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能在雲上獲得物理機100%計算能力

2020-12-06 站長之家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阿里雲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雲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能在雲上獲得物理機100%計算能力

9月26日據品玩網消息,在 2019 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正式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全面支持ECS虛擬機、裸金屬、雲原生容器等,貫穿整個IaaS計算平臺,並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 5 倍性能,用戶能在雲上獲得物理機100%的計算能力。

相關焦點

  •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怎麼做出來的?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怎麼做出來的?   活動現場,阿里雲發布的「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技術架構」正式亮相。   今年7月,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暴漲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雲伺服器快30%以上,能提供頂級算力。
  •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怎麼做出來的?剛剛揭秘了
    活動現場,阿里雲發布的「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技術架構」正式亮相。今年7月,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暴漲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雲伺服器快30%以上,能提供頂級算力。
  • 性能提升160%,成本下降50%:從阿里雲ECS到神龍架構的十年升華
    為支持這一場購物狂歡節,阿里巴巴花了一年的時間將部署在線下數據中心的上萬個應用、數以十萬計的伺服器、數百萬容器遷移到公共雲平臺。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稱阿里雲把「最要命」的系統全都放在雲上。讓眾多「最要命」的系統保持正常運行的神龍架構,添加了這樣一副新面孔——9月剛剛在杭州雲棲大會上發布的第三代神龍架構。
  • 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成果的阿里雲神龍到底是什麼?
    這也是當時為什麼很多企業上雲後兜兜轉轉又用回了傳統的物理機。上汽集團就曾希望用雲計算來解決汽車仿真的大算力場景需求,但實測結果讓公司大跌眼鏡,虛擬化性能損失高達 60%,最終不得不放棄計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這個「痼疾」 成為了雲計算「房間裡的大象」,人人都能看到它,卻沒人有能力除掉它。
  • 雲計算十年: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如何挑戰摩爾定律極限
    阿里的做法是自研神龍計算平臺、盤古存儲平臺和洛神網絡平臺,通過這種軟硬體結合的方式提升計算的效率。去年,阿里雲發布了自研的針對人工智慧業務的含光晶片加速器。每個業務都可能有波峰波谷,當波峰到來時,對應的平臺算力就要提升,否則業務就會受到影響。
  •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ECS、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重磅...
    6月9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臺等重磅新品,在性能、穩定性和開發效率上繼續領跑全球。此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臺、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在阿里雲官網上線。
  • ZStack+阿里雲神龍伺服器,畫一條新基建上雲的彩虹
    一是高性能計算場景。虛擬化損耗是雲與超算之間的基本矛盾,而彈性裸金屬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選擇。二是容器場景。國內很多用戶希望直接將容器部署在物理機上,以獲得最大的性能優勢,但同時又希望享受雲平臺提供的網絡和存儲能力。三是大數據場景。
  • 阿里雲發布自研商用關係型資料庫POLARDB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前夕的9月21日,阿里雲正式發布了自研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POLARDB,該資料庫採用第三代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創新實現企業級OLTP與OLAP一體化資料庫系統整體設計,一個資料庫即可滿足多類資料庫的混合使用效果,為企業智能化轉型帶來新的進化動力。
  • 聯合發布!阿里雲與奇點雲共建零售超級視覺計算平臺——奇點識客...
    9月25日,在2019雲棲大會,阿里雲與奇點雲聯合發布了第三代零售超級視覺計算平臺—奇點識客3.0。作為阿里雲VCS平臺在新零售場景首家合作夥伴,奇點雲與阿里雲VCS平臺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阿里雲吳翰清與奇點雲創始人張金銀共同出席了發布儀式。
