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2020-06-11 科技天文

宇宙浩瀚無窮,我們人類已經探索的區域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太過於渺小。但是在有限的,已經被探索的領域裡,我們依舊有無數個難題無法解答。比如恆星與行星的數量關係,是一個恆星更穩定,更適合生命的生存,還是多個恆星更好?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在小說《三體》中我們都知道,三體星人被三個恆星折磨得不行,那宇宙中真的有這樣的現象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宇宙那些單日和多日行星,看看擁有不同數量太陽的行星都有哪些特點吧。

一陽開泰:地球

沒啥好說的!大家都已經很了解了。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雙日同天:克卜勒-1647b行星

一顆有著兩個「太陽」的行星。這種行星就像是星球大戰天行者家族的故鄉「塔圖因」一樣,可以看到雙子落日的美景。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袤的宇宙之中。大多數的恆星並非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是像太陽一樣的單個恆星,這只是常識帶給我們的錯覺。其實在宇宙之中,擁有兩個「太陽」的雙恆星更為常見。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因為恆星的誕生,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成對出現。他們之間相互環繞,一起做運動。至少在我們的銀河系之中,出現的雙恆星系統比太陽系這種單恆星系統更多。

而且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由於低質量的恆星在宇宙範圍內更普遍。因此低質量雙恆星系統誕生生命的可能性要高於單恆星系統。也許外星人可能還比較好奇為什麼會有生命,生活在一個只能看到單個落日的星球上。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三日凌空:HD 131399Ab行星

一顆有著三個「太陽」的行星。由於恆星的運行軌道無法計算,就像三體人的世界一樣。這裡的白晝也許只是一瞬間,也許長達上百年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三顆恆星存在於一個恆星系統內,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因為三個恆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很難形成穩定的環境。而在星系模擬系統中,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計算後,我們發現當三個恆星中加入一顆行星後。這顆行星會被無數次的彈射出去,不能穩定的存在於這個三恆星系統內。

但是事實就這麼鮮明的擺在了我們的眼前,讓我們不得不感慨宇宙的宏大與不可思議。其實在數學上這種三恆星系統已經被嚴格證明了,但它不存在穩定解,而是混沌,無理的。這句話可能比較難理解,我舉個例子。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比如說π這個數字,我們已經通過計算知道了它的存在。並且知道它是三和四之間的一個數字,但你卻永遠無法在尺子上找到它的位置。所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將它計算到小數點後30萬億位了,也不能確定它的存在,它依舊是個無理數

同理,三恆星系統也是這樣。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知道這種系統存在,卻不能像計算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周期那樣,去計算出它的位置和軌道。

就像劉慈欣的三體小說描寫的那樣,最初三體人一直都在計算太陽出現的規律,想以此來確定自己的生活時間,避免文明的滅絕。可無數次的嘗試後,最終迎來的卻是此題無解的噩耗。

三體人的星球原型被科學家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文明晉級的契機?

如果能破解這個問題,那對萬有引力的研究將迎來一次突破性的發展。跨越星河會成為現實,甚至會打開一直於無形中遮蔽著我們人類認知的大門,人類文明很可能因此進入了新的紀元!

