頭,臺積電卻能生產出5nm的晶片,並且還公布了3nm以及2nm晶片的試產計劃。這樣看來,摩爾定律依然在生效,因為臺積電的計劃是按照大約兩年的間隔來制定的,而且所謂的物理極限在臺積電面前也不存在。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中芯國際7納米晶片新進展,國產晶片技術有突破?繞過EUV光刻機
    不需要EUV的光刻晶片造出來了!近日中芯國際傳來消息,據去年14納米晶片成功量產之後,可以媲美7納米的N+1晶片已經開始試產了。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工藝最為先進的一個代工廠,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的關注。
  • 5納米光刻機或將拋棄,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10倍
    目前晶片製造的實力來看,暫期國內還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具備麒麟1000處理器,華為在後續的手機配置上很有可能選擇聯發科晶片來替代麒麟處理器。麒麟1000處理器採用臺積電5納米工藝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相比上一代麒麟990,麒麟1000在電晶體數量方面更上一層樓,有望做到全球集成度第一。
  • 中國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
    因此大家對於晶片發展這一方面可能就十分關注,對此,晶片製造可能會迎來全新的布局,量子晶片的研發會得到突破 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國內以及世界的晶片發展水平,就拿我們國內來說,除了臺積電之外的一些晶片製造企業,工藝僅僅只能達到14納米,而7納米工藝的晶片正在研製之中。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八千名工程技術人員攻堅2納米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造極限
    工藝流程水準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現階段,世界上最好的和已完成批量生產的工藝流程當屬臺積電的5 nm工藝流程,但臺積電明顯不適合停止5 nm工藝流程,據了解,臺積電已啟動8000多名技術工程師全力合理布局2 nm工藝流程的研發,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製造行業的領先地位。難道2納米就是晶片加工工藝的物理極限麼?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華為和臺積電的晶片合作從28nm晶片就開始了,如今華為早已經成為了臺積電的最大客戶之一,但是由於近日美國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升級,讓臺積電和華為公司之間的合作也將不再繼續,而這時候中芯國際等國產晶片代工企業也開始湧現出來,讓臺積電也不再是華為的唯一選擇;可以說現在華為也已經成為了全球晶片設計領域的一大巨頭企業了,而我們只要取得了晶片製造工藝的進步,那麼國產晶片就能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 國內晶片「破冰」?這兩項重大突破背後,它們功不可沒
    但是,隨著國內企業或者研究機構對於晶片製造的不斷製造,國內晶片產業正在「破冰」。目前已經取得了兩個重大突破。近日,據媒體報導,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完成,所有IP全部自主國產,功能測試一次通過。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重大突破!中國晶片5nm蝕刻機成功,一切太快了!
    重大突破!中國晶片5nm蝕刻機成功,一切太快了!過去五年由於深受存儲晶片短缺之苦,中國掀起了一股存儲晶片發展熱潮。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之後,今年中國在存儲晶片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據日媒報導,中國新興晶片產業的產量有望在2020年底佔到全球存儲晶片總產量的5%左右,而這一佔比在去年還幾乎為零。
  • 石墨烯半導體晶片。中國專家突破成功。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核心科技太薄弱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華為在晶片代工領域始終被美國川普政府「卡脖子」!華為擁有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但是卻沒有能夠製造晶片的生產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無法生產出高端光刻機,而或許光刻機並非中國半導體晶片代工領域的唯一出路......
  •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
    7納米晶片首批出貨自然可喜可賀,不過網上一篇神文讓人大開眼界,該文稱嘉楠耘智的7納米晶片最先量是全面的突破、勝利的反擊,「這意味著中國晶片全面突破歐美封鎖由於在FPGA、通用GPU或通用CPU積累太少,傳統中國晶片廠商無法為挖礦機應用提供現成的方案,而歐美廠商沒有對其通用計算方案進行優化的考慮,這給國內礦機廠商走向專用晶片方案留下了機會。伴隨比特幣市場大發展,嘉楠耘智等一批礦機晶片廠商成長起來,國內做礦機晶片的廠商據說有20家左右,嘉楠耘智的同行比特大陸更成為臺積電10納米工藝上相當重要的客戶,曾一度讓臺積電10納米產能吃緊。
  • 北大碳基晶片研發突破,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將提升10倍以上
    隨著納米工藝的升級,目前以臺積電為首的晶片生產廠家已經完成5nm工藝的量產,晶片內部包含的電晶體已經達到了上百億顆。按照摩爾定律的說法,如果晶片裡面的電晶體想要繼續增加,就需要更先進的納米工藝,比如臺積電正在研發的2nm工藝,但受到矽材料特性光刻機等設備的條件限制,很多網友覺得,2nm
  • 中科院實現技術突破,2納米晶片迎來曙光
    中科院實現技術突破,2納米晶片迎來曙光。眾所周知,半導體晶片的製造一直是我國的一個軟肋,但近日中科院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他們已經成功攻克了2納米級晶片的一個關鍵技術。據悉,技術的全稱為「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簡單來說,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實際上就是集成電路2納米及以下技術代的主要候選器件。
  • 取得突破!中國成功研發出2納米晶片,光刻機的技術何時能突破
    說到晶片製造其實大家想起的就是我國的臺積電和中芯集團,但其實除了這些之外,我國的中科院也在這一技術上坐著很大程度的研製,畢竟關乎科技,中科院有著更高的一些可信度,在技術研製和發展上也會更為迅速。在這樣的發展之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並且這一次他們還研發出了2納米的晶片,這一2納米的晶片也被命名為垂直納米環柵晶管,可以說是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首先單看它的製造工藝來說,就已經突破了我們之前的晶片研製產業。
  •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如何了?MBCFET架構獲重大突破
    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單晶氮化硼技術獲重大突破!1nm晶片或成為現實!
    nature發布了一篇論文,展示了最新的研發成果,全球最薄、厚度只有0.7納米的超薄二維半導體材料絕緣體,這預示著1nm晶片或將成為現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foundry)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科學園區。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