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正在塔比星附近大搞土木工程?

2020-12-03 天文在線

圖解:藝術家的想法是一顆恆星周圍圍繞著一群彗星。彗星群曾是塔比星變暗這一不尋常現象的主要解釋。但天文學家還未有證據證實彗星群的存在。

塔比星可以說是我們銀河系中最神秘,最有爭議的恆星了。

這顆恆星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它迅速成名是因為有民間學者在進行任務數據研究時,發現這顆恆星在2011-2013年間明顯變得黯淡並忽隱忽現。關於這一詭異現象的解釋很多,然而沒有一種能完全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明確答案的缺失使人們推測那是外星高級文明正在我們稱之為塔比星的恆星周圍周圍打造「巨型建築」。

現在,這顆恆星又神秘地重現光明,人們燃起了希望,認為天文學家已經掌握它的活動情況,有關這顆恆星地清晰解釋將指日可待。

克卜勒的神秘恆星

克卜勒的使命是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或叫做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系外行星」。它通過探測系外行星經過恆星面前時恆星發出的及其微弱的光(這樣的事件稱為「凌日」)發現這樣的行星。克卜勒這個意義深遠的任務使得數千個陌生世界得以發現,向人們展示了我們銀河系內多到難以想像的行星們。實際上,我們沒有足夠多的科學家能夠妥善分析這個任務產生的海量數據。民間學者便加入了進去。

這些行星獵人們眾包項目的行為使得千上萬的參與者得以接觸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因而促成了一些重大的系外行星發現。

例如,在克卜勒的首次任務期間,其中的一個探測目標為KIC 8462852,是一顆典型的1,300 光年外的位於天鵝星座的F型主星序恆星。然而,行星獵人們發現這顆恆星十分特別,很明顯KIC 8462852展現出來的亮度變化不是平常的系外星球發出信號的方式——這完完全全是個不一樣的怪物。

這顆恆星所謂的「光變曲線」(總體來說克卜勒長期以來一直在探測的星光強度)就是一團糟。從2011至2013年,光的強度有過大幅下降以及多次出現過幹擾,暗示了環繞這顆恆星的軌道上有許多物體。而其中一些物質大到足以說明它們擋住了多少可見光。有一次光強度的的下降使得這顆恆星難以置信的暗淡了22%。考慮到個頭極大的氣態巨型系外行星只會使一顆恆星的亮度降低微不足道的1%,這一點暗示了恆星軌道上的物體多麼的碩大無朋。

2015年10月,一個提交論文預印本中詳細記載了這些結果(文章後來被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這顆恆星的綽號是「塔比星」(或博亞吉安星)以領導這項研究的Tabetha S. Boyajian博士的名字命名。

為了解釋這種奇怪的傳輸信號,太空人們認為在這顆恆星周圍一定存在巨大的塵埃雲團。然而這並不能完全解釋這一現象;KIC 8462852並非一顆年輕的恆星。殘骸組成的塵埃環常常出現在年輕的,正在製造行星的恆星周圍。

圖解:藝術家們認為這是一顆年輕的恆星,周圍被各類物質環繞。這樣的雲團狀物質能夠令人信服地解釋一顆恆星為何變得黯淡,然而,塔比星並不完全符合這樣的形象設置,因為它並非一顆年輕的恆星。

研究者們隨後調查了因偶爾發生的行星碰撞導致塵埃出現的可能性。然而,這種性質的碰撞將會產生特定的熱能標記,即過量的紅外輻射,但是後續的觀察中並沒有發現這樣的標記。

要是有一群數量可觀彗星因為引力的緣故被一顆經過的恆星撞入了KIC 8462852的軌道會如何?這種情況足以導致其變暗嗎?雖說這個想法是用來解釋這一神秘事件的主流猜想之一,但關於這顆恆星的其他觀測連彗星群存在的佐證都未發現。

由於沒有明確答案,天文學家們一直在進行一些非常規的思考,希望以此解釋KIC 8462852的光變曲線。在最初的克卜勒觀測被宣布後,Boyajian暗示說一些「其他的」設想正在研究中,在一次如今看起來聲名狼籍的,於2015年10月15日與大西洋月刊的訪談中,賓夕法尼亞州的天文學家Jason Wright 透露了所謂「其他設想」中某一種設想的一些細節。

Wright 表示:「外星人總是你最後才會考慮的一種假設,但是這看起來就像你所能想到的一個外星文明所建造的東西。」在這次訪談之前塔比星是一項科學趣聞。現在它成了媒體焦點,綽號為「外星巨型建築星」

雖說KIC 8462852's的怪異很有可能會有一個自然的解釋,這一解釋很有可能至今被天文學界忽視,且外星人的解釋是最不可能的一種,但這一假設似乎並未消失。

圖解:藝術家關於一顆行星和原行星碰撞的想法。天文學家認為這樣的嚴重的撞擊會導致塔比星變得黯淡。

戴森球

但是,什麼樣的外星文明可能建造如此大的東西以至於可以遮住整顆恆星的光芒?他們此舉的目的又是什麼?

