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先進位程,三星與臺積電進行肉搏戰了

2020-11-24 OFweek維科網

前言:
由於在過去5年裡,英特爾在工藝技術進度方面的不給力,一再延誤,使得臺積電和三星已經奠定了業內兩強的地位。近兩年來,三星與臺積電在更先進晶片製程上,你追我趕,競爭十分激烈。

作者 | 方文

圖片來源 |  網 絡

三星:誓要追趕 但現實骨感

三星自從進入10nm時代以後,其與臺積電的競爭一直處於下風,若能拿到英特爾的大單,無疑是一種振奮,可進一步增強其今後與臺積電競爭的底氣和決心。

總體來看,臺積電在良率和穩定性方面有明顯優勢。為了提升競爭力,三星調整了晶圓代工的業務結構,而臺積電在不斷鞏固自身的優勢。

預估今年第3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仍將以過半、53.9%市佔率稱王,且年成長率高達21%。

而三星則以17.4%位居第二,年成長率為4%,雖然比第一季的18.8%略有下滑,但主要出自於Galaxy S20銷售狀況不佳所致,若下半年智能型手機市場能扳回一城,市佔率表現上依舊有機會緊咬臺積電不放。

儘管三星在短期內難以實現這樣的目標,但是有望從臺積電手中奪得部分市佔率。

而夢回現實,三星先進位程發展落後給臺積電,有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三星集團還有記憶體部門需要發展,因此分散了研發能量。

三星因為並非如臺積電專精於晶圓代工,因此在產能的分配上,以及滿足各種客戶不同IC設計規格的需求,三星就沒有臺積電這樣快速調整的本事。

三星作為一個IDM半導體業者,同時又身兼晶圓代工,若是有手機晶片IC設計業者要來下單,難免會擔心企業的商業機密被竊取,而這一點一直是三星的致命傷。

臺積電:「糧草」在手 說走就走

三星晶圓代工目標雖遠大,但現實卻是業界頻傳良率低落、工藝延遲與未有大單落袋。

事實上,臺積電力奪7納米/7納米EUV首勝,已於第2季量產5納米,至年底由蘋果包下大宗產能,2021年再推出5納米加強版,而隸屬於5納米家族的4納米,預計2021年第4季試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

臺積電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大規模投產,三季度貢獻了約10億美元的營收,預計四季度將超過26億美元。

在更先進的3nm工藝方面,臺積電目前也在按計劃推進,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大規模投產。

臺積電2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並有望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可以達到90%,2024年大規模投產。

此外,臺積電還宣布2021年正式量產3 nm工藝,這些都給了競爭對手極大壓力。

在近日臺積電揭露的2020年第3季業績與第4季、全年展望中表現令市場驚豔,預計新製程開始導入後,至少6—8季的毛利率會低於其他製程平均值。

近期蘋果iPhone12的持續數月的瘋狂刷屏順帶也為臺積電5nm製程站了臺,這想必也給三星造成了極大壓力。

臺積電2nm基地將落至新竹寶山,其將投入將近6000億新臺幣,建設研發、生產基地。而在近來,臺媒又傳來臺積電2nm新消息。

而臺積電與蘋果的合作有望持續至2nm階段,同時輝達等的先進位程大單,也都有望被臺積電收入囊中。

遙遙領先的臺積電仍存忌憚

臺積電也有所顧慮,並不是因為目前的製程進度上有閃失,而是三星在後面的緊追不捨。

近些年,三星一直在積極投資以擴大晶圓代工業務,並表示要在 2030 年前超越臺積電成為代工業的領頭羊。

3納米架構率先由三星喊出將從目前採用的FinFET(鰭式電晶體)改變成GAA(閘極全環)。此舉是為了搶救現在三星在7納米、5納米良率偏低的原因。

但近期三星宣布,將生產最先進的DRAM產品,同時提供新世代V-NAND與晶圓代工解決方案,目的就是為了鞏固三星在工業4.0時代技術領先的地位。

臺積電一直以來在價格上比較強悍,而三星過往都有可能以低於臺積電20-35%的價格來搶單。

EUV光刻設備成為製造關鍵

後續臺積電每年會引進約20-30臺EUV設備,預計在2025年末會擁有約185臺EUV設備;三星電子的目標是在2025年末擁有約100臺EUV設備,從ASML的生產產能來看,相當困難。

如上所述,三星電子無法熟練操作使用EUV設備、且照此發展下去,很難確保其引進的設備數量。

如果三星電子維持現狀,那麼與臺積電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為了打破這一危機情況,三星電子的真正Top——李副會長與ASML的CEO&CTO進行了直接會談。

