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煙氣治理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2020-12-01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一、行業發展背景

(1)大氣汙染現狀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顆粒物、硫氧化物及NOx等大氣汙染物。這些物質是霾的主要構成部分,霾是霧霾天氣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霾之外,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還是酸雨中酸性物質硫酸及硝酸的主要來源,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汙染物。中國是世界上霧霾和酸雨汙染比較嚴重的地區。

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480個開展了降水監測的城市(區、縣)中,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為40.4%,酸雨頻率平均為14.0%。2016年,474個開展了降水監測的城市(區、縣)中,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為38.8%,酸雨頻率平均為12.7%。2017年,463個開展了降水監測的城市(區、縣)中,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為36.1%,酸雨頻率平均為10.8%。2018年,471個開展了降雨監測的城市(區、縣)中,出現酸雨的城市比例為37.6%,酸雨頻率平均為10.5%。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國家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新能源、收緊環保政策的情況下,國家大氣汙染狀況較之前有所好轉,但大氣汙染形勢仍舊嚴峻,大氣汙染治理不容鬆懈。

(2)不斷加大投入,大氣環境治理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

隨著國家及民眾逐漸意識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的必要性,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由原來的粗放型轉變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十一五」時期,我國第一次將能源消耗強度降低和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環境汙染治理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3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培育服務主體,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支持技術裝備和服務模式創新,完善政策機制,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擴大環保產品和服務供給,發展環保技術裝備。2017年1月,國務院出臺《「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SO2、NOx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同時強化節能環保標準約束,嚴格行業規範、準入管理和節能審查,對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石油石化、船舶、煤炭、印染、造紙、製革、染料、焦化、電鍍等行業中,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或生產、使用淘汰類產品的企業和產能,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持續推進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隨後,山西、山東、河北、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紛紛出臺地方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推進鋼鐵等重點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3)電力及非電行業汙染情況

電力行業是大氣中SO2和NOx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我國電力行業以火力發電企業為主,而火力發電主要是以煤炭作為燃料,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SO2和NOx。2018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增長1%,全國的原煤消費總量約為38.3億噸1。從主要耗煤行業來看,電力行業全年耗煤21億噸左右,鋼鐵行業耗煤6.2億噸,建材行業耗煤5億噸,化工行業耗煤2.8億噸2。從上述行業耗煤數量可以看出,電力行業一直是國家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隨著國家對火電行業煙氣排放的治理、汙染物排放技術和裝備的發展應用、以及超低排放的全面實施,火電行業已由大氣汙染控制的重點行業,轉變為大氣汙染防治的典範行業。截至2018年底,全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制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佔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火電超低排放改造已步入尾聲。

相比煤電行業汙染物持續減排,非電行業對我國汙染排放影響越來越大,我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的50%,水泥佔60%,平板玻璃佔50%,電解鋁佔65%,且分布了40多萬臺量大面廣的燃煤鍋爐,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的採暖用煤數量更是驚人。其中,SO2、NOx、煙粉塵的排放量佔全國3/4以上。以京津冀及周邊7省市地區為例,700多萬噸的SO2排放中,非電行業和民用散煤的排放高達580萬噸,佔了83%,非電行業將成為下一階段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所在。同時,非電行業汙染物排放佔工業行業汙染物排放的比例已提高到九成,2017年煙粉塵、SO2、NOx排放量達到966萬噸、888萬噸、1,010萬噸,成為大氣汙染物排放的主要來源。

2015年與2017年非電行業汙染物排放量及佔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持續推進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隨後,山西、山東、河北、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紛紛出臺地方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推進鋼鐵等重點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政策支持下,非電工業領域提標改造的市場空間逐漸擴大,將成為大氣治理下一個風口。

二、煙氣治理行業發展進程

煙氣治理行業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性,國家環保政策在煙氣治理行業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的煙氣治理按行業屬性可分為火電行業和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兩大類。

