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恆星光度突降3% 被疑為高級外星文明舉動所致

2020-12-05 荔枝網新聞

  塔比星上疑似外星人建造的巨型結構,再次出現了。據《科學美國人》報導,去年科學家們就預測今年5月塔比星會再次出現大幅度光變,現在它似乎已如期而至。截至上周五,塔比星的光度在短短幾天內已突然變暗3%。

  塔比星距離地球1480光年,直徑是太陽的1.6倍,質量是太陽的1.2倍,是天鵝座的一顆普通恆星。自2011年起,科學家們已數次觀察到它的亮度大幅度衰減。2015年,塔比星亮度異常波動更是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事情起源於美國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外號「塔比」的塔貝莎·博亞吉安(Tabetha Boyajian)的發現,她觀察到這顆標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出現過大規模光強衰減,此後,這顆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監測到的恆星就受到天文學界和愛好者的「追捧」,被稱為「塔比星」。

  塔比星會忽暗忽亮,仿佛被籠罩在彌散的物體中。有人推測是彗星碎片,也可能是外星種族利用技術構造,就像這樣:

  克卜勒望遠鏡記錄了這顆恆星怪異的亮度變化:它的光變曲線上有凹坑,但並非周期性出現。有些凹坑很深,有一個深達15%,還有一個甚至深達22%!這種程度意味著不可能是行星經過恆星表面造成的。而食雙星、恆星黑子、自轉等已知因素引起的光強下降也只有2%左右。科學家們還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釋,如巨大的塵雲等。

上圖為KIC8462852的奇特光變曲線,下圖為正常的光變曲線

在排除了星際塵埃、彗星等解釋後,科學家們不得不從戴森球結構上去解釋了。

  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ashev)設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級,通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進行文明等級的劃分。

  類型I :行星系文明,該文明能夠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行星的能源。

  類型II :恆星系文明,該文明能夠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恆星系統的能源。

  類型III :星系文明,該文明能夠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星系系統的能源。

  顯然,地球文明連I型文明都沒有達到。

  隨後,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Freeman Dyson)就提出了一個「球形能量源」的概念,即可以在一顆恆星周圍建立起球形結構,獲得最大化的恆星能量。這個超級能量殼體就是所謂的「戴森球」。這種巨大的結構將會輻射出紅外線,並引起大幅度的光強衰減,從而被我們發現。

  如果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這個外星文明就達到了II類文明。

戴森球

  不過,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不同於外星文明的解釋。

  有研究人員指出,探測到恆星表面上的變暗也許僅僅是天文觀測儀器隨時間出現的變化所引起的。研究人員檢索了哈佛大學天文學家1885年至1993年間拍攝的50多萬幅數位化照相底片,不僅考察了「塔比」恆星,而且考察了這一資料庫中的其他很多相似恆星。結果顯示,其他許多恆星也存在類似「塔比」恆星的亮度變暗。這似乎表明,亮度下降是由儀器發生的變化、而非恆星亮度的變化所引起的。

  還有研究人員提出另一種可能:這顆恆星是扁圓的,它的「赤道」遠大於它的兩極連線的二倍。這樣一來,它的兩極將會有很大的重力,就會有比赤道地區更高的溫度和更亮的光線。如果模擬它周圍的行星不同軌道的運行,也可以得出與觀測KIC8462852相似的結果,如下圖。

