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怎樣向遠東擴張的?

2020-12-01 騰訊網

一、金帳汗國

俄羅斯的東進是人類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擴張事件之一,但對中國卻是一場災難。

俄羅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國,隸屬於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在金帳汗國的治下,莫斯科公國初期僅是個森林中的小國,領土面積只有約一千多平方公裡;但它對汗國甚為恭順,常常能得到汗國中央強有力的支持。

而我們要理解俄羅斯後來的擴張,必須從理解金帳汗國開始。

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原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範圍在額爾齊斯河以西,今哈薩克斯坦一帶的中亞地區。

公元1236年,朮赤次子拔都西徵,將其封國的疆域向西擴大到了今白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一線,向南擴張到了高加索地區。

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漠南稱帝,建立大元王朝。金帳汗國汗國不滿,自行獨立,其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高加索一線,向北延伸至北極圈。大致與今天俄羅斯西部地區的版圖重合。

拔都以伏爾加河流域為政治中心,在裏海西北岸建立首都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

二百年後,金帳汗國衰落,四分五裂。公元1480年,汗國進攻有獨立傾向的莫斯科公國,試圖用武力強迫它恢復納貢,但沒有成功,莫斯科公國趁機獲得自由,擺脫了蒙古人二百餘年的統治。

公元1502年,金帳汗國被其下屬的克裡米亞汗國擊敗,徹底覆滅。

莫斯科公國雖然與蒙古人不屬同一種族,但它保留了許多蒙古人的精神印記,而且它的上層社會中,有百分之十以上的人有東方血統,所以它自認為應該成為金帳汗國遺產的繼承者。

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裡姆林宮,積極準備重新統一金帳汗國的舊有疆域。「沙皇」本是俄羅斯人對蒙古可汗的敬稱,伊凡四世將之加在自己的頭上,用意不言之明。

此後數十年間,俄羅斯開始了一系列的戰爭,先後兼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裡木汗國,將金帳汗國大部分領土重新統一。

假如沒有西歐文明的進步,俄羅斯也許會成為新時代的匈奴人、突厥人或蒙古人;但由於有了西方的深刻影響,它最終以混雜的面目崛起於歐亞大陸的北部,以另一種姿態繼承了草原遊牧者的遺產。

二、東進、東進

公元1581年,一個叫葉爾馬克的俄羅斯人,在一個富裕商人的贊助下,率領840人的私人軍隊,向東越過烏拉爾山脈,憑藉火槍與火炮的優勢,擊敗了西伯利亞汗國,將俄國的疆界推進到了額爾齊斯河流域。沙皇大為興奮,他幾乎是無意間得到了金帳汗國的這片發跡之地。

俄國人為東方的空曠與脆弱而感到激動,他們的商人與探險者在政府的鼓勵下,開始不斷向東方推進。

公元1610年,他們大批來到葉尼塞河流域。

公元1632年,他們推進到勒拿河流域,並修建了俄國在遠東的第一座要塞——雅庫茨克城。此時,沙皇決定直接介入東部邊疆的開拓,他在雅庫茨克城設立督軍府,開始有意識地經略遠東。

公元1644年,有個叫波雅爾科夫的人帶領一支132人的探險隊,越過外興安嶺,侵入到了黑龍江流域。這一帶傳統上是中國的疆域,明朝的努爾幹都司總部便設在廟街,即今黑龍江入海口處的韃靼海峽沿岸。

可是,波雅爾科夫來得機會實在太好。那一年明朝滅亡,清朝軍隊大舉入關爭奪天下,滿洲地區非常空虛。儘管如此,俄國的探險隊還是遭遇襲擊,損失了數十人,等他們返回雅庫茨克城時,只有三分之一的成員還僥倖活著。波雅爾科夫給當局寫了份探險報告,宣稱黑龍江流域完全可以徵服。

公元1647年,俄羅斯的一支探險隊到達太平洋沿岸,建立起鄂霍次克要塞;第二年,俄羅斯另一支向東北方向探險的隊伍,到達了亞歐大陸的最東端——後來所謂的白令海峽。

公元1651年,俄羅斯人向南推進到貝加爾湖,在湖畔建立起伊爾庫茨克城堡。

幾乎如此同時,俄國人的其他探險隊繼波雅爾科夫之後,紛紛越過外興安嶺,侵入到中國境內,殺人越貨,並佔領了漠河以東的雅克薩城。公元1652年,駐防寧古塔(今黑龍江省海林縣)清軍首次採取軍事行動,驅逐俄國的冒險者。

