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劇《西部世界》宣布火熱回歸,相信大家對第一季的劇情還是印象深刻,裡面機器人對造物主人類展開的反擊,令人不禁深思未來人工智慧化,劇中的場景是否會成真。
不過今天,筆者卻是想為大家推薦一部口碑分化很嚴重的燒腦科幻電影——《湮滅》,大家在五一小長假可以到電影院觀賞。
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小說《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湮滅》(筆者看完電影已經剁手了這套小說),這部成功打敗《三體》拿下2014年星雲獎的科幻小說,自從電影上映開來,話題度卻比小說大得多,並且網絡上的評分也是非常兩極化。
先說說劇情,這部電影被評為R級,並且在電影須知中明確寫明,未滿18歲須與家長一同觀看。筆者看完也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的確看完後背發涼。
影篇開端,神秘「閃光」突然降臨在美國海岸上的一座燈塔上,形成一個神秘光圈並且範圍越來越大。
女主角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飾演,女神也是一個大看點)的丈夫凱恩是位軍人,在一次勘察光圈任務中消失一年,在一年後突然出現在女主角家中,但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並且全身器官衰竭即將要死去。
為了拯救丈夫,女主角加入了研究「閃光」的科研小隊,共同進入光圈尋找可以救丈夫的方法。但小隊剛進入光圈就發生了極度不合理的事情。例如,會忘記已經進入了光圈多少天、指南針在裡面完全不起作用。
裡面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打破了人類認知的範圍,比如,大多數人都懂的——生殖隔離:不同物種因為生殖器官、交配方式,甚至基因配對種種不同,不能跨物種生育後代。
但在這裡,一個枝條上可以開出不同品種的花、鱷魚長著鯊魚的牙齒、熊會發出人類的聲音、梅花鹿真的長著梅花——似乎可以跨物種生育繁殖。
進入這裡的人甚至內臟會挪動,女主角也透過顯微鏡發現自從進入光圈開始,細胞每一天都在發生改變,這個地方是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生物基因,好像是一種折射,不同物種(包括人類)之間的細胞、基因會相互滲透、分裂、變異、重組。
最終女主進入燈塔,看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複製人,雖然最後看似女主燒死了自己的複製人最終逃離了出來。
當再次面對丈夫的時候,卻陷入沉思,眼前的丈夫其實是丈夫的複製人,但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嗎?還是說被燒死的才是本來的自己,被光圈折射過後的,到底誰才是真的?留給觀眾無限的遐想。
電影大概劇情就是這樣子,作為改編小說的電影,筆者覺得還原度已經非常高了,小說描繪閃光擊中燈塔後形成光圈的場景,在電影中呈現得美輪美奐,還有在小說中營造的對未知描寫的驚悚,通過電影的音樂、演員營造得相當不錯。
打敗人類的不是外星人,而是人類自己
筆者認為《湮滅》這邊電影, 實則為一部打著科幻片旗號的哲學片,對未來世界的無限延伸思考,在跨越相對性和時間性上討論著哲學至今無人能給出一個滿意答案的問題——「我是誰」?
簡單來說到底是基因和肉身決定了你是誰,還是意識決定了你這個人。如果基因能被複製,包括你的記憶、肉體、精神,那麼人是否可以當做是永生不死。
正如男女主角,看似外觀、記憶、意識還是原來的他們,但因為「折射」使得他們的基因在不斷變化,與其它物種的基因相互融合,這種基因的變化是否會影響他們的意識?不得而知。
在影片中,外星生命只是代表超越人類認知範圍的東西,相比之下,人類微不足道。在整個宇宙中,人類非常渺小,湮滅並不代表毀滅,某種意義上也寓意著重生。
這部電影讓筆者最細思極恐的東西是,這個「外星人」在用人類的規則和錯誤來毀滅人類,而不是像我們過往看的電影中用高科技武器來毀滅地球那般。
比如在人類的認知中,不同物種無法交配繁殖,但在湮滅的時間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相同的,所以是可以跨物種繁殖的。而這些變異般的繁殖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影片中能發出人類聲音的熊,就足夠成為看完影片的陰影了。
同時,就像我們對癌細胞的認知一樣,癌細胞是可以不停繁殖分裂,甚至人死亡了細胞還在繼續繁殖生長,而且人之所以會衰老,是因為我們的細胞開始「犯錯誤」了,會出錯或者分裂越來越慢了。但在影片中人類的細胞是可以無限分裂的,這給人類變異的速度和程度營造了很好的前提條件。
通過《湮滅》重新了解外星人
在《異形》、《獨立日》等電影中,外星人的形象都是血腥、醜陋的,目的性非常強,就是為了佔領你地球。但在《湮滅》這部電影中,壓根看不到外星人的形象,甚至看了前半段你都沒意識到這部電影有外星人題材。
直到看到後面,你才會開始意識到,這部影片的外星人是多麼的高明和恐怖,利用人類的規則和漏洞,外星人讓人類、動物變成「外星人本身」,開始恐懼、迷茫、互相殘殺……外星人可以是變異後的動物、變異後的植物、甚至是變異後的自己。
特別喜歡電影裡的一句話:自殺不等同於湮滅,人類每天都在做著湮滅的事,湮滅也可能代表著換個方式重生。
就好像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同樣事情,不同時間,完成的質量也會大不相同。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終將會消失,但這短暫的經歷,可以把我們的一切感受化為另外一種形式繼續存在這段時間當中,湮滅並不代表毀滅,而是重生。
當然,整部電影有好的評價就會有很多差評,比如劇情的一些疑點,像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進去了這麼多人,到最後只有女主和男主被複製,另一個進入燈塔的女隊員卻是被什麼東西衝破而消失了?
電影中女主的複製人一直在學女主的動作,但最後女主把炸彈塞到複製人手中跑出燈塔,為何複製人卻呆住了沒有繼續學女主的動作?當然也有更直接的問為啥美軍不一開始就直接一顆飛彈炸了燈塔,而是最後女主一燒就燒掉了
更何況男主也在燈塔裡引爆炸彈居然卻沒把燈塔燒起來?
這些問題筆者也有些沒想通,歡迎有見解的盆友在評論區刷新下我們的知識認知。不過按小說原作者的話,就是《湮滅》完美的訴說了人物的「成長」這就足夠了,並不是每個故事都會有一個清晰明了的結局。換言之,開放性結局,自己腦補吧。
雖然這僅僅是部電影,所有情節都是作者虛構而成,但認真一想,人類對於未知宇宙的了解,還是鳳毛麟角的。雖說外星人不見得真的會降臨在我們所住的地球,但是正如電影所說:人類每天都在做著「湮滅」的事。人類的欲望推動著我們進步,也可能在加速著毀滅,誰知道呢?
玩轉智能潮科技,關注智黑就夠了。
我們有【好物/好玩/乾貨/評測】,想要網羅全球最有趣的科技給最有趣的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