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藝術家 】
【周三:繪本閱讀】
【周四:花房園藝】
【周五:帶你看展】
【周六:見風使舵】
駝鹿,麋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
看著我們天朝的新聞,
整天把駝鹿說成麋鹿,
馴鹿說成麋鹿,
翻閱各種資料也搞不清楚
不過今天小地球旅行請教了阿拉斯加領主,
就來為大家科普啦。
可能是地球上最準確的中文資料了。
不要問我為啥要花一下午的時間研究這個……
我只能留下背影,深藏功與名
━━━━━━━━━━━
1
傻傻分不清楚之駝鹿篇
最好認的就是駝鹿,因為他們的角是像兩把鏟子,平著往外長的。而背部高聳,所以有點「駝」。
它也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成年公駝鹿加上鹿角高達3米,比一頭棕熊還要龐大。據說,最重的駝鹿能達到800公斤,被很多人稱為森林之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上圖。
所以去阿拉斯加小地球不建議自駕,而是選擇有豐富經驗的司導,在成熟的道路上駕駛,而不會去偏僻的駝鹿容易出現的地方。當然,我們在國家公園遠望駝鹿,史前巨獸又是另一回美事了。
━━━━━━━━━━━
2
傻傻分不清楚之馴鹿篇
駝鹿,麋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這可能是你能找到最正確的資料了,小地球旅行為你科普闢謠。
馴鹿的英文是Reindeer或者caribou,常在北歐的極光裡作為背景,已經是象徵之一。馴鹿的角比較好看,體型比麋鹿小(elk 其實正確翻譯應該是 「加拿大馬鹿「,也是最容易馴化的鹿種之一。麋鹿其實是中國特有的物種)
聖誕老人坐的雪橇就是馴鹿,不是麋鹿也不是駝鹿更不是別的哈~下次記錯要打手心喲~
━━━━━━━━━━━
3
傻傻分不清楚之「麋鹿篇」
駝鹿,麋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分辨了容易辨認的駝鹿,和聖誕老人的坐騎馴鹿。接下來就是麋鹿了。錯!並不是麋鹿。英文是elk,不是麋鹿,麋鹿是中國特有的,所以elk其實正確的叫法是:加拿大馬鹿。所以去了阿拉斯加一定不要說看到麋鹿了,會鬧笑話。
加拿大馬鹿,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科物種之一,也是北美洲和亞洲東部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之一。在鹿科中,僅有駝鹿的體型比加拿大馬鹿大,而鹿屬中只有紅鹿能與其匹敵。
小地球旅行科普時間:加拿大馬鹿的公鹿有著碩大的鹿角,其每年都會脫落。到了發情期時,公鹿會出現各種為了爭取交配權的動作,包括擺出姿態、鹿角扭打及發出鳴叫。公鹿會連續發出尖銳的叫聲,用以確保公鹿的優勢地位,並且吸引母鹿。加拿大馬鹿的鳴叫也是自然界中最有特色的叫聲之一。
早期歐洲探險家在北美洲發現加拿大馬鹿時,因其體型比他們所熟識的歐洲馬鹿要大得多、比較像是駝鹿,而將之以歐洲對駝鹿的稱呼,取名為「elk」(也因此,駝鹿後來在北美被叫做另外的名字moose)。「elk」在拉丁文中是「alces」,也通用於古北歐語的「elgr」、斯堪地那維亞語的「elg」、德語的「Elch」等[3],上述稱呼指的都是北美洲長得像駝鹿的動物。
來源:小地球旅行攻略/
新花花小馬
旗艦店|上海金沙江路2145號B座B1
/
花花小馬·義烏·良庫站
西城路192號良庫文創園a9-1
花花小馬由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指導花花與創新思維優秀教師小馬創辦,引入國際化的藝術理念和課程體系,堅持藝術滋養成長,我們致力於3-16歲孩子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思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