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臺積電積極擴張5nm製程,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
觀察目前最先進的5nm製程,臺積電在華為海思遭美禁令限制後,2020年初才量產的5nm製程僅剩蘋果唯一一個客戶,即便蘋果積極導入自研Mac CPU及應用於伺服器的FPGA加速卡,其總投片量仍難以完全彌補海思空缺的產能,導致5nm稼動率在今年下半年落在約85~90%。
展望2021年,除蘋果持續以5nm+生產A15 Bionic外,AMD 5nm Zen 4架構產品也將開始小量試產,支撐5nm稼動率維持在85~9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至2022年,包括聯發科、英偉達及高通都已有5/4nm產品量產計劃,加上AMD Zen4架構的放量,以及英特爾CPU委外生產預估將於2022年首先採用5nm製程,龐大的需求量已促使臺積電著手進行5nm擴產計劃。且根據目前觀察,蘋果在2022年持續採用4nm(為5nm微縮製程)生產A16處理器的可能性相當高,屆時不排除臺積電將進一步把5nm產能再擴大,以支持客戶強勁的需求。
反觀三星,雖然英偉達Hopper架構Geforce平臺GPU將持續委由三星代工,加上高通驍龍885及Exynos旗艦系列的挹注,能夠支撐三星5nm在2021年也有擴產計劃,但相較於臺積電仍有約兩成的產能落差。
綜合上述,近年來聯電、格芯相繼退出先進位程競賽,目前7nm及以下節點僅剩臺積電和三星彼此較量。從客戶別來看,在獲英偉達大單後,三星也在平澤新廠積極擴張5nm產能,但當時序進入2022年,由於高通驍龍895計劃採用TSMC 4nm的可能性高,屆時三星將僅有英偉達及三星 (LSI) 為主要客戶;而臺積電除Apple、AMD、聯發科、英偉達、高通外,更有機會獲Intel CPU委外青睞。
TrendForce認為,臺積電 5nm需求在2022年將相對穩定及強勁,且3nm製程也將於2022下半年量產,有望進一步推升其市佔。
(校對/零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