公元1657年,俄國出兵對抗清軍,擴建加固雅克薩城,以作前進的基地;又在今滿洲裡東北方向修建尼布楚要塞,以作後援。第二年,清朝出動一支遠徵軍,奪取雅克薩城,將俄國人清除出了黑龍江流域。但是,清軍的大部隊剛剛撤退,俄羅斯的探險隊又蜂擁而至。

三、雅克薩之戰

公元1685年,康熙帝決定徹底解決東北俄患。這年五月,清廷經過認真準備,派將軍彭春率兵數千,從璦琿(今黑河市)出發,進攻雅克薩城。康熙帝給彭春發去上諭囑託說:「兵兇戰危,朕以仁治天下,素不嗜殺。以我兵馬精強,器械堅利,羅剎(指俄羅斯)勢不能敵,必獻地歸誠。爾時勿殺一人,俾還故土,宣朕柔遠至意。」

清軍分水陸並進,於當年五月底將雅克薩城包圍。彭春先是下令用紅衣大炮轟城,又將木柴堆積城下,準備放火焚城。沙皇任命的雅克薩城督軍託爾布津見清軍兇悍,請求投降,保證不再犯邊。彭春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允許他們帶著器械離去。

託爾布津帶著六百部屬逃遁,但他的部屬中有四十五人拒絕回國,甘願參加清軍。據說,這四十五名俄國人後來被編入鑲黃旗,駐紮在北京東直門外的胡家園胡同。朝廷甚是優待他們,不僅賜予他們房屋、土地與津貼,還將步軍統領衙門裡的女犯賜予他們為妻。後來這些人徹底漢化,現已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清軍將一部分城堡毀壞後,班師回到璦琿。當年九月份,託爾布津帶著大隊兵馬又偷偷開回雅克薩,加固城防,囤積糧食,準備與清軍決一雌雄。

公元1686年七月,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二千餘清軍再次進抵雅克薩城下,發動了猛烈攻擊。雅克薩城裡的俄軍共有826名,配備火繩槍100支,燧發槍(一種前裝滑膛槍)850支,裝備比清軍稍微精良。

八月份,託爾布津被清軍的炮火擊中,不治身亡。拜頓接替他為俄軍指揮官,憑藉堅固的城防,繼續拼死抵抗。薩布素見強攻困難,改變策略,掘濠圍城,只是發炮攻擊,主力部隊則撤到外圍,集中精力防止俄軍來援。

經過數月的圍困攻擊,雅克薩城裡的俄軍死亡慘重,只餘下了六十餘人,已經很難支持。沙俄政府知道清軍實力雄厚,又佔有地利,繼續派援軍根本不濟事,所以急忙派遣使者入華,請求停戰談判。清廷答應俄國的要請求,停止攻城,允許俄軍殘部暫且撤往尼布楚城。

四、狡猾的使臣

其實,早在清軍第一次攻克雅克薩城後,俄國政府就已派出了東方和談大使。公元1686年二月,沙皇的全權代表戈洛文率領一支龐大的武裝使團離開莫斯科,他隨身帶著三套談判方案:

第一套,以黑龍江為界,謀取整個黑龍江北岸;第二套,假如實現不了最高目標,則要求以牛滿江或結雅河為界,佔據黑龍江中上遊的北岸;第三套方案,也是底線,保住黑龍江上遊的阿爾巴津(雅克薩)城,以作為俄國的前哨基地。

戈洛文得到俄國政府的指令,可使用軍事手段維護俄國的最低要求。為保證有軍事力量可用,戈洛文到達西伯利亞後,又抽調1432名哥薩克兵充實他的使團,他因此擁有了一支近兩千人的武裝力量。

清軍第二次猛烈圍攻雅克薩的消息傳來後,戈洛文感到非常沮喪,他明白雅克薩必定會失去,而且他這支兩千人的隊伍根本無力對清軍開戰。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假如匆匆趕到遠東與中國談判,牌全在對方手中,自己除了一片舌頭可用,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與對方討價還價的東西。

