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自研晶片,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2021-01-08 老番茄科技

其存在的價值就是相互制衡,有競爭才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利益,難道你希望讓高通壟斷麼?大家先要明確一點,一件產品的價值是由勞動時間來決定,但是價格卻是以市場的供需關系所決定的。什麼意思呢,用大白話來說就是這件東西在市場上越稀缺他的價格就越貴,反之則越便宜。譬如豬肉的價格為什麼這麼貴?因為殺豬的少了(至於為什麼殺豬的少了大家自行查閱相關文檔),市場供給量減少而市場需求量並沒有減少,價格自然就貴了。反過來說,如果市場上供應量大於需求量那麼其價格自然就會下跌了。

另外,如果一個商品存在壟斷的話,那麼其價格就不再受市場環境的制衡了,產品的生產方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定價或者進行其他一些操作,因為市場上只有他一家能夠生產該商品,這就是壟斷。那麼我們再回到晶片這個行業來說,大家想一想,在目前的手機行業能夠拿得出手的手機晶片廠商有幾家?算來算去也就只有高通,蘋果,三星,華為,聯發科。而和高通所面向的市場重疊度比較高的晶片企業其實只有華為的海思麒麟以及聯發科,至於蘋果和三星的晶片目前和高通的市場重疊度是比較低的。

再說回到聯發科和華為海思,這兩家手機晶片公司當中真正有能力和高通分庭抗禮的其實只有華為的海思,因為聯發科主攻的基本都是下沉市場,在產品線的布局上和高通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且在旗艦晶片的綜合表現也確實差強人意,這一點可以從去年天璣1000系列晶片中窺一斑而知全豹,作為最晚發布的旗艦晶片其整體表現卻是最差勁的,而且還不支持UFS3.0。所以目前真正和高通做市場競爭的其實只有華為海思,前幾年的華為海思由於其在技術層面和高通的差距比較大,所以對於高通的影響也比較小,但是隨著華為海思不斷地成長,目前的海思已經可以起到制衡高通的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實例就是在2019年發布的麒麟810這款晶片了,在搭載麒麟810晶片的榮耀9X這款手機問世之前,市面上最最最便宜的配備高通中端處理器驍龍730的手機是聯想的Z6,6+64G售價1899元,大家請記住這個價格,發布日期是2019年的7月4日,而此前發布的配備驍龍730處理器的手機是紅米的K20,售價1999元起(6+64G)。也就是說,在當時想要購買一款具備中檔性能的手機,你必須要花費約2000元人民幣。

就在這個時候,榮耀9X發布了,作為一款配備麒麟810處理器的手機,榮耀9X的起售價只需要1399元(4+64G),6+64G也只需要1599元,相比於搭載高通驍龍730系列處理器的手機來說其最低售價足足低了500元,而且大家不要忘了,麒麟810不管是在功耗方面,性能方面都完爆驍龍730,就算是驍龍730G也無法和麒麟810做對抗。也正是在榮耀9X的壓力下,紅米K20不久之後把價格降低到了1599元,聯想Z6也把價格降到了1500元以下,其他諸如後來者RealmeX2等也基本上都把價格控制在了1500元以下。我們不妨大膽的猜測一下,如果沒有麒麟810的攪局,大家覺得這些手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大幅度的降價麼?根本不會,而這就是市場競爭給消費者所帶來的紅利。

再說一個例子,對PC行業有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AMD Ryzen系列處理器問世之前,桌面CPU的市場份額幾乎都是被英特爾所霸佔,其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大家都很明白——"英特爾瘋狂的擠牙膏",每一代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幅度慘不忍睹,i5 7500相比於i5 6500的提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5%-8%)。然而隨著AMD Ryzen的崛起,英特爾的擠牙膏終於玩不下去了,新發布的i5 8400直接吊打上一代i5 7500性能提升達到了30%,甚至可以和i7 7700打的有來有回,而且價格倒是沒有提高,這對於消費者來說當然是有好處了。

那麼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不就是因為市場上出現了能夠制衡英特爾的勢力出現了麼?所以,總的來說,在市場上出現一個可以和高通相抗衡的企業是有好處的,只可惜在華為海思剛剛要騰飛的時候,美國的制裁大棒敲了下來,此後我們只能寄希望於韓國的三星以及臺灣的聯發科了,難道這不是一種悲哀麼?

