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區塊鏈超級計算機中

李倩 發表於 2018-08-13 11:35:44

8月8日,嘉楠耘智能召開發布會,宣稱在業界率先推出7納米量產晶片。其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該晶片將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區塊鏈超級計算機中。

7納米晶片首批出貨自然可喜可賀,不過網上一篇神文讓人大開眼界,該文稱嘉楠耘智的7納米晶片最先量是全面的突破、勝利的反擊,「這意味著中國晶片全面突破歐美封鎖,這是中國晶片勝利反擊的輝煌一刻,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一刻。」

在數字加密專用晶片(即挖礦機專用晶片)上,中國的確領先全球,不過在這一領域,歐美並未對中國考慮過封鎖。這是因為一方面,挖礦晶片除了用於挖掘數字貨幣,目前還沒有其他更有價值的應用;另一方面,中國在採用專用晶片(ASIC)挖礦上一開始就不落後。由於在FPGA、通用GPU或通用CPU積累太少,傳統中國晶片廠商無法為挖礦機應用提供現成的方案,而歐美廠商沒有對其通用計算方案進行優化的考慮,這給國內礦機廠商走向專用晶片方案留下了機會。伴隨比特幣市場大發展,嘉楠耘智等一批礦機晶片廠商成長起來,國內做礦機晶片的廠商據說有20家左右,嘉楠耘智的同行比特大陸更成為臺積電10納米工藝上相當重要的客戶,曾一度讓臺積電10納米產能吃緊。

但礦機晶片的成功與嘉楠耘智7納米首發,既難讓「浙江半導體行業有機會引領全球」,也對改善中國半導體當前困局幫助不大。在7納米工藝的關鍵環節中,從材料、設備、工具到製造實現,沒有一項掌握在大陸半導體公司手中。嘉楠耘智是設計公司,設計環節在半導體產業鏈上也很重要,但說7納米晶片最早出貨能「引領全球半導體行業」就顯得過於輕浮。早在2014年臺積電16納米工藝首發時,華為海思就成為全球第一家成功量產16納米晶片的設計公司,但在4年後美國商務部第二次對中興封鎖時,中國仍然無力抵擋。

雖然在從業者眼中不堪一駁,類似神文卻屢罵不止頻繁出現,造成了較壞影響。發布與轉載這類文章的媒體、自媒體難辭其咎,但責任是否全部由媒體來承擔值得商榷。誠然,製造這類文章的媒體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但「嚇尿體」與「震驚體」走紅,除了媒體單純追求瀏覽量,難道與企業誘導無關?

為了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或完成下一輪融資,部分企業對浮誇式報導睜一眼閉一眼,甚至刻意引導的現象並不鮮見。尤其新進的公司,更容易俾倪群雄,視國內外競爭對手如無物,仿佛自己一出手,中國落後局面就會改觀。反而在這個行業歷練過多年,嗆過水吃過癟,知道江湖深淺的老鳥比較謹慎,華大九天董事長劉偉平在接受TechSugar採訪時就老老實實表示,國內EDA廠商還不具備全面支撐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能力。

回到嘉楠耘智首發7納米晶片。2018年以來,由於數字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劇烈,礦機晶片廠商砍單不斷,晶圓代工廠調整了對這類企業的支持政策,傳聞只有全付現金才能上線生產。從各礦機晶片廠商戰略調整也可看出端倪,日前多家礦機廠商都宣布向人工智慧、超算等領域轉型,並尋求在資本市場上市,都從側面說明礦機晶片市場面臨較大壓力。當然,嘉楠耘智的7納米不一定只是因為現付交貨速度比別人快而搶得頭籌,但7月份AMD已經拿到7納米伺服器樣片,而現在距離蘋果新手機上市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個時間點上通常蘋果晶片應該也已經量產一段時間。

