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投入1160億美元衝刺3nm晶片,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較量

2020-12-06 正商參閱

據彭博報導,三星全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目標3納米製程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同步,是兩強近年先進位程競逐賽中,最接近的一次。業界關注,若三星發展3納米進程順利並提升良率,與臺積電的搶單大戰也將隨之引爆。

對於相關報導,臺積電錶示,不評論競爭對手。不過,在技術上,先前臺積電已設定的技術藍圖,目前計劃並未改變。臺積電因先進位程領先,獨攬蘋果處理器代工大單,並囊括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大廠高端晶片訂單,三星雖然努力追趕,但在高階製程訂單斬獲仍有限。

業界人士指出,三星集團近期動作頻頻,除了發表採用自家5納米製程生產的5G晶片,又積極宣傳3納米技術藍圖,公司密集發布消息,宣示性意味濃厚。

臺積電在7納米與5納米順利量產至逐步放量都領先三星約兩年。臺積電先進位程量產計劃早已底定,在持續擴展5納米製程基礎上,推出增強版的4納米製程,預訂2021年第4季風險試產,2022年投入量產。同時也著手3納米研發。

如果不出現大意外的話,短期的未來幾年內,臺積電的新工藝將由蘋果首發。

新浪科技報導稱,臺積電將於2022下半年開始量產3nm晶片,月產量預計5.5萬片,2023年推高至10.5萬片/月。從時間節點判斷,或許第一款手機處理器是蘋果A16。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今年10月法說會上提到,臺積電3納米製程採用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架構,以提供客戶最成熟、同時效能和成本最佳的技術選項,看好3納米製程推出後,將具備最佳的PPA(效能、功耗及面積),並為最先進的製程技術。

三星這個先前未曾曝光的目標,代表三星也努力開始要撼動晶圓代工產業,希望能爭取到與臺積電一樣,在2022年量產3納米,若成局,將是三星與臺積電近年先進位程競逐賽當中,雙方最接近的一次。

彭博報導,三星電子晶圓代工設計部門執行副總裁樸在弘(音譯)當時說,三星正與重要合作夥伴開發初始設計工具。如果三星成功,對於該公司的遠大目標將是一大突破。三星期望藉由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te-All-Around;GAA)來精進位程,該技術和臺積電3納米採用FinFET不同。

韓國仁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崔林諾(音譯)表示:「三星非常迅速地追趕臺積電,並且尋求藉由首度採用新技術來邁向主導地位。然而,如果三星無法在初期階段快速改善先進節點的生產良率,可能會虧錢。」