據《電子時報》日前報導,預估臺積電明年EUV機臺將超過50臺,幾乎全球一半EUV光刻機臺都在臺積電手裡,但臺積電不予置評,因為涉及商業機密。

至於李在鎔積極與ASML拉貨,目前臺積電仍以超過50%市佔率穩居第一,三星以17%居次,但仍希望在5納米、3納米製程追上什至超越臺積電。

三星確定採用新一代生產技術EUV光刻機的量產體制,計劃用十年的時間來挑戰臺積電世界首位的地位。

三星要想實現篡位目標,非得加大EUV採購不可。ASML包括已交付和已接單的EUV總數約70臺,臺積電就過半,三星已啟用10臺,就算加上李在鎔親催提早交貨9臺,數量上勉強可以暫時逼近臺積電已啟用的20幾臺。

結尾:

三星想要在十年的時間裡要超越臺積電搶佔第一,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不過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只能說這個一個富有挑戰的目標,而至於結果還得等到那時候揭曉。

相關焦點

  • 三星尋求加快5nm及3nm晶片製程工藝研發 ,欲與臺積電試比高
    看起來臺積電的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會愈加穩固,而其在整個半導體行業內的霸權也將更加牢不可破,然而事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當臺積電放棄12nm以下先進位程投資,格羅方德放棄7nm以下先進位程研發之後,臺積電真正意義上的挑戰者只剩下三星。而三星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對臺積電的追趕,並且對它的威脅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從實際來看,三星對臺積電的威脅是全方位的。
  • 三星追趕臺積電 5nm 製程,產能落差達兩成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 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三星積極在 5nm 製程上追趕臺積電。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三星在韓國量產 5nm,相較臺積電仍有約兩成的產能落差。IT之家了解到,臺媒援引分析機構數據稱,今年第 3 季度期間,臺積電的晶圓代工全球市佔率為 53.9%,高於三星的 17.4%。集邦科技此前發布的報告提到,臺積電積極擴張 5nm 製程,2021 年底將達到近六成先進位程市場佔有率。三星 2021 年雖仍有 5nm 擴產計劃,用於高通驍龍晶片與 Exynos 晶片,但相較臺積電預計有兩成產能落差。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只是後續市場一連串傳出搭載三星代工晶片的 iPhone 續航能力,較搭載臺積電代工晶片的 iPhone 更低的情況下,其狀況雖遭到蘋果三星否認,但是自 A9 系列處理器之後,蘋果自 A10 系列處理器開始,直到近期最新的 A14 系列處理器,蘋果就再也沒有讓三星進行代工,這也使得臺積電從此種下與三星彼此激烈競爭的火種。
  • 臺積電5nm製程滿載,高通轉單三星,EUV光刻機成明年關鍵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臺積電5nm製程已經滿載了。臺積電5nm製程滿載我們都知道,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晶片還是7nm,但是5nm代表的是未來2-3年的市場,臺積電和三星都在5nm訂單上較勁。不過就目前來說,不論是臺積電的5nm,還是三星的5nm,都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產能不足。首先是臺積電。根據臺媒報導,臺積電5nm製程需求強勁,包括蘋果、AMD、比特大陸、賽靈思等都對臺積電青睞有加。目前蘋果公司的5nm晶片就是由臺積電獨家代工。
  • 日韓互懟,三星躺槍臺積電受益!
    市場則高度關心,韓國半導體大廠三星(Samsung)是否會因此受到打擊,而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或將從中受惠。業內專家分析,短期內應不會發生轉單效應,但長期來看,這將打亂三星在發展先進位程的腳步,臺積電可望再拉大與對手之間的距離、讓其領先地位更加穩固。
  • 三星搶買光刻機 盼趕超臺積電
    韓國三星的半導體先進位程的推進狀況,仍落後於臺積電,但仍積極尋求在3奈米製程追上。據韓國媒體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近日拜訪三星半導體工廠,雙方洽談EUV設備的採購,與開發新一代機臺的合作計劃。報導也稱,三星如果可以搶先臺積電先取得下一代EUV機臺,會是他們取得技術領先的關鍵。
  • 臺積電先進位程備貨曝光:各家都在搶單
    作為天字第一號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自從推出了7nm製程之後,似乎無時不刻都處於滿載的狀態,尤其是5nm製程推出之後,臺積電更是成為了香餑餑,各家都希望能夠第一時間使用到臺積電帶來的最新工藝,如今這麼多的廠商中,臺積電的產量究竟如何分配呢?
  • 臺積電:2nm製程將在2024年量產
    ,在2nm工藝製程 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有可能在2023年試產,在2024年實現量產,相比當前國內中芯國際最先進的12nm晶片工藝製程來說,臺積電的最新科研成果確實讓國人在短時間內難望其背。,當全民正在為晶片製造稍有安慰時,臺積電的這則消息無疑給正在奮進的國內晶片製造業潑了盆冷水,在趕上世界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短期來看,真的難以成為現實 。
