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這些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原著先溫習起來吧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編者按】

       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從來不少見,但2015年似乎特別多。不但有暢銷小說,有經典名著,還有一些難度較大的作品,也出現在了今年的排片表上,讓文學青年不得不心痒痒。我們大致整理了一下2015年剛剛上映以及將上映的電影,給還沒來得及看或者翹首企盼的大家一份清單——在看電影前,原著先溫習起來。《許三觀賣血記》

上映日期:1月14日(韓國)

       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已經不用多介紹了,他的《活著》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許三觀賣血記》也曾搬上話劇舞臺,但改編成電影還沒有。沒想到,最先翻拍的是韓國人。2000年,韓國映畫世界株式會社就買下了它的電影改編權,歷經14年的波折坎坷,最終韓國影人河正宇自編自導地完成了這部「朝鮮半島」版的《許三觀》:出生在平壤的許三觀靠賣血渡過了朝鮮時代、日本佔領、南北分裂等一個個人生難關,以一個小人物的命運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許三觀》的預告片剪輯出了振奮人心的激情,加上餘華本人對導演的讚譽有加,相信將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小說的「韓式」解讀。

《我想念我自己》

上映日期:1月16日(美國)

       這是哈佛大學神經學博士莉薩·熱那亞的第一部作品。小說講述了哈佛教授愛麗絲·豪爾在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在家人的濃濃愛意陪伴下堅強生活的勵志故事。小說改編成電影後,取名《依然愛麗絲》(Still Alice),由「文藝片女皇」朱利安·摩爾飾演愛麗絲,並成功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莫特德柴三部曲》(The Mortdecai Trilogy)

上映日期:1月23日(美國)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把凱瑞爾·波費格裡(Kyril Bonfiglioli)列入「一生必讀的五十位犯罪小說家」,她以「查爾斯·莫特德柴系列」聞名歐美文壇。《莫特德柴三部曲》是作家去世後出版的一部作品,講述一個藝術品經銷商的遊歷故事。莫特德柴有帥氣斯文的外表和世故圓滑的個性,他亦正亦邪,遊走於黑白兩道。一次他發現自己偷來的一幅畫暗藏玄機,只要破解秘密,他就能找到納粹銀行裡的巨額黃金。為達目的,他必須同追捕他的英國軍情五處、國際恐怖分子等人物鬥智鬥勇。好萊塢將其翻拍成《貴族大盜》(Mortdecai),由美國著名男影星約翰尼·德普出演小說主人公莫特德柴爵士。

《法蘭西組曲》

上映日期:1月23日(美國)

       《法蘭西組曲》是女作家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遺作,她被殺害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小說手稿由女兒東躲西藏保存了下來。小說以白描的方式,描繪了1940年的巴黎大逃亡。電影版譯作《法國戰戀曲》(Suite Française)則著重其中的愛情故事,講述馬提亞斯·修奈爾茨飾演的德國軍官住進了法國鄉下的一戶人家,與米歇爾·威廉士飾演的女主人產生了感情,然而兩人的愛情卻遭受戰爭的破壞和家人的反對。

《布魯克林》

上映日期:待定

       榮膺2010年度英國《衛報》年度好書,愛爾蘭當代小說名家科爾姆·託賓「以人文的深度、風趣、動人心弦的筆法」,描寫了一名年輕愛爾蘭女子在1950年代隻身到紐約生活,與美國男子戀愛,以及她徘徊在憂愁和鄉愁之間的掙扎。這部同名的文藝愛情電影已經在1月26日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公映日期還是未知數。

《性本惡》

上映日期:1月9日(美國)、1月30日(英國)

       《性本惡》被稱為託馬斯·品欽最好玩的一本書,有著類似錢德勒偵探故事的外殼,但又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書。故事講述私家偵探多克多年不見的前女友突然造訪,給他帶來了一樁離奇的綁架案。這是一個無從佐證的故事,但是多克還是一步步被捲入其中……這是品欽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因為他的小說龐大而繁複,之前很少人敢於翻拍。所幸,在去年紐約電影節上首映以及今年的美國公映後,這部《性本惡》獲得了不少讚譽,也提名了奧斯卡獎。

《五十度灰》

上映日期:2月13日(美國)