本文參加,內容為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既然三體人是「恆星文明」,為何他們不改造火星?
    在《三體》小說中,因為葉文潔回復了來自太空中的未知文明信號,讓地球的坐標暴露了,於是三體人發現了這顆位於太陽系之中的宜居行星。為了生存,三體人打算前往地球摧毀人類的家園,將地球據為己有。根據劉慈欣在小說中的描述,如果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劃分,三體人的文明程度應該是屬於二級的恆星文明。不過,它們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然比人類發達許多,但卻並沒有掌握光速,從三體星系出發前往地球需要上千年的時間。雖然三體人並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文明,不過對比文明程度還不及行星文明70%的人類來說,它們已經非常強大了。
  • 科學家推斷:或許外星文明將高出地球人類
    正因如此,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所以三體人擁有著脫水的能力。當氣候惡劣時,他們會進入脫水狀態,變成一個沒有血液,骨頭軟化的"紙人";等到氣候適合生存時,它們只需要泡在水裡,就可以重新活過來。三體文明一直在遭遇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三體人則受夠了在未知的境遇中艱難地生存,他們永遠預測不了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三體人急需一個適於生存的環境。
  • 人類目前處在0.7級文明,那麼1級文明有多強?三體人又在第幾級?
    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的顯示,地球人類目前正處在第0.7級文明,那麼1級文明有多強大呢?眾多科幻迷熟悉的三體人,又是屬於第幾級呢?卡爾達肖夫指出,判斷一個文明是否發達有兩個標準,一是自身的科技程度,二是自身能夠運用的能源。也就是說,哪怕人類發明了一個飛機,但卻要燒柴火,那麼他的文明程度也不會太高。
  • 三體人用「質子」科技將人類牢牢鎖死,未來人類有機會突破嗎
    自從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之後,中國的科幻文學開始風靡世界,《三體》中嚴謹的硬核科幻,也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如果您看過《三體》的話,應該知道外星人製造了一個智能質子,它通過二維展開後,被改造成為智能微觀粒子,可以進行通訊,幹擾人類粒子加速器等任務
  • 三體人1965年發現地球,為何不攻擊?劉慈欣:這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或許便是由於這樣的「遭遇」使得後來的葉文潔對人類失去了期望。當有機會的時分,她就把地球坐標洩漏給了三體人。關於這種說法,網友各說不一,但有人拿出了強有力的舉例,證實早在1965年的時分,地球就現已被三體文明發現了。關於外星文明來說,估量想發現地球並不難。
  • 霍金預言或將成為現實?科學家發現另一星球,有水有大氣
    在每一個探索的星球當中,人類總能發現一些人類能夠生存的條。其實在人類探索的過程當中,早已經發現了有20多個和地球非常相似的一些星球,但是它們距離地球的路程太過遙遠,估計人類還沒到達就已經餓死在前往新地球的路上了。知道這一消息後,人類又開始沮喪了。但是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科學家們,相信人類的智慧。世界上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
  • 神秘星球將抵達地球,科學家發現後引擔憂:或是外星文明的產物
    然而前不久,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了神秘星球,並且推測,或許這並不是偶然的事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今年的冬天,地球或許會增加一顆新的小衛星,科學家將這顆衛星命名為2020SO,那麼這顆小衛星真的會成為地球的衛星嗎?
  • 「三體人」真的會來到地球嗎?
    當這三顆「太陽」同時出現在三體母星表面時,三體文明將被蒸發至毀滅,進入史前時期;當三顆「太陽」同時消失,三體文明將進入冰冷暗黑的長夜;只有當三顆「太陽」規律升起降落,三體文明才能順利發展。三體文明就這樣隨著「喜怒無常」的三顆「太陽」經歷了百餘次的毀滅與重生。 他們的星球上也沒有誕生出后羿那樣的英雄,沒有人能夠將多餘的「太陽」射下來。
  • 4.2光年處出現地球兄弟,有水有適宜溫度,或生活著「三體人」
    .2光年處出現一顆地球兄弟,有水有適宜溫度,或生活著「三體人」自從上個世紀人類開始探索外太空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得做好離開地球,去往其他星球生存的準備,另一方面則是科學家猜測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這些星球上也可能存在極大的概率孕育生命
  • 100萬年後的人類是啥樣?科學家設想,人類或成為「宇宙之神」!
    在近200年的時間中,我們也突破了科技水平的限制,創造了璀璨的科技文明,建立了輝煌有秩序的文明制度。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看法,人類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是否意味著我們的進化已經停止了呢?科學家認為這樣的說法是非常片面的,人類的進化從來沒有停下腳步,只不過在如今的形式下,進化已經變得越來越放慢了。
  •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現在的很多科學家都在積極的尋找地外文明,當然這一計劃的進行有很多人都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外星文明要比地球文明高級很多,就可能會給人類引來殺身之禍,在三體這本小說當中也是這樣描述的。地球人不斷的發射信號,尋找外星文明,把太陽作為一個信號的放大器,然後把這些信號傳播到太陽系之外的地方。
  • 《三體》中的三體文明是怎樣的?不擅隱藏的三體人思維如何?
