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2020-09-05 黑瞳宇宙探秘

地球上萬物生長靠太陽。

財富的本質是消耗能源產生的能量,財富其實能量的一種現實投影。

這是由宇宙中的基本定理熵增定律決定的。

(一切都在朝無秩序發展)


因為創造或者保持一個有恆定秩序的孤立系統,就需要做功,做功就需要消耗能源產生能量。

比如要保存水果一段時間,就必須冷藏,而冷藏需要製造能製冷的冰箱,製造冰箱及保持冰箱製冷都需要消耗能源產生能量。

一句話人類製造任何物體都需要做功,做功就需要消耗能源。

人類文明的進步本質上也表現為掌控和使用能源的進步。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就提出了一個戴森球理論。

他認為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地球這樣的行星蘊藏的有限的能源,遠遠不足以支撐文明發展到高階階段,而一個恆星-行星系統中,絕大部分能源——恆星輻射——都被浪費掉了。

目前,太陽系各行星系統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1/109。

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使得太陽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只有這樣才能長期支持這個文明,使其發展到足夠的高度。

(戴森球。)

在1964年,在「戴森球」的基礎上,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設想了星際文明的的等級。

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

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

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

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三型文明消耗的能源數。)

文明發展到Ⅰ型文明可以在自己的星球上幾乎無所不能。

人類文明發展到0.7級已經成為地球的絕對主宰。

文明發展到Ⅱ型文明階段,已經能跨星際生存,文明大概率不會滅絕。

至少人類現知的一切自然、人為的手段,都無法觸及Ⅱ型文明的一根毫毛。

非凡的想像需要非凡的證據。

人類天文學家也在根據「戴森球」理論和卡爾達舍夫等級尋找外星文明。

這是因為Ⅱ型文明若能製造「戴森球」,不會僅僅對一個恆星進行戴森球化改造,極大的可能會對一個恆星集群進行能量殖民,所造成的的影響將會被人類觀測到。

(典型的凌日現象造成的光變曲線)

NASA的克卜勒任務曾經觀測過的十多萬恆星中發現一顆名叫KIC 8462852(塔比星距離地球1840光年)的恆星有著怪異的亮度變化:它的光變曲線上也有凹坑,但並非周期性出現。有些凹坑很深,有一個深達15%,還有一個甚至深達22%!

(光變曲線。)

上圖中的橫坐標是某一日期之後的天數,縱坐標則是這顆恆星的亮度,取正常亮度為1。在第1500天左右,這顆恆星的亮度出現了22%的降幅。

很顯然這個巨大的結構不是行星,木星是行星所能達到的最大尺寸,但木星只能遮擋太陽光的1%。

很顯然不管是什麼遮擋了恆星,它都一定十分巨大,寬度可達這顆恆星本身的一半。

(戴森球結構。)

最震撼人的假說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高等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其實對於人類來說,資源和空間只存在相對的缺乏,而人類巨量的資源和時間都浪費在互相防範和對立上。

(從土星附近回望地球,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暗淡的藍點。)

人類如果安居於自己的襁褓——地球,面臨的只有一個結果——滅亡,人類只有團結起來,遠徵星辰大海,才有光明的未來。

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浩渺無限,資源也是浩渺無限.........

