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2020-07-28 天體生物學

作者:天體生物學·黃姤

如何尋找地外文明呢?

第1個辦法就是通過無線電波,如果一個星球上也產生了文明那麼地外文明也極有可能同時也掌握了無線電技術,想通過截獲無線電波來搜尋地外文明的話就必須要和地外文明所使用的頻率一致,否則根本無法接收到信號。所謂頻率是指無線電波在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1赫茲表示每秒震動一次。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注:單位換算

頻率: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

時間(周期):1S=1000mS,1mS=1000uS,1uS=1000nS。

聯繫地外文明使用無線電波的頻率

頻率越高的無線電波能量衰減得越慢也能夠傳遞得越遠,但是一旦超過10千兆赫茲後,無線電波就會被大氣層中的氧或者水蒸氣吸收,很難在地面探測到,因此在搜尋地外文明的信號時,會把頻率集中在1~10千兆赫茲這個範圍內,1959年美國物理學家朱塞佩·可可尼與菲利普·莫裡森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的地外文明生命,並且地外文明的科技水平發展與人類相當的話,那麼人類或許就能從眾多的射電信號中找到地外文明發出的信號,他們認為這個信號的頻率很有可能是1.42千兆赫茲,這種射電波的波長是21釐米,所以也稱為——21釐米波。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圖解:氫21釐米波段

朱塞佩·可可尼與菲利普·莫裡森提出這個數字可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這個頻率是氫原子發出的電磁波的頻率,氫原子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同時也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因此氫原子發出的頻率也應當是常見的特殊頻率,自然也成為了探索外星文明的首選頻率。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為一個羥基,也就是氫氧基時發出的頻率為1.665千兆赫茲與1.667千兆赫茲,由於氫原子與羥基會結合成為水,因此也把1.42千兆赫茲至1.667千兆赫茲這個頻段稱為地外文明波段頻率

除了這些頻率,還會使用的頻率是1.42的整數倍,甚至是它們的π倍,2π倍等等,對於這個問題還只能是碰碰運氣,因為我們不是地外文明生命,我們也不知道地外文明生命是怎麼想的。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地外文明計劃

  • 奧茲瑪計劃

最早的利用無線電波對地外文明進行探索的是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1960年德雷克使用美國國家無線電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開始了他的第1個正式搜尋地外文明的計劃,他給這個計劃取名叫——奧茲瑪計劃。

德雷克希望聽到地外文明的呼喊,他將望遠鏡對準了鯨魚座τ星(天倉五)以及波江座ε星(天苑四)探測了21釐米波段的信號,在探索的過程中他確實收到了信號,起初他非常激動,但是冷靜地分析後才發現信號原來只是從天空中飛過的飛機而產生的,奧茲瑪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收到任何可用的信號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圖解:左鯨魚座τ星、右波江座ε星

  • SETI計劃

奧茲瑪計劃的失敗只是人類探索地外文明生命的開始,從那以後SETI計劃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世界上眾多先進的望遠鏡都開始加入到搜尋外星人的計劃中,終於在上個世紀70年代可能是人類SETI計劃中最著名的信號被探測到了,1977年美國射電天文學家傑裡艾曼對大耳朵射電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他發現在記錄帶上明確的顯示了在21釐米波段上的一個持續72秒的強脈衝信號,他激動的在記錄上畫了一個圓圈,並在旁邊寫了一個WOW!。WOW表示的是傑裡艾曼的驚訝與激動,因此,後人也將這個信號命名為——WOW信號

收到這個信號時大耳朵望遠鏡從人馬座方向採集到了一段持續時間為72秒的強烈信號,72秒這個時間長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耳朵望遠鏡固定於地面,無法自由地移動天線,因此它是隨著地球的自轉而掃過天空的,從某一個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進入到大耳朵的視野後,到大耳朵因為地球的自轉而不得不放棄觀察這個時間就是72秒,這也就是說大耳朵收到的強射電源一定來自地球以外,而不是地球上的某個太空飛行器,此外大耳朵射電望遠鏡能夠同時監聽50個波段,而該WOW信號只出現在其中的一個頻段中,這也就意味著WOW信號的頻帶值在低於10千赫茲,而自然現象所產生的射電波一般都會具有較寬的頻帶,幾乎不可能在如此窄的頻段上如此強烈,因此WOW信號真的是非常詭異的信號,後來藉助各種先進的望遠鏡對同一地區進行了苦苦的觀測,卻再也沒有收到同樣的射電波了,直到今天WOW信號依舊撲朔迷離,沒有確切的解釋,遺憾的是只記錄到信號的強度,沒有記錄信號更多的信息,也無法破譯、無法確實證明這就是外星文明的信號。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圖解:傑裡艾曼所寫的——WOW信號