       這部以「虐戀」為主題的網絡小說,成為「史上最暢銷愛情小說」,一天賣出過30萬本,三冊全球銷量過億,2012年橫掃歐美圖書界各大榜單。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安娜去採訪商業巨子格雷,結果被「霸道總裁」的年輕俊美吸引。而格雷也難以抗拒安娜的美貌誘惑。只是在俊美的外表下,格雷有著特俗的性愛癖好……花了巨資買下改編權的美國環球影業和焦點電影公司,從選角、挑導演到最後拍攝、剪輯、配樂都煞費苦心,電影預告片、兩首電影配樂在網絡一經發布,就獲得過億萬的點擊量,可見電影有望在原著的基礎上再創奇蹟。這部覬覦億萬票房的電影將在情人節前一天華麗揭幕。

《哀悼人》

上映日期:2月14日(日本)

       天童荒太的這部《哀悼人》,獲得了第140屆日本直木文學獎,講述了一個名為坂築靜人的青年因從小目睹了動物、家人、朋友的死亡後,感受到悲痛虛妄,決意追憶離世的人們而流浪,期間遇到了曾因殺害丈夫入獄、刑滿釋放的女主角倖世,兩人一起踏上了哀悼亡者的流浪之旅的故事。這部被譽為「迄今為止為最為悲天憫人的直木獎作品」曾改編為舞臺劇,在日本國內廣受好評。此次搬上大銀幕,由日本知名導演堤幸彥掌鏡,日本新生代實力派男影星高良健吾、中生代女影星石田百合子擔綱主角,演繹一幕幕生與死、愛與恨、罪與恕等人生命題。

《狼圖騰》

上映日期:2月19日(中國大陸)

        姜戎的這部小說,發表於十年前,由幾十個連貫的狼故事組成,講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接觸的故事,情節緊張又神秘。《狼圖騰》出版後,一直很暢銷,甚至被翻譯成英語、德語、義大利語、日語等,成了在國外最暢銷的中國翻譯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據說他還沒看完法文版的書,就放棄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邀請,接拍《狼圖騰》。

《反叛者》

上映日期:3月20日(美國)

       2014年,好萊塢就把視線瞄準了美國青春文學界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維羅尼卡·羅斯,她的「分歧者三部曲」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冠軍,第一部被拍成了《異類覺醒》。今年的第二部《反叛者》,接著講述翠絲揭秘分歧者的坎坷鬥爭之路。

《44號孩子》

上映日期:4月17日(美國)

       湯姆·羅伯·史密斯的這部懸疑小說,一經出版就引起歐美文壇關注,獲得不少獎項之外,在20國長居暢銷榜。宣傳沒有犯罪的國家裡,最忠誠的衛士裡奧卻目睹了一系列不公正的審判,以及一些孩子被拋屍荒野,但國家卻否認這是犯罪。裡奧的信念崩塌了,他決定查出背後的真相……電影有湯姆·羅伯·史密斯參與編劇。

《遠離塵囂》

上映日期:4月23日 (丹麥)

       英國著名作家託馬斯·哈代的經典愛情小說《遠離塵囂》被改編成電影已不是新鮮事,先有朱莉·克裡斯蒂最早的1960年版《瘋狂佳人》,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再有1998年的BBC版,如夢如幻的田園風景深深地烙在一代文學青年的心裡。如今,英國新生代女星凱瑞·穆裡根在演繹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黛西後,要變成哈代筆下的芭絲謝芭,演繹她與特羅伊、伯德伍、奧克之間的愛的羈絆。遠離摩登都市的喧囂,讓電影帶人們回到寧靜的田園村莊,如痴如醉的落日,草坪中奔馬、羊群,麥穗,和芭絲謝芭一起哼唱「Let no man steal your thyme」。

《傲慢與偏見:殭屍年代》

上映日期:5月1日(美國)

       19世紀英國經典名著《傲慢與偏見》到了21世紀也有了時代的風貌,英國作家塞斯·格拉漢姆·史密斯沿用奧斯汀的語言風格,把原來的浪漫愛情故事變成了一部驚悚小說。伊莉莎白·班納特所在的小鎮降臨了一場瘟疫,讓無數人成為殭屍,伊莉莎白立志要把殭屍全部消滅,然而傲慢無禮的達西先生的到來,打亂了她的計劃,經過一番鬥嘴後,兩人和好,開始攜手對付殭屍,最終拯救了小鎮。這部「重口味」經典改編能否收穫好評,或許也是在考驗所有奧斯汀粉絲的「理智」與「情感」。

