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膠東哪些地方容易下冰雹?冰雹雲是如何移動?

2020-12-05 膠東故事會

今天下午,膠東不少地區下起了冰雹,在這櫻桃收穫、蘋果套袋的時節,突來雹災,頗令人心痛。

在直觀的感覺上,今天的冰雹算是「突如其來」;但從歷史資料來看,五六月份,可謂膠東冰雹災害的一個高發期。此文即根據史志和氣象資料,盤點膠東過去的雹災情況。以史為鑑,或許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更多關於冰雹的知識,增強防範。

說到冰雹,首先了解一下冰雹的成因。根據中國氣象局網站的介紹:「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的直徑達5毫米以上的固態降水物……冰雹雲的雲層一般很厚,雲中對流很強……冰雹雲中上升氣流很強,它將雲下部不斷增長的水滴送到雲的中部成為過冷水滴。雲中的下沉氣流可將上部的冰晶、雪花帶到中部,過冷水滴與冰晶或與雪花碰撞在一起,逐漸增長而形成霰或自然凍結成凍滴。」

簡單總結的話,冰雹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強對流空氣和大量的水汽。膠東半島三面環海,夏季地表(海表)升溫快,大量水汽快速上升,在高空中遇冷,就容易形成冰雹。

據《山東省氣象志》記載:「(山東)各地年降雹最多日數在1~5天之間。半島內陸、沂蒙山區大部、魯北局部地區和淄博、昌邑一帶為4~5天,其中商河、壽光、招遠、萊陽等地最多為5天。」(1950~1980年之間的統計資料)

(《山東省氣象志》中的冰雹分布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半島內陸」,指的不是半島和內陸,而是膠東半島的內陸地區,實際上就是招掖交界、招萊交界、棲黃交界、棲蓬交界一帶。

而在老《煙臺市志》當中,對於膠東冰雹易發區域總結的更為詳細。老《煙臺市志》統計的資料,大多是1985年以前的數據,彼時,威海尚未單獨建市,即墨和萊西劃到青島的時間也不長。因此當時的數據,在整個膠東地區也頗有代表性。

根據該志書的總結,膠東地區的冰雹天氣,主要形成於北部沿海,共有4條常見的冰雹移動線路,分別為:

「一是起源於萊州灣,經掖縣大原、驛道,萊陽縣團旺、姜疃至海陽縣行村。

二是起源於招遠縣外海,經招遠縣辛莊、道頭,萊陽縣沐浴店,海陽縣發城、辛安入黃海。

三是起源於黃縣北外海,經黃縣羊嵐、丰儀,棲霞縣蘇家店、大柳家,海陽縣郭城、高家,乳山縣乳山寨至乳山口入海。

四是起源於蓬萊縣黃海岸,經蓬萊縣劉家旺、大季家。福山區古現,牟平縣高陵、莒格莊,乳山縣馮家、徐家入五壘島灣。」

因此,位於線路上的掖縣南部,黃縣、招遠縣、萊陽縣中部,海陽縣北部,乳山縣西部等地區,均為冰雹的多發地區。

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龍口(黃縣)、蓬萊、棲霞均有冰雹,對照上面的介紹,這股強對流空氣,應該是源自龍口和蓬萊以北海域。其中,棲霞的蘇家店鎮有冰雹,而臧家莊鎮僅僅是雨,可能與艾山的阻隔有關,氣流從蓬、黃南下,從艾山、崮山西側的蘇家店鎮入境棲霞,西部的觀裡、官道均受影響。

從時間來看,五六月份的確是膠東地區冰雹的高發期。在老《煙臺市志》中共記載了32次雹災(1951~1985年之間的數據),其中發生在五六月份的就有19次。1984年5月28日發生了一次較大的雹災,資料記載:「(當時)棲霞、萊陽、招遠3縣降雹約15分鐘,出現最大冰雹直徑9釐米,僅棲霞縣農田受災面積29萬畝。」