所以嘉楠耘智先量產7納米晶片可以證明中國晶片設計業接近第一梯隊,談有多大的戰略意義就是扯淡,也沒有多少突破,在先進工藝節點最早出貨,4年前海思就已經實現。

但終究也是進步,比起PPT量產或發布會造芯,畢竟還是強太多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相對於高通、蘋果等幾千人的頂端研發人才隊伍,嘉楠耘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只有234名僱員,其中研發團隊94名,包括64名工程師,平均具有7年行業經驗。這90多人的隊伍是怎麼研發出世界上首款7納米晶片的?屠松華說,和其他創業公司一樣,嘉楠耘智的研發人員都很拼,再加上原來這麼多年的晶片設計的積累。
  • 全球首個7納米晶片在杭州誕生 用於區塊鏈超算設備
    相對於高通、蘋果等幾千人的頂端研發人才隊伍,嘉楠耘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只有234名僱員,其中研發團隊94名,包括64名工程師,平均具有7年行業經驗。   這90多人的隊伍是怎麼研發出世界上首款7納米晶片的?   屠松華說,和其他創業公司一樣,嘉楠耘智的研發人員都很拼,再加上原來這麼多年的晶片設計的積累。
  • 嘉楠耘智採用臺積電7nm的ASIC晶片 成為討論度最高的「中國芯」
    打開APP 嘉楠耘智採用臺積電7nm的ASIC晶片 成為討論度最高的「中國芯」 發表於 2019-05-20 11:40:56
  • 嘉楠耘智兩年利潤飆230倍
    嘉楠耘智也順利成為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二的公司,第一是比特大陸旗下的螞蟻礦機(算力佔全球60%左右)。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嘉楠耘智的礦機算力總量佔市場上所有比特幣挖礦產品合併算力的19.5%。嘉楠耘智的紅紅火火也帶動了代工方大賺一筆。嘉楠耘智是一家90多名研發人員構成的設計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該公司最大的代工方,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佔其採購額的75.7%、66.2%、63.5%。而這三年,嘉楠耘智的總採購額分別是2840萬元、3660萬元和6.06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臺積電2017年從嘉楠耘智這裡獲得了3.8億元的訂單。
  • 7納米之「爭」:技術概念尚待釐清—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趙廣立 近日,一則內容為「全球首個7納米(nm)量產晶片在嘉楠耘智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大量關注與熱議
  • 臺媒:臺積電全部代工蘋果A14處理器 採用5納米製程
    12月30日上午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供應鏈業者指出,蘋果公司下一代處理器A14全部由臺積電代工,採用5納米製程,明年第二季度末開始量產,佔臺積電三分之二的5納米產能。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國內最新進的工藝在2019年之前,國內晶片製造最厲害的是中芯國際也僅僅只能量產28nm的晶片,不過2019年的時候,中芯國際對外宣布,公司正式可以量產14nm的晶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大進步,比中芯國際更牛的為韓國三星,目前可以量產10nm的晶片,全球實力最強的為臺灣的臺積電,可以量產7nm的晶片(蘋果、華為、高通的高端晶片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生產的
  • 蘋果A13晶片二季度投產:臺積電獨家代工,首次使用EUV技術
    在此之前,臺積電一直都是蘋果重要的合作夥伴,為蘋果生產手機晶片,比如去年的A12 Bionic晶片。而在2019年,臺積電與蘋果在晶片上的合作關係將保持不變。據國際科技網站GSMArena報導的來自於供應鏈方面的消息,臺積電將成為蘋果2019年iPhone系列手機所用定製晶片A13的獨家代工方。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與全球知名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的技術差距也將縮小。據管理部門透露,目前中芯國際14nm工藝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行業標準,這意味著其生產的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95%。迄今為止,14 nm工藝是晶片製造領域的一個分水嶺,掌握14 nm工藝節點的只有臺灣臺積電、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中芯國際的14納米工藝良品率已經達到了業界的生產水平,在全球代工廠的規模上僅次於臺積電。
  • 臺積電擬「風險生產」3納米晶片 2022年下半年量產
    1月16日,蘋果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高管證實,該公司將按計劃在2021年開始危險生產3納米Apple Silicon晶片,並在2022年下半年全面量產。早在2020年7月份就有報導稱,臺積電接近敲定其3納米晶片生產工藝,現在該公司有望在2021年開始所謂的「風險生產」。
