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張大戶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當今世界恐怖小說第一人。在他身上的光環實在是太多了。他寫了200多部短篇小說和40部書,發行超過3.5億冊。常年位於美國作家收入的第一名。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創造吉尼斯世界記錄。
根據史蒂芬金作品改編的電影數不勝數。《肖申克的救贖》 《閃靈》 《綠裡奇蹟》 《迷霧》 《危情十日》等等,都成為了影壇的經典。
而這部《寵物墳場》就改編自被長時間譽為史蒂芬金最恐怖小說的同名作品。
在他如此多的經典著作中。為什麼《寵物墳場》這部小說能被長時間譽為他最恐怖的作品,那是因為這部作品不是像《異形》那樣,有一個殺人的外星人讓人恐怖。也不像貞子、伽耶子那樣,因為面目可憎的鬼怪讓人感到恐怖。
這部作品直接探討了恐怖的本源:死亡。
影片通過一個恐怖故事的外衣。探討了四種人對死亡的四種態度。這四種態度基本也囊括了我們所有人。
影片一開始,一家人搬家來到了一個新的小鎮。
他們分別是爸爸路易斯
媽媽瑞秋
8歲的女兒艾麗
2歲的兒子蓋吉
還有小貓丘奇
他們剛到這裡就結識了熱心腸的鄰居老人傑德
老人是一個睿智,善良的熱心腸。牛仔褲,格子襯衫和牛仔帽的裝束可以看出老人是一個典型的美國「紅脖子」,他在這幾個人當中,可以說是最接近「死亡」的一個。
傑德老人對死亡的態度是樂觀而坦然的。
老人友好的帶一家人參觀了寵物墳場
並對眾人講述了他對死亡的看法
而瑞秋再聽到了老人的觀點之後非常憤怒,這也是他們對死亡不同的看法
「他是痛苦的結束,美好回憶的開始」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老人對死亡的觀點
小貓丘吉被路過的卡車撞死。
善良的老人為了不讓小女孩艾麗傷心(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受了惡魔的影響),帶領男主人來到了寵物墳場的後邊米克梅克人的墓地,把這片神秘的印第安人墓地可以死而復生的秘密告訴了男主人。
復活的丘奇已經不是原來可愛的小貓了,而變成了被惡魔附身的怪物。這成了一切悲劇的開始。
女主人瑞秋對死亡的態度是恐懼和逃避的。
因為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經常要照顧重病的姐姐潔達。潔達被病魔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她的父母因為外出,留下了她一個人照看姐姐。而她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姐姐在病魔的折磨下痛苦的死去。從此產生了對死亡深深的恐懼。
她不想聽男主人對小女孩關於死亡的教育。
保姆的葬禮他也不去參加,選擇逃避。
很多人都像瑞秋一樣,遇到了問題想到的第一選擇就是逃避。但有時候逃避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小女孩艾麗對死亡的態度是憤怒
小女孩艾麗的年齡正是7到8歲。科學家研究在這個年齡正是人類真正認識死亡,意識到死亡的年紀。
當艾麗意識到小貓丘奇有一天會死的時候,她的表現是憤怒的,她要神自己養一隻貓,而不是帶走她的貓。
當他知道自己弟弟蓋吉死的時候,也是憤怒的要神把蓋吉還回來。
男主人路易斯是一個醫生。這個設定簡直太偉大了。醫生這個職業可以說是最了解死亡的職業。也是最了解人體本身的職業,可以說是理智的代表。
男主人對死亡的態度是客觀和理智的。至少他認為是理智的。
他可以坦然的告訴女兒小貓丘奇是會死的
可以坦然的跟自己的女兒去解釋死亡
男主人路易斯就是這樣,當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都認為自己是理智的客觀的,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當兒子蓋吉死的時候,路易斯崩潰了。
他不顧傑德老人的警告,執意要去印第安墓地復活兒子。全然不顧復活的生物都變成了被惡魔附體的軀殼這一事實。僥倖的認為兒子可以復生。
很多悲劇都是因為僥倖的心理造成的。每個人都知道抽菸、酗酒、熬夜對身體不好,但大多僥倖的認為悲劇怎麼會降臨到我的頭上呢。
復活後的蓋吉變成了惡魔
殺死了傑德老人和女主人瑞秋
經過一番搏鬥爸爸戰勝了兒子(有點像星戰二)
再殺死惡魔蓋吉後,又抱起瑞秋的屍體,準備去復活瑞秋。因為他認為蓋吉之所以變成惡魔是因為是死了幾天之後才去復活的。而瑞秋剛死,有可能恢復正常。(僥倖心理害死人)
而復活之後的瑞秋來到路易斯的身後,對他說了聲「親愛的」。(這是書中的結局,與電影版不同)
彩蛋
電影裡的牧師是史蒂芬金本人客串的
而影片中多次提到的「Sometimes dead is better」,應該是史蒂芬·金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