相關焦點

  • 184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有Ⅱ型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
    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使得太陽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只有這樣才能長期支持這個文明,使其發展到足夠的高度。Ⅰ型文明:母星文明,意味著該文明可以主宰這顆行星以及周圍衛星能源的總和。地球文明目前約處於0.7級文明的狀態。Ⅱ型文明: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Ⅲ型文明:該文明可以掌控整個銀河系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如果我們可以把整個太陽所有的能源全部佔為己用,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能源,從而讓文明有更新的發展呢?於是在戴森球這一概念就出現了。星際文明建立戴森球戴森認為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星系當中,他們應該有能力利用整個恆星的能源,建造一個非常特殊的巨大結構,可以將恆星包裹起來,核心在散發能源的時候就不會繼續向外輻射了,而是受到戴森球的影響被儲存在內部,等到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從戴森球裡面獲取能量就可以了。但是這需要極為高度發達的文明。 在戴森球被提出之後,就有天文學家以戴森球為基礎,將星際文明進行了劃分。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於是科學家們就把目光投放在了宇宙當中的其他行星上,希望從這裡可以找到可以讓人類利用的新物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一位英國的物理學家戴森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叫做戴森球。如果我們可以把整個太陽所有的能源全部佔為己用,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能源,從而讓文明有更新的發展呢?於是在戴森球這一概念就出現了。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關注
    如今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問題,人們也一直在盡力改變,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太陽能,但是人類目前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比較落後,為此科學家提出一種使用太陽能源的高級方式:戴森球,那麼什麼是戴森球呢?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緊張關注。
  • 外星文明正在塔比星附近大搞土木工程?
    這顆恆星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它迅速成名是因為有民間學者在進行任務數據研究時,發現這顆恆星在2011-2013年間明顯變得黯淡並忽隱忽現。關於這一詭異現象的解釋很多,然而沒有一種能完全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明確答案的缺失使人們推測那是外星高級文明正在我們稱之為塔比星的恆星周圍周圍打造「巨型建築」。
  • 建造戴森球,掌控恆星能源的外星高等文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嗎?
    「戴森球」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假說,即一個足夠發達的外星文明如果想完全控制本星系的所有能源,可以選擇建造一個極其巨大的球面建築,將整個恆星都包在裡面。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這種外星文明掌控的能源高達4×10^26 W,已經達到II型文明,即恆星文明階段!那麼人類能操控的能源有多少呢?本質上說,人類使用的所有能源都來自於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
  • 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現身了?距地1840光年,疑有戴森球結構
    自人類誕生在地球上以來,已經過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人類不斷進化和發展,最終創造了人類文明,而這個文明還將繼續發展。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類不斷利用來自地球本身的資源,然而地球的資源再多也是有限的,所以隨著資源的逐漸匱乏,而人類對地球資源又十分依賴,所以一直以來都為此擔憂而困擾著。
  • 為什麼1470光年外的塔比星會引起天文學家的關注?
    關於塔比星的亮度異常變化存在多種解釋,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所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以在恆星周圍建造出一種球形結構——戴森球,由此來大量收集恆星的能量用於文明的發展。對於一個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他們已經發展到II型文明的程度。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這裡可能有我們正在尋找的外星文明,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我們只能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2、在近一個世紀的尋找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在1500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叫天鵝座,這裡有一顆叫做塔比星的恆星。
  • 塔比星疑似外星文明巨大戴森球建築終於揭秘,不是你想像中那樣!
    塔比星編號為KIC 8462852,是一顆離地球約1480光年的恆星,位於天琴座和天鵝座之間。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巡天數據發現,塔比星的亮度經常發生大幅度的變化,最大一次竟然下降了22%!在排除了眾多可能性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傑森·賴特提出了一個激進的假設:塔比星周圍存在高級外星智慧文明圍繞恆星建造的巨大戴森球結構!
  • 除了塔比星以外,還有一顆疑似存在戴森球的恆星,距離地球更近
    對此,科學家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簡單地講,戴森球就是一個能將恆星包裹起來的巨型人造結構,高級文明可以利用它來採集恆星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能量。戴森球這個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個迷人的話題:由於戴森球可以明顯地改變恆星的亮度,假如宇宙中存在著比我們更高級的外星文明,那麼當他們建造出這種巨型結構時,我們就可以通過觀測某顆恆星亮度的變化,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來看,人們得知戴森球是巔峰2級文明的產物,現階段的人類距離2級文明,還遙遙無期,因此人類無法製造出如同戴森球這樣的宏偉建築,那麼,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戴森球?一個有能力製造戴森球的文明擁有怎樣的科技水平?
  • 天鵝座KIC8462852塔比星有外星人文明建的戴森球結構嗎
    近日,又一則關於天鵝座被暱稱為「塔比星」的恆星亮度變化的新聞,點燃了大眾對於外星文明的熱情和期望。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這顆距離我們1480光年的恆星已經是第二次進入外星人搜索活動的視野了。
  • 戴森球?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導讀:浩瀚宇宙,隱藏著許多神秘,有長達35億光年的「宇宙牆」,有吞噬黑洞的類星體,甚至還存在著左右宇宙膨脹的暗物質!當然,塔比星也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據說那裡存在宇宙二級文明,而且還建造了戴森球!戴森球可以說,戴森球能夠有效利用恆星輻射的能量,從而為文明的發展帶來取之不竭的能量。當然,想要建造戴森球必須要非常高的文明程度才行,至少人類文明完全不具備這種條件!
  • 更多外星文明「戴森球」現身?閃爍恆星已達21顆,科學無法解釋
    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處有一個恆星名為「塔比星」(tabby star),許多人懷疑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之一。最開始科學家們猜測造成這樣的觀察結果,可能是塔比星附近有大量密集的宇宙塵埃,這些塵埃遮住了塔比星的光芒,所以人類才會觀測到如此詭異的結果。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不過人類暫時無法想像的事物,更高等的文明卻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戴森球理論出現之後,人類在進行宇宙探索和觀測的時候非常注意尋找類似的結構,以期能夠藉此找到外星文明。以前由於觀測手段和分析能力的不足,人類並沒有找到疑似戴森球的結構,而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航天局卻似乎發現了一些端倪,他們在對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在天鵝座的方向有一顆恆星,這顆恆星會出現明顯的明暗變化,甚至於在很多時候,它的亮度會變暗超過20%,最關鍵的是,這種明暗的變化並沒有任何規律,或者說我們並沒有發現它的規律。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不過人類暫時無法想像的事物,更高等的文明卻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戴森球理論出現之後,人類在進行宇宙探索和觀測的時候非常注意尋找類似的結構,以期能夠藉此找到外星文明。問題是,行星的運行是有規律的,所以恆星的明暗變化也應該是有規律的,而如此明顯的明暗變化又找不到任何規律,這不能不讓人懷疑是環繞恆星的戴森球所造成的,因此,這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就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除了編號,人們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塔比星。
  • 系外恆星光度突降3% 被疑為高級外星文明舉動所致
    塔比星上疑似外星人建造的巨型結構,再次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