(1)火電行業煙氣治理

火電行業是SO2和NOx排放的最主要的工業部門,是國家煙氣治理的重中之重。早在1973年,我國就頒布了《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GBJ4-73),首次以國家標準的方式對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提出限值《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1991年,國家環保部頒布了《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91),替代了GBJ4-73中有關於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部分。之後,國家分別於1996年、2003年、2011年對上述標準進行了修訂,逐漸降低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火電煙氣治理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

2015年國家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國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電廠力爭實現超低排放(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SO2、NOx排放濃度分別不高於10mg/m3、35mg/m3、50mg/m3)。截至2018年底,全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制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佔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已接近尾聲,火電煙氣治理市場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2)非電行業煙氣治理

與火電行業相比,非電行業受政策關注度不足,煙氣治理改造推進稍顯緩慢。雖然部分非電行業已採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其排放標準和治理水平遠低於火電行業。

火電行業及主要非電行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Nm3)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非電領域所涉行業較多,各行業煙氣工況特性存在很大差異,且排放溫度普遍較低、波動範圍大,與火電行業相對單一穩定的煙氣工況存在較大不同,給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近幾年,隨著低溫煙氣脫硝治理技術的改進突破、國家對非電行業煙氣汙染物減排政策的推進,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成為大氣環境治理的重點,市場需求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三、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市場的需求和容量

煙氣治理行業屬於環保產業,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性,市場的需求和容量與國家環保政策息息相關。隨著政府不斷加大非電行業的煙氣治理力度,非電工業領域將成為大氣汙染治理的下一個風口。據測算,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陶瓷、非電燃煤鍋爐等主要非電行業的大氣治理市場空間之和為1,999億元-3,044億元。

(1)鋼鐵行業的需求和容量

鋼鐵行業從煉焦、燒結、煉鐵、煉鋼到軋鋼整個冶煉工藝均涉及不同類型汙染物,涵蓋著廢氣、廢水和廢渣三種類型。具體而言,燒結和煉焦環節主要產生硫氧化物、NOx和煙塵等廢氣,煉鐵及煉鋼環節主要產生爐渣等固體廢棄物,而軋鋼環節產生的汙染物則主要是冷卻水等廢水汙染。其中,燒結和煉焦環節產生的硫氧化物、NOx和煙粉塵等氣體汙染物最為嚴重,燒結球團煙氣產生的SO2佔鋼鐵企業排放總量約70%,個別企業達到90%左右(不含燃煤自備電廠產生的SO2)。

在汙染物排放佔比方面,鋼鐵行業是僅次於發電行業的第二大汙染行業,減排空間巨大。2015年鋼鐵行業廢氣排放量達17.38萬億立方米,佔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26%。煙粉塵、SO2、NOx排放總量達357萬噸、174萬噸、104萬噸,佔工業排放總量的32%、12%、9%7。2018年5月出臺的《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指出具備條件的鋼鐵企業要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重點推進粗鋼產能200萬噸及以上的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鋼鐵產能改造4.8億噸、2022年底前完成5.8億噸、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9億噸左右。隨著鋼鐵行業汙染物超低排放的臨近,鋼鐵行業煙氣治理設施新建及改造市場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鋼鐵燒結大氣治理市場容量會增長約552.8億元,其中2018年將釋放五分之一,約100億元,隨著鋼鐵超低排放的不斷推進,2019年和2020年將分別釋放184億元和268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焦化行業的需求和容量

煉焦化學工業是指煉焦煤按生產工藝和產品要求配比後,裝入隔絕空氣的密閉煉焦爐內,經高、中、低溫乾餾轉化為焦炭、焦爐煤氣和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煉焦爐型包括:常規機焦爐、熱回收焦爐、半焦(蘭炭)炭化爐三種。我國以常規機焦爐為主,截至2014年,炭化室高度5.5m及以上大型常規機焦爐佔焦炭總產能43%左右。焦化生產過程中排入大氣的環境汙染物,主要源於煤在乾餾、結焦等化學加工轉化過程中流失於環境的有害物質,其成分非常複雜,主要汙染物為二氧化碳、NOx、多環芳烴、酚類氰化物、硫氧化物、重金屬以及二噁英類等。