《道士下山》

上映日期:6月(中國大陸)

       這是中國大陸新生代武俠小說家徐浩峰的第二本書,講述了民國軍閥混戰時期,一個不甘寂寞的山中小道士,偷偷下山,結果遇到一系列詭異奇幻的人物和事件。電影由導演陳凱歌導演,全明星的陣容。

《彼得·潘》

上映日期:7月24日(美國)

       在每一個大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彼得·潘。英國作家詹姆斯·巴裡創作的這個不肯長大的男孩,已經是西方世界無人不知的人物。電影版是《彼得·潘》故事的前傳,講述小飛俠彼得·潘二戰時期是如何被海盜綁架來夢幻島,又是如何從一個孤兒成為當地居民的大救星、率領他們起義反抗黑鬍子海盜殘暴統治的。

《黑彌撒》

上映日期:9月18日(美國)

       根據真實的犯罪案寫成的暢銷書《黑彌撒》,講述了1970年代臭名昭著的通緝犯、波士頓黑幫頭目詹姆斯·巴爾傑和他的童年好友、FBI探員約翰·康納利的「兄弟情」。巴爾傑為康納利提供線報,而康納利則幫助巴爾傑逍遙法外,直到退休後才被發現是內鬼,此事成為美國法律界一大醜聞。

《蚱蜢》

上映時期:秋季(日本)

       創下120萬銷量的《蚱蜢》是日本「70後」推理小說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故事圍繞著三個互不相識的殺手展開:放棄教師工作、秘密潛入黑社會組織為妻子報仇的主人公鈴木,殺人不眨眼的職業殺手鯨以及善於用刀殺人的殺手蟬,在惡人泛濫的瘋狂世界中,奏響一段人生交錯的末日交響曲。電影由淺野忠信、生田鬥真、山田涼介擔任主角,可謂日本70、80、90三代男演員的一次演技大較量。

《弗蘭肯斯坦》

上映日期:10月2日(美國)

       2015新版《弗蘭肯斯坦》也許是這部經典作品翻拍史上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弗蘭肯斯坦》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一部小說,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學者弗蘭肯斯坦,人工創造出了一個新生命,卻是長相醜陋的怪物。怪物因為不堪忍受人類對他的歧視,由善良變得兇惡,殺死弗蘭肯斯坦的弟弟和未婚妻……從導演、編劇、主角,配角,新版的電影《弗蘭肯斯坦》個個都是炙手可熱的明星。

《飢餓遊戲:嘲笑鳥》

上映日期:上篇2月8日(中國大陸)、下篇11月20日(美國)

       蘇珊·柯林斯的《飢餓遊戲》三部曲,是她最具突破的一部作品,被翻拍成電影後,同樣掀起好萊塢票房變革。2015年,它迎來又一部續集《嘲笑鳥》,電影將其分成了上、下兩部,上篇已經於2014年11月在美國上映,中國大陸則延後至2月8日上映。正好,可以留有時間一口氣將第三本一起看完。在《嘲笑鳥》中,原本被徹底消滅的第十三區再度出現,凱特·尼斯被迫成為反抗者的棋子,肩負起了改變帕納姆國的未來的使命。

《火星人》(The Martian)

上映日期:11月25日(美國)

       《火星人》是安迪·威爾的處女作,從最早由作家自行出版電子書到後來的有聲書再到最終出版紙質版,不論銷量還是評價,都收穫了巨大的成功,《華爾街時報》、《紐約時報》、《柯克斯書評》均給出了「欲罷不能的閱讀體驗」的評價。故事以太空人馬克·懷特尼的火星之旅展開:他在六天前成為來到火星的第一人。在一場沙塵風暴之後,他與團隊失聯,惡劣的天氣讓人們無法搜救他。同時,面臨著飛船損毀、補給不足、惡劣環境等重重困難,他必須想方設法在這個荒涼紅色星球上活下去,並一直支撐到有人來救他回地球。電影由著名影星馬特·達蒙擔綱主演,頂級科幻片《銀翼殺手》、艾美獎最佳劇情劇集《傲骨賢妻》的好萊塢知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這部新晉作家的科幻小說似乎找到了最好的歸宿。

《沉默》

上映日期:11月(美國)

