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內晶片製造潑冷水?臺積電:2nm製程將在2024年量產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8 05:58:04 來源: 娛樂早上的

舉報

  引言

  在晶片受制於國外後,晶片製造技術一度成為了舉國之力都要攻克的任務,但最新消息稱,我國臺灣的臺積電公司,在2nm工藝製程 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有可能在2023年試產,在2024年實現量產,相比當前國內中芯國際最先進的12nm晶片工藝製程來說,臺積電的最新科研成果確實讓國人在短時間內難望其背。

  
設計得出來,但製造不出來,看似平常的話,卻透露了當前國內晶片製造的無奈

  華為總裁任正非最近表示,華為研發的最先進晶片,國內還製造不出來,而中科院亦將晶片製造作為最主要的任務來抓,當全民正在為晶片製造稍有安慰時,臺積電的這則消息無疑給正在奮進的國內晶片製造業潑了盆冷水,在趕上世界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短期來看,真的難以成為現實 。

  
一路狂奔的臺積電,三星的晶片製造也是望塵莫及

  5nm工藝製程的手機剛剛使用不久,三星便宣布了3nm工藝製程的開發時間表,將在2022年實現量產,大家一致認為三星在晶片工藝製程將超越臺積電之時,臺積電卻直接拋出了2nm的王炸,其實力確實是不同凡響,據說蘋果、高通、AMD和英偉達等,將會率先佔據其2nm工藝製程的產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星將繼續面臨著來自臺積電的壓力。而有消息稱,在2nm工藝製程上,臺積電將將採用GAA製程基礎的全新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架構,而這一架構也是當前三星在3nm中使用的架構,雖然GAA技術較臺積電原來所使用的成熟的FinFET技術風險大,但其卻更具優勢,一旦該技術得到成功應用,晶片工藝製程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結語