其中,焦爐煙氣是焦化企業最主要的廢氣汙染源,約60%的SO2及90%的NOx來源於此。2015年,焦化行業主要汙染物煙粉塵、SO2、NOx排放量分別為28.3萬噸/年、36.5萬噸/年、24.6萬噸/年。

截至2017年底,全國焦化產能6.5億噸,其中約66%為獨立焦化廠,34%為鋼廠自有焦化廠,大部分產能仍在採用汙染大但成本投入小的溼熄工藝。其中,鋼廠焦化廠幹熄焦比例為78%(十三五規劃要求鋼廠焦化廠幹熄焦比例提高至90%),獨立焦化廠幹熄焦比例僅有16%。2018-2020年之間,仍有4,000萬噸焦化新增產能陸續釋放。2012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開始執行新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其中,機焦爐、半焦爐顆粒物、SO2、NOx的排放限值分別降至30mg/m3、50mg/m3、500mg/m3(前值分別為50mg/m3、100mg/m3、800mg/m3);熱回收焦爐顆粒物、SO2、NOx的排放限值分別降至30mg/m3、100mg/m3、200mg/m3(前值分別為50mg/m3、200mg/m3、240mg/m3);焦爐煙囪顆粒物、SO2、NOx的特別排放限值分別為15mg/m3、30mg/m3、150mg/m3。

2018年年初,環保部正式下發《關於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處於「26+2」城市的焦化企業,自2019年10月1日起,執行SO2、NOx、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排放限值。隨著環保常態化推進,部分不在「26+2」名單中的城市,也自發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標準。為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焦化企業必須從除塵脫硫脫硝工藝方面進行一系列的環保改造升級。其中,在脫硝工藝方面,具有較高脫硝效率的SCR脫硝工藝自然就成為了焦化企業的首要選擇。由於焦爐煙道廢氣溫度較低,難以直接使用高溫催化劑,所以低溫SCR脫硝工藝逐漸成為焦化行業脫硝的主流工藝。2016年,納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統計的焦化企業約700家,焦爐總數量約2,000座,但絕大部分煉焦企業達不到新《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的排放要求,需要進行焦爐脫硝改造或者新建脫硝設施。按每條焦化生產線的煙氣脫硝治理投資需1,500-3,000萬元來計算,市場容量大約在300-600億元。10經過近幾年治理,焦化行業目前仍有大量的企業未能完成排放改造或者達到新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市場空間廣闊。

(3)水泥行業需求和容量

水泥行業是重汙染行業,其排放的SO2、粉塵、NOx分別佔工業系統的10%、12%、16%11。而我國是水泥生產大國,水泥產量長期穩居世界第一,2016年至2018年,全國水泥產量分別能達到24.10億噸、23.31億噸及22.10億噸。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水泥行業加強管控,要求其提高生態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2013年12月,新修訂的《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發布,新標準重點提高了對水泥行業NOx和PM的排放控制要求,《標準》規定新建企業自2014年3月1日起,現有企業自2015年7月1日起,水泥窯及窯尾餘熱利用系統中顆粒物、SO2和NOx的排放限值分別為30mg/m³、200mg/m³和400mg/m³;水泥窯及窯尾餘熱利用系統中顆粒物、SO2和NOx的特別排放限值分別為20mg/m³、100mg/m³和320mg/m³。2017年6月,江蘇省出臺《關於開展全省非電行業NOx深度減排的通知》,其中要求:自2019年6月1日前,江蘇省全省水泥行業實現水泥窯煙氣NOx排放濃度不高於100mg/m³。

2018年2月,河南省發布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探索實施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對於水泥行業,2018年10月底前,鼓勵在水泥熟料企業試點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後,水泥窯廢氣在基準氧含量10%的條件下,顆粒物、SO2、NOx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於10mg/m³、50mg/m³、150mg/m³。

