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中國廠商看上三星14nm及以上製程:訂單正激增

2020-11-24 TechWeb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臺積電囊括了全球一半的晶圓生產,第二位的三星則只有18%。

不過,三星已經提出了投資1160億美元(約合7623億元)的宏偉計劃,力爭反超臺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

來自Digitimes的最新消息稱,中國晶片設計廠商們似乎對三星的工藝很滿意,已經顯著增加了對後者14nm及以上工藝的下單量。

儘管當年三星14nm的A9處理器(iPhone 6s)表現不佳,被一些用戶認為是「漏電翻車」的存在,但經過後續的演進,已經得到不少頭部客戶的認可。

目前,三星量產的最先進工藝是5nm,Exynos 1080已經採用,據說後續可能打入M1/M1X處理器供應鏈,甚至獨家包攬了全部驍龍875的單子。

另外,三星還信誓旦旦要在2022年量產3nm,而且是技術難度更高的GAA電晶體,臺積電要等到2024年的2nm才會放棄FinFET電晶體換用GAA。

相關焦點

  • 外媒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打開APP 報導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問舟 發表於 2020-11-23 11:16:55 據外媒 Digitimes 報導,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三星近期 14 納米以上製程新增客戶有不少來自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帶動三星產能利用率逐季增長。
  • 為什麼中國廠商開始轉向14nm製程的訂單?
    打開APP 為什麼中國廠商開始轉向14nm製程的訂單?整體來看,我們在以舉國之力來發展「中國芯」。 讓人開心的是「中國芯」迎來了高速發展,近日,某芯國際的N+1晶片流片測試成功,這是接近7nm製程的晶片工藝。另外,某銳研發的6nm晶片也將在明年實現量產。然而讓人意料之外的是,在我國半導體行業飛速發展的時候,三星居然跟著享受了這波紅利!
  • 三星八核Exynos 7880發布 14nm工藝製程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三星Galaxy S8/S8+亮相之前,三星發布旗艦9系處理器Exynos 8895,該處理器採用10nm工藝製成,搭載5載波聚合基帶,最高支持1Gbps的下載速率,GPU方面使用的是Mali-G71 mp20。
  • 三星14nm LPE FinFET電晶體揭密
    三星(Samsung)即將量產用於其Exynos 8 SoC的14奈米(nm) Low Power Plus (LPP)製程,這項消息持續引發一些產業媒體的關注。三星第二代14nm LPP製程為目前用於其Exynos 7 SoC與蘋果(Apple) A9 SoC的第一代14nm Low Power Early (LPE)製程提供了進一步的更新。
  •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成熟製程許可證,是好消息但也是個很壞的消息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所謂成熟製程許可證,既是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網上廣傳中芯國際(SMIC)取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中芯A股也跟著大漲。據推測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能會分批發放,或一次性發放4-5萬片產能所用的設備。當然該消息還未得到正式確認,我們可以繼續關注後續進展。
  • 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三星 下一代SoC製程都是啥?
    編者按:製程的數字在不斷縮小,而數字越小,製程就越先進,元器件的尺寸就越少,從而處理器的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強,功耗越低,而晶片廠商除了常規的製程更新之外,還有其他其他手段提升性能,比如:多核心。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2、可以搶競爭對手的訂單:在技術落後的時候,中芯顯然無法接14nm製程的訂單,這樣也就自然使部分訂單流落到其他代工廠,比如三星、臺積電等等。現在中芯14nm良率達標,意味著可以從三星、臺積電這些廠商中搶奪一部分訂單。
  • 1nm電晶體誕生 秒殺當前14nm主流晶片製程
    【TechWeb報導】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打破物理極限,開發出了全球最小的電晶體僅1nm。這意味著,未來處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都能會獲得巨大進步。
  • CPU:納米製程背後的真真假假
    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的是關於CPU的製程問題,因為製程對於CPU性能、功耗、發熱來說有著比較重要地位,製程的改變對於CPU性能的影響也是非常之大的。之前我們也講到,14nm通常就是用來描述電晶體的柵極線寬。
  • 半導體製程邁向三足鼎立