戈洛文決定使用拖延戰術,推說自己在路上有些麻煩,故意延遲談判,以便擠出時間,給自己找一副好牌。

戈洛文找到手的好牌是蒙古的準噶爾部。這些年準噶爾部在其首領噶爾丹的治理下,迅速強大起來,產生了統一蒙古草原的野心。俄國不希望出現一個統一而強大的蒙古,但戈洛文知道中國更不希望,所以他決定利用一下噶爾丹的野心,牽制中國在遠東的行動。

公元1687年1十月,戈洛文率軍抵達色楞格斯克(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南端的烏蘭烏德市)駐紮,一面對貝加爾地區的喀爾喀蒙古、布裡亞特蒙古等部發動戰爭,一面教唆噶爾丹從西面(其核心活動區域在今北疆)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漠北地區。他甚至還對俄國政府提出建立俄國--厄魯特蒙古(指準噶爾部)聯盟的建議,以鼓勵噶爾丹。

戈洛文得意洋洋,於公元1688年春天派人到北京,請求清廷派員到色楞格斯克城談判。清廷的使團剛剛上路,噶爾丹即開始公開反叛朝廷,率兵開進漠北地區,很快將之佔領。朝廷使團前行的道路受阻,只好返回。

五、尼布楚談判

公元1689年三月,戈洛文又根據沙皇政府的指令,派員來到北京,建議在尼布楚舉行兩國使臣會議。

當年夏天,康熙皇帝任命大臣索額圖為首席代表,率領近萬人的龐大使團,離京北上。

八月二十二日,中俄雙方在尼布楚舉行了首輪談判。戈洛文因為手中有準噶爾蒙古部這張王牌,所以堅決要求得到黑龍江以北的全部領土;索額圖對朝廷在黑龍江流域的力量持有信心,不僅不同意俄方對黑龍江以北領土的要求,還讓俄方撤出整個尼布楚地區。雙方因為立場相差太遠,談判陷入僵局。

第二天,雙方舉行第二輪會談,俄方在對黑龍江以北領土的要求方面,退讓一步,提出以牛滿河或結雅河為界,俄國只要黑龍江上遊以東的土地。中方不同意這個方案,但在對尼布楚領土的要求方面,也後退了一步,提出以尼布楚城為界,以北歸俄國,以南歸中國。

戈洛文認為尼布楚地區已經為俄國實際控制,且又有噶爾丹蒙古人的幫助(該地區傳統上為喀爾喀蒙古部落的領地),俄國沒必要輕易後退,所以他認為中國的讓步沒有意義;況且,尼布楚的那部分利益,與黑龍江北岸的巨大利益相比,怎可相提並論?而索額圖認為,黑龍江北岸地區本是中國的領土,又已被朝廷軍隊實際控制,俄方在該地區所謂的讓步,實際也無意義。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此後,中方代表團的傳教士顧問張誠與徐日升出面,與俄方代表進行了頻繁的場外接觸,相互試探對方的底線,彌合分歧。

公元1689年九月初,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俄國放棄對黑龍江流域的全部要求,放棄雅克薩城,撤到外興安嶺以北;中國放棄對尼布楚地區的全部要求,將邊界後退到額爾古納河一線,該河以北歸俄羅斯。

《尼布楚條約》之籤署,意味著俄羅斯的東進首次受挫,也意味著俄羅斯首次在東方遇到了一個需要平等對待、甚至需要仰視的強有力對手;但總體而言,它算是比較互利平等的,因為中俄兩國不僅通過該條約解決掉了棘手的領土糾紛問題,而且還各自得到了另外渴望得到的好處。

由於該條約規定兩國開放邊境市場,中俄之間的商貿很快發展起來,從條約籤訂前近乎於零,僅短短四年時間,貿易額即超過了六萬盧布。到公元1696年時,更突破十萬盧布大關,幾乎接近於俄國通過阿爾漢格爾斯克港(俄國西北,面向北冰洋的最重要商港)與歐洲的貿易水平。俄國人對此相當滿意。

