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三體世界橫空出世!科學家推斷:或許外星文明將高出地球人類

2020-10-03 琪琪穿搭

一提到劉慈欣科幻小說代表作《三體》,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大劉將《三體》中世界觀寫得恢弘壯闊。書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水滴"等內容,也徹底地顛覆了人類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最為緊要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高等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

三體人生存的星球附近有三顆恆星,他們的運行軌道極其不規則無法預測。正因如此,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所以三體人擁有著脫水的能力。當氣候惡劣時,他們會進入脫水狀態,變成一個沒有血液,骨頭軟化的"紙人";等到氣候適合生存時,它們只需要泡在水裡,就可以重新活過來。

三體文明一直在遭遇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三體人則受夠了在未知的境遇中艱難地生存,他們永遠預測不了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三體人急需一個適於生存的環境。正在這個時候,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於是三體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開。

那麼,現實宇宙中是否存在類似三體的星球呢?

近些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的蹤跡、探索外太空是否存在其他利於生存的星球,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系外行星。人們也相信太陽系外的恆星存在著系外行星,可供人類在其正常生活,而且這個理論預測已經存在非常之久。

但直到1992年人類才真正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此後,美國宇航局的行星狩獵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很多系外行星。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已經超過了四千多顆。但其生存環境並非適合人類。

2019年,科學家在美國宇航局"苔絲"衛星收集的數據中發現了這樣一顆系外行星,和《三體》中描述的一樣,這顆行星擁有三顆太陽,離地球大約22.5光年,十分符合劉慈欣的《三體》系統。

科學家根據"苔絲"衛星收集的光譜和軌道數據,發現這顆行星和地球一樣是由巖石組成的,比地球還要大三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8倍。它的表明溫度最高可達160攝氏度,目前還不清楚這顆行星上有沒有大氣。它每5天繞其中一顆恆星旋轉一周。

目前科學家還無法判斷這顆星球上是否有文明存在。不過科學家推斷,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生命基本上是無法生存的。但是也不能排除他們的文明程度較高,生存在地下以躲避變化多端的環境。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不要試圖與他們進行通訊。霍金早就警告人類,不要試圖與外星人接觸,在科幻作品《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也有提到。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中就有一段這樣的文字闡述黑暗森林的基本原理: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簡言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類花了幾百年,經過耗資巨大的面壁計劃和慘烈的末日之戰後,才慢慢理解和接受了這套理論,並據此建立了與三體世界之間的威懾平衡。

《三體》雖說是科幻小說,卻可能比起許多現實主義作品都更加真實。作者劉慈欣的宇宙想像,又被稱為"硬科幻",因為他不是憑空想像的未來世界,而是建立在扎紮實實的物理學理論之上。

但,與其說《三體》是科幻,不如說它講述了人類在危急存亡時的種種選擇。這裡面的內容已經超越了道德、文化、法律、制度、人性,並且將生死存亡直接擺在每個讀者的眼前。

《三體》三部曲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特別的吸引人。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歐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你是否常常思考人性的複雜?你是否常常疑惑宇宙本質是規律還是混沌?外星文明是否存在?人類文明將何去何從?《三體》——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它將超越你的想像力,帶你探尋浩瀚未知的世界。

