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下冰雹了!」昨(6)日上午,伴隨著雨水,順慶城區多個地方下起了疑似「冰雹」的小白球,引得市民議論紛紛。那麼,這突如其來的小白球究竟是什麼呢?小編諮詢市氣象專家得知,昨日下的不是冰雹,而是霰(xiàn)。
朋友圈曬出「冰雹」視頻
昨日一早, 斜風冷雨到來。雖然氣溫仍有8℃至9℃,但市民感覺到了冬天的威力。朋友圈更是曬出了一波「冰雹」的視頻。在順慶城區的北星街、金魚嶺路、西河北路等處, 均有市民看到天上下起一顆顆圓滾滾的「珍珠」,大小均勻,有些落地即碎,有些翻滾彈跳。
這些豌豆大小的小白球究竟是不是「冰雹」呢?小編昨日中午就此諮詢了市氣象專家,據其介紹,目前正值冬季,並不是冰雹出現的季節,一般來說,冰雹在春末夏初出現較多,夏秋時節也不時可見,冬季是不會出現冰雹的。就形態來看, 下的也不是雪。昨日順慶城區出現的「固態降水」是「霰」。昨日上午我市的雲系比較高,已經到零度層以上了,零度層大概在3000米高度。在冬季,雲系很少能發展到3000米高度,而且高空要有強的上升氣流才能形成。這樣高度的雲系是形成霰的條件,因此霰是十分少見的。
霰和冰雹是不同天氣現象
據市氣象局業務科主管觀測業務的劉洪英介紹, 霰和冰雹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天氣現象。霰由雲中的冰晶與過冷卻雲滴碰撞合併而成, 其碰撞過程和降落速度都比雪花快得多,所以經常出現於降雪之前;冰雹則多發生在強對流天氣中, 常常伴隨大風、雷電、龍捲風等惡劣天氣。此外,霰直徑一般為2至5毫米, 不透明,著硬地常反跳,鬆脆易碎;冰雹直徑可以達到數十毫米,半透明,很硬, 可能帶有一定的破壞性。兩者出現的季節不同,霰一般出現在冬季, 冰雹常出現在夏季、 春夏過渡時期。很多古詩裡有類似「夜深煙火盡, 霰雪白紛紛」的描述,也說明了霰和季節的關係。
劉洪英說, 霰在南充比較罕見, 近十年的觀測記錄中都沒有它的記錄。因為霰比較分散,這次也僅出現在順慶城區部分地方。不過,霰雖然少見,但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
關於解除南充市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的公告
根據1月6日汙染趨勢預報,我市未來三天空氣品質將持續優或良。按照《南充市主城區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規定,市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從2019年1月7日零時起解除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
特此公告。
南充市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