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蘋果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高管證實,該公司將按計劃在2021年開始危險生產3納米Apple Silicon晶片,並在2022年下半年全面量產。
早在2020年7月份就有報導稱,臺積電接近敲定其3納米晶片生產工藝,現在該公司有望在2021年開始所謂的「風險生產」。「風險生產」是指原型已經完成並進行了測試,但還沒有到批量生產最終產品的階段。這可以幫助揭示與規模化生產有關的問題,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後,全面生產就可以開始。
此前的報導稱,蘋果已經買下了臺積電全部3納米的產能,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將為Mac或iOS設備生產Apple Silicon晶片。
臺積電執行長衛哲在1月14日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N3(3納米)技術開發正步入正軌,進展良好。我們看到,與N5和N7在類似階段相比,N3的HPC和智慧型手機應用客戶參與度要高得多。」
臺積電還設定了250億到28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目標,遠高於市場觀察人士大多估計的200億到220億美元。當被問及資本支出增加是否是為了滿足英特爾的外包需求時,衛哲表示,該公司不會對具體的客戶和訂單發表評論。
不過,衛哲在會議上回答問題時解釋稱,由於技術的複雜性,臺積電的資本支出仍然很高。他承認,臺積電為其技術進步在EUV光刻設備上的支出是今年資本支出增加的部分原因。
臺積電認為,更高水平的產能支出可以幫助捕捉未來的增長機會。這家代工廠商已經將其到2025年營收的複合年增長率目標提高到10-15%。
此外,臺積電透露,其3D SOIC(系統集成晶片)封裝技術將於2022年投入使用,並首先用於高性能計算機(HPC)應用。
臺積電預計,未來幾年來自後端服務的營收增速將高於企業平均水平。這家代工廠始終在推廣其3DFabric系列技術,包括代工廠的後端CoWoS和INFO 3D堆疊,以及用於3D異構集成的SOIC。
衛哲指出:「我們觀察到芯粒(Chiplet,即採用3D堆疊技術的異構系統集成方案)正在成為一種行業趨勢。我們正在與幾家客戶合作開發3D Fabric,以實現這種晶片架構。」(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