  • 三星尋求加快5nm及3nm晶片製程工藝研發 ,欲與臺積電試比高
    如過去3納米架構也是率先由三星喊出將從目前採用的FinFET(鰭式電晶體)改變成GAA(閘極全環) —— 此舉是為了搶救現在三星在7納米、5納米良率偏低的原因,因為GAA架構在實驗室裡面被發現,其抑制漏電的狀況比起FinFET架構要好得多,若能有效控制漏電,對於晶片的效能表現將有所幫助。
  • 三星5納米Exynos 2100晶片發布 臺積電2020年Q4業績和利潤高於預期
    三星5納米Exynos 2100晶片發布 5nm工藝製程整體性能提升10% 1月12日晚間,三星Exynos 2100處理器正式發布。 臺積電2020年Q4淨利潤達1427.7億元 1月14日下午,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召開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雙率均優於財測預期,並改寫新高,單季稅後純益 1427.7 億元新臺幣(330.4億元),季增 4%,年增 23%,每股純益 5.51 元,純益與 EPS 續寫新高;全年稅後純益 5178.85 億元,年增 50%。
  • 今年蘋果新iPhone晶片A13第二季度量產 使用7納米製程工藝
    儘管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今年很可能依舊是蘋果最新A系列晶片的獨家代工商,但是該公司還是發布了謹慎的公司業績和整體晶片行業展望。臺積電將成為蘋果公司2019年iPhone系列手機所用定製晶片A13的獨家供應商。知情人士稱,臺積電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使用7納米製程工藝量產A13晶片,包括使用極紫外光(EUV)技術的增強版7納米工藝。
  • 為了先進位程,三星與臺積電進行肉搏戰了
    前言:由於在過去5年裡,英特爾在工藝技術進度方面的不給力,一再延誤,使得臺積電和三星已經奠定了業內兩強的地位。近兩年來,三星與臺積電在更先進晶片製程上,你追我趕,競爭十分激烈。總體來看,臺積電在良率和穩定性方面有明顯優勢。為了提升競爭力,三星調整了晶圓代工的業務結構,而臺積電在不斷鞏固自身的優勢。預估今年第3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仍將以過半、53.9%市佔率稱王,且年成長率高達21%。
  • 再見臺積電,三星代工IBM最尖端半導體晶片,性能上POWER9的3倍
    最新消息,韓國三星電子將代工生產美國IBM的最尖端半導體晶片,這一單臺積電沒拿到。 這是IBM首款商業化的7nm產品,由IBM自行設計,主要面向用於運營數據中心的企業,將由三星代工,工作負載量是前款晶片
  •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打開APP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所謂晶圓代工,就是專門幫忙生產晶圓片。   我們知道中芯國際和臺積電是中國大陸知名的IT企業,他們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晶圓代工。那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晶圓代工。 我們是熟悉加工坊的,它使用各種設備把客戶送過去需要加工的小麥、水稻加工成為需要的麵粉、大米等。這樣就沒有必要每個需要加工糧食的人都來建造加工坊。我們現在的晶圓代工廠就像是一個加工坊。
  • 硬創早報:三星追趕臺積電5nm製程,產能落差達兩成;蘋果M1晶片代工...
    (Techweb)研究機構:蘋果M1晶片代工訂單佔臺積電5nm工藝25%產能11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基於Arm架構,採用臺積電5nm工藝製造的蘋果首款自研Mac晶片M1,已在11月11日凌晨的發布會上推出,也一併推出了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13 英寸MacBook Pro和Mac mini。
  • 5nm處理器或交由臺積電代工
    2015年前後,英特爾、高通、三星、蘋果都陸續開始採用14納米製程工藝製造處理器晶片(Intel Corei7-5557U、高通驍龍820、三星Exynos7420、蘋果A9)。
  • 華為5G晶片都靠它?臺積電7nn EUV 工藝正式商用
    7nm EUV工藝的風聲傳出已久,現在它終於能大規模地影響到普通消費者。臺積電在近日宣布,這家承擔了相當多晶片製造工作的半導體工廠,成了業界首個可將N7+工藝商用的代工廠。首批採用臺積電N7+工藝製造的晶片,也將從近日開始向客戶交付。
  • 三星與臺積電的工藝之爭再掀高潮:盤點兩家10納米以下工藝及EUV方案
    臺積電則認為,高通的5納米晶片還沒確定是否由三星獨家代工,之前的7納米是兩家共擔,驍龍865給臺積電代工,7nm EUV工藝的驍龍765則是三星代工,而且相信高通明白,與三星共舞,就是與蛇共舞。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之前,芯思想已經在《三星目標高遠,爭當全球第一:存儲晶片,晶圓代工,CMOS圖像傳感器,還有營收》和《晶圓代工:三星力拼臺積電有幾多勝算》兩篇文章中,對三星的代工情況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