現在《三體》全套3冊只需要79.9元,僅僅是一頓午飯的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科幻巨作,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外星文明曾達到地球,卻沒打擾人類?科學家:地球上有真實例子
    但不幸的是,無論站在地球上的人有多焦慮,都沒有來自浩瀚宇宙的回應。他們在哪?為了解釋這種奇怪的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假設和推論,有的甚至懷疑宇宙中只有人類。但是,這種懷疑可能很快就會被拋棄,因為最近幾年《天文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宇宙中不僅有外星文明,它們很可能殖民了整個銀河系,甚至在幾百萬年前就到達了地球。
  • 《三體》成為現實?科學家計劃把太陽當放大鏡,搜尋外星文明
    《三體》中一個重要的情節,就是向太陽發射強大電磁波,開啟了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接觸的時代。現如今,科學家竟然真的計劃對太陽「下手」了。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天文學家西格爾提出了一個尋找外星文明的新辦法,那就是用太陽作為「引力透鏡」,來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這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這種方法提出了可能。相比《三體》中向太陽發射電磁波的辦法,把太陽當放大鏡的辦法,更加有機會實現。
  • 三體文明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三體.地球往事》解讀
    可以說,由這三條信息,催生出了兩大概念:第一是三體文明的出現。第二是地球叛軍的產生。而對於三體文明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生存機遇。三體文明掌握了地球的位置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迅速部署,對人類文明進行了分析。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讀過劉慈欣三體小說的任何人都知道,三體是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在這個科幻小說中,深刻描繪了距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生活環境、科技水平,以及宏大璀璨的宇宙。
  • 地球環境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等級卻低於三體文明?
    引言: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科學技術比人類的科學技術更加先進,一個水滴就可以摧毀人類1993艘戰艦,讓人類的太空防禦系統幾乎崩潰,唯有之前因害怕逃離的幾艘戰艦存活下去了。那麼問題來了,在《三體》中地球的環境要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會比三體文明低呢?
  • 《三體》葉文潔:地球人類的罪人?借外力來改造人類世界?
    《三體》小說中其實沒有絕對的壞人,被視為人類公敵的ETO成員也不能算,拯救派不過是將三體當神來崇拜,並以拯救三體作為終極目標,倖存派看似苟且偷生的帶路黨,但也是為了能在終極戰爭中倖存下來,甚至是以伊文斯為首的降臨派,看似對人類本性已徹底絕望,但這種絕望最早也是源自現代文明導致的地球物種大滅絕,這種感情可以說是因愛生恨,作為地球三體組織與三體人的主要聯絡人,伊文斯有句座右銘引發讀者思考
  • 三體一書中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還有別的選擇嗎?
    小說三體是劉慈欣代表科幻小說,三體一書給讀者描繪出了一副與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宇宙截然不同的宇宙圖景。在三體的宇宙框架中,外星文明遍布宇宙但大家都遵循黑暗森林法則,誰也不會透露自己的存在更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即便外星文明遍布宇宙人類也難以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
  • 為何人類始終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給出了3種解釋
    1977年,拉薩連續發生了兩艘攜帶著人類文明信息的探測器,分別為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如今他們已經在宇宙中孤獨的飛行了43年,但遺憾的是,目前卻仍未飛出太陽系,也同樣沒有發現其他高等文明的痕跡。為什麼會這樣?生命到底在哪裡呢?經過系統的評估與討論,科學家們一致認為,人類始終找不到外星文明,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原因。
  • 外星文明曾到達地球,卻沒打擾我們?科學家:地球上有真實例子
    據科學家們的觀察和研究,這個島上土著民族的特徵與非洲非常原始的一個物種非常相似,因此有科學家認為他們是最早離開非洲的智人的直系後代。北森蒂納爾人的文明進程極其落後,從他們的工具和行為習慣來看,科學家們認為他們至少與外部世界有兩萬多年的文明淵源。即是說,他們的文明進程仍處於舊石器時代,是人類公認的活化石。
  • 《三體.地球往事》:葉文潔為何背叛人類文明,卻始終死不悔改?
    ,又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了外星文明,讓她不惜代價背叛地球,選擇幫助三體文明降臨地球,期待三體文明能夠改造人類。就如葉文潔,她對人類文明失望,一廂情願的認為外星文明能夠改造人類,在人類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向三體發送了地球的信息。這樣做成全了葉文潔自己,結果是可能實現她的理想,然而,幾十億的地球人類何其無辜,近四個世紀的人類要生活在世界末日的恐慌下,而那最後的一代人類,甚至可能還來不及長大,便要命喪三體人之手。
