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廠商開始轉向14nm製程的訂單?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為什麼中國廠商開始轉向14nm製程的訂單?

商業經濟觀察 發表於 2020-11-24 15:57:51

近日,華為終於還是宣布了將榮耀剝離,以後華為不再參與榮耀的任何決策,也不再持有榮耀的任何股份。現在對於華為來說,任何的決策都是為了活下去,華為這個企業存在才能有所發展。那麼華為的經歷能讓我們認識到什麼呢?

華為之所以能被美方逼到如此的絕境,說到底還是美方在晶片製造領域拿捏住了華為的「七寸」。而這不僅僅是華為的「七寸」,還是我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七寸」,晶片製造技術上還不夠先進,無法排除美國技術生產出華為設計出來的晶片就是受制於人的根本原因。

在認識到我們的短板後,不管是企業層面還是國家層面都一致決定改善這個短板。相關部門除了實施了減稅這一措施外,還明確要求五年以內晶片自產率要達到70%。而最權威的中科院也牽頭攻克光刻機等相關技術難題。南京還將建設晶片大學,專門為半導體行業培養人才。

我國的半導體企業也在積極的響應國家的號召,有序的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發。整體來看,我們在以舉國之力來發展「中國芯」。

讓人開心的是「中國芯」迎來了高速發展,近日,某芯國際的N+1晶片流片測試成功,這是接近7nm製程的晶片工藝。另外,某銳研發的6nm晶片也將在明年實現量產。然而讓人意料之外的是,在我國半導體行業飛速發展的時候,三星居然跟著享受了這波紅利!

據IT之家11月22日報導,援引外媒Digitimes消息,有不少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給三星下了14nm製程以上的訂單。這將讓三星的產能逐步增加,並且有了14nm以上的新訂單支撐,還可以適當的彌補三星7nm製程以下的劣勢,畢竟7nm以下的訂單趕不上臺積電是不爭的事實。

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惠及了三星。那麼有讀者肯定會納悶了,三星明明就可以生產5nm的晶片,為什麼這麼多內地企業卻下14nm製程的訂單呢?

