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地球之外的實驗,空間科學家們都在關注什麼?

2021-01-15 騰訊網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和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於2020年11月15日登上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航天飛行。NASA的載人1號(Crew-1)飛行任務是首次經過認證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機組人員輪換飛行任務。在他們6個月的在軌停留期間,這些機組人員將穿上他們的科學制服,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實驗與研究。下面將為你介紹5個地球之外的實驗,也就是第64遠徵隊(Expedition 64)空間科學家們在空間站期間將要進行的工作。

1、太空園藝

載人1號任務的太空人將成為「太空農民」,負責照看位於名為「先進植物培養」(Advanced Plant Habitat,APH)設施中的蘿蔔園。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植物培養-02號(Plant Habitat-02)實驗中的蘿蔔,這些蘿蔔將作為應用於航天飛行中的候選作物,為太空人的食物來源提供補充。蘿蔔具有高營養價值和快速生長的優點,對於將來執行月球或火星飛行任務的未來「太空農民」來說,這種蔬菜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NASA

2、微生物礦工

微生物似乎啥都能做到,包括鑽巖挖土(可以這麼說),生物小行星(BioAsteroid)研究的重點,就是調查細菌分解巖石的能力。未來的太空探索者可能會利用微生物分解巖石,從行星表面提取元素、提煉風化層(regolith,又稱月壤,月球表面發現的一種土壤類型),再將它們製成能為我們所用的化合物。綜上所述,這些微生物礦工啥都能做到,非常之厲害。

圖片來源:NASA

3、更酷的探索航天服

用於月球行走和在軌太空行走的標誌性航天服,正在進行迭代升級。下一代航天服名為「探索性艙外活動單元」(Exploration 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xEMU),外觀上將更炫酷,對太空人體溫的調節能力也更強。航天服蒸發抑制飛行實驗(Spacesuit Evaporation Rejection Flight Experiment,SERFE)是一項正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技術演示,目的是考察xEMU中負責熱調節、蒸發過程和防止航天服腐蝕的多個組件的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4、太空晶片

載人1號任務有望在任務期間交付多種類型的晶片。太空中的組織晶片(Tissue Chips in Space)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發起的一項計劃,目的是於微重力環境下在小巧緊湊的裝備上研究類似3D器官的組織結構。器官晶片技術可以讓研究人員快速探索疾病的發生過程和潛在的治療方法。在第64遠徵隊執行任務期間,利用器官晶片技術進行的研究將包括肌肉損失、肺功能和血腦屏障的相關探索,所有這些研究都將在大小等同於USB快閃記憶體盤的設備上進行。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5、生命的節律

晝夜節律也被稱為我們的「體內生物鐘」,指示著我們睡眠和甦醒的周期,還影響著我們的認知。由一群高中生設計的果蠅正搭乘著國際空間站的「便車」,作為太空7號(Space-7)實驗中的基因研究對象。這些果蠅更正式的名稱是黑腹果蠅(學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種模式生物,這意味著它們是最常見的科學研究對象之一,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研究它們影響晝夜節律的遺傳物質會發生何種變化,可以揭示太空人腦功能的相關過程。

圖片來源:NASA

圖片來源:NASA

參考來源:

https://nasa.tumblr.com/post/634319133006233600/5-out-of-this-world-experiments-awaiting-crew-1

