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三星 下一代SoC製程都是啥?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編者按:製程的數字在不斷縮小,而數字越小,製程就越先進,元器件的尺寸就越少,從而處理器的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強,功耗越低,而晶片廠商除了常規的製程更新之外,還有其他其他手段提升性能,比如:多核心。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製程的數字在不斷縮小,而數字越小,製程就越先進,元器件的尺寸就越少,從而處理器的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強,功耗越低。(製程的先進程度不能只看數字,但考慮到文章的易讀性,大家認著這個規律就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0995.htm



  製程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數字+長度單位」,像16nm,14nm

  下面筆者就整理了一下現時熱門手機處理器的製程工藝↓↓



  這當中帶「*」號的表示尚未推出市面的型號,表格中28nm HKMG均為gate last版本。

  比較瘋狂的是,臺積電和三星在10nm、7nm製程上一路高歌猛進,其中臺積電錶示10nm今年年底就量產,而7nm更會在明年4月量產,三星也不甘示弱,明年年初量產10nm,後年(18年)年初量產7nm.。。。。。



  說完製程的問題,筆者來聊一下處理器的定位和架構,好讓大家知道哪個打哪個。。。

  首先是處理器的定位,我們先看看高通陣營↓↓



  筆者把ISP、DSP、協處理器那些玩意都省略了,感興趣的可以上高通官網看看。

  這當中驍龍821/820都用在了旗艦手機上,而驍龍652/650憑藉A72核心+Adreno 510 GPU,實際遊戲體驗還算不錯,而採用14nm LPP製程工藝的驍龍625發熱/功耗都較低,續航神器啊!

  筆者可是非常喜歡驍龍625的(如果主頻還能拉高到2.2那就)

  而驍龍830方面,聽說會使用10nm製程(應該也是三星),8個Kryo核心,最高頻率達到2.6GHz,Adreno 540 GPU,Cat 16基帶。另外還有驍龍825/828兩個型號。