中國方面也很高興。因為根據該條約強調的友好主題,俄國只得放棄對噶爾丹叛亂的支持,朝廷因此減輕了許多壓力,為舉兵徵伐準噶爾,平定外蒙與新疆的叛亂創造了外部條件。

自此之後,俄國人收起他們擴張的衝動,開始謹慎地遵守條約中的規定,不再在邊境地區挑起事端。

六、必須得到太平洋出海口

就在尼布楚條約籤訂的當年,俄國有位年僅十八歲的沙皇開始親政,此人是一位與中國的康熙大帝一樣偉大的人物,他熱愛學問,雄心勃勃,被後世尊稱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不滿俄羅斯人身上散發出的濃烈東方氣味,強烈主張全面學習西歐的知識、技術與生活方式。

公元1697年,彼得到西歐進行了一次長期考察,回國後,開始大刀闊斧地在俄羅斯推進全面現代化運動。他發布數千條革新法令,從引進工業技術、改造舊式軍隊這類大事,到剪鬍鬚、穿西裝、喝咖啡這類小事,無不過問。

除此之外,彼得大帝還對重商主義與海外擴張有著濃烈的興趣,他認為俄羅斯不能只是個陸上大國,而且還必須成為一個海上強國。但是在這一點上彼得大帝有些喪氣,因為從地緣的角度看,俄羅斯根本不具備成為一個海洋國家的條件。

那時,俄羅斯只在北冰洋上有幾個港口,這些港口一年大多數時間都不能航行,既滿足不了國內的貿易需求,也滿足不了海軍出海的需求。因此,俄羅斯迫切需要在北冰洋之外獲得優良的出海口。

可是新的出海口從哪裡獲得呢?從理論上講,俄羅斯的西面是波羅的海,通過波羅的海能航行到西歐各個發達國家,還能直接出大西洋;在俄羅斯的南方,有兩個浩瀚的內陸海,東面的叫裏海,西面的叫黑海,通過黑海能出印度洋;而在遙遠的東方,俄羅斯則直接瀕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表面看,俄羅斯的出海形勢優越,它能從四個方向分別駛入世界上的四大海洋;可上天既然把陸上的優勢都給了俄羅斯,就不會再把海上的所有優勢都給它——俄羅斯實際上沒有一個合適的出海口。

在西方,波羅的海之海岸離俄羅斯的國土還有一段距離,它幾乎相當於強大瑞典國的內湖,俄羅斯可望不可及。

在南方,奧斯曼帝國在黑海勢力強大,波斯則控制著裏海的許多重要區域。

在東方,俄羅斯雖在太平洋上擁有一個出海口——鄂霍茨克港,但該港終年大霧瀰漫,且只有夏天的幾個月不被冰封。

彼得大帝很明白俄羅斯的困局,他為俄羅斯訂出長期的國家戰略,認為俄羅斯必須打破地理上的限制,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打通出海航道。為此,他非常重視海軍建設,曾告誡臣屬說:「世界上的君主,如果他只有陸軍,那麼他就只有一隻手,只有加上海軍,他才雙臂齊全。」

為實現俄羅斯的國家大戰略,公元1696年,彼得大帝在黑海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奪取亞速港,取得了出黑海的通道。。

公元1700年,他參與對瑞典的戰爭,獲取了波羅的海東岸的大片土地,其中有一個他夢寐以求的優良出海口。隨即,他在這個出海口建起一座城市——聖彼得堡,並於公元1712年將首都從莫斯科搬遷的該城。

但是對俄國而言,波羅的海的缺點卻顯露無遺,這灣不大的海洋周圍羅列著許多海上強國,而且出大西洋的通道不僅彎曲狹窄,正面還衝著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很容易遭到封鎖。俄國在那裡需小心行事,根本沒有多少行動的自由。

因此,俄國不能只指望波羅的海,它還需要向南與向東努力。

對於遠東,彼得大帝決定在不冒犯中國的情況下,盡力擴展俄國的在那裡的疆域,千方百計尋找可能存在的出海良港。

公元1697年,他派人潛入勘察加半島考察,隨即將之慢慢佔領。

公元1711年,一支俄國分遣隊,以勘察加半島為基地,渡海登陸千島群島。千島群島位於勘察加半島與日本列島之間,算是俄國遠東地區出太平洋的門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公元1722年,這支考察隊的首領將俄國遠東新拓疆域的地圖獻給彼得大帝,明白地告訴他,那裡並沒有俄國夢寐以求的合適海港。

