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2021-01-07 光明時政

  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召開,專家指出——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本報記者 葉 青

  「昨日舉行的官洲生物論壇圓桌會議提出人才為本、人才第一的觀點。」中國科學院院士、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理事長裴鋼表示,產業發展離不開最好的人才,「為了吸引人才,廣州應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才政策的高地。政策到位,人才就來了。」

  6月10日,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這個定位為全球生物產業發展的「達沃斯論壇」,自2017年舉辦首屆後,永久會址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今年論壇主題為「聚焦生物經濟,共謀灣區創新」。

  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

  裴鋼認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首先要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要做好生物醫藥產業所需的各種軟硬體,特別是政府一定要做到位。同時,要更好充分發揮廣州的優勢。「廣州的醫療資源豐富,有30多家三甲醫院,如何發揮此優勢,把醫院更好和生物醫藥產業相結合,迸發出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一個挑戰。」裴鋼說。

  「最近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高端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好政策。」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為該政策點讚。不過他認為僅有這一點還不夠。他說:「是否可在廣州先行先試,給予海外高層次的外籍人才實現全面國民待遇,除了政治選舉權利之外。」

  「在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方面,美國、日本和歐洲長期佔據領先地位,我國相對比較落後。如CT、MR等,我國90%以上是進口設備。」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指出,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於,包括專用的傳感器和晶片技術比較薄弱,創新資源分散和封閉,缺乏強有力支撐的服務平臺,開發體系和生態系統不夠完備。雖說我們有很多數據,但應用範圍較窄,存在數據「孤島」,缺乏數據資源融合應用。且人工智慧的基礎理論、工具軟體等方面都比較落後。

  「但我們也存在比較大的機遇,潛力巨大。」他指出,在廣州發展生物醫療器械產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因為廣州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高端的科研條件、充沛的人才隊伍和雄厚的產業基礎。

  論壇上啟動了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器械項目。「我們決定來廣州做一些嘗試和探索,希望通過邊建設、邊招聘、邊研發的方式,匯聚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院所和醫院力量,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和產業化集群。」徐濤表示,省實驗室計劃用5年時間投放超過15億元,資助一批市場前景好、能夠解決我國「卡脖子」技術問題的生物醫療器械關鍵技術研發項目。

  粵港澳合作補齊醫療器械產業短板

  除了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器械項目,還有粵港澳大灣區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等另外2個創新平臺和項目集中揭牌並落戶在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值得注意的是,這批創新平臺都是粵港澳科技協同創新項目,有著鮮明的「大灣區色彩」。

  廣東是全國生物材料和醫療器械產業最大和最重要聚集區,產業規模和市場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仍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高端醫療器械市場80%以上為國外企業佔據。

  為支持加快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建設研發中心,並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產業創新中心,打造涵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轉化、註冊報批及市場準入的一體化創新平臺。並通過在港澳、北美、歐洲等設置離岸研發中心,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際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廣東迅速實現產業化,推動廣東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的升級發展。

  由香港中文大學和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共建的「再生醫學高等研究院」,將聚焦於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的基礎研究,雙方還將以此為平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區內生物醫藥企業佔廣州「半壁江山」

  論壇上,火石研究院發布的《廣州高新區 廣州開發區廣州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顯示,該區目前已聚集生物醫藥領域企業超過600家,2018年實現營業規模超過785億元,約佔廣州市60%。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覆蓋基因檢測、重組蛋白、細胞治療、幹細胞、組織工程、3D生物列印六大領域。在此領域,該區已形成全國第一梯隊的科研機構,全國第一方陣的企業。