相關焦點

  • 這家中國企業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soc晶片市場統計報告,中國臺灣的soc晶片企業聯發科以31%的市場份額,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而高通位居其後,以29%的市場份額排列第二,華為海思以12%位居第三。
  • 高通驍龍和聯發科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國產海思麒麟系列手機CPU有...
    包括蘋果的基帶也是來自高通。這家公司總有大量的技術專利。基本壟斷安卓機CPU的中高端市場。典型代表小米。小米每一款旗艦機都用上高通的CPU,不僅僅小米。很多品牌的旗艦機都上高通。支持全網通。bzJEETC-電子工程專輯驍龍處理器具備高速的處理能力,可提供令人驚嘆的逼真畫面以及超長續航時間。
  • 世界前十大IC設計廠商:華為海思跌出前十 將最後發布麒麟9000
    從排名來看,博通、高通、英偉達排名前三,聯發科、AMD分列四五位。華為海思排名下滑,未能躋身前十。報告指出,高通雖然持續受惠於5G產品、遠距工作與教學需求,然而,因蘋果新一代iPhone確定延期上市,導致其第二季營收成長動能受限,進而讓博通搶下本季營收排行榜冠軍
  • 華為海思正式宣布,高通現危機感?任正非說過的話已實現
    導語:華為海思正式宣布,高通現危機感?任正非說過的話已實現2018年的中興事件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在美國政府的制裁下,一個著名的科技公司一夜之間陷入癱瘓,讓大家唏噓不已。2019年的5月16日,華為正式被美國加入「實體名單」後,由於產品零部件、晶片、相關技術徹底遭到斷供,華為海思晶片「備胎」在隱藏鋒芒15年後正式轉正。時間要回到2004年秋天,那一年,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註冊成立。華為要做手機晶片的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認為華為是在學習三星和蘋果。
  • 聯發科半年報:5G晶片立頭功,高端與高通硬剛
    另外有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5G智慧型手機市場,華為以800萬的出貨量佔到33.2%,僅次於三星,排名第二。華為手機的地位和對5G手機市場的全面布局,是其目前在逆境下增長並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核心原因。但另一方面,大量事實證明,制裁對華為手機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使得華為的自研晶片無法通過臺積電來代工,這也是華為不得不積極轉向聯發科的原因。
  • 除了高通三星蘋果,這些冷門SoC我們其實天天見
    一說到當前的旗艦智能設備主控(SoC),大部分對技術稍有了解的用戶可能馬上會想到高通、三星、蘋果這三家頂級巨頭。不可否認,從市場層面上來說,這三家再加上一個華為海思,就直接包攬了當前頂級智慧型手機全部的主控選項,也直接包攬了像臺積電、中芯國際這樣的(當然三星是自產)代工廠絕大多數的最新製程產能。
  • 華為突然宣布!聯發科喜從天降?誰也沒料到,5納米還是掉隊了?
    無聊聊點啥?這裡是七號人稱說科技,感謝閱讀今日文章熱點。大家都知道,在臺積電題者對於華為所需高端晶片的供應之後,華為便把自己的訂單轉向到了聯發科,特別是此前華為還突然宣布表示聯發科已經竭盡全力地為自己供應的所需要的晶片出貨量,這其中不僅包括5G晶片,還有大量的4G晶片,當然因為臺積電的無法供應,聯發科得益於華為的訂單創造了自己營收的新高。所以對於聯發科本身來說,也算是一件喜從天降的好事情。
  • 2020年半導體廠商TOP15預測:海思消失,聯發科激進
    根據聯發科10月30日發布的2020年7~9月財報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93%,增至132億新臺幣(約合31億人民幣),營業收入和利潤按季度計算均創出歷史新高。mWREETC-電子工程專輯在美國9月中旬強化制裁之前,來自華為搶下的5G手機處理器天璣系列訂單是造成這個增幅的原因。
  • 快看|ASML強化與三星的合作;華為海思跌出全球TOP15
    而當前的情況是,明明三星是其股東,但荷蘭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端光刻機製造商與臺積電的關係卻更為緊密,大量供貨。 最近,臺積電又下單13臺光刻機,宛如團購,這批機臺在2021年將投入使用。 針對這個情況,三星看起來正在嘗試與ASML建立更牢固的聯盟,來確保在下一代光刻機上獲得更多的供應。
  • 半導體製程邁向三足鼎立
    因此,先進與成熟製程之間的利弊愈加明確,不同公司所採用的製程也愈加有針對性。這就使得各種製程都有展現各自優勢的空間。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按照IC Insights的統計和預測,各種半導體製程的市佔率正向著相對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如下圖所示。
  • 半導體製程將迎來三分天下的格局
    5nm方面,臺積電先於三星量產,並拿下了蘋果和華為海思這兩大客戶,本來今年的產能是比較吃緊的,但TrendForce集邦諮詢認為,由於受到華為禁令影響,2020年初才量產的5nm製程僅剩蘋果一家客戶,即便蘋果積極導入自研Mac CPU,其總投片量仍難以完全彌補海思空缺的產能,導致5nm產能利用率在今年下半年落在85%~90%之間。
  • 華為自研晶片,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算來算去也就只有高通,蘋果,三星,華為,聯發科。而和高通所面向的市場重疊度比較高的晶片企業其實只有華為的海思麒麟以及聯發科,至於蘋果和三星的晶片目前和高通的市場重疊度是比較低的。再說回到聯發科和華為海思,這兩家手機晶片公司當中真正有能力和高通分庭抗禮的其實只有華為的海思,因為聯發科主攻的基本都是下沉市場,在產品線的布局上和高通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且在旗艦晶片的綜合表現也確實差強人意,這一點可以從去年天璣1000系列晶片中窺一斑而知全豹,作為最晚發布的旗艦晶片其整體表現卻是最差勁的,而且還不支持UFS3.0。
  • 留住「火種」是關鍵,華為繼續設計下一代麒麟晶片
    受限於麒麟9000的庫存數量,華為今年的旗艦可以說是一機難求,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市場,幾乎全系的Mate 40機型都處於缺貨狀態,要麼加價大幾百或上千購買,要麼搭配各種耳機碎屏險銷售。不只是現在,受限於晶片代工中斷問題,未來的華為會如何呢?
  • 9月14日後停供,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背後:淨利潤飆升81%,離開華為有...
    對臺積電來說,華為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但並非不可取代。二季度財報中的驚人利潤和在它先進位程中不可取代的地位都說明了臺積電的底氣。失去華為後,臺積電相關產能會迅速被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客戶補上。但對於華為來說,確認斷供後要走向何方還是一個未知數。
  • 高通驍龍480處理器發布:基於8nm工藝製程!
    2021年1月6日,根據多家科技媒體的消息,高通正式推出驍龍480 5G,是首款支持5G的驍龍4系SoC,定位是徹底普及5G技術。眾所周知,自2020年以來,華為、小米、OPPO、vivo等智慧型手機廠商發布的新機,很多都支持5G網絡了。
  • 華為麒麟9010被曝光,3nm製程工藝!有望與蘋果同臺競技!
    日前,據推特博主@Teme爆料,華為下一代旗艦處理器將命名為麒麟9010(Kirin 9010),並將採用3nm製程。無獨有偶,微博@長安數碼君也表示,華為海思3nm晶片正在研發設計中,內部暫定名稱是麒麟9010。
  •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今天,聯發科宣布推出天璣800系列新一代5G晶片天璣800U。據悉,天璣800U採用臺積電7nm製程,其CPU採用八核架構設計,可以認為天璣800U為天璣720的升級版。
  • 華為麒麟晶片的崛起,晶片行業走向多極化
    目前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主要分兩個陣營:iOS的A系列晶片、Android的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海思等。其中,蘋果的A系列晶片算是BUG般的存在。基本上最強勁的高通晶片和蘋果處理器比也差了一截。因此,咱還是主要談談安卓手機中的晶片。在Android中處理器也可以籠統的分為兩類:專門為手機廠商提供晶片的公司比如高通、聯發科;發布手機順帶自主研發處理器的比如三星、華為。其中,僅僅華為是國產廠商。
  • 傳華為將首發聯發科6nm晶片,唯創新可破製程「內捲化」危機
    另據知名業內人士表示,華為、小米和OV等廠商都有基於聯發科A78平臺的開案新機。我們知道,華為的麒麟9000成「絕唱」在業內已有定論,同為「中國芯」的聯發科天璣系列為華為手機救急的呼聲巨大。更有消息人士稱,華為新機或將首發聯發科的一款全新處理器,該處理器為最新6納米工藝打造,而CPU架構終於升級到A78,與MT6893的情況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