彼得大帝認為,「將來必須在瀕臨大洋的黑龍江口建立俄國的城堡」。他臆想黑龍江的入海口處,可能有個出太平洋的良港。但是,俄國那時的戰略重心在歐洲,而且中國的清朝正處於強盛期,又佔有地利優勢,俄國不敢冒險火中取慄。

俄國人真正準備鼓起勇氣撕毀《尼布楚條約》,要等到一百多年之後。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的「向東看」歷史,他們也想經營好遠東但是困難重重
    俄羅斯不是不願經營遠東地區,而是沒人願意來遠東地區。雖然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要學會「向東看」,這是俄羅斯實現復興,走向世界領導地位的重要一步。但是事實情況是遠東地區的人口都集中向莫斯科等俄羅斯在歐洲的主要中心城市聚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年老衰邁的俄羅斯大爺、大媽。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現狀就是:人口稀少老齡化,交通不便,許多城市都漸漸成為了死城。這也是普京「向東看」之路的困難,沒有新鮮血液注入的遠東註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 俄羅斯的遠東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帶領俄羅斯人民向東看到的伊凡三世(圖右紅披風者)被部分俄羅斯史學家認為是俄羅斯帝國的開創者當蒙古人終於敗走時,俄國人並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一路向東,首先佔領北部的北冰洋沿線地區,再陸續向東挺進。▲俄羅斯帝國從東歐擴張至如此規模莫非是吸收了蒙古人的擴張基因(可橫屏觀看)俄國人擴張的步伐止於雅克薩之戰,但是當時的清廷官員不熟悉外交準則,未能有效利用戰果,致使俄國人在阿穆爾河一帶繼續安營紮寨,為其兩百年後捲土重來埋下了伏筆。
  • 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何沒有爆發獨立戰爭?
    英法西葡的基本盤都位於西歐,沙俄的基本盤位於東歐,後來隨著對外擴張,逐漸控制了遼闊的西伯利亞,統治範圍遠達太平洋西岸,甚至阿拉斯加。和英法等國向美洲移民一樣,沙俄控制遠東地區後,也曾大舉移民。但遠東地區卻沒有像北美和拉美一樣爆發獨立戰爭,這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人口少。
  • 死磕歐洲的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了30年,GDP卻只佔6%?
    斯拉夫民族向東看的戰略由此開始,而伊凡三世憑藉著向東看戰略實施第一人的地位,也被後世的很多俄羅斯史學家譽為俄羅斯帝國的開創者。在打敗蒙古人之後,斯拉夫民族繼續著自己向東擴展的步伐,最後順利佔領了北冰洋沿線的廣闊地區。但是斯拉夫人在此之後並沒有停止自己擴張的步伐。
  • 遠東福斯特更名遠東電池 遠東控股集團擴張新能源版圖
    新京報訊(記者 林子)遠東控股集團新能源電池版圖再擴張12月25日,遠東控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智慧能源發布公告,為實現品牌升級,經宜春市行政審批局核准,智慧能源全資子公司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將名稱變更為「江西遠東電池有限公司」,並於2019年12月24日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要想保持其大國地位並謀求向外開拓,除了要保證本土陸軍的強大外,還得發展出能夠與歐美列強於大洋之上爭雄的海軍力量。鄂霍茨克區艦隊:沙俄東擴太平洋沿岸的產物沙皇俄國自16世紀伊凡雷帝時代開始,就不斷地向西伯利亞地區開拓。至17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探險隊和哥薩克騎兵的足跡,便已經到了勘察加半島的太平洋沿岸。
  • 俄羅斯提升遠東鐵路網運輸能力
    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將會提出分析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以及整個亞太地區各國的運輸基礎設施現狀的報告。 今年10月,將完成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形成鐵路運輸網的計劃;在這個地區範圍內,在哈巴羅夫斯克市將創建鐵路運輸的地區管理中心。俄羅斯遠東鐵路管理局局長扎伊欣科向本臺記者講述了這件事。
  • 遠東酒店集團宣布本地和區域擴張計劃
    領先的酒店和服務式公寓運營商遠東酒店集團11月18日宣布,它將推進其本地和區域性擴張計劃,其中包括三座酒店— Oasia Resort Sentosa、Far East Village Hotel Yokohama和Quincy Hotel Melbourne。
  • 留學海參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
    但大概沒有任何一個俄羅斯城市在蘇聯解體之後能像它這般對外界開放。這邊是俄羅斯遠東的首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濱海邊疆區府,太平洋沿岸的海港和漁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現在,與濱海位置相連的工業部門——造船、修船和魚類加工業在這裡發展起來。
  • 遠東地區的領土對俄羅斯有哪些價值?
    俄羅斯遠東地區指的是西伯利亞的中東部,面積約為621.59萬平方公裡,約佔俄羅斯全境領土的三分之一,人口大約是620萬。行政區域上保包括:阿穆爾州、薩哈共和國、馬加丹州、楚科奇、科裡亞克自治州、勘察加州,薩哈林州,猶太自治州,哈巴洛夫斯克,濱海邊疆區,遠東地區對於俄羅斯來講擁有巨大的價值。
  • 俄羅斯向外擴張,最遠達到的地方,離舊金山也就60英裡
    俄羅斯向外擴張,最遠達到的地方,離舊金山也就60英裡 提及俄羅斯的侵略擴張,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在14世紀的時候,俄國在世界上還是很弱的,是一個看人臉色的部落城邦,一直到了18世紀末期,俄國一躍變成了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的帝國。
