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7納米晶片在杭州誕生 用於區塊鏈超算設備

2021-01-14 人民網

原標題:生產、設計有落差,中國芯的路還很長

  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晶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但是很多人質疑該7納米晶片不是用在手機上的,且結構單一無法和蘋果、高盛等晶片相比,根據專家了解,這款晶片的誕生還是有一定的意義。

  不管外界如何傳言,嘉楠耘智公共事務部總監屠松華說:「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今天員工照樣和往常一樣地加班,絲毫沒有受影響。公司本來就不想高調傳播這件事情,這屬於公司的正常產品迭代,就像以往所有晶片研發成功量產一樣,邀請三四家媒體,開個小型發布會。但是沒想到現場來的媒體和客人都比計劃的多很多。」

  90多個研發人員

  18個月量產全球首款7納米晶片

  這場發布會後,嘉楠耘智一下紅了,因為在「缺芯」的背景下,公司卻研發出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全球首個7納米晶片。甚至有自媒體稱,嘉楠耘智讓蘋果、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國際晶片巨頭瑟瑟發抖。

  屠松華說,這場發布會後他接了上百個電話,全是要求來採訪晶片的。

  一根頭髮絲直徑約為0.1毫米,7納米相當於頭髮絲的萬分之一。7納米晶片,是指晶片採用7納米製程,線寬最小做到7納米尺寸,可以在晶片中塞入更多電晶體,讓晶片運算效率更高、功耗更低。

  相對於高通、蘋果等幾千人的頂端研發人才隊伍,嘉楠耘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只有234名僱員,其中研發團隊94名,包括64名工程師,平均具有7年行業經驗。

  這90多人的隊伍是怎麼研發出世界上首款7納米晶片的?

  屠松華說,和其他創業公司一樣,嘉楠耘智的研發人員都很拼,再加上原來這麼多年的晶片設計的積累。「我們100來個研發人員,日夜連軸轉,忙了18個月,才最終設計出7納米晶片並量產。」

  嘉楠耘智的研發周期不超過16個月,公司研發的28nm、16nm和7nm產品均為自主研發,已公開的專利數量共計12項,軟體著作權36項,正在申請中的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等超過120項。

  在7納米晶片投產後,他們的研發隊伍已經瞄準了更高性能的晶片,馬上將要發布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晶片,爭取再一次站在行業潮頭。

  之前有傳聞蘋果、高通、華為等都已經委託臺積電量產7納米晶片,並將在今年陸續亮相。屠松華表示,這款7納米晶片是嘉楠耘智在北京中關村研發中心設計的,由臺積電代工生產。

  4個銷售員1年賣了13億元

  它更願被稱為晶片公司

  「儘管有人認為嘉楠耘智是賣礦機的區塊鏈公司,但本質上是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公司,等我們的人工智慧晶片發布後,會更加證實這一點。」屠松華說。

  嘉楠耘智去年銷售額突破13億元,同比增4倍多,利潤4.7億。如果論單產,嘉楠耘智的銷售人員肯定是國內最牛的——4個銷售人員賣了13億產品。儘管現在銷售人員擴大到了9名,這樣的銷售業績仍堪稱神話。公司2017年的銷售僱員及福利開支為667萬元,9名銷售人員平均74萬元,股權分紅為13萬元,平均僅為1.5萬元。

  「我們的產品沒有庫存,很多都供不應求。」屠松華表示,公司現在的發展速度很快,利潤基本來自挖比特幣的礦機——阿瓦隆。

  根據嘉楠耘智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嘉楠耘智今年共售出101143套阿瓦隆礦機,而2017年同期為36668套。這次推出的7納米晶片將來會被應用到新的阿瓦隆A9上。

  招股書也披露了嘉楠耘智的人員薪酬情況。公司2017年工資、薪金及獎金開支共計4661萬元,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1.09億元,以234名員工計算,平均薪酬為66.8萬元。

  專家:此晶片非彼晶片

  中國「芯」離高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嘉楠耘智的全球首款量產7納米晶片,業內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唱多者認為這是「中國芯」崛起的標誌,可以打破高通、英特爾等國際晶片巨頭的壟斷,看空者認為只是一個專用晶片,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嘉楠耘智的晶片是專用晶片,除了挖比特幣外,並不能用於其他的應用,但很多結構單純的專用晶片,也可以給通用晶片提供技術借鑑,7納米晶片的量產,其實證明了邏輯電晶體的良率達到了量產水準,對後面的通訊晶片所需要的模擬電路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一位臺灣半導體專家說:「先進位程的首發量產,本來就是需要由結構單純的專用晶片來領頭。以往是記憶體晶片,後來是FPGA,如今則是挖礦晶片和TPU, 殊不知TPU的很多技術還需要跟挖礦晶片學習。首發量產的重要意義,是在於證明邏輯電晶體的良率(D0)已達到量產水準,這對晶圓廠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至於後面的通訊晶片所需要的模擬電路,一般是不會用最先進位程的。」