截止到2016年,水泥行業脫硝裝置安裝率超過85%,但是排放標準寬鬆。SNCR技術在水泥行業脫硝應用廣泛,但脫硝效率不高,同時還存在氨逃逸的隱患。隨著各地方不斷出臺或探索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水泥行業現有脫硝裝備將無法滿足環保要求,在水泥行業推動SCR脫硝技術應用勢在必行。水泥行業煙氣出口溫度較高,但是該高溫區煙氣含塵量大,催化劑易受飛灰侵蝕,不利於高溫脫硝,故在除塵後採用低溫脫硝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水泥熟料生產線1,681條,超低排放改造空間巨大。

(4)工業鍋爐需求和容量

我國燃煤工業鍋爐保有量大,分布廣,能耗高,汙染重,能效和汙染控制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節能減排潛力巨大。2018年,各地區將加快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面啟動城市建成區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到2020年,空氣品質不達標的地區要淘汰10蒸噸以下的工業燃煤鍋爐,其他區域保留下來的鍋爐要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要求。截至2016年底,我國鍋爐保有量為53萬臺左右,假設80%是燃煤工業鍋爐,即42.4萬臺。截至2017年,工業鍋爐約有43萬蒸噸。鍋爐的超低排放改造和電廠相似,10萬KW的機組和35蒸噸的鍋爐規模接近,因此改造投資費用也接近。假設需改造燃煤工業鍋爐佔50%,即21.2萬臺,每臺平均煙氣改造費用為20萬元,則工業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市場空間大約有400億元。

(5)平板玻璃、陶瓷工業、磚瓦工業需求和容量

根據《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20項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徵求意見稿),國家擬對平板玻璃、陶瓷工業、磚瓦工業三個行業新增特別排放限值,具體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平板玻璃行業執行《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的要求,玻璃熔窯顆粒物、SO2、NOx限值分別為50mg/m3、400mg/m3、和700mg/m3;陶瓷行業執行《陶瓷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及2014年修改單的要求,陶瓷窯顆粒物、SO2、NOx限值分別為50mg/m3、400mg/m3、和700mg/m3;磚瓦行業執行《磚瓦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的要求,人工乾燥及焙燒窯顆粒物、SO2、NOx限值分別為30mg/m3、300mg/m3、和200mg/m3。如上述非電行業的大氣汙染物新增特別排放限值得以全面執行,則可產生提標改造市場約

414億元,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6)垃圾焚燒行業需求和容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與日俱增,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垃圾圍城」現象。儘管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還是填埋,但垃圾焚燒相對於填埋具有節省用地、處理速度快、減容效果好、汙染排放低、能源循環利用等優點而逐漸受到政府部門重視。利用垃圾焚燒發電,不僅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同時變廢為寶,產生電能,其社會價值、經濟價值較高。我國新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數量逐年增加,焚燒法在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中所佔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59.14萬噸/日,焚燒佔比達到54%(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為23.52萬噸/日,焚燒佔比為31%)。若完全實現此目標,則2015-2020年,垃圾焚燒市場將保持20.25%的複合增速。

生活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顆粒物、HCL、SO2、NOX等有害物質的煙氣。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逐漸重視和公民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標準也日益嚴格。汙染物排放標準的提升以及行業監管力度的持續加大將刺激垃圾焚燒煙氣治理訂單加速釋放, 2018-2020年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治理市場空間高達180億元。

四、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支持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煙氣治理行業的發展與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政策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國家及地方政府繼續加大對大氣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全面提高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先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7年版)》、《「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煙氣治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2)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有利於提高行業關注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環境的需求不斷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逐步增強,公眾監督與社會輿論對環保政策的貫徹執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及輿論監督力度的加強,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環保投資,促進環保政策的貫徹落實。

(3)下遊行業經營業績回升為煙氣治理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非電行業一度受產能過剩影響,盈利能力不佳,導致其減排進展較為緩慢。但隨著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的深入,非電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開始逐漸享受供給端收縮帶來的產品價格上漲,經營業績得到明顯改善,盈利大幅提升。下遊行業盈利能力的大幅回升,為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

