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芯思想 ChipInsights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原標題:三星EUV產線投產,晶圓代工爭霸賽再啟高潮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2020年2月20日,三星電子宣布,其位於華城的EUV專用生產線(V1-lines)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這是三星第一條EUV專用生產線。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V1生產線於2018年2月23日正式破土動工,2019年下半年開始測試晶圓生產,第一批產品將於第一季度交付給客戶。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根據三星的計劃,V1生產線目前正在生產採用7納米和6納米工藝技術的最先進的移動晶片,並將繼續採用更精細的電路,直至3納米工藝節點。預計到2020年底,V1生產線的累計總投資將達到60億美元,並將根據市場情況確定額外投資。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預計7nm及以下工藝節點的總產能將比2019年增長三倍。預計V1系列將在響應快速增長的全球市場對一位數節點代工技術的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隨著V1生產線的投入使用,三星現在在韓國和美國共有6條晶圓代工生產線,其中包括5條12英寸生產線和1條8英寸生產線。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S1-lines位於韓國器興(Kiheung)廠區,建成於2005年,是三星首條12英寸邏輯代工生產線,目前量產65納米至8納米低功耗晶片,產品主要用於計算機網絡、智慧型手機、汽車、以及日益成長的物聯網市場等。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S2-lines位於美國奧斯汀(Austin)廠區,是由原8英寸廠改造而來;2010年8月開始潔淨室建設,2011年4月開始12英寸邏輯產品投產,當年達產43000片;目前量產65納米至14納米產品。2010年設立研發中心,旨在為系統LSI部門開發高性能、低功耗、複雜的CPU和系統IP架構和設計。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S3-lines位於韓國華城(Hwasung)廠區,是2018年建成投產的12英寸邏輯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10納米至8納米產品,將是三星7納米產品的主力生產廠。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S4-lines位於韓國華城廠區,是CMOS影像傳感器(CIS)專用生產線,2017年開始對原DRAM產線11-lines和13-lines進行改造,目前CIS產能約8萬片。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6-lines位於韓國器興,是一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於2016年開放,從180納米到70納米節點都可涵蓋,工藝技術包括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功率元件、影像感測器CIS,以及高電壓製程的生產,主要服務於韓國本土的Fabless。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三星獨霸全球半導體野心由來已久,在TFT-LCD面板領域讓臺灣五虎落寞;在DRAM領域,將臺灣茂德逼得破產,讓力晶被迫轉型晶圓代工,趕得華亞投入美光懷抱。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隨著2017年三星坐上世界最大半導體寶座後,三星獨霸全球半導體野心也越來越膨脹,在CIS領域,2017年和2018年連續投入兩座12英寸廠約7萬片產能,步步緊逼索尼;在晶圓代工領域,2017年5月12日,將晶圓代工業務部門從系統LSI業務部門中獨立出來,成立三星電子晶圓代工,開始直接挑戰臺積電。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有媒體稱,三星EUV產線的投產以及成功交付高通全球首個5納米產品驍龍X60基帶晶片,都將給臺積電帶來些許壓力。臺積電則認為,高通的5納米晶片還沒確定是否由三星獨家代工,之前的7納米是兩家共擔,驍龍865給臺積電代工,7nm EUV工藝的驍龍765則是三星代工,而且相信高通明白,與三星共舞,就是與蛇共舞。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之前,芯思想已經在《三星目標高遠,爭當全球第一:存儲晶片,晶圓代工,CMOS圖像傳感器,還有營收》和《晶圓代工:三星力拼臺積電有幾多勝算》兩篇文章中,對三星的代工情況進行了分析。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先來看三星在10納米以下工藝和EUV方案的準備情況。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三星10納米以下第一個節點本來是7納米,但是由於7納米量產受阻,黑面推出8納米,8納米製程的8LPP是10LPP的升級終極版,相比10LPP提升10%效率,減小10%面積。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三星將在7納米工藝及以下工藝全面使用EUV方案。7LPE已經在2019年4月已經完成驗證,布隨著V1產線的投產,表示三星7LPP已經準備好。但是試產和量產是兩個不同的過程,如何保證量率和技術迭代,對三星是個挑戰,千萬不要再犯當年14納米的錯。高通首款5G SoC 單晶片驍龍765 / 765G就是採用7LPP工藝,不過7LPP好像較計劃有所推遲。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7納米之後就是5納米。三星表示,5LPE將採用三星獨特的智能縮放(Smart Scaling)解決方案,將其納入基於EUV的7LPP技術之上,可實現更大面積擴展和超低功耗優勢。20200年2月,高通發布的驍龍X60基帶晶片就是採用5LPE工藝。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5納米之後,就是4納米。三星表示這是最後一次應用FinFET技術,延續5LPE工藝的成熟技術,方便客戶升級,4納米晶片面積更小,性能更高,可以快速達到高良率量產。同時,三星還計劃在2020年推出6LPE和4LPE工藝。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4納米之後就是3納米。目前三星3納米製程分3GAE、3GAP兩個時代。首發3GAE是第一代GAA技術,根據官方說法,因是全新GAA電晶體結構,三星使用納米設備製造出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可顯著增加電晶體性能,以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此外,MBCFET技術還能兼容現有FinFET製程技術及設備,加速製程開發及生產。2019年三星曾表示,與7納米製程相比,3納米製程可將核心面積減少45%,功耗降低50%,整體性能提升35%,預計最快2021年量產。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說完三星,再來看臺積電在10納米以下工藝和EUV方案的準備情況。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臺積電10納米以下第一個製程是7納米(N7)。採用DUV加浸沒式加多重曝光方案的7納米於2017年4月開始風險生產,,2018年第三季開始貢獻營收,在2018年有40多個客戶產品流片,2019年有100多個新產品流片。與10nm FinFET工藝相比,7nm FinFET具有1.6倍邏輯密度,約20%的速度提升和約40%的功耗降低。有兩個工藝製程可選,一是針對AP(N7P),二是針對HPC(N7HP)。聯發科天璣1000、蘋果A13和高通驍龍865都是採用N7P工藝。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臺積電第一個使用EUV方案的工藝是N7+。N7+於2018年8月進入風險生產階段,2019年第三季開始量產,N7+的邏輯密度比N7提高15%至20%,同時降低功耗。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7納米之後是6納米(N6)。2019年4月份推出的6nm製程技術,採用EUV光刻解決方案,將在2020年第一季風險試產,第三季實現量產。據悉N6工藝比N7工藝提供高出18%的邏輯密度,設計規則與N7完全兼容,使其全面的設計生態系統得以重複使用為,且加速產品上市時間。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接下來是5納米(N5)。5納米於2019年3月進入風險生產階段,預期2020年第二季拉高產能並進入量產。主力生產工廠是Fab 18。與7納米製程相較,5nm晶片密度增加80%,在同一運算效能下可降低15%功耗,在同一功耗下可提升30%運算效能。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N5P:N5P(5nm+)預計2020年第一季開始試產,2021年進入量產。與5nm製程相較在同一功耗下可再提升7%運算效能,或在同一運算效能下可再降低15%功耗。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至於3和2納米,臺積電錶示已經在研發中,並宣布了3納米和2納米的工藝建設計劃。至於3納米製程細節今年4月將見分曉。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總體來看,在10納米之下的工藝製造競爭中,臺積電技高一籌,領先三星大概一年半載的時間。雖然5納米製程,三星表示交付首個5納米晶片,但對於臺積電來說,也不是壞事,如當年14納米和16納米之爭,還不是臺積電笑到最後。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Amy GuanODyEETC-電子工程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