你相信哪一種觀點呢?(來源:新浪看點-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神秘恆星光度變化 現有科技難以解釋
    據engadget網消息,曾因外星文明「戴森球」候選者鬧得沸沸揚揚恆星「KIC 8462852」再次出現在期刊預印本網站上ArXiv.org成為學術熱點。此前,天文學家對該恆星光度變化給出的理論解答是其恆星系統內存在的大規模彗星群產生的遮擋效應。
  • 更多外星文明「戴森球」現身?閃爍恆星已達21顆,科學無法解釋
    而在觀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處有一個恆星名為「塔比星」(tabby star),許多人懷疑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之一。既然宇宙塵埃不可能,那麼究竟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光度下降如此之多呢?就在大多數科學家對此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塔比星的外面可能有一個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結構。
  •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慧
    人類世界最早的電視信號——1936年由納粹德國舉辦的奧運會電視直播信號已經在宇宙中擴散,到今年已經越過了幾顆潛在宜居的系外行星。而流行美劇《權力的遊戲》第一季的信號也已經抵達了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那麼,為什麼外星人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回應我們?
  • 為什麼霍金認為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高級?
    霍金其實對人類和外星人有過很多預言,但是其實從未說過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文明高級。為什麼有外星人的存在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宇宙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呢?目前科學家觀察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此外,還有很多星系依靠人類目前的技術是觀察不到的。
  • 解讀發表在《天體物理學》上的:銀河系存在36個外星高級文明
    近日,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了:銀河系存在36個可以利用無線電與我們通訊的外星高級文明,看似荒謬的標題背後存在什麼樣的科學?把所有形成外星文明所需的條件概率相乘,就能知道外星文明的概率,再乘以類地行星的數量和時間就可以得出此刻存在多少個外星文明。
  • 1480光年外,恆星突然變暗20%,科學家猜測可能跟人造物體有關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基本已經不再懷疑外星文明的存在。為了探索地外文明,科學家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啟了地外文明探索計劃,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飛船,它們攜帶著人類的信息和地球的坐標,向著茫茫的太陽系外飛去。
  • 新版德雷克方程可揭示銀河系高級文明數量(圖)
    隨著克卜勒系外行星探測器等陸續發現新的太陽系之外行星世界,可居住星球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我們發現,而外星智慧文明則是一些研究人員不斷追尋的目標,早在1960年代,科學家法蘭克·德雷克就提出了可能與人類接觸的外星智慧文明數量,也被稱為德雷克公式。
  • 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不能排除是外文明所為
    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不能排除是外文明所為宇宙,目前對於人類來說,還處於一個不可觸及的範圍之內,從古到今,人類對於宇宙一直都是處於一種敬畏的狀態,這種狀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反而更加的深刻,因為科技的發展,幫助人類更好的認識到了宇宙
  • 外星文明正在塔比星附近大搞土木工程?
    這顆恆星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它迅速成名是因為有民間學者在進行任務數據研究時,發現這顆恆星在2011-2013年間明顯變得黯淡並忽隱忽現。關於這一詭異現象的解釋很多,然而沒有一種能完全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明確答案的缺失使人們推測那是外星高級文明正在我們稱之為塔比星的恆星周圍周圍打造「巨型建築」。
  • 天鵝座KIC 8462852星是具有戴森球建造水平的地外文明嗎?
    這顆恆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43倍,直徑約太陽的3.16倍,視星等為11.7,絕對星等為3.08。由於距離遙遠,本身還沒有太陽亮,所以人類肉眼看不見。這顆星最大的特異之處就是光變,但它又不是變星。在觀察恆星過程中,有很多恆星都有光變現象,這是因為有行星或其他因素的遮蓋幹擾所致。但一般恆星光變現象沒有這麼大。
  • 外星文明,也可能幹這些事
