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廣東一15歲女孩擠了臉上和額頭上的3顆痘痘,導致顱內感染和敗血症,生命垂危」的微博在網上廣為流傳。很多有過擠痘痘經歷的網友非常恐慌,稱這麼做無異於向腦袋開槍。擠痘痘真有那麼危險嗎?
「危險三角區」別亂動
「擠痘痘引發顱內感染我沒碰到過,但科室其他醫生遇到過。」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符榮副教授稱,面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區」,靜脈非常豐富且血管沒有瓣膜——相當於沒有阻止血液雙向回流的「閥門」,隨意擠壓痘痘,血液可能單向流向顱內,「三角區」內的感染很容易擴散到顱內。
符榮介紹,「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梁骨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它包括了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此外,人面部還有一個大「三角區」,即從眼部到嘴唇的大三角區。
符榮副教授稱,在這些區域內,哪怕是個小痘痘也不要亂擠。面部長了疥瘡、癰,或者痘痘,若隨意擠壓,極易引發顱內感染,導致發燒頭痛、意識障礙等症狀,患上顱內靜脈炎、化膿性海綿竇炎等。而且挖鼻孔掏耳朵等小動作也要避免,因為鼻腔和耳朵如果發生感染,也容易蔓延至腦部。
保持臉部清潔讓痘痘自愈
「來這裡看痘痘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有自己擠痘痘的經歷,但顱內感染的沒遇到過。」武漢協和醫院皮膚科馮愛平教授稱,擠痘痘是高危行為,如果雙手沒有洗淨或指甲太長,容易將手上的細菌帶入痘痘內,造成更嚴重的發炎感染,「輕則加重病情,重可毀容」。
馮教授表示,秋季正是痤瘡易發時節,因天氣乾燥,皮膚水分流失后角質增厚,增厚的角質容易阻塞毛孔,形成痤瘡,就是俗稱的「青春痘」。
年輕人由於面部「危險三角區」油脂分泌旺盛,很容易堵塞毛孔長痘痘。馮教授稱,面部的痤瘡、膿瘡在不去擠壓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自動侵入顱內的。
馮教授建議,青春痘最好不要擠,也不要用護膚品來處理。如果並不嚴重,可經常保持面部清潔,等它自然痊癒;如很嚴重,最好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醫,通過藥物治療。
連結
頭部小毛病的致命危險
一、麥粒腫。當膿頭出現時切忌用手擠壓,如入顱內海綿竇,可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和腦膿腫。
二、中耳炎。人的耳部與腦膜很接近,中耳若感染髮炎,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或內耳直接擴展到顱內,引起顱內的併發症,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三、鼻竇炎。鼻腔和鼻竇有豐富的血管網,鼻炎與鼻竇炎的細菌和毒素先破壞血管內膜,形成血栓,栓子隨血行傳至其他器官引起併發症。
四、智齒發炎。智齒發炎會導致冠周炎發作,伴隨組織間隙感染,令腮部腫脹,進食困難。如果不及時控制,還可出現海綿竇靜脈炎,嚴重時威脅到生命。(餘梅塗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