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外星文明「戴森球」現身?閃爍恆星已達21顆,科學無法解釋

2021-02-23 UFO

在說「塔比星」之前我們首先介紹一下克卜勒望遠鏡。2009年3月7日克卜勒望遠鏡升空,它不僅要觀測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同時還要尋找和太陽系有著相同結構的恆星,因為這種結構的恆星系中可能會誕生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

而它的尋找方法主要是「掩食法」。如果一顆恆星有行星公轉,那麼這顆行星在某個角度比如會遮蓋住恆星發出的光芒,然後科學家們只要觀察恆星光芒的變化規律,就能夠準確的判斷恆星周圍是否有行星的存在,甚至還能夠大體判斷行星的大小以及距離恆星的位置。

通過這個方法,科學家們已經研究觀察了上千個恆星系,在這其中找到了許多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

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處有一個恆星名為「塔比星」(tabby star),許多人懷疑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之一。

因為根據觀察,塔比星的光度曾經多次離奇減少,最多的一次竟然減少了22%之多。要知道這種現象是極為反常的,因為就算塔比星周圍有行星繞其公轉,那麼它的亮度減少最多也不會超過1%。

最開始科學家們猜測造成這樣的觀察結果,可能是塔比星附近有大量密集的宇宙塵埃,這些塵埃遮住了塔比星的光芒,所以人類才會觀測到如此詭異的結果。

然而仔細思考之後這個猜測被否定了,因為能夠使恆星光度下降幅度達22%的塵埃體量是非常驚人的,這麼多的塵埃並不會憑空出現,周圍必定發生過天體碰撞或者是體積極大的彗星經過。

而這兩種產生大量宇宙塵埃的方式,必然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紅外線,可在光譜上並未觀察到,所以宇宙塵埃的猜測被否決了。

既然宇宙塵埃不可能,那麼究竟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光度下降如此之多呢?就在大多數科學家對此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塔比星的外面可能有一個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結構。

眾所周知,科學家們按照可使用能源等級,對宇宙中的文明進行了分級。如果一個文明能夠直接使用恆星能源,那麼這個文明就是一個二級文明,而「戴森球」就是科學家猜想他們收取恆星能源的裝置。

所以說,如果塔比星光度變暗真的因為外側有一個戴森球的話,那麼製造戴森球外星文明的發達程度肯定超出了人類的想像,畢竟人類目前連一級文明都算不上。

目前,專門尋找宇宙中外星文明的「SETI」,已經將他們的艾倫望遠鏡對準了1500光年外的塔比星,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有所發現。

然而就在科學家們以為只有「塔比星」的光度會離奇變化時,「超新星自動化巡天調查(ASAS-SN)」數據卻顯示,塔比星之後又發現了21顆詭異「閃爍」的恆星。

這21顆恆星中,有的光度變化的詭異程度甚至遠超塔比星,例如「EPIC 204376071」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亮度竟然下降了驚人的80%左右。

而「EPIC 249706694」這顆恆星的光度變化周期雖然極為規律,但是光度的變化程度卻是非常隨機的。

通過對這些恆星光度變化曲線的分析整理,科學家們按亮度變化規律將它們分為了「快速減弱型」以及「緩慢減弱型」。

這樣進行分類之後,包括塔比星在內的15顆恆星被分到了「緩慢減弱型」的分類中,剩下的則被分到了「快速減弱型」的分類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將它們進行了分類,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恆星光度大幅度變化,科學界至今無法給出一個統一且合理的解釋,而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外圍有「戴森球」結構,似乎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UFO情報站