  • 先進位程瀕臨極限,如何走出摩爾定律框架?
    同在今年,為維持世界領先,臺積電持續投資創新先進技術及卓越製造,資本支出創史上新高,上看約170億美元(約新臺幣5,100億元),其中約有8成用於3納米製程及更先進位程的研發。也因為長期專注創新,其5納米製程已搶先全球於今年第二季量產,成為蘋果A14仿生晶片、M1處理器的重要產能。
  • 臺積電遇「難題」了?3nm製程晶片卡住瓶頸,三星新技術奮起直追
    在今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仿佛掀起了一片大波瀾,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伴隨著美國宣布的各種技術封鎖,半導體行業的技術以及製程問題浮現在水面,因此全球很多半導體企業都在不斷地對晶片處理器等進行工藝上的突破。
  • 外媒稱三星14nm以上製程湧入中國晶片客戶
    據外媒 Digitimes 報導,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三星近期 14 納米以上製程新增客戶有不少來自中國內地的晶片廠商,帶動三星產能利用率逐季增長。 對於此舉是否將對臺積電、聯電中國業務有所衝擊仍待觀察,但可以預期的是,三星 14 納米以上製程有龐大的新訂單撐場,一定程度上彌補了 7 納米以下先進位程頹勢。 在三星擴單的同時,與三星合作關係良好的智原及 M31 等廠商也意外受惠,2021 年中國客戶比重也將明顯提升。
  • 臺積電:先進位程的挑戰在曝光與平坦化技術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晶片走向20nm,甚至14nm和10nm製程技術,曝光技術將是驅動半導體業成長的關鍵,而其他如製程、設備、和材料也將扮演著相當關鍵角色。臺積電(2330)資深處長林本堅表示,曝光技術將成為先進位程未來發展的挑戰,如何能透過技術提升,縮減20奈米的曝光成本,將成為當前重要課題,供應鏈合作創新也將成共識。
  • 三星投入1160億美元衝刺3nm晶片,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較量
    據彭博報導,三星全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規劃投入1,16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目標3納米製程2022年量產,與臺積電同步,是兩強近年先進位程競逐賽中,最接近的一次。業界關注,若三星發展3納米進程順利並提升良率,與臺積電的搶單大戰也將隨之引爆。
  • 臺媒:臺積電強攻先進位程 穩坐全球EUV龍頭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工商時報》報導,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上周的法說會上透露了其3nm製程的更多細節。 此前ASML CEO Peter Wennink在財報會上指出,5nm製程採用的EUV光罩層數將超過10層,3nm製程採用的EUV光罩層數會超過20層,隨著製程微縮EUV光罩層數會明顯增加,並取代深紫外光(DUV)多重曝光製程。
  • 英特爾將宣布委外大單,臺積電、三星也難為!
    事實上,由英特爾先前所釋出的製程與平臺藍圖來看,除先行確立委外已是既定決策外,另則是按產品所需,不只臺積電,三星、格芯(GlobalFoundries)及聯電都可能是代工夥伴。 半導體業者表示,英特爾自製或委外,以及誰承接訂單都各有利弊,其實晶圓代工廠對於英特爾訂單是又愛又怕。
  • TrendForce:臺積電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
    集微網消息,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臺積電積極擴張5nm製程,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觀察目前最先進的5nm製程,臺積電在華為海思遭美禁令限制後,2020年初才量產的5nm製程僅剩蘋果唯一一個客戶,即便蘋果積極導入自研Mac CPU及應用於伺服器的FPGA加速卡,其總投片量仍難以完全彌補海思空缺的產能,導致5nm稼動率在今年下半年落在約85~90%。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臺積電先進5nm、4nm、3nm、2nm、1nm晶片工藝製程持續推進。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雖然英特爾規劃的7nm工藝比臺積電的5nm工藝電晶體密度還大,但是後年都很難量產,估計要到2023年,那時臺積電更先進的2nm工藝都量產了。
  • 三星斷貨EUV機臺! 阻殺臺積電!
    根據韓媒報導,ASML今年規劃生產的12臺EUV機臺中,三星擬訂下10臺,外界推測三星此舉除考量ASML生產不順外,也趁機阻礙臺積電等其他競爭對手的量產進度。        半導體製程愈來愈先進,尤其10奈米以下先進位程,必須導入波長只有13.5奈米的極紫外光(EUV) ,才能降低晶圓製造的光罩數,縮短晶片製程流程。
  • 半導體製程邁向三足鼎立
    隨著半導體製程向著更先進、更精細化方向發展,不同節點範圍和玩家的邊界越來越明顯。其中,最先進位程玩家只剩下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3家,而在10年前,至少有7家在專注於當時最先進位程的投資和研發。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據報導,臺積電衝刺先進位程,在2nm研發有重大突破,已成功找到路徑,將切入環繞式柵極技術(gate-all-around,簡稱GAA)技術。   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