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還有鹿啊!一種體形似駿馬叫馬鹿,一種像駱駝叫駝鹿!

2021-01-08 韻遊新疆

馬鹿棲息於新疆塔裡木盆地、阿爾泰、伊犁河谷、天山山麓等地!

駝鹿生長在新疆阿爾泰!

這兩種鹿數量日漸稀少,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哦!

1.馬鹿。

別稱八叉鹿、黃臀赤鹿、紅鹿、赤鹿。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一般為赤褐色,背面較深,腹面較淺,故又有「赤鹿」之稱。

馬鹿是大型鹿類,體長180釐米左右,肩高110-130釐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雌性約150千克。

新疆馬鹿主要棲息於羅布泊、阿爾泰、伊犁河谷、天山山麓有水源的乾旱灌叢、胡楊林與疏林草地等。

馬鹿主要以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甚至還吃爛泥,夏天有時也到沼澤和淺水中進行水浴。

馬鹿的天敵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獸,但由於性情機警,奔跑迅速,聽覺和嗅覺靈敏,而且體大力強,又有巨角作為武器,所以能與捕食者進行搏鬥!

由於過量獵捕幼仔和棲息地的喪失,近年來馬鹿產生危機,塔裡木的野生種群已經由15000隻下降到4000-5000隻,阿爾泰馬鹿由20世紀70年代的10萬隻下降到4萬隻左右,野生天山馬鹿則正以每年3000隻左右的速度銳減。如果這樣下去,野生馬鹿很快就會絕跡於伊犁河谷。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2.駝鹿。

別稱麋﹑犴、罕達犴、堪達犴,是世界上體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科動物。

駝鹿體長200-260釐米,肩高160-240釐米,比大多數犀牛都高;體重達400-600千克,堪稱鹿類中的龐然大物。

駝鹿的名稱取意於其肩高於臀,與駱駝相似。高大的身軀很像駱駝,四條長腿也與駱駝相似,肩部特別高聳,則又像駱駝背部的駝峰,因此得名。

新疆駝鹿主要棲息於阿爾泰林中平坦低洼地帶、沼澤地活動。雄鹿通常單獨生活,雌鹿和小鹿集群而居,全天都在覓食飲水。

駝鹿的食物主要有草、樹葉、嫩枝以及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20多公斤的植物,和牛一樣進食後須反芻,還有舔食鹽鹼的習性。

駝鹿有許多高超的生存本領。聽覺和嗅覺很靈敏,動作相當靈活,能夠在積雪60釐米深的地上自由活動,可以以55公裡的時速一口氣接連跑上幾個小時;它還是一種會跳高的鹿,能夠拖動千斤重的身軀一躍而起去取食高處的樹枝樹葉。

駝鹿是名副其實的「闢水金睛獸」,一次可以遊泳20多公裡,還能潛到5-6米深的水下去覓食水草。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焦點