來源:EETOP、新浪科技、快科技

相關焦點

  • 三星稱2022年量產3nm,十年超越臺積電,臺積電回復2nm獲重大突破
    作為大巨頭,臺積電拿下了全球52%的晶片代工訂單,佔領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遠超第二名三星,此外,臺積電的成功源於先進工藝的領先,首批上市的麒麟9000、A14、M1等都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造,早已經滿負荷量產。俗話說,「老大吃肉,老二喝湯。」作為老二的三星明顯不滿足於現狀,立下了要超越臺積電的目標。
  • 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 月產5.5萬片
    【手機中國新聞】據媒體報導,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月產量為5.5萬片,在2023年,將達到10.5萬片。手機中國了解到,臺積電此前已在研發3nm、4nm製程工藝。
  • 臺積電三星3nm研發遭遇挑戰 但外媒稱仍有足夠時間在2022年開始量產
    【TechWeb】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此前的報導中,英文媒體援引產業鏈方面的消息報導稱,臺積電和三星的3nm工藝研發均遭遇關鍵瓶頸,研發進度也不得不推遲。
  • 全球衝刺3nm晶片:最燒錢的技術戰,100億美元起
    通往更先進位程的道路猶如攀登高峰,飆高的技術難度和研發成本將大多數晶片代工廠攔在半山腰,全球唯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還在向峰頂衝刺。就在剛剛過去4個月,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接連密集釋放關於更先進位程的新訊息。
  • 臺積電3nm工藝遭遇挑戰,仍有足夠時間在2022年開始量產
    打開APP 臺積電3nm工藝遭遇挑戰,仍有足夠時間在2022年開始量產 TechWeb.com.cn 發表於 2021-01-05 11:08:30
  • 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量產:蘋果A16或首發
    【天極網手機頻道】 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在工藝上一直領先競爭對手,現在臺積電在3nm和2nm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媒體報導,臺積電將於2022下半年開始量產3nm晶片,月產量預計5.5萬片,2023年推高至10.5萬片/月。
  • 三星剛披露3nm量產,臺積電霸氣官宣1nm進程
    5nm工藝晶片已經量產,3nm工藝也實現了突破,如今全球頂尖專家正在商討3nm及以下製程的細節。據報導,關於1nm光刻機已經擁有了最新的進展。不久前舉辦的ITF論壇,針對1nm製程,專家給出了清晰的路徑規劃。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3nm晶片極限挑戰,三星百億美元出手到底要幹啥?
    三星近來在半導體上動作頻頻。先是爆出以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作為交換條件,願意與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合作生產晶片;之後有業內人士爆料,三星電子將調整晶片工藝路線,或將直接取消4nm生產工藝,從5nm直接「大躍進」至3nm,而4nm原定於2021年實現量產。
  • 臺積電2nm大突進,三星慌了
    這一周,臺積電接連官宣了2個爆炸性的消息。  首先是臺積電高級副總裁Y.P. Chin代表公司宣布:臺積電即將開設2nm晶片研發中心。  緊接著,臺積電(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鎮球確認,3nm晶片將在2022年進入量產階段。
  • 全球晶片攻堅戰:3nm臺積電(TSM.US)後年量產,2nm進展順利,1nm遙遙...
    要聞 全球晶片攻堅戰:3nm臺積電(TSM.US)後年量產,2nm進展順利,1nm遙遙無期 2020年4月18日 14:30:19
  • 你手機晶片是幾納米工藝?三星已經瞄準3nm,臺積電也開始準備
    三星瞄準3nm晶片臺積電開始準備 大家好,這裡是氦浪科技,廢話不多說,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手機行業是發展的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在像素,和晶片上,去年還是兩三千萬的像素,幾個月的時間跳到了1億像素,而且還逐漸成熟了起來,晶片也從10nm,7nm,5nm技術不斷的進步
  • 晶片的戰場激烈萬分,誰將先進入晶片最強(極限)領域?臺積電?
    臺積電在5nm的工藝上已經進入了正軌,因此它也開始了它下面的布局。據消息稱,臺積電打算在2022年的下半年即將對3nm的晶片進行量產,並且預期它的初期產量定為5.5w片/月。想想,一些晶片廠家還在對5nm晶片進行突破,而臺積電已經對3nm的晶片進行了布局規劃,這是不是想爭奪「王者寶座」呢?領頭羊?
  • 電晶體密度提升70% 臺積電3nm工廠竣工:2022年量產
    來源:快科技在率先量產7nm、5nm工藝之後,臺積電的3nm工藝越來越近了,11月25日臺積電在臺南科學工業園舉行了竣工儀式,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建設一座先進的晶圓廠不僅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建設時間也要2-3年甚至更長,臺積電的3nm工廠去年開工建設,一年多時間完成了廠房建設,臺積電高層日前也參加了竣工典禮。
  • 晶片行業最新突破!臺積電兩納米晶片工藝重大突破中國晶片任重道遠
    大家好,這裡是科幻金屬,晶片行業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臺積電晶片兩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初 開始試險3nm晶片,2022年底 開始量產3nm晶片,2023年底 試險2nm晶片兄弟們,我知道,大家肯定在想憑啥不是咱們?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極紫外光(EUV)微顯影技術的提升,使臺積電研發多年的納米片(Nano Sheet)堆疊關鍵技術更為成熟,良率提升進度較預期順利。臺積電此前透露2nm研發生產將在新竹寶山,規劃P1到P4四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90多公頃。臺積電5nm已經量產,3nm預計2022年量產,2nm研發現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 三星也無奈!臺積電再次霸氣官宣:全面衝刺1nm晶片製程工藝
    【11月17日訊】導語,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中,無論是在高端晶片製造技術、高端EUV光刻機、高端晶片市場份額等等,幾乎一直都被臺積電、三星這兩家晶片代工巨頭所壟斷,尤其是臺積電也再次走在了先進晶片製造工藝的前沿,成為了目前全球唯一掌握5nm晶片製程工藝的晶片製造廠,但對於臺積電而言,5nm晶片製程工藝並不是終點
  • 臺積電3nm技術論壇延期 三星將在3nm節點放棄FinFET電晶體
    打開APP 臺積電3nm技術論壇延期 三星將在3nm節點放棄FinFET電晶體 快科技 發表於 2020-03-19 09:23:39
  • 消息稱中國廠商看上三星14nm及以上製程:訂單正激增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臺積電囊括了全球一半的晶圓生產,第二位的三星則只有18%。不過,三星已經提出了投資1160億美元(約合7623億元)的宏偉計劃,力爭反超臺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臺積電先進5nm、4nm、3nm、2nm、1nm晶片工藝製程持續推進。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雖然英特爾規劃的7nm工藝比臺積電的5nm工藝電晶體密度還大,但是後年都很難量產,估計要到2023年,那時臺積電更先進的2nm工藝都量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