  • 引領雲原生發展 阿里雲首創雲原生容器界面方法論
    節點自治:具備雲邊弱網或斷網環境下的邊緣節點自治、自愈能力,保障業務連續性。針對海量邊緣節點的應用交付,可提供高效、安全、可控的應用發布和管理方式。2019年 KubeCon 上阿里雲發布邊緣容器服務 ACK@Edge,OpenYurt 正是其核心框架。
  • 阿里雲發布ECS企業級產品家族 19款實例族涵蓋173個應用場景
    全局優化  計算、存儲、網絡全面導入全新一代基礎核心技術對於計算行業而言,性能大幅度進步依賴於對計算全產業鏈的深度技術提升。阿里雲發布的全新一代實例則基於從硬體層系統層以及到計算架構層的升級優化。高等級的雲數據中心加上高可用的骨幹網絡,並具有領先的BGP體驗,阿里雲基礎設施歷史運行可用性達到99.999%。
  • 騰訊雲推出的自研伺服器「星星海」,是不是噱頭?
    隨著國內外形式的變化,「自主可控」成為國內上雲的新追求,「自研」也成為To B服務商的一個新型考核標準。作為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雲服務商,成立6年的騰訊雲也在此時決定推出第一款「自研」伺服器星星海。從整個雲計算市場來看,騰訊雲此時推出自研伺服器並不算早,因為無論是阿里雲、華為雲、百度雲此前都推出過以「自研」為標籤的伺服器產品。
  • 阿里雲3年投資2000億盛宴已開啟,A股有多少小夥伴會參與其中?
    阿里雲將重點布局中西部、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數字經濟發達地區,而「自研自用」也成為未來阿里雲建設的一大特點。在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中,阿里雲將大量採用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最新的技術和研究成果,大規模部署飛天雲作業系統、含光800晶片、神龍伺服器、自研雲交換機、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
  • 平頭哥首款晶片玄鐵910曝光 阿里雲呼喚全面上雲時代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阿里還公布了自研平頭哥晶片的最新消息。雲計算的拐點,也是阿里雲的拐點「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時代拐點的來臨。」目前上雲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頂層設計規劃,系統上雲,適合沒有太多IT歷史包袱的企業。第二個是逐步上雲,分為四個階段All in Cloud,基礎設施上雲——大數據上雲——雲上中臺——雲上智能。業務中臺是把分散的能力集約化包裝,中臺使系統大幅度收斂,業務快速上線。
  •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伺服器...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伺服器亮相,整體算力全球最強 7月15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向全球提供頂級算力。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提升高達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雲伺服器還要快30%以上,整體算力全球最強。
  • 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雲在定義一切,一切也在定義雲
    2008年,世紀互聯便成立了計算事業部。2011年,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雲快線科技有限公司,不過不久之後就突然解體,彼時盛大雲和阿里雲才剛剛上線。當時可與阿里雲直面競爭的盛大雲也在後來的運營中出現問題,並在競爭中逐漸落後。如今盛大雲仍然存在,但是市場聲量小了很多,甚至不如盛大雲前聯席CEO季昕華在離開後創立的Ucloud。
  • 科技賦能 未來已來
    今年8月初,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向全球網際網路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和個人發出邀請,圍繞全球公共危機應對、產業恢復與協同發展、數位化社會治理、綠色數字公益實踐和人工智慧雲生活五大領域,徵集網際網路科技成果。  最終,經過中外專家的幾輪集體評估,評出了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其中,專項發布成果1項,獨立發布成果14項。
  • 阿里雲 PolarDB 的底氣在哪?
    9 月 21 日,阿里雲正式發布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 POLARDB 。
  • 100PB!網際網路史上最大數據遷移之一:115科技遷至阿里雲
    6月7日,上海雲棲大會上,115科技和阿里雲宣布完成阿里雲史上最大數據遷移上雲項目,115科技的全部數據都搬遷至阿里雲上,規模超過100PB,整個項目耗時僅45天,創造了新的「中國速度」,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涉及用戶量最多、數據規模最大的遷移項目之一。
  • 阿里雲發布雲上首個輕量級GPU實例 可用更細粒度計算資源開啟業務
    當地時間3月18日,在矽谷舉辦的2019年NVIDIA GPU技術大會(GTC)上,阿里雲發布了國內首個公共雲上的輕量級GPU異構計算產品——VGN5i實例,該實例打破了傳統直通模式的局限,可以提供比單顆物理GPU更細粒度的服務,從而讓客戶以更低成本、更高彈性開展業務。  在該實例發布之前,業內均採用以單顆物理GPU為單位的雲端異構計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