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SpaceX公司準備第四次摧毀一艘星際飛船測試艙,測試結果將決定下一步的星際飛船開發。
從技術上講,這將是SpaceX第二次試圖摧毀飛船測試罐SN7.1,此前9月17日晚的測試失敗。在14日和15日兩天的連續壓力測試之後,未知的問題取消了旨在故意摧毀SN7.1的第三輪測試。測試成功證明,SpaceX的最新測試艙和新型合金鋼能夠承受亞軌道發射的嚴酷考驗。
圖為2020年1月的星際飛船測試艙SN1和SN2
除了迄今為止唯一倖存的測試艙體SN2外,SpaceX最新的破壞性測試活動是建立在兩個未命名實驗艙的在1月份和6月份受控失敗的基礎上的。從本質上說,SN7.1是SN7的一個更複雜的版本,它集成了一個「推力圓盤」,以確保SpaceX的定製合金鋼也是猛禽引擎發動機推力結構部分的正確選擇,該結構的任務是將3-6個猛禽發動機的推力轉移到星際飛船的其餘部分。
圖為2020年3月測試中星際飛船測試艙SN2
從理論上講,SpaceX決定用新型304l型合金取代此前星艦原型機使用的301鋼,使飛船在低溫下不那麼脆,這意味著破裂的油箱應該會發生洩漏,而不是猛烈的爆炸。與其他火箭相比,這一特性對火箭的安全性和生存能力都是有利的。對於星艦測試艙SN7, SpaceX已經證明了它的定製合金鋼在爆裂前會輕微洩漏。
星際飛船測試艙SN7和SN7.1,分別拍攝於2020年6月和9月
同時,SN7被認為打破了SpaceX公司星際飛船油箱的內部壓力記錄,儘管有多個缺陷焊縫,這意味著如果SpaceX公司提高了建造質量,SN7.1可能會達到更高的壓力。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測試SN7.1坦克之前,SpaceX就已經完成了SN8的艙體部分,SN8是第一艘完全使用該公司定製的合金鋼的全尺寸星際飛船原型機。考慮到SN7.1已經通過了整整兩個晚上的無損測試,可以有把握地說,SpaceX可能對該艙體的性能感到滿意,304L鋼的可行性也已經經過了徹底的審查。
左起依次是SN6、SN8、SN9
如果在破壞測試罐SN7.1的過程中發現了令人討厭的發現,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但破壞性測試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驗證新設計,不如說是為了推動材料和製造技術的更為先進的極限。
等待被摧毀的星艦測試艙SN7.1
正如之前百家號天天頭條的小天寫道的那樣,在SN8原型機完全裝備好一個鼻錐、艙體和四個襟翼之前,SpaceX是否會開始對星際飛船SN8進行測試還有待觀察。如果SpaceX公司選擇在SN7.1完成測試後發射SN8,那麼這個原型機幾乎可以在SN7.1被摧毀後立即準備好送往發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