(4)技術創新助力行業的發展

煙氣治理技術水平決定著煙氣治理的質量與效率。國內煙氣治理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極大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除塵領域,電除塵技術、布袋除塵技術以及電袋複合除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足以實現燃煤煙氣的超低排放。脫硫領域,燃煤煙氣脫硫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水平已從過去的高成本低效率發展到現在的低成本高效率,溼法、半乾法、幹法等多種工藝技術均已十分成熟。脫硝領域,高溫SCR煙氣脫硝技術已從純粹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向國內自有技術發展;隨著國內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工程化推廣應用,低溫SCR脫硝技術也已日益成熟。

2、不利因素

(1)受環保產業政策影響較大

煙氣治理行業的發展與國家制定的環保標準以及政策的執行力度密切相關,對政策有較強的依賴性。如果未來國家環保政策有所放寬、監管力度有所減弱、或者相關政策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將會對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產業的投入不斷加大,煙氣治理行業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除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創新能力有限,無法滿足不斷提高的環保要求,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3)融資方式單一,融資規模受限

煙氣治理服務業務合同金額高,存在一定的項目周期,對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為銀行,融資規模有限,融資成本較高。資金實力的不足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五、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1、除塵技術

除塵是指從煙塵、粉塵等含塵氣體中去除顆粒物以減少其向大氣排放的技術措施。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除塵技術可分為如下五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布袋除塵、電除塵和電袋複合除塵是我國目前主流的除塵技術,廣泛應用於水泥、鋼鐵、有色金屬、電力、機械、化工等諸多行業,其中袋式除塵具有可高效淨化細顆粒物、處理風量範圍廣、粉塵性質影響小等特點,在有效去除PM10、PM2.5微細粒子的同時,還可兼顧去除SO2、汞和二噁英等其他汙染物,實現對多汙染物的協同控制。以「袋式除塵為核心的協同控制」技術正逐漸成為我國大氣汙染治理首選的技術路線。

2、脫硫技術

脫硫是指除去煙氣中的硫及其化合物(主要為SO2)。按照脫硫過程中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形態,煙氣脫硫技術可分為幹法脫硫、半乾法脫硫和溼法脫硫三類。

(1)幹法煙氣脫硫技術

幹法煙氣脫硫係指脫硫劑在乾燥狀態下進行反應,吸收煙氣中的SO2,且最終脫硫產物以乾燥狀態排出的脫硫技術,主要包括鈉基幹法脫硫和活性炭(焦)吸附法脫硫等。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活性炭(焦)吸附法脫硫中使用的活性炭(焦)可以循環使用。對使用後的活性炭(焦)進行加熱,活性炭(焦)所吸附的硫酸會被活性炭(焦)還原為SO2,從而使活性炭(焦)恢復吸附性能,但是活性炭(焦)會有損耗。

(2)半乾法煙氣脫硫技術

半乾法煙氣脫硫中,脫硫劑會在水的參與下進行反應,吸收煙氣中SO2。反應過程中,添加的水會被蒸發,脫硫產物仍以乾燥狀態排除。半乾法煙氣脫硫技術主要包括SDA(旋轉噴霧乾燥法脫硫技術)和CFB(循環流化床脫硫技術)等。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溼法煙氣脫硫技術

溼法煙氣脫硫是指運用液體吸收劑在溼式脫硫塔內反應吸收煙氣中的SO2,是一種脫硫和產物處理均在溼態下的煙氣脫硫技術。其原理是含有SO2的煙氣在溼式脫硫塔內與液態脫硫劑充分接觸反應,把氣態的SO2變為液態的含硫化合物,以達到脫硫的目的。溼法煙氣脫硫技術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氨法脫硫等。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脫硝技術

(1)煙氣脫硝技術

脫硝技術可以分為燃燒前脫硝、燃燒中脫硝和燃燒後脫硝三種。當前,對燃燒前脫硝的研究很少,幾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燃燒中和燃燒後脫硝。低氮燃燒技術是普遍採用的燃燒中脫硝技術,主要包括低氮燃燒器、空氣分級燃燒、燃料分級燃燒和廢氣再循環等技術。但低氮燃燒技術脫硝效率低,難以適應國家日益嚴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