       日本著名作家遠藤周作的經典名篇《沉默》,講述德川幕府禁教時代,葡萄牙耶穌會教士洛特裡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師因遭受「穴吊」而棄教一事。《沉默》被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評價為「戰後日本文學代表作」,1971年篠田正浩導演將其搬上了銀幕。2015年版的《沉默》,由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好萊塢實力派影星連姆·尼森、「蜘蛛俠」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一同打造出好萊塢式的德川幕府時代。

《海洋深處》

上映日期:12月11日(美國)

       納撒尼爾·菲爾布裡克的這部小說曾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講述了埃塞克斯號捕鯨船經歷的真實海難,沒有《鐵達尼號》裡那樣的悽美愛情,卻充滿著對人性的拷問。這個被譽為群男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電影,如今譯作《海洋之心》,由「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本·衛肖等知名男星聯袂出演,《美麗心靈》的導演朗·霍華德執導。

《麥克白》

上映日期:待定(英國)

       威廉·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之前已經被多次改編了。這次將由麥可·法斯賓德、瑪麗昂·歌迪亞兩位實力演員共同演繹。

《聶隱娘》

上映日期:待定

       侯孝賢導演、阿城和朱天文幫忙編劇的這部《聶隱娘》已經一拖再拖好幾年了,片名也一變再變,終於在今年有了上映的消息,希望不要再放鴿子。電影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一篇,講述幼時被尼姑抱走、培養成女刺客的聶隱娘,轉投劉昌裔並成為名噪一時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是侯孝賢第一次嘗試商業片,電影也結合了中日兩國的人氣演員,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荊棘之城》

上映日期:待定

       英國著名女同性戀作家薩拉·沃特斯的這部《荊棘之城》(Fingersmith)也被翻譯成《指匠情挑》,曾被BBC翻拍成英劇。小說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是一個在謊言與欺騙中產生的真摯同性愛情故事。韓國著名導演樸贊鬱選中這部小說來翻拍成電影《小姐》,雖然也邀請了薩拉·沃特斯本人參與編劇,但會對它進行韓國現代背景的改編。

《優雅的寡婦》(L'Élégance Des Veuves)

上映日期:待定

       法國女作家愛麗絲·費內的這部作品,時間跨度大,講述了三代女性和她們的孩子的故事,三位女性都經歷了從女孩到母親到寡婦的生命歷程。她們的丈夫都被戰爭奪去了生命。在改編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後,越南導演陳英雄首次執導法語片,他親自創作劇本,並將電影定名為《永恆》(Eternité)。

       

《師父》

上映日期:待定

       這是徐浩峰的一部短篇小說,講述了民國年間發生在天津武術界的一段恩怨情仇。徐浩峰自編自導將其搬上銀幕。

       除了電影,今年也有幾部文學作品被翻拍成了電視劇,同樣值得期待。

《狼廳》&《提堂》

首播日期:1月21日(英國)

       希拉蕊·曼特爾的這兩部布克獎獲獎作品,在BBC 2臺以6集迷你劇形式於新年第一個月份就與觀眾見面。英國著名演員戴米恩·路易斯、馬克·裡朗斯、克萊爾·芙伊等人將穿上古典戲服共同演繹亨利八世統治下的都鐸王朝宮廷權力鬥爭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

首播日期:2月26日(中國大陸)

       2014年中國螢屏最火的文學作品改編要屬莫言的《紅高粱》,今年則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三本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個家族史,也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46集的電視劇版,由執導過《誓言無聲》、《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等劇的毛衛寧任導演。