  • 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颳起了「中國風」
    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這是中糧集團通過海運方式實現俄羅斯大豆商業化進口的「第一單」。這些年,借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俄羅斯「向東看」政策的東風,中糧與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農業合作越做越紅火。大豆、小麥、玉米……進口單不斷拉長;食品進口、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合作形式更加多樣。
  • 海參崴,俄羅斯的「遠東異類」
    Na Songkhla/Shutterstock提到俄羅斯,很多人會想到扛著巨型原木的大媽或者穿著阿迪喝著伏特加的俄羅斯精神小夥,宏大的廣場和歐式建築,蒼茫的林原和不融的凍土。但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內部也有著巨大的文化差異。濱海邊疆區的首府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就是非典型的俄羅斯城市。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本月25日,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在當地行政首腦福爾加爾因為涉嫌殺人罪被捕時,當地民眾就從7月11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要求釋放被捕的當地領導人,還在示威中要普京下臺,以及要求釋放政治犯。
  •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對它來說為何如此重要?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地跨歐亞的大國,但是俄羅斯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勻,主要人口都集中在歐洲部分,而廣闊的西伯利亞則地廣人稀。今天我們要關注的,則是距離俄羅斯最遠的一個區域,那就是俄羅斯的遠東聯邦管區。 這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中俄地方合作:新規劃、新前景」研討會在京舉行。拍攝: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採):4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俄羅斯研究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揭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帕諾娃、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孫立傑、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王開軒、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蘇巴科若耶娃等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印度讓俄羅斯大發戰爭財後,還大規模投資遠東,要建設海參崴港口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在印度失去了伊朗重要的出口港口和鐵路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布,印度將參與到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建設,包括印度將投資俄羅斯投資重要港口-海參崴地區,並承諾向俄羅斯遠東地區提供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 俄羅斯為何寧願死磕歐洲,也不經營遠東地區?
    可以說,現在的俄羅斯就是典型的地廣人稀,這樣的情況之下,俄羅斯很難東西兼顧同步發展。 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領土面積達到了600萬平方公裡,可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人口居然只有650萬,幾乎達到了一平方公裡一個人的程度。 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伯力,俄羅斯人叫它是哈巴羅夫斯克,這個城市只有60萬人口,也就是相當於我國一個縣級市的規模,甚至還不如上海市的楊浦區人多,人口不足,甚至還在不斷的外流。
  • 大連港新增俄羅斯遠東貨櫃直航航線
    大連港新增俄羅斯遠東貨櫃直航航線(央廣網發 韓德臣 攝)央廣網大連11月10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臧永亮 薛舒文)11月7日上午9時,隨著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旗下「卡林西亞(AS CARINTHIA)」輪靠泊大連港貨櫃碼頭,遼寧港口集團今年以來開通的第8條外貿航線——地中海航運GOLDEN HORN遠東直航航線正式上線運營。
  •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有哪些氣候類型?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約為1709萬平方千米,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俄羅斯的全國總共可以劃分為八個聯邦管區,分別是中央聯邦管區、南部聯邦管區、西北部聯邦管區、遠東聯邦管區、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烏拉爾聯邦管區、伏爾加聯邦管區和北高加索聯邦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