    而在成熟製程方面,也是在近些年才被業界特別提及的,早些年,特別是在14nm量產之前,先進位程與成熟製程之間的差別並沒有今天這麼大,相應的玩家也不像今天這麼「割裂」,特別是在邏輯晶片生產領域,當下,專注於成熟製程的廠商特點愈加突出。
  • 我們常聽到的22nm、14nm、10nm究竟是什麼意思?
    目前晶片廠商有三類:IDM、Fabless、Foundry。IDM(集成器件製造商)指Intel、IBM、三星這種擁有自己的晶圓廠,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投向消費者市場五個環節的廠商,一般還擁有下遊整機生產。Fabless(無廠半導體公司)則是指有能力設計晶片架構,但本身無廠,需要找代工廠代為生產的廠商,知名的有ARM、NVIDIA、高通、蘋果和華為。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在業務方面,中芯國際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目前28nm、14nm產品收入佔比不高。上交所要求中芯國際說明:「報告期內14nm及28nm製程產品的收入金額及佔比持續下降的原因。」
  • 三星推出用於144MP圖像傳感器的14nm FinFET技術!有助於降低功耗
    目前,手機上應用的最大的相機傳感器是108MP,然而廠商對於相機技術的追求還在繼續,關於144MP圖像傳感器的技術已經出來了。在2019年IEDM大會上,三星的一個團隊展示了一種基於14nm FinFET工藝的144MP圖像傳感器技術。
  • 什麼是半導體工藝製程,16nm、10nm都代表了什麼
    這也是為何廠商會頻繁強調處理器製程的原因。 同時,因為隨著頻率的提升,處理器所產生的熱量也隨之提高,而更先進的蝕刻技術另一個重要優點就是可以減小電晶體間電阻,讓CPU所需的電壓降低,從而使驅動它們所需要的功率也大幅度減小。所以每一代的新產品不僅是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時還有功耗和發熱量的降低。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因為華為事件影響,中芯國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沒有之一。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
  • 廠商爭破頭:14/16nm製程究竟是什麼?
    在半導體行業,製程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無論是一直盛傳的iPhone 6S A9晶片代工之爭,還是NV和三星鬧「不愉快」,傳出前者的Pascal新一代顯卡可能只會有16nm版本,而不會有14nm。那麼,14nm與16nm這兩個數字的究竟有何不同,指的又是哪個部位?縮小製程的難題與好處體現在哪裡?
  • 巨頭開打製程之戰
    縱觀今天下大勢,隨著5G和AI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的爆炸式激增,未來新產業、新應用的計算需求和功耗也正等著5nm晶片戰果的嗷嗷待哺,催促著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不斷衝刺物理極限的天花板,火拼先進位程給摩爾定律續命。刀鋒至此,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摩拳擦掌,5nm戰爭即將一觸即發。
  • 關於半導體製程/工藝/生產的性能分析和介紹
    所以從14nm 到10nm,以及後面從10nm 到7nm,都是遵循了摩爾定律的整代升級。在 40nm 前後幾年,正好是存儲器需求飛速發展的時間段,考慮到0.9倍的製程升級就能將快閃記憶體容量提升1.24倍,且0.9倍的升級技術簡單,半年就能完成,所以不少代工廠開始「半代升級」製程來幫助 NAND 快閃記憶體廠商搶佔市場。 正常來說製程升級應該是45nm—32nm—22nm—14nm—10nm,也就是經典的Tick Tock。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此消息是真是假?牽扯到的中美廠商都有誰?對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廠商將產生哪些影響?「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突發:傳美國將對中國晶圓代工廠啟動半導體「無限追溯」   5月12日晚間,據《科創板日報》援引供應鏈信息爆料稱: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公司等公司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如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
  • 中芯國際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中國在晶片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發展時間並不是很長,對比美國、英國與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來說可能資歷還是尚淺,但是依舊無法阻止中國的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崛起,這不,中芯國家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