《11/22/63》

首播日期:9月

       懸念大師史蒂芬·金說過:「如果要把我寫的小說改編成電視節目的話,那《11/22/63》就是最合適的一個。」今年,史蒂芬·金的夢想將會照進現實。美國網絡電視電影平臺hulu將攜手J·J·艾布拉姆斯的「壞機器人製作公司」把這部以刺殺甘迺迪為背景的穿越小說改編成系列電視劇。從劇本到製作都可以說是強強聯手,史蒂芬·金的劇迷們可以翹首企盼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奧斯卡獲獎影片多小說改編 中文原著已出版(圖)
    獲獎的近20部影片中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單是入圍「最佳影片」角逐的9部影片就有5部改編自小說。其中,像《荒野獵人》《房間》等獲獎影片的原著小說都出版了中文版。此外,獲提名的《火星救援》《卡羅爾》等四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也有了中文版。如果你還沒找到資源看這些電影,不妨先讀讀這些原著小說。
  • 《流浪地球》原著小說講了什麼?小說和電影有哪些差異?
    早在2009年,就有人購買了《三體》的改編權,試圖將其拍成電影,但《三體》的改編之路一直曲折,至今也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三體》的拍攝難度主要在於科幻元素「太硬」,小說中充斥著眾多晦澀難懂的科學名詞和物理學概念,對於許多缺少相應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即便是讀小說都有很大難度。更何況,《三體》篇幅之長,格局之宏大,世界之複雜,都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無法說清的。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2015-03-11 13:08:38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除了《流浪地球》,今年還有哪些小說會改編成影視劇?
    早期中國影視作品中,由於原創能力欠缺,多數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都是改編自經典文學或當代文學。現在影視改編,由於新的資本操作擁有了一個新稱謂:IP開發。發掘小說、改編劇本成為IP開發的一環。IP,也讓原著小說和影視作品之間的關係,多了幾分複雜的意味。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春節假期結束,也宣告了今年的電影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
  • 除了《流浪地球》,2019年還有哪些小說會改編成影視劇?
    早期中國影視作品中,由於原創能力欠缺,多數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都是改編自經典文學或當代文學。現在影視改編,由於新的資本操作擁有了一個新稱謂:IP開發。發掘小說、改編劇本成為IP開發的一環。IP,也讓原著小說和影視作品之間的關係,多了幾分複雜的意味。
  • 10部菲利普·K·迪克小說改編電影優劣排名
    菲利普·迪克十部最著名的改編作品,排名從高到低。《銀翼殺手2049》是延用小說人物的再度創作,不計算在內。1.全面回憶(1990)《全面回憶》的顯著之處在於精彩地將PKD 1966年的短篇小說改編成了一部熱門大片,儘管預算龐大,但仍然忠於原著,忠實於作者的精神。
  • 《流浪地球》票房破40億後,劉慈欣的多部小說也將改編成電影
    僅2019年春節檔,就有兩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作品的大片上映,一部是寧浩執導、黃渤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該片改編自劉慈欣的《鄉村教師》。寧浩早早的買了《鄉村教師》等作品的電影改編版權,但真正等到拍攝是在2017年,電影宣布開機的那一刻就定檔於2019年,可謂相當的有底氣。但不少觀眾看完《瘋狂的外星人》之後發現,整部電影和劉慈欣的《鄉村教師》已經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 除了《流浪地球》 ,還有這些科幻小說值得改編成電影
    借著《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4》等科幻電影大熱的勢頭,今年首場上海文學影視創投峰會將目光聚焦在科幻題材的文學作品上。6月5日,上海文學影視創投峰會科幻題材專場在上海市作家協會召開,通過作協專業作家自薦和閱文集團、谷臻故事工場的多重推薦,共選出8部不同類型、不同主題、適宜改編為科幻電影或網絡劇的佳作。
  • "歸來"原著嚴歌苓滿意改編:像一滴水見太陽(圖)
    "歸來"原著嚴歌苓滿意改編:像一滴水見太陽(圖) 記者對話該片原著作者嚴歌苓,談及目前已經看過影片的媒體對該片的集中討論——電影是否對原著的刪減過多,原本可以拍成史詩,最終卻只是一出折子戲?嚴歌苓表示,給出這種評價的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跟審查說去!」作為原著作者,她顯然滿意張藝謀的改編,形容那像「一滴水見太陽」,甚至自曝雖然故事爛熟於心,但看到電影劇本時還是就哭得要命。
  • 與晨同光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提前劇透 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