  晶片這一產業鏈包含了很多供需,除了晶片設計外,還有晶圓廠、封測廠、組裝廠、成品整機廠等多個配套產業。

  「其實相比前端的IP設計,晶圓廠和封測廠的後端加工更重要。現在做一次流片需要幾百萬元,不管是14納米還是7納米,其實考驗的是一個平方放多少電晶體,更考驗晶圓廠和封測廠的能力和經驗,跟晶片設計公司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大。」

  浙江一家晶片公司一位副總告訴錢報記者,中國的晶片公司不缺設計和組裝廠,但在晶圓廠和封測廠這塊跟世界先進水平差很多,很多公司設計出的晶片都要拿到外資廠去流片。

  「要知道嘉楠耘智的7納米晶片只是『設計』,流片(即生產)還是臺積電在做,臺積電的主要生產關鍵設備和材料也是美國、日本、荷蘭等地產出。」另一位專家表示,全球首批7納米量產晶片,其重要性方面遠沒有自媒體說得那麼誇張。一位晶片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高端晶片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馮粒、袁勃)

相關焦點

  • 算力提升50% 平頭哥推出首個區塊鏈場景商用晶片方案
    【TechWeb】7月24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下屬晶片公司平頭哥推出國內首款全鏈路智能合約處理器,為日前螞蟻集團發布的螞蟻鏈一體機提供安全高效算力。這是平頭哥面向區塊鏈場景的首個商用晶片方案。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浙江在線8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雲山)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晶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 「全球區塊鏈第一股」嘉楠科技聯席董事長孔劍平:加碼AI晶片,未來...
    就在減半前夕,5月10日,比特幣再度暴跌超1000美元,幣圈投資者的心情也似幣價一般坐上了過山車。比特幣誕生十一年,類似這樣的大起大落並不少見,背後「賣鏟子」的礦機廠商們的命運也隨之幾經沉浮。憑藉發明了全球第一臺ASIC晶片礦機,全球第二大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NASDAQ:CAN;前收盤價4.39美元)於去年率先登陸資本市場,這也成為2019年區塊鏈行業的熱點事件之一。不過,雖然成功上市,嘉楠科技近期卻陷入了做空風波和集體訴訟。在比特幣減半、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上市後的嘉楠科技是否會有新打法?
  • 相聚「礦業之都」,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金句集錦正式出爐
    成都成華區政府與巴比特合作籤約,將共建全國首個以區塊鏈算力為特色的區塊鏈產業園 成華區將和巴比特共同建設全國首個以區塊鏈算力為特色的區塊鏈產業園,通過整合算力、晶片、區塊鏈應用等企業資源,在成都打造中國西南地區區塊鏈應用示範基地。
  • 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同時,中國國際商會聯合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助力中國區塊鏈應用企業走出去,提升我國區塊鏈產業國際競爭力。著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在會議上發表《2021-2025年: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主題演講。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杭州將打造成「中國區塊鏈之都...
    螞蟻集團與中遠海運合作,通過螞蟻鏈賦能全球航運7月6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微博發文表示,今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與全球最大的綜合航運企業——中遠海運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井賢棟表示,「期待螞蟻區塊鏈助力中遠海運集團加速全球航運數位化升級,用螞蟻鏈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的多方高效協作的生態圈,讓全球貿易更繁榮,更高效。」
  • 區塊鏈-未來人類社會的科技奇點
    同時,中國國際商會聯合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助力中國區塊鏈應用企業走出去,提升我國區塊鏈產業國際競爭力。 著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在會議上發表《2021-2025年: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主題演講。
  • 光觸媒+區塊鏈誕生PHT光觸媒區塊鏈生態模型
    亦被稱為光催化劑,是一種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 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的總稱。具有代表性的光觸媒材料是二氧化鈦, 它能在光照射下產生強氧化性的物質(如 羥基自由基、氧氣等),並且可用於分解 有機化合物、部分無機化合物、細菌及病 毒等。日常生活中,光觸媒能有效地降解 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如甲醛等,高效淨化 空氣;同時,能夠有效殺滅多種細菌,並 能將細菌或真菌釋放出的毒素分解及無害化處理。
  •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
    打開APP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區塊鏈超級計算機中 李倩 發表於 2018-08-13 11:35:44
  • 7.25區塊鏈 |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融資額超160億元,北上廣為國內融資最活躍地區