  • 外星文明一旦發來訊號,人類該如何處理?大科學家霍金早已表態
    黑暗森林法則是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所提出的一種重要概念,其基本的大概內容是,我們可以將浩瀚的宇宙想像成一個大的黑暗森林,森林中的每個文明都拿著一把可以屠殺其他文明的獵槍,每個文明必須在小心翼翼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獵殺掉其他有威脅的文明。
  • 人類為何找不到外星文明?劉慈欣:方向錯了,他們可能不需要氧氣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不滿足於只探索地球,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的宇宙中。很多科學家堅信,在未知而又神秘的宇宙深處,一定存在著其他外星高等文明。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人類卻始終沒有尋找到外星文明的蹤跡。這不禁讓很多人感到困惑:難道茫茫宇宙中,人類是唯一的高智慧生命嗎?
  • 小說《三體》中,其實三體文明像一位長者一樣保護了地球文明
    看過《三體》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說雖然以三體命名,可是對三體人的描寫很少,大部分描寫的還是人類世界。書中只提到了兩個三體人類,一個智子,一個是1937號觀察員,內容也很小一部分。在三體世界中,地球文明又是怎樣的一種角色呢?
  • 螞蟻眼中的人類是怎樣的?科學家:或許外星文明存在高維度空間中
    科學家:或許外星文明存在高維度空間中引言:自人類誕生以來,有了自己的文明之後,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慾吧,導致在人類不斷地進步的過程中,人類不僅僅滿足於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是事情了,將眼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我們都知道宇宙像一個萬花筒一樣,包羅萬象。宇宙就是一切物質的總和,在宇宙當中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不管是物質還是能量,都是一切萬物的統一。
  • 人類還沒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外星文明已經到過地球了?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浩瀚無邊,人類至今都無法窺見它的全貌。有關其他智慧生命體存在的說法,始終是科學家探索的重點,在所有有關外星文明的假設中,時間是一個關鍵因素。最近有研究表明,外星文明很有可能在幾百萬年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經到達過地球,並且他們飛行的方式和途徑也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根據科學家們的分析,由於恆星系統以及行星運行軌道的規律性,外星文明如果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很有可能需要計算合適的距離,在合適的時機才能到訪地球。
  • 神秘信號16天一次,外星文明正在呼喚人類?科學難以解釋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極大地幫助了人類。它不僅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極大地拓寬了人類探索的視野和範圍,甚至讓人類實現了離開地球,踏上宇宙百萬年的夢想。然而,當踏入宇宙的新鮮感逐漸消退時,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接踵而至,科學家和普通人的腦海中開始出現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存在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
  •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現在的很多科學家都在積極的尋找地外文明,當然這一計劃的進行有很多人都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外星文明要比地球文明高級很多,就可能會給人類引來殺身之禍,在三體這本小說當中也是這樣描述的。地球人不斷的發射信號,尋找外星文明,把太陽作為一個信號的放大器,然後把這些信號傳播到太陽系之外的地方。
  • 「外星文明」出現了?巡天望遠鏡最新發現,而劉慈欣早給出了解釋
    「外星文明」出現了?巡天望遠鏡最新發現,而劉慈欣早給出了解釋從遠古到如今,人類從來沒有放棄對宇宙的探索。在過去短短幾十年,人類不僅登陸了月球和火星,也大致地完成了對於太陽系的基本探索。在對太陽系這個界面的認識上,人類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相對於浩瀚無垠的宇宙來說,人類所在的太陽系也只是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個恆星系而已。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出現100億年,劉慈欣大膽猜測,它有多超前?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幻電影,在裡面會發生外星人入侵地球,它們雖然長得醜,但是科技卻很發達,是我們目前所到達不了的高度,所以人類被打得很狼狽;有的電影中有一兩個外星人來地球時落單,被科學家發現,用來研究,但是科學家對此卻也束手無策,怎麼研究都研究不透,一個不小心還會被反噬。
  • 地球文明,700年超越三體文明,《三體》:「權遊」也是三體文明
    恆紀元則是與我們地球相近的環境。競爭越厲害,發展也就越強勁,接下來咱們來通過地球的發展預測三體文明的發展路徑。先說咱們地球,有人說工業科技可能誕生科技爆炸,那麼是什麼引起的科技爆炸呢?歸結到底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