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Nikolai Kardashev創立了一個假想的卡爾達舍夫等級(Kardashev scale),即從宇宙觀的角度來描述當能源需求增加時,一個文明的高級程度。

例如,I型的卡爾達舍夫文明,應該先進到能夠駕馭一顆行星從母星那裡得來所有能源。人類要想達到這樣的程度,預計還需要100-200年。II型文明對能源的需求更大且需要駕馭星恆星所產生的所有能源。為了達到這一目標,II型文明會考慮在恆星周圍建造一系列數量可觀的太陽能收集器,或者乾脆完全將恆星包裹在一個「戴森球」內。III型文明則擁有難以想像的能力駕馭整個銀河系所產生的能量,雖然2015年一個中紅外光調查得出結論說,卡爾達舍夫III型文明要麼極為稀少,要麼根本不存在於近域宇宙中。

但是,塔比星的怪異是否是II型文明的的首要證明?

戴森球的說法首次出現在1937年Olaf Stapledon的科幻小說「Star Maker」中,物理學家Freeman Dyson 發表於1960年的文章《尋找紅外輻射的人造恆星源頭》普及了這一概念。戴森球即假想的可能包裹整個恆星的「巨型建築」。當我們研究KIC 8462852古怪的變暗事件時,這一信號可以被解釋為戴森球正在建造中。或者可以認為這一現象是「戴森雲」,即在這顆恆星的軌道上有許多小型的太陽能採集者。

除了奇怪的傳輸信號外,天文學家們還注意到這顆恆星在過去的一百年中逐漸變暗,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一個巨型建築在建造中。

為了調查這一可能性,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在2015年11月將功能強大的艾倫望遠鏡陣列對準了塔比星觀察了兩個多星期,希望聽到任何可能來自高級地外文明的無線電信號,結果一無所獲。

故技重施

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們還一直在猜測有關KIC 8462852怪異現象的背後可能存在的原因,且能夠參考的只有過去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但是之後,這顆恆星的亮度又大幅下降,在網上激起了一串警覺的聲音。

「大約在今天凌晨4點,我接到塔比(博亞吉安)的電話,告訴我亞利桑那州的Fairborn觀測點證實這顆恆星比平時黯淡了3%,這可以說明我們有十足的把握這不是數據上的巧合。」 Wright在網絡直播中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經在不同的觀測點證實了這一點。」

