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植物園第六屆苦苣苔科植物展——「神秘的愛 永恆花園」已於4月27日在上海植物園科普展廳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面積近200平方米,共計展出約250餘種(含品種)、300餘盆的苦苣苔科植物。除主題花卉——非洲紫羅蘭外,還將展示苦苣苔科其他各屬的植物,有原產我國的報春苣苔屬、石蝴蝶屬、芒毛苣苔屬等,也有來自國外的海角苣苔屬、鯨魚花屬、大巖桐屬等。
在本次展覽中,有15種苦苣苔科植物可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他們都是原生苦苣苔,有些在野外已經滅絕或者瀕危種。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這15種苦苣苔科原生種。
藥用報春苣苔
Primulina medica
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特產於我國廣西省,生於石灰巖石山上。本種由於在民間被用於製作中藥,常常受到採挖破壞,是列入《中國紅色物種名錄》的6種報春苣苔屬植物之一。
陽朔小花苣苔
Chiritopsis glandulosa
苦苣苔科小花苣苔屬草本植物。原產於我國廣西省,生於石灰巖石山巖壁上。本種葉姿優美且略帶香氣,花量較大,極具園藝價值。由於居群數量較少,且大部分位於風景區道路旁或公園石灰巖石山陡崖,極易受到人為幹擾而滅絕。
龍氏報春苣苔
Primulina longii
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倒披針形,聚集在根狀莖頂端,花序腋生,花藍紫色,非常清新悅目。該種是由李政宇先生於2002年在廣西發現,當時只發現了一個居群,野外種群面臨滅絕的風險。雖然在隨後幾年中,科學家們又陸續找到了幾個新的居群,但仍需要予以重點保護。
單葉堇蘭
Streptocarpus cooperi
又名「單葉海角苣苔」,是苦苣苔科海角苣苔屬中極具觀賞價值的一個原生種,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它只長一片葉子,且只開一次花。這片巨大的葉子由基部竄出,最長可達60釐米左右。其花梗由葉脈基部生出,大約有4-5枚左右的花梗會陸續生出,每個花梗可著生20-30朵小花,花色為淡藍至天藍色。花謝後,整個植株就會死亡。
大理石蝴蝶
Petrocosmea forrestii
苦苣苔科石蝴蝶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草質,最多可達60片葉子以上,均基生;每個花序具有一朵花,花序梗長4-7釐米左右,單株花序最多可達40個左右,花朵藍紫色,在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保育溫室內可以從11月下旬一直開到1月上旬(野外正常花期是在7月份)。大理石蝴蝶是我國特有植物,原產雲南、四川、廣西。生於海拔1560-2000米的地陰處石上。由於它的生境特殊,野外的環境一旦遭受破壞或者改變,他們很難再生存下去,而導致滅絕。
藍紫色的小花是大理石蝴蝶的主要觀賞部位,但是在非開花期,他的葉片也可以觀賞,它的葉片排列非常整齊,因為它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植物。
文採苣苔
Primulina renifolia
2004年,本種由方鼎先生和覃德海先生發現並發表,並為致敬植物學家王文採院士在植物分類上做出的重大貢獻,當時採用Wentsaiboea這個屬名來命名該新種,即拉丁學名為Wentsaiboea renifolia。但該屬在2011年被歸併入報春苣苔屬,故拉丁學名改為Primulina renifolia。該種特產於我國廣西石灰巖山洞內,已知居群僅2個。它們的居群地點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幹擾,所以,在野外的瀕危等級屬於「極危」。
圓葉非洲紫羅蘭
Saintpaulia ionantha subsp. orbicularis
這個非洲紫羅蘭原生種由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參展。屬於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東非的坦尚尼亞烏桑巴拉山脈。葉片淡綠色,邊緣淺鋸齒狀,先端鈍或很少銳尖,長3-7.5釐米,花序4-12根,花冠白色到淡紫色。
瓦氏非洲紫羅蘭
Saintpaulia ionantha ssp. velutina
此非洲紫羅蘭原生種由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參展。原產地是在東非的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山脈之間的森林中,生長在潮溼、長滿苔蘚的巖石上,或者在樹幹和河岸附近。大約有4個居群,海拔約350-1600米。近幾十年,由於伐木業和農業的侵蝕,其原產地的森林已經嚴重退化。2014年,該物種被《東非植物紅色名錄》(簡稱IUCN SSC)列為瀕危物種。
斷崖王子
Sinningia bullata
又名泡葉巖桐,苦苣苔科大巖桐屬多年生塊莖植物。原產於巴西,屬於塊根類的多肉植物。葉片表面凹凸不平,像極了我們平時食用的烏塌菜的葉片。它的葉片背面以及莖是主要的觀賞部位,葉背面以及莖四周有一圈厚厚的像蠶絲一樣的絨毛。花朵管狀,橘紅色。
桂海報春苣苔Primulina guihaiensis
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不耐強光照射。本種是2007年韋毅剛先生發表的,原產廣西石灰巖石山石頭上、山洞或者崖壁上。因模式產地緊靠村莊,人為影響該居群的自然更新和發展。
長莖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 longicaulis
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屬附生灌木植物,其種名longicaulis是長莖的意思,因其莖較長,故名長莖芒毛苣苔。原產我國雲南南部,在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也有分布。生於林中樹上,海拔500-700米左右。
大根報春苣苔
Primulina macrorhiza
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廣西石灰巖石山石頭上、或者崖壁上。本種分布區乾旱少雨,其粗壯的根狀莖和肉質化的葉片具有耐乾旱的特點。
Sinningia cardinalis
苦苣苔科大巖桐屬塊莖植物。原產巴西南部。本種花期較長,可於早春3月份一直開至5月份。由於花色是正紅色,是極佳的紅色花系列的育種材料。
海豚花
Streptocarpus saxorum
苦苣苔科海角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非。因其未打開的花苞似跳躍起來的海豚而得名「海豚花」。株高可達45釐米。葉片肉肉的,圓形或長橢圓形,葉色淺綠,也有斑葉品種,葉對生或輪生。花梗細長,從葉腋處伸出,並且向四周輻射狀伸展。花徑2-3釐米,花瓣5枚,基部癒合成筒狀,花色多為藍色。在開展3天以來,小編陸陸續續聽到不少觀眾在驚豔於海豚花的美麗和呆萌,並紛紛諮詢海豚花是否適合在家庭中進行栽培。其實,海豚花非常容易養護,適合家庭吊盆栽植。養護得當,可全年開花,但以春、秋兩季為主要花期。
翅柄報春苣苔
Primulina pteropoda
屬於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海南省。喜光照,耐乾旱,但特別忌悶熱以及土壤積水。本種花冠裂片邊緣具齒,是育成康乃馨齒瓣型園藝品種的重要育種親本。可以通過葉插或種子繁殖。
想要觀賞這些珍稀物種的,那麼趕緊來上海植物園科普展廳一睹他們的芳容吧!展覽將於5月5日結束,精彩不容錯過!
圖:秦佳奇 審核:茅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