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頂尖人才!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番禺舉行

2020-10-21 番禺臺

10月18日,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廣州番禺長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國內外在高性能計算、微電子技術、智能科學、腦科學、智能製造、生物晶片和精準醫學等領域中具有頂級影響力的知名院士和高科技領軍專家。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創始人、理事長劉敏在會上發表致辭。他指出,研究院匯聚國際國內高科技領域核心人才、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深度融合與落地應用,將依託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新業態產業發展優勢,構建「第三腦人工智慧、信息化與數據化」研發與產業創新平臺,搶佔技術領域制高點,為國家的晶片戰略與強國戰略貢獻才智。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創始人、理事長劉敏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院長陳世卿表示,在研究院未來的發展中,希望能與更多的國內外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達成合作聯盟,構建良好生態,並肩推進產學研與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和應用。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將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為產業支撐,組織實施「強芯」工程,構建「第三腦人工智慧、信息化與數位化」產業創新研發平臺,以擺脫對外高端晶片的過度依賴為目標,並積極參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及產業園區建設,引領優先布局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農業、智能能源、智能金融、智能文創等應用場景。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院長陳世卿致辭

陳世卿指出,計劃在5年內,設計生產出核心的通用型CPU晶片和AI賦能的專用晶片;培養一支有國際水平的晶片設計團隊;建立從流片、封裝到生產的全供應鏈;設計和建設一臺基於通用型CPU晶片的高速度、低能耗的超算系統;設計和建設一組支持通用型CPU晶片和AI賦能的專用晶片的系統核心軟體和應用開發平臺。


會議現場播放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者」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發來的賀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芯國際創世人、「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博士來電來函,祝賀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據悉,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將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頂尖人才資源,規劃建設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推進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慧城市研發應用中心、數字生命科學園、數字精準健康中心等項目在廣州落地。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現場


文/圖:番禺融媒記者蔣蕾蕾

編輯:簡錦儀

責任編輯:萬宇澄

相關焦點

  • 番禺區:全力將廣州大學城打造為大灣區「智核」
    大洋網訊 目前,廣州正舉全市之力打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廣州發展新引擎。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和數字經濟潮頭風口的番禺,擁有全國最大的大學城,集區位交通、創新資源、產業基礎、人才聚集等多重優勢,未來,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發展機遇。
  • 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ID:CAICTGZ),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11月2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數字中國產業發展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
  • 與探跡科技一起論劍未來| 「小谷圍」吹響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未來,人才締造商業神話。  面對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浪潮,粵港澳大灣區再一次吹響聚智納賢的集結號,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廣聚天下英才,促進更多人才項目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實現人才與產業互生共贏、同頻共振。
  • 廣東省工程師學會今天成立 廣東省第一批粵港澳大灣區工程技術人才...
    ,廣東省工程師學會成立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工程技術人才專業資格互認協議籤約儀式在廣東科學館舉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科記協11日,廣東省工程師學會成立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工程技術人才專業資格互認協議籤約儀式在廣東科學館舉行。據介紹,廣東省工程師學會由17家科技社團發起成立,是由廣東省工程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專業工作者、工程行業及相關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即將發布
    隨著「中國製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出臺和一系列政策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積極謀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系統性戰略布局,相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揭牌成立!推動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 今日,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在韶舉行成立大會,這是我市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國家戰略,加快對接大灣區「12312」綜合運輸體系,促進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綠色智能港航,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縱深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智繪美好大灣區」的第三章,則是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狀與問題、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借鑑之上,對大灣區各城市產業協同發展、核心城市定位、高房價以及金融資產市場如何支持科技創新打造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建議輸出,以茲相關決策者參考。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明顯:七成流入廣深,珠海最能留人
    在日前舉行的2019阿里雲廣東峰會上,由廣東省政府和阿里雲聯合舉辦的廣東工業智造創新大賽吸引了三千多支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企業的頂尖AI人才,在通過採用深度學習方法後,成功設計出專用的瑕疵檢測算法模型,整體準確率超過91%,有效解決了紡織行業質量檢測工序中對高質量花色布瑕疵檢查的「卡脖子」難題,對紡織業智能化升級帶來了巨大的突破。
  • 聚焦汽車產業大變革,首屆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今開幕
    創新永不止步,高質量的頭腦風暴,為智能汽車之城廣州注入靈感,給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啟迪智慧。12月3日,備受矚目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在廣州正式啟幕,匯聚超100位國內外官方機構代表、院士專家、企業領袖、行業領軍人物、投融資機構代表、國際行業組織代表匯聚羊城,圍繞「未來·駛於現在」的主題,展開一場海納百川的思想碰撞與智慧交融的盛宴。
  •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成立!為我市提升臨港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智力...
    武漢理工大學韶關研究院的成立,必將成為韶關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我市促進北江航運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綠色智能港航,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縱深,輻射提升韶關區域經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水平的重大舉措。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9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籌備工作啟動
    4月25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舉行。
  • 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今日成立
    為了將其更好地服務國家需求,助推我國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12月15日,由四川省發改委支持,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省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等在川從事腦科學、腦疾病和類腦智能技術的高等院校和醫療機構,共同成立了「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
  • 2020 GBAS科技大會即將開啟!共探科技創新發展新風向!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高度重視科技產業的發展,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資金扶持、應用場景、產業集群等多個角度進行科技戰略布局,致力於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示範、規模產業化等各環節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支持。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揭曉
    南方網訊 12月23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在廣州南沙盛大舉辦,期間,還舉辦了生物科技創新發展峰會。本次活動由中創產業研究院、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在現場400多位來自政府、投資機構、生物科技企業、科研院校及媒體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下稱「50強榜單」)隆重發布。50強榜單發布廣深約佔比八成在50強榜單中,聚集於廣州的企業最多,佔比42%;深圳僅次於廣州,佔比35%;位於珠海的企業佔比8%,位於香港的佔比7%。另有部分企業分布於佛山、中山、東莞等地。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召開,專家指出——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本報記者 葉 青  「昨日舉行的官洲生物論壇圓桌會議提出人才為本、人才第一的觀點。」
  •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廣州成立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以「健康灣區創新引領」為主題的2019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5月20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 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6月26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盛典在廣州南沙區正式拉開帷幕。6月26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高峰論壇暨金雁獎頒獎盛典在廣州南沙區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界面新聞聯合主辦,界面新聞廣東頻道承辦,旨在讓更多專家學者獻計獻策,推動大灣區文旅產業全面健康發展。
  • 聚焦大數據算力、人工智慧 大橫琴科技公司五天四項突破備受矚目
    同時,11月28日,橫琴新區、大橫琴科技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江實驗室腦智院院長張旭完成了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項目籤約。聚焦大數據算力、人工智慧,牢記科技推動琴澳產學研深度合作使命,五天內,大橫琴科技公司喜獲「兩授牌一認定一重大項目」系列成果,不僅是對公司在科技領域上卓越業績的肯定,也對公司未來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支撐,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 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成立
    9月9日,廣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廣工」)和泰鬥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鬥科技」)在廣州舉行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揭牌儀式,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北鬥PNT技術分室。據介紹,泰鬥科技是一家專注於提供北鬥定位、導航和授時基礎信息的國家高新技術晶片設計企業,參與了多項國家北鬥相關標準的制定。廣工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主要從事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檢測與製造物聯方面的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