    小說中李洛書的結局有點悲慘,不僅身患骨癌,還客死他鄉,更不用說和黎初遙在一起了,而電視劇《與晨同光》中多少會有些改編,很多讀者想要給李洛書一個好的結局,最後和黎初遙在一起了嗎?下面帶來介紹。  與晨同光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  《與晨同光》根據籽月小說《初晨,是我故意忘記你》改編。
  • 本周看點 | 小說改編劇集《無心法師3》,電影《假面病房》本周播映
    原著《無心法師》一共有四部,分別講述了民國、抗戰、文革、現代四個時期的故事。劇集《無心法師》第一季改編自第一部小說,第二季則融合了小說第二、三部的內容,而此次改編則完全脫離小說情節為原創劇情。犯罪懸疑推理小說改編電影《假面病房》本周四日本上映電影《假面病房》本周四日本播出,該片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家知念實希人2014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外科醫生速水秀悟在一次臨時值班時,被突然闖進醫院的持槍劫匪劫持,從而捲入一場撲朔迷離、敵我難辨的案件之中的故事。
  • 永遠無法改編成電影的20本世界名著
    1967年上映的《尤利西斯》十分忠於原著,甚至摘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更近一次是2003年上映的《布魯姆》,它試圖以畫面來重現意識流手法。5.他聯合創作了改編電影劇本並出演了達爾·本德倫一角。至於改編成不成功要由觀眾來決定。不過到目前為止影評多為負面。9.
  • 《有翡》正在拍攝,來溫習一下原著吧
    《有翡》電視劇正在拍攝中,王一博,趙麗穎的定妝照和劇照也在推廣,那麼這次IP改編的劇情和陣容能否讓原著粉滿意呢?該劇根據Priest小說《有匪》改編,講述了周翡砥礪成長、仗劍天涯的傳奇故事。江湖意氣,俠者風範,誰說女子不如男,周翡巾幗不讓鬚眉,苦練武功,痴於武功,成於武功,在刀光劍影的江湖中終於留下了她的一筆。《有匪》經典語錄1、有那麼片刻的光景,周遭人聲鼎沸,唯有他耳畔萬籟岑寂。2、舉世塵埃飛舞,他這一顆卻行將落定。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而直子和綠子的選角,我想到了三個也許有些過分的字——毀原著。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誠然,哪怕一部電影選角不是太到位,但可以將原著小說的意境影像化,那也算一部佳片,可是《挪威的森林》更讓我失望的正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太強大了,還是導演陳英雄火候不到位,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仿佛就像在花兩個小時在翻一本書。
  • 《黑暗塔》改編成電視劇是更好選擇
    電影將小說原本的循環敘事縮減到95分鐘,算是對小說的重組和延續,而沒有做到適當的改編。電影僅僅保留了書中的兩個主要角色,拋棄了大部分的神話背景和配角,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被精簡的善惡對立的故事。  原著的粉絲們很容易發現一些與史蒂芬·金小說有關的可辨識細節,但整體來說,電影的處理過於簡單,並不能將之融入進故事中去,這就使這些努力顯得有點多餘。  值得肯定的是小演員湯姆·泰勒對角色的把握非常出色,表現出了傑克既困惑又孤立的性格。
  • 從《黃金羅盤》的失利,看小說改編劇本的優勢和禁忌
    今天我們就從小說改編劇本的角度出發,詳細分析《黃金羅盤》失敗的原因。《指環王》和《哈利波特》取得成功的背後,暗含《黃金羅盤》天然的短板先說《黃金羅盤》和《指環王》。但就"靈神"這一種假設而言,《黃金羅盤》架空的這個世界就會給孩子們造成很多困擾,而電影較之小說又缺乏很多"畫外音"。試想一下,如果《黃金羅盤》大篇幅採用解說,很難不被人誤會這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物世界》,而電影的這個短板在《黃金羅盤》這部小說被改編成劇本的時候又沒有很好的避免和改進。關於這一點,後面的內容會詳細介紹。
  • 魯迅最荒誕離奇驚世駭俗的小說作品,被波蘭導演改編成了話劇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不是單純的贈票,而希望到場觀劇的讀者能夠在演出結束後交一份短評,可以是討論這場話劇本身,也可以是關於魯迅的原著與改編之關係,我們將在書評周刊公號上予以推送。想試試嘛?快往下看吧。
  • 人生是一盤握不住的散沙——艾麗絲·門羅的小說與改編電影
    門羅的短篇小說不以情節取勝,而是側重細節描寫,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特點無疑給以視聽語言支撐人物形象的電影改編增添了難度。本文將著重探討門羅小說與其改編電影的關係,主要分析三個例子,分別是由《憎恨、友情、追求、愛情、婚姻》改編的《愛恨一線牽》,由《熊從山那邊來》改編的《柳暗花明》,以及由西班牙奇才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綜合《逃離》中相互關聯的三篇小說——《機緣》、《匆匆》和《沉寂》改編的《胡麗葉塔》。
  • 東野圭吾小說改編電影,不玩推理談母愛,如何與植物人女兒告別
    東野圭吾,日本知名的推理小說作家,著有《放學後》、《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等知名作品,並大量被影視化改編。除了懸疑類小說,東野圭吾也有《解憂雜貨店》這樣的暖心之作。同時也有《沉睡的人魚之家》這樣引發思考的發問式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