UFO愛好者聚集地

請加情報站員入群

↓↓

 往期推薦 


聲明:部分素材源於網絡。本平臺尊重版權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更多「戴森球」現身?目前已達21個,科學無法解釋
    關於外星文明的問題一直經久不衰,從人類進入宇宙那刻起,對外星文明的探尋就一直是個嚴肅認真的科研課題,因為宇宙中天體的數量難以估計,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下,很難讓人覺得人類是其中的唯一。
  • 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科學推測:或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導致
    由此可見,那100多顆突然消失的恆星在短短半個世紀是不可能發生演化的。所以,科學家們又就有了一個新的推測,認為消失可能與外星文明有關。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與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有關?在宇宙文明等級中,二級文明可以利用其所在恆星系的能源。
  • 建造戴森球,掌控恆星能源的外星高等文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嗎?
    「戴森球」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假說,即一個足夠發達的外星文明如果想完全控制本星系的所有能源,可以選擇建造一個極其巨大的球面建築,將整個恆星都包在裡面。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這種外星文明掌控的能源高達4×10^26 W,已經達到II型文明,即恆星文明階段!那麼人類能操控的能源有多少呢?本質上說,人類使用的所有能源都來自於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
  • 恆星離奇消失之謎,難道是外星文明用戴森球包裹開採能源所致?
    因其巨大的質量,以至於核心坍縮時連一個光子都無法逃脫,更無法產生爆炸。通過外界來看,這顆恆星就像憑空消失一般,直接完美坍縮成黑洞,但這種現象非常罕見,因為一般只有自轉較慢、外層膨脹較少的大質量紅超巨星才具備這樣的資格。
  • 系外恆星光度突降3% 被疑為高級外星文明舉動所致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去年科學家們就預測今年5月塔比星會再次出現大幅度光變,現在它似乎已如期而至。截至上周五,塔比星的光度在短短幾天內已突然變暗3%。自2011年起,科學家們已數次觀察到它的亮度大幅度衰減。2015年,塔比星亮度異常波動更是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事情起源於美國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外號「塔比」的塔貝莎·博亞吉安(Tabetha Boyajian)的發現,她觀察到這顆標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出現過大規模光強衰減,此後,這顆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監測到的恆星就受到天文學界和愛好者的「追捧」,被稱為「塔比星」。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來看,人們得知戴森球是巔峰2級文明的產物,現階段的人類距離2級文明,還遙遙無期,因此人類無法製造出如同戴森球這樣的宏偉建築,那麼,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戴森球?一個有能力製造戴森球的文明擁有怎樣的科技水平?
  • 透出神秘的戴森球
    「搜尋外星智能」的無線電通信已實施了幾十年,時至今日仍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研究人員為了擴大我們探測外星文明的能力,提出了許多可供選擇的「搜尋外星智能」的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尋找那些沒有辦法給出很自然解釋的恆星。
  • 外星文明藏在哪裡?科學家發現可疑證據,它們可能在竊取恆星能量
    「費米悖論」,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悖論,其實這個悖論主要討論的不是外星文明,而是星際旅行的可能性。如果星際旅行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不主動來尋找人類呢?被認為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宇宙文明可以劃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所在行星以及衛星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地球以及月球的全部能源,現在我們還無法做到。而第二級宇宙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太陽所釋放出的全部能量。
  • 一百多顆恆星神秘消失,是被地外文明利用了還是被摧毀了?
    那麼就會產生出一個疑問:這顆恆星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而且,消失的恆星數量還不少,不同的觀測天區消失的恆星數量總和達到了一百多顆。針對這個問題,有科學家猜測這或與外星文明有關,認為是外星文明開發出了一個科技將恆星罩了起來,類似戴森球這樣的能源結構。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在1964年,在「戴森球」的基礎上,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設想了星際文明的的等級。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 天鵝座的奇怪恆星可能是戴森球文明,人類會遭遇黑暗森林法則嗎?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kepler)空間望遠鏡項目是一項專業搜尋地外行星的設備,在2009年發射升空以後,一直不間斷地對天鵝座方向區域進行精確監測,在這些年裡觀測了該區域的近20萬顆恆星,直到發現一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有難以解釋的行為,人們認為這顆恆星可能有科技極為發達的外星文明
  • 科學家:人類找到外星文明的機率極小,而另一種解釋更讓人害怕
    不過,由於遠古人類科技水平落後,對於廣袤的星空更多的是崇敬。,而每個恆星都庇護著幾顆行星。要知道在這個直徑33000光年的球體中,基本包含了銀河系恆星最為密集的區域,甚至還包括了周圍一些星團,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那這個範圍內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應該是非常高的。
  • 天文臺掃描1000萬顆恆星未找到外星文明,科學家指出3個原因
    恆星系統,科學家遺憾地指出並沒有找到外星文明的痕跡。,並指出宇宙中的無線信號如果是來自地外文明會有一定規律性,而如果是由天體產生的信號則有明顯的區別,這些信號會在宇宙空間裡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如果設備能夠從無線信號 中分析出是否具有特殊意義,就能逐步縮小範圍直到確定最終的恆星目標,不過銀河系有不少於2500億顆恆星,通過無線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猶如大海撈針。
  • 塔比星疑似外星文明巨大戴森球建築終於揭秘,不是你想像中那樣!
    其它星球的秘密,用我們現在掌握的知識,似乎都可以解釋,至少可似是而非地解釋,而塔比星,天哪,該怎麼「下嘴」呢?不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們最近似乎找到了下嘴的地方,他們的論文已經通過了同行評議,即將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
  • KIC 8462852恆星的變暗是戴森球、彗星經過還是超級建築所致?
    年輕的恆星周圍充滿塵埃和氣體然而,這不是一個最佳的解釋,但是最合理的。當時,傑森賴特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提供另一種可能性解釋:光線是被巨大的外星超級建築所阻擋。那也許聽起來就像是牽強附會的科幻小說,但事實上不是。
  • 要是KIC8462852這恆星被科學嚴謹的確定有戴森球,人類會怎樣?
    要是KIC8462852這恆星被科學嚴謹的確定有戴森球,人類會怎樣?KIC 8462852,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1480光年,因為這顆恆星每過一段時間,亮度就會變暗,而引起了天文學家以及天文愛好者們的好奇。
  • 天鵝座KIC8462852塔比星有外星人文明建的戴森球結構嗎
    近日,又一則關於天鵝座被暱稱為「塔比星」的恆星亮度變化的新聞,點燃了大眾對於外星文明的熱情和期望。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這顆距離我們1480光年的恆星已經是第二次進入外星人搜索活動的視野了。
  • 外星文明正在塔比星附近大搞土木工程?
    這顆恆星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它迅速成名是因為有民間學者在進行任務數據研究時,發現這顆恆星在2011-2013年間明顯變得黯淡並忽隱忽現。關於這一詭異現象的解釋很多,然而沒有一種能完全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明確答案的缺失使人們推測那是外星高級文明正在我們稱之為塔比星的恆星周圍周圍打造「巨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