燃燒後脫硝技術又被稱為煙氣脫硝技術。SCR脫硝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技術)、SNCR脫硝技術(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是目前十分成熟的煙氣脫硝技術。其中,SCR脫硝技術以其較高的脫硝效率,成為應用最廣泛的煙氣脫硝技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SCR脫硝催化劑

SCR脫硝催化劑是在SCR脫硝過程中促使還原劑與煙氣中的NOx在一定溫度下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選擇性地將NOx轉化成N2和H2O的重要物質,是脫硝系統的核心部件。工程化應用的SCR催化劑基本上是以TiO2(二氧化鈦)為載體,以V2O5(五氧化二釩)為主要活性成份,多採用平板式、蜂窩式和波紋式等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SCR脫硝技術是火電行業廣泛採用的煙氣脫硝技術,其使用的高溫SCR脫硝催化劑常規治理溫區一般為320℃-400℃,如果SCR反應器入口煙氣溫度低於這個溫區,就會使得SCR脫硝催化劑活性無法始終維持在最佳狀態,從而導致還原劑氨的逃逸量增加,降低脫硝效率。同時,逃逸的氨會和煙氣中的SO3在一定的溫度下(通常為250℃以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NH4HSO4,液態的NH4HSO4具有很強的黏性,會吸附飛灰附著在催化劑表面,影響催化劑的催化功能,進一步降低SCR脫硝系統的脫硝效率。

