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極大地幫助了人類。它不僅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極大地拓寬了人類探索的視野和範圍,甚至讓人類實現了離開地球,踏上宇宙百萬年的夢想。
然而,當踏入宇宙的新鮮感逐漸消退時,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接踵而至,科學家和普通人的腦海中開始出現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存在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找到在文明和科技發展中可以作為參考的「燈塔」,科學家們開始在宇宙中「尖叫」,各種信號不斷地向浩瀚的宇宙發出。
1977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相繼進入宇宙。這兩個攜帶著人類DNA信息、地球聲音、圖片和太陽系位置的探測器,不僅肩負著探索太陽系其他星球的任務,還充當著「地球名片」,希望有一天被外星文明發現。
今天,「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43年飛行211億公裡。雖然離飛出太陽系還很遠,但至少給人類留下了一線希望,以防路過太陽系的外星文明發現。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給人類潑了一盆冷水。無數的信號被送到宇宙深處,就像沉入大海,沒有任何反應。
許多悲觀主義者開始認為人類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但是這個想法很快就被主流科學界否決了,因為光是銀河系就有上億顆恆星,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在宇宙中大約能看到2000-2000億顆恆星。在這麼大的基數下,外星人不存在的概率遠遠低於存在的概率。
既然外星人的概率接近100%,他們在哪裡?因為對信號沒有反應,科學家們改變了思維,開始收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無線電波,試圖尋找外星人的蹤跡。這個項目叫「SETI」,意思是「搜尋外星智能項目」。
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宇宙中會有無線電波。事實上,宇宙中充滿了無線電波。各種行星、恆星、星雲都會產生無線電波,但這些波幾乎是混沌的,毫無意義的。
但是,總有例外。除了混沌無線電波,還有一種無線電波,它不僅非常神秘和罕見,而且極其暴力。它能在幾毫秒內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射電天文學圈稱這種現象為「快速無線電波」(FRB)。
這種無線電波是如何產生的,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看法,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由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或引力很大的黑洞產生的。
2020年1月,一個科學小組通過CHEM射電望遠鏡發現,在名為「J015800.28 654253.0」的螺旋星系中,有一個名為「180916」的無線電波。J0158 65 "特別有規律。他們追蹤了2018年9月16日至2019年10月30日無線電波反覆爆發的時間,發現無線電信號每小時釋放兩次,釋放過程可以持續4天,沉默12天後回收。
因此,科學家確定爆發期約為16.35至18天。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並證實快速射電爆發具有規律性的周期性。
為什麼這個快速無線電波顯示16天的周期?研究專家認為,快速無線電波可能圍繞恆星或黑洞運行,並受到另一個天體的幹擾,因此它們表現出這樣的周期性。
當然,這只是科學家的猜測,並不是最終結論,因為它無法解釋為什麼這種天空會發出快速的無線電波。
事實上,在大多數科學家對這一現象感到困惑的時候,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表明周期性的快速無線電波可能是外星文明對人類或外界的「召喚」。
就像人類向宇宙發送無數有規律的無線信號,試圖讓可能的外星文明知道人類的存在一樣,也許在距離地球5億光年的螺旋星系中,也有一個文明試圖像人類一樣「尖叫」,試圖引起宇宙中「同類」的注意。
總的來說,無論這個發現規律是外星文明的「召喚」,還是宇宙中罕見的自然現象,都說明浩瀚的宇宙中還有很多東西是科學無法解釋的。但是,如果真的是外星文明,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宇宙之中,也許有更高的等級的文明存在,但與它可能帶來的好處相對應的,還有更加致命的未知威脅。在不明白對方意圖的情況下,不要暴露人類文明的存在。
在劉慈欣的「三體世界」裡,人類回應了來自外太空的「敲門聲」,等來的卻不是友好的問候,而是一個更高級文明的威脅。地球上的基礎科學被鎖死,大量科學家自殺,而龐大的三體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沒有了科技作為依託,僅為0.7級的地球文明如何抵禦已經位於高級文明階段的三體文明?
《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一部小說,書中描繪的世界觀恢弘壯闊,而且其中出現了一個高等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除此之外,劉慈欣提到的很多概念都是聞所未聞。通過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在《三體》中對外星文明展開了大膽猜測。
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它帶給我們的震撼,絕不是一兩部科幻電影能比擬的。
正因為如此,《三體》這部小說才會火遍全球,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他也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得該獎項的作家。
劉慈欣憑藉一人之力,就把科幻小說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更難能可貴的是,《三體》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如今,《三體》早已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遠銷海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大批《三體》和劉慈欣的忠實粉絲。
曾拍攝過《阿凡達》的著名導演卡梅隆,曾與劉慈欣親切面談過,並且表示希望能夠獲得拍攝《三體》電影的機會。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繫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步都無比精彩。
這三本書不僅閱讀性強,而且世界觀宏大,不僅能給你和你的孩子帶來不一般的閱讀體驗,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你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閱讀開拓眼界,詩書改變精氣神。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手機的普及,讓閱讀變得碎片化也簡單化了許多,你的掌心有多久沒有觸碰過書籍了,你的眼睛又有多久沒有閱讀過紙質的書頁?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小卡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