相關焦點

  • 5個地球之外的實驗
    在他們6個月的在軌停留期間,這些機組人員將穿上他們的科學制服,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實驗與研究。下面將為你介紹5個地球之外的實驗,也就是第64遠徵隊(Expedition 64)空間科學家們在空間站期間將要進行的工作。
  • 地球之外真的沒有「新地球」嗎?科學家們在月食中尋找出新生命!
    我是海憶,今天我們來聊的話題是:地球之外還有新的「地球」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太陽系以外的4000多顆行星,其中少數是小型的,有的地方是有巖石的,可能像地球一樣。如果它們的大氣層與我們的相似,那麼通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將能夠真正地研究這些大氣層,並發現「新地球」。
  • 地球之外真的沒有「新地球」嗎?科學家們在月食中尋找出新生命
    我是海憶,今天我們來聊的話題是:地球之外還有新的「地球」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太陽系以外的4000多顆行星,其中少數是小型的,有的地方是有巖石的,可能像地球一樣。如果它們的大氣層與我們的相似,那麼通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將能夠真正地研究這些大氣層,並發現「新地球」。
  • 奇怪的實驗:科學家們被揭示做過的5個奇怪的實驗
    有時候,科學家們可以發現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並且從中確定一些不可思議的原因。如今的我們可能會將科學進步當作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的話,就可以發現科學家們曾經進行過的一些實驗是非常奇怪的。今天,就讓小編為你分享,奇怪的實驗:科學家們被揭示做過的5個奇怪的實驗。
  • 奧爾特星雲或有100個地球的質量?科學家們對此作出了解釋
    人類隨著科技水平不斷的提高,研製出了天文望遠鏡,那麼以我們如今的水平來看,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也是非常的有限,那麼科學家們大體估算了宇宙的直徑,差不多能夠達到930億光年,這也不是一個確定的數。我們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當然這個範圍也不能夠太確定。
  • 宇宙之外存在著什麼空間
    例如我們所在地球就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未知的,例如我們的大海,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在海面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遨遊,但是對於海底我們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即使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可以深潛到幾千米的海底但是面對幾萬米的地方我們還是不知道到底有什麼,而地面以下的地核呢?我們更是一點了解都沒有!這僅僅是我們所生活的星球就有很多很多我們不了解的問題!而面對浩瀚而沒有邊際的星空,我們的自己顯的又那麼的渺小!
  • 浩瀚無垠的宇宙外面還有空間?科學家們給出的見解讓人驚訝
    浩瀚無垠的宇宙外面還有空間?科學家們給出的見解讓人驚訝。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人類慢慢的去探索到了宇宙,知道宇宙是非常的浩瀚無窮盡的,裡面存在著無數的星系,無數的星球。在人類的刻板印象裡,似乎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是唯一的,哪怕是天上的太陽跟星星都是屬於地球的。
  • 科學家:已到達5維空間!
    科學家:已到達5維空間!直到現在,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度過了幾百萬年的時間,由於人類的不斷進化,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物,能夠統治地球上的任何資源,不過相比於其他生物,人類其實並沒有那麼強悍,因為和其他生物一樣,始終躲不過生老病死的結果。
  • 蘇聯科學家的5個駭人聽聞的實驗:剝奪睡眠,換頭,打穿地球
    蘇聯科學家的5個駭人聽聞的實驗:剝奪睡眠,換頭,打穿地球1、赤塔殭屍事件2007年,網上盛傳過一段俄羅斯赤塔直升機拍攝的「殭屍」襲擊軍人的恐怖畫面,事後官方就將此地給封鎖了,原因說是搶劫案,但次日又說是因毒氣洩漏而封鎖該區域
  • 宇宙之外是什麼?5種科學假說幫你腦洞大開!
    從那時起,我們的宇宙就在不斷的膨脹之中,科學家觀測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已經達到直徑920億光年的範圍。既然是爆炸產生,那麼它就有起點,也有邊界,就像吹一個氣球,這個氣球所膨脹的範圍,就是我們宇宙的範圍,而這個氣球之外,就是宇宙之外。那麼在我們這個宇宙之外,究竟是什麼呢?是虛無還是有別的什麼東西?
  • 宇宙之外是什麼地方?科學家不敢公布的真相是什麼
    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們不敢想像!真相是什麼 儘管現在以我們的科技,沒有辦法探索到離地球太遠的地方,而對於這些地方我們也是很陌生。
  •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謎團,宇宙之外是什麼?
