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李邕》中有這麼一句話:「丈夫未可輕少年」,現在這個社會,國家的進步與強弱,與未來的少年息息相關,「少年」的成長關係到國家的發展藍圖,所謂少年強則國強,便是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如果這個國家的青少年有所成就,那這個國家的未來也會有很好的發展。
中國近幾年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青少年,他們不僅登上了新聞報導,而且還讓國內的人佩服不已,甚至讓很多外國友人對他們也很讚嘆。這些優秀的青少年再過一二十年等他們長大,他們就會成為中國的新一代發展先鋒,帶領著中國走向更遙遠的路途。
01
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也是這些優秀少年中的一個,這個少女只有15歲但她卻被稱為天才。讓我們驕傲的是這個女孩來自中國,而且還成為了全球頂尖的科學家之一。眾人之所以對這個女孩感到驚訝並不僅僅是因為她成為了頂尖的科學家,而是在於她的年齡這麼小就有如此大的成就。
這個女孩叫談方琳,她的父母都是學歷很高的人,這也對談方琳的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談方琳的父親對數學這方面有研究,所以導致談方琳對數學有很大的興趣。她的父親知道之後,也經常引導談方琳在數學這方面的道路。儘管談方琳對數學方面很感興趣但她卻沒有參加過數學方面的競賽,因為她覺得這種比賽不是她的追求。
在談方琳上初中後,她發現自己依舊喜歡數學,而且對於數學研究也很感興趣,又因為自己的父親知道的比較多,所以談方琳經常向父親問一些問題。因為談方琳對數論方面感興趣,她的父親雖然是教數學的,但是這方面有很多知識也超出了他的理解。所最後父親就專門找了同校的研究數論的導師指導談方琳,這也是談方琳在採訪中提到的。
02
在初一放假之後,談方琳就一直跟著這位數論教授進行研究,而且談方琳自己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在談方琳上初中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閱讀美國數學方面期刊上面的文章了,這時候的談方琳已經比同年紀的學生優秀很多很多。
也正是因為在長久看美國數學期刊的影響下,談方琳也開始自己研究這方面的理論。一開始研究,談方琳並沒有進展,所以她就感覺到很氣餒,但是在身邊人的鼓勵下,她繼續開始研究。在長時間的研究下,談方琳終於取得了成果,而且還憑藉這一研究成果獲得了一等獎。
03
獲得獎項之後的談方琳並沒有驕傲,而是繼續投入研究。半年之後,她又研究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而且這個問題解決的靈感來自其他國家的一位數學專家。聽到談方琳研究出來之後,這位數學家還想前來中國探訪她,因為自己研究了五年都沒有研究出來卻被這個小女孩給破解出來了,他感到非常的驚訝。
也正是因為談方琳在之前取得的種種成就,於是在19年的時候她被邀請參加了上海的世界頂尖科學大會。在這個大會上聚集的都是拿過世界獎項的科學家們,雖然會場上不缺乏有00後,但是談方琳卻是這些人中最小的一位。之後新聞記者報導了這一人物後,談方琳不僅讓中國人感到驕傲,也讓世界刷新了對中國的認知。
結語
在《諸葛亮集》中說:「志當存高遠」身為中國的少年一輩,就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即使前方坎坷不斷,也應該乘風破浪,這樣才能不負青春韶華、不負祖國的栽培。
參考資料
《上李邕》
《諸葛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