相關焦點

  • 地理科普|龍捲風與冰雹
    只要不在龍捲風移動的路徑上,是不會受到它的傷害的。龍捲風與颱風的形成原因也不一樣。颱風是熱帶海洋上,水汽大量蒸發上升形成的大規模氣流渦旋,也叫氣旋,是由下向上發展起來的。而龍捲風則是由強烈發展的積雨雲(雷暴雲)底部伸展出來的渦旋,是由天空向地面發展的。地面受熱,水汽蒸發升到天空,遇冷凝結,形成底部平坦,背部凸起的小山包似的積雲。
  • 昨天到今晨,貴州這些地方出現冰雹和暴雨!這種雲叫「冰雹雲」,要當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5 月 13 日下午,畢節市黔西縣城突降暴雨和冰雹 。這場冰雹 + 暴雨持續了 20 分鐘。據省氣象臺發布的信息顯示,5 月 13 日 16 時 30 分開始,我省畢節東部出現雷電天氣,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息烽、修文在雷雨中夾降冰雹。16:47 分,金沙縣開始人工防雹作業。截止 19 時,畢節大方、黔西、百裡杜鵑,貴陽清鎮、修文息烽、開陽開展作業開展了人工防雹作業。省氣象臺專家介紹說,視頻中高亮的雲朵是積雨雲,為什麼這麼亮?
  • 怎樣正確識別冰雹雲?
    究竟什麼樣的雲會下雹子,怎樣識別它?除了藉助於科學儀器觀測外,有經驗的農民在生產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觀天方法。   首先從雲的形態看,雹云云體一般高聳龐大,雲底低而雲頂高,可達8公裡~10公裡以上,翻騰厲害,比發展旺盛的雷雨雲移動速度還快,有的像倒立的笤帚,有的像連綿的山峰,雲底的滾軸狀和乳房狀很明顯。
  • 冰雹、冰雹又是冰雹,怎麼預防冰雹的傷害呢?
    我國從年初到現在,大風、雷暴、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席捲了全國很多地方,這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當屬冰雹了。冰雹俗稱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是一種天氣現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的形狀小如綠豆、黃豆,大的像慄子、雞蛋,更有甚的大似臉盆,主要是冰晶結構。
  • 為什麼冬天溫度更低卻不會下冰雹?
    你聽說過冬天下冰雹嗎?應該沒有吧!都是由冰構成的,為什麼冬天會下雪下冰粒子(有的地方叫冰霰子)就是不會下冰雹呢?冰雹有哪些特別之處?它會出現在什麼地方?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為你一一解析。甭管天上下的是啥,開頭都是冰古人說「高處不勝寒」。
  • 上海要下冰雹?權威預報:可能性出現了,湖北境內已出現冰雹雲
    比如湖北東部的那一片雲系,雖然範圍不大,強度卻不弱,從雷達圖上看,已經在湖北東部和安徽西部一線形成了大片深紅色的雷達回波,表明不少地方的對流強度還不弱,部分地區甚至已經開始出現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比如武漢中心氣象臺2020年03月21日11時07分已經發布冰雹橙色預警信號,指出預計未來6小時,陽新、蘄春局部有冰雹天氣,陣風6-8級,雨量10-30毫米,伴有雷電,請注意防範。
  • 最強冰雹雲對流單體襲擊貴州,多地降下冰雹
    受高空槽、低層切變及局地對流共同影響,5 月 4 日,貴州省出現了今年以來最強冰雹雲對流單體,局地遭受了超強冰雹雲襲擊。此次天氣過程多個強單體同時產生,點多面廣,持續時間較長,銅仁、黔東南、遵義、畢節、安順、貴陽多地降雹,其中東北部的多個超級單體維持時間超 4 小時,雷達回波大於 65dBz 強度的高度超 8km(屬超強冰雹雲回波),導致銅仁、黔東南、遵義均降直徑 20mm 以上的冰雹,其中黔東南岑鞏形狀不規則冰雹最大長度達 70mm。
  • 小百科:夏天為什麼會下冰雹
    最近,有一個小夥伴突然問我,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呢,冰雹不是應該在冬天才會形成嗎?對於他的這個疑問,今天我將為他和觀看文章的小夥伴們,做出一個詳細的解答。而到了中午,卻突然下去了冰雹。夏天的溫度這麼高,為什麼會下冰雹呢。而冬天那麼冷的溫度,卻從來見不到呢,原因又是什麼呢?那麼,我們就要了解一下這個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 昨天廣州多地出現冰雹,冰雹一般在什麼時候下?
    1月至2月,冰雹高發區域主要集中在雲貴高原和江南西部;3月開始降雹區域擴大,江南大部、華南、西南都進入冰雹高發期;4月,冰雹高發區域北擴至長江流域、淮河流域,華北、東北的部分地區也會初現冰雹;5月至9月,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區成為降雹的主要陣地;到了10月,東北、華北一帶的降雹區域明顯縮減,雖然青藏高原地區大部仍會有冰雹出現,不過降雹頻率也是明顯降低。
  • 世界霸王級boss冰雹有多大?多大冰雹能砸傷人?