  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2nm的工藝製程,對於國內的相關公司來說確實是難以超越,但是計算機系統是由軟硬體構成的,只要兩者結合得當,的就有可能產生最優性能。在當前以windows和安卓系統為主的情況下,計算機系的統性能的好壞,基本都是由它們說了算,而對於國內廠商來說,更應該學習的是蘋果,將軟硬體完美結合,從而製造出自己最優的性能。而在國產作業系統呼之欲出的情況下,結合國產晶片進行優化,其性能未必會比最先進工藝製造的晶片差,大家說對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臺積電2nm工藝實現突破 2024年量產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晶圓大廠,臺積電一直致力於提升半導體工藝製程,一路狂奔,踐行著摩爾定律。而這一次,它們又實現了突破。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在2nm製程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將於2023年下半年進行小規模試產,如無意外,2024年就可以大規模量產。與此同時,臺積電還表示,在2nm之後,將繼續向1nm支撐挺近。
  • 最前線丨3nm、5nm製程技術還沒捂熱,臺積電又要開始研發2nm的晶片了
    據財聯社消息,臺積電方面近期表示,將在新的臺灣研發中心運營一條先進生產線,擁有8000名工程師,該設施將專注於研究2納米晶片等產品。臺積電在先進位程方面的速度一直很快——在「晶片之王」英特爾還戀戰14nm支撐的時候,臺積電此前宣布已經製造出10億顆良率完好的7nm晶片;5nm雖然已經量產,但產能還是很有限,還在持續提升中;另外3nm製程也預計在2021年風險量產,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這次臺積電內部又將2nm晶片提上了日程。有業界聲音估計,臺積電2nm將在2023年至2024年推出。
  • 臺積電2024年量產突破性的2nm MBCFET電晶體
    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在2nm半導體製造節點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一突破性的報告已經浮出水面臺灣媒體,並已拿起由東方媒體。負責為全球各種大小公司提供處理器和其他晶片的臺積電也有望在2023年中期進入該工藝的試生產階段,並於一年後開始批量生產。
  • 具備量產5nm工藝製程的臺積電,未來或將成為華為最大的隱患!
    臺積電CEO兼副董事長魏哲家近期談到5nm工藝製程的問題,5nm工藝製程進展順利,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量產,這將會給臺積電帶來額外將近一層的利潤。當前移動端處理器以及5G基帶晶片主要是基於7nm工藝製程,5nm工藝製程將會帶來一次較大的性能跨越,電晶體的密度將會提升80%,速度提升20%。
  • 全球晶片攻堅戰:3nm臺積電(TSM.US)後年量產,2nm進展順利,1nm遙遙...
    在國家的扶持和資本的推動下,國內晶片企業遍地開花。一時之間,仿佛所有廠商都宣布要做晶片;大廠都在做,小廠也要做。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公共衛生事件之下,晶片產業進展如何?臺積電:公共衛生事件問題不大,5nm已經安排,3nm明年量產雖然公共衛生事件打擊了整個經濟大環境,然而臺積電CEO魏哲家卻依舊信心十足。
  • 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 月產5.5萬片
    【手機中國新聞】據媒體報導,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月產量為5.5萬片,在2023年,將達到10.5萬片。手機中國了解到,臺積電此前已在研發3nm、4nm製程工藝。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臺積電此前透露2nm研發生產將在新竹寶山,規劃P1到P4四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90多公頃。臺積電5nm已經量產,3nm預計2022年量產,2nm研發現已經取得重大突破!28nm工藝的成本為0.629億美元,5nm將暴增至4.76 億美元。三星稱其3nm GAA 的成本可能會超過5億美元三、臺積電:1nm晶片,沒問題!在近日的「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臺積電南京公司總經理羅鎮球表示,晶片製程工藝持續推進,摩爾定律仍將適用---3nm、2nm、1nm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 臺積電還是晶片一哥!3nm工廠正式啟動,蘋果訂單已笑納
    而且蘋果的訂單,也讓整個供應鏈上下遊充滿信心,臺積電甚至已經開始為2nm的工廠選址拿地。如果沒有特別的意外,那麼臺積電以及相關聯的上下遊企業,預計到2024年都有較高的營收。老對手三星近期全面開始反擊,不但收穫了大量14nm及以上製程晶片的訂單,同時在先進位程上也在步步緊逼。NVIDIA的RTX 30顯卡採用的三星8nm工藝,而高通的驍龍875以及5G基帶則採用了三星5nm的工藝。再加上三星也宣布將在2022年正式量產3nm晶片,已經和供應鏈合作開發設計工具,所以臺積電也必須有所動作才行。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據報導,臺積電衝刺先進位程,在2nm研發有重大突破,已成功找到路徑,將切入環繞式柵極技術(gate-all-around,簡稱GAA)技術。   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
  • 三星追趕臺積電 5nm 製程,產能落差達兩成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 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三星積極在 5nm 製程上追趕臺積電。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三星在韓國量產 5nm,相較臺積電仍有約兩成的產能落差。Business Korea 在 20 日報導稱,獨立分析師和諮詢公司 Omdia 預測,2020 年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將年增 13.5% 至 682 億美元,2021 年至 2024 年還將進一步增長至 738 億美元、805 億美元、873 億美元、944 億美元。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臺積電2nm工藝突破,摩爾定律又續命5年!1nm臺積電還有奇蹟?
    今年可以說是臺積電最為高光的時刻了,在之前如果沒有特別關注於晶片這一塊的,估計都不知道臺積電到底是個啥,但是隨著臺積電今年技術不斷的突破,也是證明了其全球晶片代工頂尖巨頭的地位,尤其在今年的5nm技術量產了之後,成功的將摩爾定律繼續延續,但是最近臺積電可沒閒著。
  • 臺積電成功研發2nm晶片!是技術大爆炸,還是營銷騙局?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7月13日,臺積電已經研發出2nm的晶片,並在晶片表明切入一種立體且三維環繞的GAA技術。 作為國內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在今年7月中旬加入科創板,上市後,引起股市震蕩,吸金數百億。 即使是令資本市場振奮的「中芯國際」,於2019年末低調量產14nm晶片。
  • 巨頭晶片製程之戰:5nm如何給摩爾定律續命?-虎嗅網
    先進位程的紛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臺積電和三星這兩位「宿敵」,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一輪5nm戰事。而2019年,也就成了這兩家接連喊話5nm製程戰局的一年。這廂三星剛公布技術路線圖,談流片、談量產、談合作;那廂臺積電就緊接迎來試產階段,秀良率、秀產能,你方唱罷我登場。
  • GAA技術給摩爾定律續命,臺積電先進5、4、3、2、1nm晶片工藝製程布局
    臺積電先進5nm、4nm、3nm、2nm、1nm晶片工藝製程持續推進。ycgEETC-電子工程專輯雖然英特爾規劃的7nm工藝比臺積電的5nm工藝電晶體密度還大,但是後年都很難量產,估計要到2023年,那時臺積電更先進的2nm工藝都量產了。
  • 半導體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從um級製造到nm級製造
    市場上提供 28nm 製程的主要廠商有臺積電、聯電、三星、GF、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臺積電於 2011 年開始導入 28nm 製程量產,並在 2012 年攻克了 28nm HKMG 製程,三星則是在 2012 年實現了 28nm 的量產,並於 2013 年導入了 28nm HKMG。
  •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如何了?MBCFET架構獲重大突破
    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臺積電走向2nm!3D封裝晶片2024年將大規模量產
    臺積電此前曾表示,其2納米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將在保山和新竹進行,同時還進一步指出,它正計劃擁有四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222英畝。據臺積電預計,2023年會進行小批量風險實驗,未來蘋果、高通、英偉達、AMD等都會成為其2nm技術的客戶。
  • 英特爾製程難以突破,還是低下了頭,臺積電獲18萬片晶圓訂單!
    全球範圍內,最為先進的晶片製造代工廠非臺積電莫屬,這主要還是由於臺積電的製程要超越同行數年的,哪怕是老牌晶片巨頭英特爾在製造這一塊和臺積電相比還是差上許多的,所以在之前就有消息,英特爾和臺積電合作,要使用臺積電6nm的工藝來代工自家的GPU,於是臺積電獲18萬片晶圓訂單。
  • 半導體製程將迎來三分天下的格局
    在2019年,10nm以下先進位程的市佔率僅為4.4%,而到2024年,其比例將增長到30%。在該時間段內,10nm -20nm製程的市佔率將從38.8%,下降到26.2%;20nm-40nm製程的市佔率將從13.4%,下降到6.7%;不過,從該統計和預測來看,40nm以上成熟製程的比例在這些年當中沒有出現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