    >7月24日消息,滙豐銀行周一表示,其在韓國和越南之間的首筆基於區塊鏈的實時信用證(LC)交易已經成功完成。5、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融資額超160億元,北上廣為國內融資最活躍地區  7月24日消息,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行業融資事件達200餘起,融資總額逾160億元,相較於2018年下半年環比大幅縮水,融資額降幅超70%。不過,整體而言,除個別月份外,今年區塊鏈融資數量呈現逐月上升趨勢,行業復甦跡象明顯。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央行數字貨幣首個應用場景將以交通...
    中國首個省級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在重慶揭牌4月14日,浪潮、紫光、華為、IBM、騰訊、阿里、百度等百餘家區塊鏈企業加入重慶市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並於14日在重慶見證這一中國首個省級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的揭牌。同時,重慶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渝快鏈」投入使用。
  • 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圓滿閉幕,這一份金句集錦不能錯過
    7月6日下午,由杭州市餘杭區政府指導,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巴比特主辦的「擁抱產業新浪潮——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經過2天精彩議程之後圓滿閉幕。全球區塊鏈從業者相約杭州未來科技城,行業大咖、網際網路大廠、創新企業、投資機構、學術機構、主流媒體齊聚亮相,還有40+場周邊活動助力,共同探討區塊鏈產業面臨問題及未來趨勢,覆蓋產業區塊鏈、DeFi、穩定幣、交易所、web3.0、IPFS、以太坊2.0等當下最熱的行業熱點。
  • 全球最大算力網絡BOINC將區塊鏈化,它是比特幣分布式計算的鼻祖 |...
    自比特幣引發的區塊鏈技術浪潮興起以來,不同領域都在陸續出現新的區塊鏈應用範例。5月16日,鏈得得(微信ID:ChainDD)獨家獲悉,全球最大的算力網絡平臺BOINC將開啟其全新的底層區塊鏈改造之旅,一旦成型,這可能會是2019年全球最大的區塊鏈應用項目。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6期:阿里發布鏈上公益計劃 用區塊鏈管好...
    8月全球披露區塊鏈應用52個 政府部門成為主導力量根據互鏈脈搏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8月,全球共披露區塊鏈應用項目52個,環比7月份下滑了23.5%。從地域分布來看,中國仍然是披露區塊鏈應用項目數量最多的國家,日本緊隨其後,美國則退居第三位。從項目主體類型來看,8月份52個應用項目中外企和政府部門佔比最多。
  • 【芯城】總投資50億元功率半導體IDM晶片項目落戶杭州蕭山;全球首...
    【芯城】總投資50億元功率半導體IDM晶片項目落戶杭州蕭山;全球首臺!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
  • 行業專家聚首彩雲區塊鏈技術應用沙龍 助力雲南區塊鏈應用推廣
    本次交流會旨在通過優質區塊鏈行業從業者分享最純正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乾貨,助推雲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交流會由雲南省內和國內第一家區塊鏈超算設備一站式服務平臺彩雲比特聯合百特礦池、雲南藍典科技、BigBang Core、知幣/NOCY等雲南本地區塊鏈企業主辦。
  • 上海首個區塊鏈生態谷開園;以太坊出現巨額礦工費被推測或是勒索攻擊
    按照相關規定,連通公司應在取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正式開辦銀行卡清算業務。 5.立陶宛央行將於7月推出紀念性數字代幣LBCoin 立陶宛央行正在測試一種央行數字貨幣(CBDC)。該數字貨幣LBCoin基於NEM區塊鏈,計劃於7月推出。立陶宛銀行此前已進行了超過兩年的區塊鏈實驗。
  • 中國區塊鏈公司排名前20名
    最近都在熱炒的概念,便是區塊鏈。這項包含爭議的創業項目給監管技術帶來了改革,也催生出金融泡沫。 2018年伊始,隨著以徐小平、王利傑等一眾投資大佬迫不及待對外宣布all in區塊鏈,區塊鏈再次走上風口浪尖。暴風集團、美圖、迅雷等上市公司無不趁機搭上區塊鏈的風口,他們中的大多數,業務還未落地,股價就已起飛。
  • RMIT:澳大利亞首個開設區塊鏈課程的大學!
    專業介紹數字經濟的推出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的當務之急,區塊鏈業務大師的設計目的是讓您掌握知識和技能,引領新興數字經濟的前沿。RMIT是這一領域的全球領先者,其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創新中心幫助制定國家和全球企業轉型議程。區塊鏈業務碩士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多學科應用學位,將為你在全球化、國際背景下領導一系列需求角色和行業做好準備。
  • 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自由貿易中心!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動力...
    1月15日,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推進大會,自貿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方案、36條政策措施和創新清單發布,濱江區塊自貿大廈揭牌,首批18個項目籤約入駐自貿試驗區(自貿大廈),數字貿易便利化舉措試點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