相關焦點

  • 翻譯翻譯 什麼叫做「自研晶片」
    最後甚至聲稱:「華為的海思麒麟990,不算自研晶片,因為用的是ARM架構,性能和愛國無關。」當然,最終還是陰陽怪氣道了歉。你如果說海思麒麟不是自研晶片,那麼蘋果A系列,三星獵戶座,高通驍龍,沒有一個是「自研晶片」,全天下都是他娘的「公版架構」。因為人間ARM是移動處理器的奠基人,你只要做移動晶片,就無法繞開他,這其實根本不是什麼科研、技術問題,而是版權問題。說話請過過腦子,ARM做的就是個授權賣IP架構的生意,拿IP授權開發晶片,是幾十年來的行業慣例!
  • 華為自研晶片新「突破」!概念股狂歡,千億科技龍頭漲停,機構2億...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華為自研的OLED驅動IC晶片實現了新突破,已經完成流片,今年可實現量產,OELD板塊今日漲停潮。經過一段時間的價格快速上漲,面板廠的盈利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隨著旺季備貨需求的回落,加之面板價格的大幅上漲對需求端的影響將逐步顯現,主流尺寸面板價格雖維持上漲的趨勢,但漲幅將可能收窄,公司未來產品價格波動存在不確定性。
  • 美國在幹什麼!美國半導體行業損失已超萬億,還敢讓中國自研晶片
    就拿我們比較了解的半導體行業來說,美國在半導體這一塊幾乎是壟斷式的存在,所以中國才會這麼輕易就被美國給壓制了。關於中國的科技發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年的進步確實是非常快,但是在某些方面依舊是處於弱勢。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科技領域是什麼?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
  • 華為再次打破技術封鎖!華為自研玻璃技術遭曝光:或超越康寧大猩猩
    眾所周知,在手機玻璃行業,相信大家對於康寧大猩猩玻璃也是非常的熟悉,畢竟在每一家手機廠商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康寧大猩猩玻璃存在,各大手機廠商也是非常喜歡使用康寧大猩猩玻璃,幾乎可以說是處於壟斷的地位,但很多小夥伴們或許會說道,在國內我們也有藍思、福耀等出名的玻璃生產廠商,但事實上,對於藍思而言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IKKednc華為早有準備其實華為早在4年前就已申請了一種光刻設備和光刻系統的專利,已在相關領域進行探索研究,似乎早就在晶片製造工藝領域有所準備。IKKednc要自研光刻機?晶片製造過程共分為七大生產區域,分別是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金屬化,所對應的七大類生產設備分別為擴散爐、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設備、化學機械拋光機和清洗機,其中金屬化是把集成電路裡的各個元件用金屬導體連接起來,用到的設備也是薄膜生長設備。
  • 蘋果自研晶片:步步驚心
    據相關科技媒體報導稱,蘋果準備最早在其本月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宣布,Mac電腦將改用自主研發的處理器,以取代英特爾的晶片。這早已不是蘋果首次在自己的產品中採用自研的晶片。實際上從手機處理器,到電源管理晶片、數據機晶片,蘋果均有涉及。在晶片自研這條路上,蘋果有著非比尋常的執念。
  • 華為AI晶片 昇騰910目前全球AI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
    據悉,華為近來一直向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推銷其AI晶片和相關產品,而後者已經確定作為主旨演講嘉賓出席華為年度HC大會。屆時將有什麼消息發布?如果真能得到微軟雲的支持,那這將是華為擁抱AI並領先其他科技巨頭的重要一步。華為積極向沈向洋推銷自研雲端AI晶片,後者確定出席HC大會過去一年多以來,華為已經秘密開發了自己的AI晶片,試圖將AI功能納入其所有業務(包括數據中心設備)。這款晶片就是華為的「達文西計劃」的重要一環,也即內部所說的「D計劃」。
  • 如何從一顆沙子變成晶片:談 談華為功臣麒麟晶片發展史
    為您優選客觀、真實、有價值的圖文! 說到華為的自研晶片,大家首先從腦海裡想到的肯定是海思麒麟系列。沒錯,正是因為有了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海思麒麟,華為才能快速佔據市場制高點,並且成為了中國手機行業的NO1。 海思麒麟晶片,是華為與蘋果,三星平起平坐的底氣所在。那麼海思麒麟從何時開始發展,又有著怎樣的經歷?
  • 全天候健康數據監測,是華為穿戴最大的價值
    長時間連續監測,才讓健康數據產生更大的價值目前隨著傳感器和檢測技術的不斷升級,血氧飽和度檢測功能也和穿戴設備一起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然而想讓穿戴設備中的血氧檢測功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光增加一個傳感器和一個檢測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對於潛在風險者來說,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連續檢測才能讓數據更有參考價值。因此,對於一款具備血氧檢測功能的穿戴設備來說,既要具備超長續航的特性,更需要擁有連續、精準的血氧飽和度檢測能力。