  截至目前,區內創新藥物技術突破1類新藥申報數量達到119件,包括百濟神州新型抗癌藥在內的一批創新藥有望實現「廣州造」。

  「該區正構建起從概念到上市流通的全生命周期產業服務體系。」火石研究院院長李山紅說。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深耕」生物醫藥產業,建立功能型創新生態系統
    圖說:揭牌儀式現場 王寶龍 攝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王寶龍 記者 左妍)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上海在「深耕」生物醫藥產業,建立功能型的創新生態系統又有新的進展,1月15日,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啟動建設生物晶片開放式創新中心、「生物晶片—技交所—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據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介紹,近年來始終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為主導,以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優勢產業為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湧現出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團隊和知名企業。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積澱,需要恆心和毅力。
  • 營造最優產業生態 加快打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世界級產業集群...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雪)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武漢之夜」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出席活動並致辭,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出席活動。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近年來,南京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努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根據2020年8月發布的《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地標行動計劃》,未來南京將推動「醫藥、醫療、醫工、醫信、醫養、醫體」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全市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高端化、集聚化、國際化發展,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城。
  • 新川創新科技園將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微環境」
    11月7日至9日,由國際範圍內生物醫藥領域多名創新實業家共同發起的「中國醫藥創新論壇·2014成都金秋論劍」在蓉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藥創新俱樂部主辦,成都微芯藥業有限公司、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承辦。在論壇上,成都高新區與新川創新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投資環境、政策,表示將「大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型生態環境,把『成都造』推向世界」。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在2019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州工業園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獲前三名。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今天,全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將召開,再次吹響產業躍升發展的號角,彰顯廈門生物醫藥產業追求卓越的品格風範,構築新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優勢,打造出烙上「廈門」標識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一個培育體系1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孵化器、1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中試基地、1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產業園、10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港——廈門生物醫藥港形成「一十百千」的跨越發展格局,以及完整的「創業苗圃-孵化器-中試基地-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孵化與產業培育體系。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
    打造產業新高地 助推萬畝千億大平臺浙江日報11月29日,2020中國(紹興)首屆生命健康產業峰會順利召開。行業專家、企業精英齊聚紹興,共話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方向。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
  • 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鏈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谷」 濱海「海慧谷」預計...
    天津北方網訊:濱海新區生物醫藥人才創新創業園——「海慧谷」目前正在緊張籌建中,將建設成為集生物醫藥實驗、辦公、展示等為一體的產業園區,為天津市生物醫藥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提供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預計將於今年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谷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緊抓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的「雙區」聯動發展機遇,進一步聚焦「基因之城」建設,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一、生命健康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近年來,藥谷聚焦「基因之城」建設,以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匯集平臺和生命健康創新名城先導區為目標,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得益於產業創新、政策和資源優勢,現已集聚綠葉製藥、先聲東元、世和基因等500餘家基因及生命健康領域企業,培育了健友生化、藥石科技、南微醫學等3家上市企業,1家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估值70億人民幣),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再添兩大「利器」
    記者從市經信委、市科創辦等舉行的「生物醫藥產醫和產融協同對接會」上獲悉,上海針對生物醫藥創新發展而首創的臨床試驗加速器正式投入運行。同時,為破解生物醫藥行業融資難題,上海首推的生物醫藥「新藥貸」即將放出首批貸款。生物醫藥是上海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
  • 生物醫藥界大咖聚焦成都醫藥產業發展
    世界500強醫藥企業 聚焦成都數個重點「三醫」項目落戶成都醫學城、13個生物醫藥項目集中落戶高新區、中古國際生物醫藥論壇在成都舉行、2016中國西部生物醫藥大會在成都舉行、成都首個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出臺……「生物醫藥」已成為與成都高度相關的熱詞,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我市高度重視正大力發展的產業。
  • 獻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早點建成,就能早點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促進地方產業發展。」顏益志說。作為一名投身中醫藥產業20多年的專家,顏益志一直致力於加快我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結合湖北民族大學提出的近、中期建設目標,在顏益志牽頭下,檢驗檢測中心還制訂了2021年通過CMA認證、2022年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資質認定、授權及2023年CNAS認證的目標。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5年)為全面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廣東省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以及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發揮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和集聚港澳資源的優勢,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下遊匯聚平臺,形成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現制定本行動方案。
  • 菏澤高新區:擦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金字招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3日訊 (記者 張振勝) 近年來,菏澤高新區作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北方醫藥城」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形成了全國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全產業鏈、開放式產業集群,呈現出「中藥飲片加工+中藥製劑」「化學原料藥+
  • 「產業大腦」助力 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產業大腦」助力 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發布時間:2018-05-28 15:26:02 Mon  來源:杭州網      2018年5月26日,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閉門會在中國武漢光谷舉行。
  • 集中簽約10個項目,坪山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11月19日,「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坪山區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揭幕,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展會)同期開展。大會還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並啟動建設了坪山ICH產業園區,探索打造與國際規則銜接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園區。
  • 北京醫藥產業發展迅猛 增速領跑各行業
    近日,北京市醫藥產業好消息不斷——羅沙司他膠囊在北京上市,這是我國領先全球,第一個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用於治療腎性貧血的創新藥;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也是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獲批上市的可吸收醫療器械。  諸多創新產品的上市,助推醫藥產業在北京市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
  • 紅島:加速生物醫藥產業「育成」
    伴隨著越來越多重點醫藥項目落戶,紅島經濟區(高新區)醫療醫藥產業也在逐漸壯大。截至目前,該區域已吸引13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及110多名高端科研人才,總產值達到30多億元,正著力打造醫療醫藥創新產業和產業平臺,重點聚焦藥品研發、醫療器械、健康醫養等產業方向,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經初具雛形,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搖籃」。■紅島經濟區(高新區)的藍色生物產業園。
  • 增強供應鏈安全助力打造中國生物醫藥「晶片」
    「增強生物醫藥供應鏈的安全有助於打造中國生物醫藥自己的『晶片』。」11月18日,火石創造CEO楊紅飛說。楊紅飛是在參加當天下午舉行的「智行-BT+IT融合新基建論壇」時作上述表述的。該論壇也是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的分論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