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濟觀察 發表於 2020-11-24 15:57:51
近日,華為終於還是宣布了將榮耀剝離,以後華為不再參與榮耀的任何決策,也不再持有榮耀的任何股份。現在對於華為來說,任何的決策都是為了活下去,華為這個企業存在才能有所發展。那麼華為的經歷能讓我們認識到什麼呢?
華為之所以能被美方逼到如此的絕境,說到底還是美方在晶片製造領域拿捏住了華為的「七寸」。而這不僅僅是華為的「七寸」,還是我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七寸」,晶片製造技術上還不夠先進,無法排除美國技術生產出華為設計出來的晶片就是受制於人的根本原因。
在認識到我們的短板後,不管是企業層面還是國家層面都一致決定改善這個短板。相關部門除了實施了減稅這一措施外,還明確要求五年以內晶片自產率要達到70%。而最權威的中科院也牽頭攻克光刻機等相關技術難題。南京還將建設晶片大學,專門為半導體行業培養人才。
我國的半導體企業也在積極的響應國家的號召,有序的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發。整體來看,我們在以舉國之力來發展「中國芯」。
讓人開心的是「中國芯」迎來了高速發展,近日,某芯國際的N+1晶片流片測試成功,這是接近7nm製程的晶片工藝。另外,某銳研發的6nm晶片也將在明年實現量產。然而讓人意料之外的是,在我國半導體行業飛速發展的時候,三星居然跟著享受了這波紅利!
據IT之家11月22日報導,援引外媒Digitimes消息,有不少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給三星下了14nm製程以上的訂單。這將讓三星的產能逐步增加,並且有了14nm以上的新訂單支撐,還可以適當的彌補三星7nm製程以下的劣勢,畢竟7nm以下的訂單趕不上臺積電是不爭的事實。
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惠及了三星。那麼有讀者肯定會納悶了,三星明明就可以生產5nm的晶片,為什麼這麼多內地企業卻下14nm製程的訂單呢?
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還是因為三星5nm的晶片有很大的概率還是使用的美技術。臺積電在業界的製造水平位於首位,它都不能繞開美技術為華為供貨,那麼三星也有很大的可能繞不開美技術。如果三星可以不依靠美技術生產5nm晶片,那麼華為作為僅次於蘋果的大客戶,三星沒道理不接華為的單。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半導體企業不需要使用這麼精密的晶片。手機體積比較小,所以它用到的晶片也要求更為精密,而其他設備對晶片的製程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關於這一點,國內的專家早就說過。前段時間,龍芯設計師胡偉武就曾經說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4nm、28nm就能滿足90.9%的應用了,現在看來果然沒說錯!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