    科學家鍥而不捨地尋找外星生命以及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從1995年,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繞著一顆太陽型恆星運行的行星以來,十幾年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包括一些可能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
  • 疑是外星文明的囚禁,宇宙實驗室給出答案
    疑是外星文明的囚禁,宇宙實驗室論了解一下。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人類開始嘗試邁向太空,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國家開始向外太空派遣太空人和發射人造衛星,目的就是探索深邃的宇宙,探究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不僅如此,有科學家還通過計算得出宇宙應該也是熱鬧的,不僅僅存在人類這一種文明,也不僅只有地球存在地外生命,但是幾十年的探索結果告訴我們,現實的宇宙就是一片死寂。
  • 外星更高級文明或許存在?天文學家多次發現可疑現象,細思極恐
    從統計學的角度出發,地外文明是大概率存在的,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的存在,就是外心文明存在的最好證明,如果相較於其它天體來說,地球就是一顆系外行星,並且有著數百萬的物種,其中智人走上了巔峰發展出智慧文明。科學家曾根據生物文明對能量的利用程度,把它們分成三個等級,首先就是徹底掌握自己所在行星包括所屬衛星的能量,這各階段就是I型文明。按照這樣的劃分,人類目前處在0.7級左右。II型文明指的是可以徹底利用所屬恆星系的能量,如果以我們自己為例,那就是太陽系內所有的天體能量都可被我們開發利用。
  • 參宿四神秘變暗原因被揭開:不是外星文明所致
    【ALENG 自媒體】8月15日午間自媒體專稿,距離地球640光年外,有一顆神秘的恆星,它的名字是Betelgeuse,中文名稱是參宿四。無論是在天文學界,還是在流行文化中,參宿四如此著名,因為它是夜空中肉眼可見的少數幾顆恆星之一,另外,參宿四也是目前科學家有望目睹其死亡過程的一個很好的目標,因此備受科學家關注。
  • 整個宇宙中,除了地球文明外,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有多大?
    概述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我們有一個直覺,其他生命應該存在於我們銀河系或某個遙遠星系的某個地方;如果宇宙包含數十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包含數十億個恆星,並且其中一些恆星有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的話,那麼成千上萬的外星文明應該會存在於整個宇宙中。這種說法對嗎?
  • 哈勃觀測神秘夢幻玫瑰星系 疑為星系碰撞所致
    哈勃觀測神秘夢幻玫瑰星系 疑為星系碰撞所致它周圍環繞著球狀星團,後者意外的同時包含年輕和年老的恆星——據稱這是近期星系合併的結果。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正在研究3.5億光年遠的纖細、玫瑰狀的星系,試圖尋找可能創造這一天體玫瑰的暴力星系碰撞的線索。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這名為PGC6240的星系的細節圖片,它那朦朧的像花瓣一樣的殼體隨著距離星系明亮的中心越來越遠而變得更加稀疏。
  •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為一個羥基,也就是氫氧基時發出的頻率為1.665千兆赫茲與1.667千兆赫茲,由於氫原子與羥基會結合成為水,因此也把1.42千兆赫茲至1.667千兆赫茲這個頻段稱為地外文明波段頻率。
  • 那些年的外星信號:被人類誤認及目前尚可疑的不明信號
    當時的發現者開玩笑地把它命名為「小綠人1號」(LGM-1),並認為它可能是一種外星高級智能文明發出的信號,但貝爾很快排除了這個信號非外星文明發出的,因為他當時發現了另外一些來自太空深處的類似信號。在確定信號的本質之前,貝爾和她的博士導師安東尼·休維什就考慮到了這很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的信號。
  • 外星文明更高級?難道我們錯了,人類文明可能是更加高級?
    外星文明更高級?難道我們錯了,人類文明可能是更加高級?從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中,大約只用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長達千年的飛天夢。加加林在太空邁出的那一步,徹底為人類敲開了探索宇宙的大門。因此,在不少人的心中,便衍生出了一個疑惑,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其他文明?為何霍金多次建議不要尋找外星文明?早在多年之前,霍金就多次建議,人類不要隨意地向外太空發射信號,我們應該儘早關閉那些能力強大的探測器以及望遠鏡,其中還包括中國天眼。霍金先生認為,人類貿然地聯繫外太空的生物,很可能會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 地球不孤單,科學家以地球為模板,計算出銀河系中有36個外星文明
    我們知道,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恆星,而環繞恆星運行的那些行星,更是數不勝數。有人會問,在這數不清的星球中,除了我們地球人外,還會存在多少個外星文明?根據最新的研究計算,答案是36個。——當我們接收到了來自幾千光年外的外星文明的信號,他們可能早已自我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