    現有理論認為,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不是無限的,宇宙的開始起源於一次大爆炸。數萬億年以後,宇宙可能會進行大擠壓。  有人曾經提出質疑,既然宇宙在膨脹,那就證明宇宙之外還有「空間」,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呢?多元宇宙由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三世正式提出,他認為,量子力學中存在多個平行世界,每次觀測量子力學的實驗結果都不一樣,因此不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之中。
  • 「宇宙之外」是什麼?難道在「宇宙之外」真的還有另一個宇宙嗎?
    但是確實關於宇宙是不是無限大,科學家們也沒有正確的解答,只是簡單的說成了宇宙是無限大的。而主要的原因相信大家應該也有知道的,那就是根據現在的人類科技水平還是無法深入宇宙。但是人類是進化生物,雖然由於科技的阻礙,無法真正了解到「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但部分科學家與天文學家們根據星體的研究遐想出「宇宙之外」應該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宇宙的不斷膨脹,告訴我們外面還有空間,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地球之外是浩瀚神秘的宇宙。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於地球之外的宇宙世界就開始了研究探索。 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起源普遍認為是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個奇點。 浩瀚的宇宙有很多的謎團等著我們破解,而其中有兩個謎團可以稱得上是終極奧秘,一個是宇宙的起源,一個則是宇宙之外是否有空間的存在,如果有空間,那麼宇宙的外面到底是什麼?
  • 倒黴又勇敢的科學家,科學家們測量地球的幾個小故事
    偉大的古希臘學者們,在討論地球是否圓的時候,就開始計算地球的周長了。這真是了不起的思維,那時普通人一生都走不了上千公裡,但他們有雄心計算地球究竟有多大。最早計算地球周長的人叫埃拉託色尼(公元前公元前275一前193),古希臘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學家。他是地理學之父,發明了地理這個詞。
  • 科學家們的集體靈異事件,雙縫幹涉實驗,傳達了什麼結果?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有章可查。不過每一次科學的大步提升,往往都伴隨著一次世界觀的崩潰。從最初腳下的土地是天圓地方,到現在證明地球就是一個球體。從最初的地心說到現在的日心說。到今天為止,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已經遠遠超過了先人,科學家可以利用現在已經掌握的規律,對世界上大部分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
  •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人類在探索很多未知領域時,沒有放棄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身上藏著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世界萬物皆有聯繫在早期之前,民間流傳著女媧造人的傳說,很多人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才明白,這一切跟女媧並沒有聯繫,人類能夠進化至今都是不容易的,與一句話相互呼應,那就是萬物皆有聯繫。世間萬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成長的,人類發展至今,能成為地球上的主人,更是來之不易。
  • 宇宙之外究竟是什麼?我們的意識是否可以想像出宇宙之外的之外?
    那麼今日我們所常說的宇宙指的是廣義上的萬物的總稱,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狹義上我們認為地球之外的一切稱之為宇宙。這包括最近的月球,太陽系大家族,銀河系這個龐然巨物,一直處於迷霧中的黑洞,還有銀河系外與銀河系類似的星系如:鄰居仙女座等。
  • 高級文明或許就隱藏在地球上,科學家在這其中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們在隱形文明中發現了什麼?建構模型道出緣由!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一個三維空間,而在三維空間之上有著四維空間,最高等級可以達到十一維度,雖然我們常說人類是一種高等智慧的生命體,但是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人類的文明只不過是一個開端而已,在地球之外可能會有著比人類文明更高等級的文明。
  • 3個假設猜想,顛覆了科學家們的思維!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正確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支持大爆炸理論。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那麼有關大爆炸之前的討論也就很有必要了。可能有人認為,奇點大爆炸沒有發生之前,空間,時間,物質等都不存在,自然也沒有什麼爆炸之前這樣的說法。如果宇宙時空是在大爆炸那一刻產生的,那麼在此之前,時空並不存在,所以我們不可能知道「之前」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