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還是因為三星5nm的晶片有很大的概率還是使用的美技術。臺積電在業界的製造水平位於首位,它都不能繞開美技術為華為供貨,那麼三星也有很大的可能繞不開美技術。如果三星可以不依靠美技術生產5nm晶片,那麼華為作為僅次於蘋果的大客戶,三星沒道理不接華為的單。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半導體企業不需要使用這麼精密的晶片。手機體積比較小,所以它用到的晶片也要求更為精密,而其他設備對晶片的製程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關於這一點,國內的專家早就說過。前段時間,龍芯設計師胡偉武就曾經說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4nm、28nm就能滿足90.9%的應用了,現在看來果然沒說錯!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對此,中芯國際回復稱:「主要系28nm全球純晶圓代工廠商的產能布局較多,造成2018年和2019年度全球28nm市場產能過剩。出於市場經營策略和客戶需求考慮,在滿足訂單需求的前提下,優化產品組合,將部分原用於28nm製程的通用設備轉用於生產盈利較高的其他製程產品,使得28nm製程產品的收入呈現下降趨勢。」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近日,中芯公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財報,並且宣布自己的14nm工藝進展順利,良率已經達到業界平均水平。對此,不少網友好奇,相比當前7nm、5nm等先進工藝落後巨大的14nm製程,到底對我國半導體產業能產生多大的正面影響呢?
  • 中芯國際首季營收創歷史新高 14nm製程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科任中國內地純晶圓代工龍頭廠商中芯國際(港股00981)5月13日晚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單季實現營業收入9.05億美元,環比增長7.8%,同比增長35.3%,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 都0202年了,英特爾十代CPU還是14nm製程?
    也就是說,至10nm處理器發布,英特爾的14nm足足用了5年。 對於10nm拖了5年才上市,英特爾執行長鮑勃·斯旺,在採訪時也給出了原因。他表示,英特爾一直把目標放在更好、更大的密度上,以保持其在業務上的領先地位。與上一代的14nm電晶體相比,10nm晶片的密度提高了2.7倍。這一激進的做法,才導致10nm延遲上市。
  • 14nm製程的首秀 Radeon RX 480首發測試
    2016年6月1日,AMD於臺北電腦展的第二天正式發布了自家採用14nm製程的新顯卡——Radeon RX 480,該卡的正式發布標誌著AMD也邁進了1x nm時代,同時也正式宣告AMD與NVIDIA新一輪的顯卡大戰正式開始。
  • 實現7nm製程工藝為什麼這麼困難?
    其實從上世紀70年代起,處理器發展的速度就沒有停下來過,從最初的180nm工藝到現在的14nm、7nm工藝,可以說製作工藝的進步帶給了CPU更多進化的可能。 然而到了7nm以後,很多在 1Xnm大放異彩的半導體公司都在7nm製程處遭遇到了苦頭,AMD御用代工廠商GF宣布無限期延期7nm製程工藝,英特爾的10nm製程更是跳票到2019年。
  •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打開APP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我們知道中芯國際和臺積電是中國大陸知名的IT企業,他們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晶圓代工。那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晶圓代工。 我們是熟悉加工坊的,它使用各種設備把客戶送過去需要加工的小麥、水稻加工成為需要的麵粉、大米等。這樣就沒有必要每個需要加工糧食的人都來建造加工坊。我們現在的晶圓代工廠就像是一個加工坊。晶圓代工就是向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或電子廠商提供專門的製造服務。
  • 什麼叫「製程工藝」?超微縮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主流的CPU製程已經達到了14-32納米(英特爾第五代i7處理器以及三星Exynos 7420處理器均採用最新的14nm製造工藝),更高的在研發製程甚至已經達到了7nm或更高。 但,就是這幾個在常人看來稀鬆平常的數字背後,卻暗藏著一場激烈的「標準之爭」。 考不過就改分,不厚道吧?
  • 實地探訪華為「最強備胎」:火熱量產14nm,高端光刻機成轉正攔路虎
    目前,中芯國際已經開始量產14nm晶片,並拿到一筆來自華為海思14nm手機晶片的訂單。除了中芯國際,包括臺積電在內的全球眾多晶圓代工廠都是這兩家廠商的客戶,他們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勻膠顯影等領域技術領先,尤其先進位程設備,基本沒有廠商可以替代這兩家企業。
  • 傳Intel22nm節點製程工藝細節:Finfet+平面型架構
    據消息來源透露,Intel公司近期可能會公開其22nm製程工藝的部分技術細節,據稱Intel的22nm製程工藝的SRAM部分將採用FinFET垂直型電晶體結構,而邏輯電路部分則仍採用傳統的平面型電晶體結構。消息來源還稱Intel「很快就會」對外公開展示一款基於這種22nm製程的處理器實物。
  • 消息稱中國廠商看上三星14nm及以上製程:訂單正激增
    來自Digitimes的最新消息稱,中國晶片設計廠商們似乎對三星的工藝很滿意,已經顯著增加了對後者14nm及以上工藝的下單量。儘管當年三星14nm的A9處理器(iPhone 6s)表現不佳,被一些用戶認為是「漏電翻車」的存在,但經過後續的演進,已經得到不少頭部客戶的認可。
  • 【對比】以材料分析觀點看英特爾兩代14nm製程的演進
    圖5:(a)14nm與(b)14nm plus平行閘極方向之FinFET結構TEM影像,以及其鰭片間距、線寬與高度之示意圖 (來源:泛銓科技)SiGe組成與應變另一個值得探討的項目是矽鍺(SiGe)扮演的角色。
  • 三星14nm LPE FinFET電晶體揭密
    三星第二代14nm LPP製程為目前用於其Exynos 7 SoC與蘋果(Apple) A9 SoC的第一代14nm Low Power Early (LPE)製程提供了進一步的更新。TechInsights曾經在去年五月剖析用於Exynos 7420 SoC的三星14nm LPE製程,當時在討論這項用於製造電晶體的製程技術時仍有所限制。而今,在幾乎過了一年後,大家已經開始討論三星的升級版14nm LPP FinFET製程了。
  • 我們常聽到的22nm、14nm、10nm究竟是什麼意思?
    目前晶片廠商有三類:IDM、Fabless、Foundry。IDM(集成器件製造商)指Intel、IBM、三星這種擁有自己的晶圓廠,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投向消費者市場五個環節的廠商,一般還擁有下遊整機生產。Fabless(無廠半導體公司)則是指有能力設計晶片架構,但本身無廠,需要找代工廠代為生產的廠商,知名的有ARM、NVIDIA、高通、蘋果和華為。
  • ...為什麼說7nm是物理極限?如何看待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
    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面對美國的技術突破,中國應該怎麼做呢?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
  • 外媒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打開APP 報導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問舟 發表於 2020-11-23 11:16:55 據外媒 Digitimes 報導,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三星近期 14 納米以上製程新增客戶有不少來自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帶動三星產能利用率逐季增長。
  • 10nm工藝嚴重受阻,14nm產能已經告急,「牙膏廠」還有多少牙膏可以...
    除此之外,下個月即將發布的Coffee Lake Refresh也是14nm++,B360、H370晶片組也是14nm工藝生產的,在如此龐大的產品線需求面前,Intel的14nm產能已經不能滿足了。有消息人士透露,Intel眼下的14nm供應量總缺口高達50%,的產能問題必然會影響PC廠商今年下半年的整體出貨量,在IFA期間,宏碁CEO陳俊聖和ODM大廠仁寶總經理翁宗斌都表示
  • 移動14nm戰鬥正式開始
    14nm並不難理解,那麼FinFET封裝為什麼說先進呢?其實,FinFET封裝並不是剛剛出現的,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在研發了,到2000年才真正成功,也是目前處理器封裝方面25nm以下最佳的封裝形式。FinFET的鰭片結構精細複雜FinFET稱為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是一種新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電晶體。
  • 為什麼CPU製程工藝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為什麼要這麼小?
    畢竟國內中芯國際滿足商用的僅為14nm工藝製程的晶片。我們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高端工藝製程的晶片無法實現,為何不使用低端工藝製程的晶片來實現同樣的性能呢?換句話來說,為什麼晶片工藝要追求的這麼小呢?我們先來看看高端晶片工藝有什麼好處,否則無異於紙上談兵。14nm、7nm、5nm工藝製程究竟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