    中國天氣網訊 近日,強對流家族重要成員冰雹,在雲南、廣西、廣東等多地刷遍存在感,預計,未來幾天上述地區或仍有冰雹天氣。對於冰雹你真的了解嗎?多大的冰雹會砸傷人?入春以來,雲南多次遭冰雹襲擊。冰雹來去匆匆 哪些地區被襲概率大?
  • 比雞蛋還大的冰雹!為啥冰雹個頭會這麼大?
    進入夏天之後,很多地方出現了強對流天氣,有時竟出現了雞蛋般大小的冰雹。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冰雹的個頭會那麼大?首先我們來簡單的科普一下什麼叫做冰雹?.冰雹它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種對流性災害天氣,通常來說高山和高原地區多發平原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平原地區較少發生,但極端的強冰雹事件卻通常發生發生在平原地區。
  • 三月三下冰雹,對農民意味著什麼?
    三月三那天,我們膠東地區雖然沒有下冰雹,但是風力卻不少。本來這些日子一直風和日麗,溫度都到了二十多度了,忽然氣溫驟降,而且還滴了幾滴雨點。看到朋友圈有人發了圖片,路邊有刮到了的樹木,可見這春風得意的很肆虐。
  • 2018山東冰雹天氣預警 遇到冰雹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今天下午臨沂天氣突變,在高溫之後陰雲籠罩,大風呼嘯,傍晚就下了一陣瓢潑大雨,別埋怨今天天氣差,因為山東很多地方下冰雹了。   山東氣象臺2018年6月13日06時發布天氣預報,今天白天到夜間,半島地區天氣陰有雷雨或陣雨,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地有冰雹。
  • 冰雹橙色預警!剛剛,江蘇這些地方下冰雹了!
    本文轉自【江蘇新聞】;下冰雹了!剛剛 江蘇多地小夥伴刷屏 南通啟東↓視頻自@南通氣象 圖自網友 啟東市氣象臺2020年09月08日14時20分發布雷暴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我市可能將出現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局地小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請加強防範。
  • 百花:冰雹雲的記憶
    主婦大多忙著簸糧食磨麵,準備收割莊稼的吃糧,男人們幾乎都忙著收拾鐮刀和犁地的鏵,可是令鄉親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天突然來了場幾十年未遇的冰雹,豐收全被砸到了地裡,相鄰幾個村落我們村受災最嚴重。  記憶中下冰雹的那天是在午後,人們吃過飯還沒來得及上地,西邊一大片烏黑中透出橘黃的雲層向東漂移,瞬間便遮蓋了村子上空,雲過風也很大,隨即冰蛋子噼啪而降,雷聲卻悶悶的,冰雹足有大人拳頭大,雨水浮著冰蛋蛋,足有尺許深!爺爺雙手合十在門檻下朝天叩起了頭,奶奶將擀麵棒、切刀和舀飯的勺子碗筷扔到了院子裡,據說這樣龍王爺會看到灶房已被水衝人間遭了水災。
  • 大冬天的下「冰雹」了!?
    昨日午後,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上午成都還是晴朗的天,14點50分左右,成都簇橋、雙流、都江堰等地竟然下起了雨夾冰雹。冰雹通常只會出現在夏季,冬季咋會下起冰雹了呢?氣象專家解釋說,網友所見的應該不是冰雹而是冰粒,但成都冬天下冰粒還是很罕見。網友:你遭「冰雹」打到沒?
  • 冰雹的危害有哪些案例?
    冰雹的危害有哪些案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是騰訊旗下的搜尋引擎--搜搜自主研發的互動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
  • 千餘發炮彈「擊碎」冰雹雲
    千餘發炮彈「擊碎」冰雹雲進入6月份,影響東營市的強對流天氣開始越來越多。13日凌晨開始,受冷渦影響,新一輪強對流天氣再一次為東營帶來急降雨。同時,還帶來了超強的冰雹雲,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東營市氣象部門提前準備人工影響天氣,從13日凌晨開始連續作業15個小時,發射炮彈1300多發,成功「擊碎」冰雹雲,當日東營市各縣區雖有冰雹現象,但是並未成災。
  • 南充下冰雹?來看氣象專家怎麼說
    「快看,下冰雹了!」昨(6)日上午,伴隨著雨水,順慶城區多個地方下起了疑似「冰雹」的小白球,引得市民議論紛紛。那麼,這突如其來的小白球究竟是什麼呢?小編諮詢市氣象專家得知,昨日下的不是冰雹,而是霰(xiàn)。
  • 冰雹是怎麼產生的?冰雹的分布有什麼特徵?
    一般冰雹分布有這樣的一個明顯特徵:東部少西部多,山區多,平原少,其實在中國東南部地區冰雹是很少見到的,可能十幾年才遇到一次,而冰雹多發的青藏高原則是每年次數都要超過20次以上,甚至個別地區特殊年份達50歲以上,唐古拉山的黑河一帶可能是冰雹最常出沒的地方,每年下冰雹平均32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