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科學家們最早研發電腦,其實是想通過機器模擬出一個人類的大腦來計算,但後來這個想法太超前,難以實現,於是退而求其次,最開始的電腦幫助人腦進行計劃,需要人類輸入指令,離類腦一樣計算起碼有十萬八千裡。
後來AI興起,也就是人工智慧興起,其實也是在朝著最初的目標前進,就是怎樣讓電腦像人類一樣來計算,但實話實說,AI晶片也離人類大腦還是差很遠的。
但科學家們永不放棄,後來開發出了一種類腦晶片,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就是類腦計算。
而近日,中國再次升級技術,在原來的基礎研發出一顛覆性的晶片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再使用自主系統,推出了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逐步實現像人腦一樣思考。
這臺類腦計算機,由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並且是我國首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
它由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組成,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這個規模,大約與小白鼠大腦的神經元數理規模相當。
雖然與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相比,差得太遠太遠了,但這已經是目前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電腦了。
而為了這臺類腦計算機,研發團隊還推出了一款自主研發的面向類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叫做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DarwinOS)。
目前類腦計算已被看作是解決人工智慧等計算難題的重要路徑之一,全球的頂尖計算科學家們都在研究這一課題,並認為誰最先掌握這些技術,那麼未來在真正的人工智慧上,真正領先。
所以這臺全球最大的類腦計算機的推出,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只是希望能夠儘快的落地實施,能夠儘快的商業化,為中國芯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