  • ▲常見鹿種知識普及▲ 馴鹿、麋鹿、駝鹿、馬鹿和傻狍子
    麋鹿好美啊!!!!!!!!!!!!!!!!」,可是那不是麋鹿啊.................身邊也有很多鹿愛好者,但是大多數卻分不清什麼是什麼,所以在這裡普及一下非常常見的幾個不同的鹿種....這麼愛小鹿的話,別叫錯人家名字嘛!!!!!!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傻狍子,傻傻分不清?扒一扒鹿的那點事
    一、麋鹿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這名字後面還有段曲折的故事呢,得另說)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遊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這些套「鹿」你分得清楚嗎?
    麋鹿麋鹿迷了路 據說我的名字叫四不像 (圖源-Google)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英文名為Milu或是Père David's Deer。因為頭像馬,角像鹿,脖子像駱駝,尾巴又像驢,被古代人民稱為「四不像」,也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騎神獸。
  • 【動物百科】「鹿中駿馬」——加拿大馬鹿
    【北美馬鹿(Elk)】:又稱加拿大馬鹿,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鹿科動物,體型似駿馬,在鹿科中,僅有駝鹿(Moose)的體型比它大。早期歐洲探險家在北美洲發現加拿大馬鹿時,因其體型比通常所熟識的歐洲馬鹿要大得多、更像是駝鹿,於是將歐洲對駝鹿的稱呼叫它,取名為「Elk」。但實際上,Elk跟歐洲馬鹿一點DNA關係都沒有,簡言之,它倆「不熟」。
  • 如何區分駝鹿、麋鹿、馴鹿、獐、梅花鹿、馬鹿?
    偶蹄目鹿科(Cervidae),全球共記錄有49種,中國有19種。猜猜看,精靈王的坐騎到底是哪一種?鹿們到底能不能當坐騎?駝鹿(Alces)是鹿科動物中個頭最大的,目前有歐亞駝鹿(Alces alces)和北美駝鹿(Alces americanus)兩種,兩者區別不大,後者的體型要稍微大一些。
  • 聖誕特別策劃丨我不是拉雪橇的鹿(二)
    Jones 在地球的北方生活著好幾種不同的鹿。 先來看一下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駝鹿屬於鹿科,因為肩部高高聳立著,形似駱駝,所以才叫駝鹿。大多數分布在溫度不高的亞寒帶,喜歡棲息在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地區,也喜歡生活在沼澤和苔原地帶,以灌木和樹葉為食。它的角形狀也很特殊,與其它鹿類不同,主枝不是枝杈形,而是呈扁平的掌狀。
  • 新疆天山發現神秘動物,叫聲如同獅子嘶吼,性格卻非常溫順
    天山這個地方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著名的天山天池很多人都曾經聽過,甚至在早些年還有人說天池裡出現了水怪。儘管後來這種說法被證實是無稽之談,但是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得出天山是一個擁有非常多野生動物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
  • 與駝鹿、馴鹿、馬鹿「面對面」
    例如一堂以「鹿」為主角的《長角的靈獸》互動課,就令小朋友們印象深刻。自古以來,鹿就是吉祥、長壽、權利的象徵。古代神話中的麒麟便是以鹿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動物,而中華傳統文化中龍的犄角也與鹿的角密不可分。由此可見,古人對鹿的喜愛非同一般。
  • 子牙坐騎「四不像」原型是麋鹿還是駝鹿?看看體型應該是哪一種
    在我國神話故事《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騎著一頭被叫做「四不像」的神獸,原本為元始天尊坐騎,被送與姜子牙,傳說這隻神獸的犄角像鹿的角,面部像馬面,蹄子像牛蹄,尾巴像驢尾,總之它就是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的一種動物,因而得名「四不像」。
  • 世界上最大的鹿:最重達到一噸,水性超好被稱為「避水金睛獸」
    世界上最大的鹿:最重達到一噸,水性超好被稱為「避水金睛獸」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有的能夠打破你的認知,讓你驚奇無比。談到鹿,大家的印象應該是可愛又萌萌噠的動物,而且在我國的一些神話小說裡是一種帶有「仙氣、靈氣」的動物,例如九色鹿、四不像都是以鹿為原型。
  • 雲南邊境出現稀有動物,長著鹿角,體形像豬,總低著頭走路很蠢萌
    這裡分布著一種珍貴而稀有的動物,頭上長著鹿角,體形卻像豬。沒錯,這個既像豬又像鹿的傢伙,叫豚鹿,是十分珍貴且罕見的鹿科動物。曾一度被認為滅絕了,後來又出現在雲南邊境,實在令人振奮。從數量上看,豚鹿比大熊貓還要稀少。它喜歡在海拔500-800米的江河兩岸,以及長有蒿草的沼澤溼地生活,可謂是逐水而居,幾乎不會出現在森林陸地。
  • 麋鹿,駝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
    最好認的就是駝鹿,因為他們的角是像兩把鏟子,平著往外長的。而背部高聳,所以有點「駝」。駝鹿,麋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分辨了容易辨認的駝鹿,和聖誕老人的坐騎馴鹿。接下來就是麋鹿了。錯!並不是麋鹿。英文是elk,不是麋鹿,麋鹿是中國特有的,所以elk其實正確的叫法是:加拿大馬鹿。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駝鹿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駝鹿。駝鹿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它們頭部又長又大,眼小,鼻部隆厚,上唇肥大,喉部下面生有一個垂滿毛的頜囊,雄獸的較雌獸的發達。它們的軀體短而粗,四條長腿與高高隆起的肩峰,看起來與駱駝很像,因此得名「駝鹿」。全身的毛色都是棕褐色,夏季毛的顏色比冬季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