  • 蘋果的自研晶片之路
    自從在A系列晶片上嘗到甜頭之後,蘋果在自研晶片上的道路走得越來越寬。Piper Jaffrey  高級分析師 Mike Olson曾表示,通過自主研發晶片,蘋果公司大大削減了元器件成本,並在未來的功能上取得了先機——不僅控制對研發的自主權,也為三星等競爭對手嚴守了秘密。
  • 三星有自研晶片獵戶座,為什麼國行版三星卻使用驍龍855?
    三星有自研晶片獵戶座,為什麼國行版三星卻使用驍龍855?現在市場上的晶片是非常多的,為了能夠在市場上多分一杯羹,所以說很多的手機都開始紛紛的研發手機的晶片,現在在國產手機陣營裡面最出名的莫過於是華為海思麒麟980,除此之外小米澎湃系列曾經也推出過晶片,但是在應用在手機上之後發現卻並不怎麼實用,卡頓的現象也非常的明顯,所以就不了了之了,還是使用高通的晶片比較為好。
  • 谷歌徹底「堵死」華為?禁止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安裝應用
    華為與谷歌 國內的華為與美國的谷歌都是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雖然二者的業務範圍不盡相同,但卻存在很深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是谷歌的客戶,而谷歌則是華為的技術供應商。
  • 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已商用 但中國芯仍步履維艱
    中國老牌科技企業中興通訊近兩年在晶片領域,尤其是在基站晶片的研發上,開始做出更大力度的投入。10月11日,一則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實現市場商用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
  • 華為公布晶片專利,旗下公司投資多家半導體企業
    華為自研晶片有了新進展。12月24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12月22日公布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專利法律狀態為審中,申請人地址為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總部辦公樓。
  • 【回顧】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
    海思決定做手機晶片,就是被賺快錢的渴望刺激的,與終端公司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方案裡的基帶處理器(BP)技術是自研的,技術源自華為的GSM基站。這個我也曾挺懂,有維特比解碼、交織、卷積什麼的。負責營銷的副總裁胡厚崑穿梭在嘹亮的叫賣聲中不堪其擾,認為服務低端的GSM山寨機混淆了華為的定位,傷害了華為的高大上品牌價值。海思兄弟回憶,主要還是性能不理想,「海思芯」山寨手機於是迅速灰飛煙滅。我甚至都沒來得及買到一個作為紀念。失敗是成功之母。用郭平的話,這是「試錯成本」。
  • 深度解讀達文西架構:華為AI晶片的「秘密武器」
    2019年6月,華為發布全新8系列手機SoC晶片麒麟810,首次採用華為自研達文西架構NPU,實現業界領先端側AI算力,在業界公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推出的AI Benchmark榜單中,搭載麒麟810的手機霸榜TOP3,堪稱華為AI晶片的「秘密武器」,這其中華為自研的達文西架構舉足輕重。
  • Google堵死華為?網傳禁止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安裝應用
    華為2020年走得相當不易,因為晶片問題更是被圍追堵截。近日傳出,Google將堵死華為,連麒麟SoC安裝應用都不能用了。本次是國外的網友爆料,稱Google能自動檢測華為設備(也就是裝載了麒麟處理器的設備),然後就會禁止安裝Google應用。比如最新版本的谷歌地圖已經"拒絕"了華為設備,並且提示CPU/處理器不兼容。同樣的軟體,三星的機型卻暢通無阻。
  • 谷歌5nm晶片的背後是什麼
    谷歌5nm晶片的背後是什麼 雷鋒網 發表於 2020-04-20 15:33:17 5nm,晶片市場盡顯低調的谷歌,一出手便放了個大招。
  • 華為拍照進化史:從白手起家到佔領巔峰,華為經歷了什麼?
    而本次在華為P30 Pro的發布會上,餘承東用了整場發布會70%左右的時間,去講述了華為在P30 Pro上的拍攝功能,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加50倍的數碼變焦,超級夜景,超廣角拍攝等等功能可以說讓手機拍照提高了一個臺階。在國際知名權威機構DxOMark的排行榜上華為也是佔領了前三名,這確實也是對它的拍照實力進行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