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和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於2020年11月15日登上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航天飛行。NASA的載人1號(Crew-1)飛行任務是首次經過認證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機組人員輪換飛行任務。在他們6個月的在軌停留期間,這些機組人員將穿上他們的科學制服,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實驗與研究。下面將為你介紹5個地球之外的實驗,也就是第64遠徵隊(Expedition 64)空間科學家們在空間站期間將要進行的工作。
1、太空園藝
載人1號任務的太空人將成為「太空農民」,負責照看位於名為「先進植物培養」(Advanced Plant Habitat,APH)設施中的蘿蔔園。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植物培養-02號(Plant Habitat-02)實驗中的蘿蔔,這些蘿蔔將作為應用於航天飛行中的候選作物,為太空人的食物來源提供補充。蘿蔔具有高營養價值和快速生長的優點,對於將來執行月球或火星飛行任務的未來「太空農民」來說,這種蔬菜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NASA
2、微生物礦工
微生物似乎啥都能做到,包括鑽巖挖土(可以這麼說),生物小行星(BioAsteroid)研究的重點,就是調查細菌分解巖石的能力。未來的太空探索者可能會利用微生物分解巖石,從行星表面提取元素、提煉風化層(regolith,又稱月壤,月球表面發現的一種土壤類型),再將它們製成能為我們所用的化合物。綜上所述,這些微生物礦工啥都能做到,非常之厲害。
圖片來源:NASA
3、更酷的探索航天服
用於月球行走和在軌太空行走的標誌性航天服,正在進行迭代升級。下一代航天服名為「探索性艙外活動單元」(Exploration 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xEMU),外觀上將更炫酷,對太空人體溫的調節能力也更強。航天服蒸發抑制飛行實驗(Spacesuit Evaporation Rejection Flight Experiment,SERFE)是一項正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技術演示,目的是考察xEMU中負責熱調節、蒸發過程和防止航天服腐蝕的多個組件的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4、太空晶片
載人1號任務有望在任務期間交付多種類型的晶片。太空中的組織晶片(Tissue Chips in Space)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發起的一項計劃,目的是於微重力環境下在小巧緊湊的裝備上研究類似3D器官的組織結構。器官晶片技術可以讓研究人員快速探索疾病的發生過程和潛在的治療方法。在第64遠徵隊執行任務期間,利用器官晶片技術進行的研究將包括肌肉損失、肺功能和血腦屏障的相關探索,所有這些研究都將在大小等同於USB快閃記憶體盤的設備上進行。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5、生命的節律
晝夜節律也被稱為我們的「體內生物鐘」,指示著我們睡眠和甦醒的周期,還影響著我們的認知。由一群高中生設計的果蠅正搭乘著國際空間站的「便車」,作為太空7號(Space-7)實驗中的基因研究對象。這些果蠅更正式的名稱是黑腹果蠅(學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種模式生物,這意味著它們是最常見的科學研究對象之一,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研究它們影響晝夜節律的遺傳物質會發生何種變化,可以揭示太空人腦功能的相關過程。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參考來源:
https://nasa.tumblr.com/post/634319133006233600/5-out-of-this-world-experiments-awaiting-cr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