    作者劉慈欣是以大尺度的時間與空間展開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將人性貫穿於全文,超越了傳統的道德主義。故事主講是地球人葉文潔意外收到三體文明的信號,由此引入三體人的侵略之旅。兩個文明在漫長的幾百年中,經歷了危機、威懾、廣播等紀元,最後將一絲文明薪火灑向浩然宇宙。然而,除了擬人化的智子以外,地球人並未接觸過三體人。
  • 三體人的故鄉找到了?距地球22.7光年,或存在液態水和生命
    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它們居住在距地球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a星,那裡同樣還有著《流浪地球》中被人類選中,前往移居的比鄰星。為何三體人要逃離自己的星球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天空中有「三個太陽」,氣候環境非常的惡劣。
  • 人類為何找不到外星文明?劉慈欣:方向錯了,他們可能不需要氧氣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不滿足於只探索地球,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的宇宙中。很多科學家堅信,在未知而又神秘的宇宙深處,一定存在著其他外星高等文明。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人類卻始終沒有尋找到外星文明的蹤跡。這不禁讓很多人感到困惑:難道茫茫宇宙中,人類是唯一的高智慧生命嗎?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三體人生存的星球附近有三顆恆星,他們的運行軌道極其不規則無法預測。也因為如此,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在他們的文明遭遇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之後,他們準備逃離這個鬼地方。正在這個時候,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於是三體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開。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類似三體的星球呢?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出現100億年,劉慈欣大膽猜測,它有多超前?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幻電影,在裡面會發生外星人入侵地球,它們雖然長得醜,但是科技卻很發達,是我們目前所到達不了的高度,所以人類被打得很狼狽;有的電影中有一兩個外星人來地球時落單,被科學家發現,用來研究,但是科學家對此卻也束手無策,怎麼研究都研究不透,一個不小心還會被反噬。
  • 比人類高級很多的三體文明,為何也不能預測三體運動?
    三體問題是物理學和數學中的難題,現在我們知道三體問題是無法求精確解的,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有三顆恆星,這三顆恆星相互繞行,他們無法預測三顆恆星的未來。在大劉的《三體》當中,描述了三體人經歷100多次的文明毀滅後侵略地球,原因是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環境非常惡劣,每過一段時間星球上要麼出現極寒,要麼出現極熱,然後使得整個文明毀滅。三體人的最後一次文明,終於可以實現星際航行,但是他們也無法解決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指的是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速度任意的質點天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
  • 在15億光年處,科學家發現重複6次的星球信號,劉慈欣:不要回應
    在15億光年處,科學家發現重複6次的星球信號,劉慈欣:不要回應從50年代開始,人類就嘗試搜索地外文明,人類為什麼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非要去搜索地外文明呢?如果地外文明具有侵略性,人類不是會遭遇像印第安文明那樣的命運,被歐洲先進文明給滅了,其實人類也不是沒想過這樣的問題,但是人類權衡利弊之後,還是發現繼續尋找外星文明對人類更有利,因為人類想像出兩種結果。而這些疑惑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面體現出來,裡面有很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其創意很超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看了都催更。
  • 三體人如何了解的「黑暗森林」法則?也許三體星上也有一個霍金
    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生前除了為人類的科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之外,還做出了很多預言。儘管其中有些預言在現在的視角來看似乎不可能實現,但仍然為人類的探索與發展開拓了更多的可能。霍金先生在對與外星文明的態度上,曾提出了一項警告,就是不要主動聯繫發現的外星文明,而且面對外星文明的信息也不要主動回復。這項警告與科幻巨著《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那麼,書中的三體人又是如何了解到的黑暗森林法則呢?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上)
    作為敵人的三體文明已經確定,人類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戰勝敵人。相比三體人的「思考=言詞」的「透明」思維模式,人類文明的最大優勢是悠久的謀略歷史和文化。黑暗森林的法則從更廣闊的「宇宙社會學」領域構成第二部最為關鍵的設定:人類戰勝三體的關鍵在於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破解連三體人也無法擺脫的「黑暗森林」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