第一次的變暗事件已經結束,但是如果塔比星決定故技重施,那一定會有更多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一次,天文愛好者和專業的天文學家們正在紀錄這顆恆星變暗期間產生的星光的光譜,看看經過這顆恆星面前的物體是否留下一些能表明身份的化學印記。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cience-IAN O'NEILL-sissimin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在1964年,在「戴森球」的基礎上,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設想了星際文明的的等級。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在1964年,在「戴森球」的基礎上,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設想了星際文明的的等級。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塔比星疑似外星文明巨大戴森球建築終於揭秘,不是你想像中那樣!
    塔比星編號為KIC 8462852,是一顆離地球約1480光年的恆星,位於天琴座和天鵝座之間。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巡天數據發現,塔比星的亮度經常發生大幅度的變化,最大一次竟然下降了22%!在排除了眾多可能性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傑森·賴特提出了一個激進的假設:塔比星周圍存在高級外星智慧文明圍繞恆星建造的巨大戴森球結構!
  •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可能與塔比星有關,難道霍金的預言瞞不住了?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可能與塔比星有關,難道霍金的預言瞞不住了?提起劉慈欣,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三體》這部小說已經是紅遍網絡。它講述的是宇宙文明之間的故事,劉慈欣提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黑暗森林法則」。
  • 為什麼1470光年外的塔比星會引起天文學家的關注?
    關於塔比星的亮度異常變化存在多種解釋,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所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以在恆星周圍建造出一種球形結構——戴森球,由此來大量收集恆星的能量用於文明的發展。對於一個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他們已經發展到II型文明的程度。
  • 更多外星文明「戴森球」現身?閃爍恆星已達21顆,科學無法解釋
    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處有一個恆星名為「塔比星」(tabby star),許多人懷疑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之一。最開始科學家們猜測造成這樣的觀察結果,可能是塔比星附近有大量密集的宇宙塵埃,這些塵埃遮住了塔比星的光芒,所以人類才會觀測到如此詭異的結果。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一個文明的發展水平越高,對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而能夠利用更多的能源也就代表著文明等級的提升,所以根據卡達爾肖夫指數,宇宙文明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等級。不過人類暫時無法想像的事物,更高等的文明卻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戴森球理論出現之後,人類在進行宇宙探索和觀測的時候非常注意尋找類似的結構,以期能夠藉此找到外星文明。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一個文明的發展水平越高,對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而能夠利用更多的能源也就代表著文明等級的提升,所以根據卡達爾肖夫指數不過人類暫時無法想像的事物,更高等的文明卻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戴森球理論出現之後,人類在進行宇宙探索和觀測的時候非常注意尋找類似的結構,以期能夠藉此找到外星文明。
  • 為什麼人類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外星文明?可能我們尋找的方向錯了
    事實上並沒有,曾經射電望遠鏡在1977年接收到一個神秘的「Wow」信號,這個信號非常有規律,當時不少的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就是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可是後來這樣的信號再也沒有接收到,而且科學家對此信號研究了35年,也沒有搞明白它到底是什麼?
  • 塔比星上又有新證據
    截至上周五,塔比星的光度在短短幾天內已突然變暗3%。塔比星距離地球1480光年,直徑是太陽的1.6倍,質量是太陽的1.2倍,是天鵝座的一顆普通恆星。自2011年起,科學家們已數次觀察到它的亮度大幅度衰減。2015年,塔比星亮度異常波動更是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 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宇宙三級文明塔比星真的存在宇宙二級文明嗎事實上,塔比星便是編號KIC 8462852的恆星,由於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天文學家塔比薩·博雅吉安領導著關於這顆恆星的研究,所以這顆恆星也被稱為「塔比星」。基於此,一些科學家認為,環繞塔比星的行星之中很可能出現了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的亮度之所以會不斷變化,是由於這個文明建立了戴森球來「開採」塔比星的能量所致!
  • 系外恆星光度突降3% 被疑為高級外星文明舉動所致
    截至上周五,塔比星的光度在短短幾天內已突然變暗3%。2015年,塔比星亮度異常波動更是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事情起源於美國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外號「塔比」的塔貝莎·博亞吉安(Tabetha Boyajian)的發現,她觀察到這顆標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出現過大規模光強衰減,此後,這顆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監測到的恆星就受到天文學界和愛好者的「追捧」,被稱為「塔比星」。
  • 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這裡可能有我們正在尋找的外星文明,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我們只能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
  • 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2、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
  • 塔比星絕逼沒有外星人,宇宙II級文明建造戴森球只是一個傳說
    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塔比星曾經如日中天,雖然它離我們有1480光年。
  • 建造戴森球,掌控恆星能源的外星高等文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嗎?
    「戴森球」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假說,即一個足夠發達的外星文明如果想完全控制本星系的所有能源,可以選擇建造一個極其巨大的球面建築,將整個恆星都包在裡面。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這種外星文明掌控的能源高達4×10^26 W,已經達到II型文明,即恆星文明階段!那麼人類能操控的能源有多少呢?本質上說,人類使用的所有能源都來自於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
  • 1400光年外發現的塔比星,上面真的存在生命嗎?它們是幾級文明?
    距離地球一千四百多光年的博雅吉安之星,我們俗稱它為塔比星這麼一顆恆星,它本該也是15萬顆恆星中毫不起眼的一刻。但直到科學家發現它那異常的光變曲線塔比星的亮度似乎會出現隨機的下降,並不規律。其中的一些只持續幾個小時,另一些可達幾個星期,一些亮度的降低幾乎難以察覺,而另一些則多達20%。
  • 破解塔比星之謎:不是外星人的戴森球
    Credit: John Passos塔比星的亮度變化存在一定周期性,類似於太陽的周期性活動,例如,2017年5月開始到現在,塔比星的亮度又發生了多次周期性變化,但變化幅度只有百分之2到百分之3,如下圖。由於不同時期亮度減小的最大值不同、且變化周期不固定,這種周期性變化並不算嚴格的周期性變化,只能說是「準周期性變化」。
  • 外星文明如在塔比星和太陽同齡時出現,或將比人類先進幾十億年
    塔比星離我們只有40光年。天文學家最近發現,塔比星已不年輕,它誕生在大約54億至98億年前,比太陽年長了差不多一倍。塔比星周圍的「七大奇蹟」是早前由美國宇航局宣布發現的。這7顆類地行星中有3顆位於宜居帶,表面可能有液態水。但所有7顆行星很可能都已被塔比星潮汐鎖定,永久地將它們的一個半球朝向它們的主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