非電行業所含行業較多,受不同行業生產工藝等條件的影響,各行業的煙氣狀況具有不同的特點。焦爐煙道廢氣具有煙氣溫度較低(多數在200℃-250℃之間)、煙氣成分複雜、煙氣NOx含量差別大等特點。鋼鐵燒結煙氣具有煙氣溫度低且變化範圍大(一般在120℃-180℃之間)、煙氣量大且分布不均勻、煙氣中SO2濃度變化大、煙氣成分複雜等特點。水泥窯「原始」煙氣溫度較高(300℃以上),但存在含塵量大、含有大量鹼和鹼土金屬等特點,而高塵容易堵塞、磨損催化劑,鹼金屬則易使催化劑表面封堵或中毒,十分不利於高溫SCR脫硝;如果將SCR脫硝反應器布置在除塵器後,此時煙氣溫度又會被降低至高溫催化劑常規治理溫區之下。所以對於非電行業主要的幾個細分行業來說,若使用高溫SCR脫硝催化劑,就需要對煙氣進行加熱,會大幅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相比而言,低溫SCR脫硝催化劑在較低的溫度條件下仍能保持很高活性,在保證滿足脫硝效率的前提下,能夠避免或減少非電行業企業對煙氣進行加熱。所以,非電行業使用低溫SCR脫硝催化劑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降低能耗、節約能源、完成汙染物NOx的達標排放改造,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和社會、經濟價值。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煙氣治理行業發展趨勢:鋼鐵行業煙氣治理設施新建及改造...
    2019年中國煙氣治理行業發展趨勢:鋼鐵行業煙氣治理設施新建及改造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北極星大氣網訊: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在燃燒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物質是霾的主要構成部分,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隨著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的大幅增長,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2017
  • 2021-2027年中國煙氣在線監測儀市場研究分析與前景趨勢報告
    市場需求、進出口、上下遊、重點區域、競爭格局、重點企業、行業風險及投資機會進行分析,闡述了煙氣在線監測儀行業的發展趨勢,並對煙氣在線監測儀行業的市場前景進行了審慎的預測。4    三、煙氣在線監測儀行業需求的地區差異0    四、2021-2027年煙氣在線監測儀行業需求預測分析0第五章 中國煙氣在線監測儀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預測
  • 2020年中國脫硫設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火電企業禁止參與排汙權的交易,企業自身在脫硫脫硝方面的投資有望提升,脫硫脫硝設備需求望迎來快速增長,政策春風再度吹入環保領域,脫硫脫硝行業有望顯著受益。  市場容量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脫硫設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認為,近年來,政策面的春風頻繁光顧脫硫脫硝行業。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一、2015-2019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    二、2019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分析    三、2015-2019年中國環境監測企業發展分析  第三節 區域市場分析    節 環境監測細分市場分析    一、細分市場特色    二、2015-2019年細分市場規模及增速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中國PM2.5的嚴重化,一方面將加速全國各城市PM2.5監測網絡的覆蓋,以便提供即時性的監測數據;另一方面,將倒逼PM2.5防治系統工程全面進入到汙染源治理領域,相關行業領域廢氣處理將進入深水區。
  • 2019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市場規模...
    中國智慧環保行業發展概況分析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我國環保投入較大,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有望超過17萬億元。2019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近585億元,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 2020-2026年中國大氣汙染治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62.97萬億立方米,同比下降5.93%。  **-**年中國工業廢氣排放情況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大氣汙染治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大氣汙染防治法是新環保法通過以後修改的第一部單項法,主要體現了四個方面的進步。
  • 2016年中國鋯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2016年中國鋯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需求情況分析2016/8/31 10:30: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鋯元素符號為Zr,是一種銀白色過渡金屬,其提取較難,工藝複雜,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0.025%。
  • 2020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
    原標題:2020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將近1300億元   中國
  •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針對當前霧霾治理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霧霾治理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2027年霧霾治理行業應用趨勢預測分析8    四、2021-2027年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中  第三節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供需預測分析國    一、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供給預測分析
  • 中國膜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2025年)
    整個制膜行業門檻低,市場高度分散,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截至**制膜企業約300家,膜工程企業1000餘家,年營收規模上億元的不足十家。  《中國膜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2025年)》在多年膜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膜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膜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膜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土壤銅汙染治理市場發展趨勢作了闡述,還根據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的發展軌跡對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土壤銅汙染治理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二、行業產業鏈上遊相關行業分析      1、有色金屬資源發展現狀調研      2、有色金屬冶煉加工需求現狀調研    三、行業下遊產業鏈相關行業分析      1、建築行業發展概況及影響      2、汽車行業發展概況及影響      3、鋼鐵行業發展概況及影響第二章 有色金屬行業市場環境及影響分析
  • 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
    從需求面來看,**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減,房地產進入去庫存的重要**年,房地產投資仍將偏少。所以**年整體需求仍難言樂觀,預計氯鹼產品仍將低位震蕩。  《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主要研究分析了氯鹼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氯鹼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中國鋁電解電容器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2025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鋁電解電容器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2025年)認為,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電容器性能的不斷提高,鋁電解電容器已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通信產品、電腦及周邊產品、新能源、自動化控制、汽車工業、光電產品、高速鐵路與航空及軍事裝備等。
  • 2019-2025年中國藥店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19-2025年中國藥店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如實地反映了藥店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一、雲南零售藥店市場概況    二、河南零售藥店市場概況    三、廣西零售藥店發展概況    四、重慶零售藥店發展概況  第八節 藥店連鎖企業的跨區域發展    一、藥店連鎖企業跨區域發展的風險    二、藥店連鎖企業跨區發展的策略第八章 中國品牌連鎖藥店企業競爭力及關鍵性財務數據分析
  • 中國港口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港口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如實地反映了港口設備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中國港口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揭示了港口設備市場潛在需求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2019年中國環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達14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達到6.87萬億元,前瞻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達8.13萬億元左右。
  • 中國湖州房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19年版)
    四、201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影響    五、美國房地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及預測分析第二章 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分析  第一節 中國房地產供需分析    一、住房潛在需求分析    二、我國購置未開發土地狀況分析    三、我國房地產價格狀況分析    四、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分析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年,中國核電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年銷售收入增長至382.83億元,同比增長11.96%。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56.71億元,同比增長19.30%。  2009—**年核電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變化趨勢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