  • 突破聆聽計劃

現如今探索外星生命的探測也是越來越大,2015年7月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外星人搜尋項目(突破聆聽計劃)正式公布,這個投資了1億美元的項目,旨在搜索100萬個近地恆星以及銀河系之外的100個星系。已發現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計劃加入突破聆聽計劃的望遠鏡也都是當代頂級的望遠鏡:

美國的radio射電望遠鏡——世界上最大的可動射電望遠鏡、

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世界上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這些頂級的望遠鏡將會騰出大量的時間用於尋找外星文明,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觀測數據,從這些單調的數據中抽取有關外星文明的信息是一件極其耗費計算資源的任務,下面為大家展示下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所能探測到的位置,為了更好地感受這次太空旅行,請反轉手機: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圖片來源網絡

假如地外文明的發展程度水平很高

假如地外文明的發展程度水平很高,它們已經到了能夠在多個行星上生存的地步,在多個行星之間進行遠距離通信時,需要解決的是發射的電磁波不發散,而雷射就有這樣的特性是一種幾乎不發散的直線傳播的單色光,利用雷射進行通信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送大量信息,傳送量遠遠高於無線電波,雷射通信最大的問題是傳送的距離,如果地外文明真的想使用雷射與我們進行通信的話,需要使用能量很強大的雷射。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目前我們最強大的雷射發射裝置可以發射出2000萬億瓦的雷射,在上學時老師在PPT上畫重點的雷射筆的功率是千分之一瓦,2000萬億瓦的雷射強度能夠在宇宙空間中傳播1000光年,假設地外文明能夠掌握的技術和我們在同一個水平,那麼1000光年外的雷射信號就可以被我們觀察到,目前利用雷射探測地外文明的計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在探尋外星文明的無線電波或者雷射時,都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地外文明和我們一樣會向宇宙深處發送友善的問候,但是如果它們不是這麼想的,它們只想安安靜靜的待在它們那個地方,我們還有什麼辦法找到它們呢?

  • 第1種方法——探測核能的使用痕跡。

探測地外文明使用核能的痕跡,氚原子在自然界中的存量極少,但卻可以利用原子反應堆或者氫彈人工制的,如果宇宙的某個地方氚原子的存量異常,也就是包含大量氚原子的話,或許那個地方的外星人已經在大量的使用核能源了,那裡一定存在高度發展的文明。原子的頻率是1.516千兆赫茲,因此科學家也曾以這個頻率為目標對地外生命進行探尋

另外對於地外文明而言,核廢料的處理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地球上的人類就面臨著這個重大的問題,方法之一就是進行掩埋處理,把這些核廢料深深的埋在具有堅硬巖石層的區域,這當然不是最好的辦法,高度文明會把核廢料丟棄在自己所居住的恆星上,也就是它們自己的太陽上,在核廢料中所包含的放射性元素中,鈾233和鈽239被投放到恆星後會發生裂變,轉變為元素和元素,通常鐠元素和釹元素在恆星上的含量非常少,如果我們在某顆恆星上發現了鐠元素和釹元素的含量超出了一定的範圍,那麼這個恆星的附近也極其有可能存在高度發展的外星文明。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 第2種方法——探測紅外線。

作為地球上的能量來源,太陽光中只有極小的一部分能夠為地球上的生命所利用,文明的發展必然帶來能量的需求暴增,先進的文明也不得不尋求更好的能量來源,其中一個比較好的方案就是儘可能的使用恆星的能量,比如在恆星的周圍建造一個能夠包裹恆星的超級太陽能光板,這就是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戴森球。

一旦戴森球建造成功,它就能夠捕獲恆星發出的所有光,利用其全部能量,與此同時光板的外側會因為太陽的輻射而發熱進而輻射紅外線,並且輻射的強度與恆星發出的光強度相同,那麼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與恆星輸出相同強度的紅外線光線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是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了。

在戴森球不斷建造的過程中,恆星的亮度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從遠處看也許是恆星亮度不規則的變暗。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 第3種方法——尋找地外文明改造的恆星

一個高級的文明可能能夠改造其恆星來保證自己的星球宜居,恆星在進入暮年以後,內核的氫燃料消耗殆盡就會膨脹為紅巨星,到了那個時候處於宜居帶的行星,要麼直接被恆星吞噬,要麼會被恆星更加耀眼的光芒持續地照射,地面的水會變成水蒸氣,海洋會變成沙漠,高度發展的文明可以通過延長恆星的壽命來躲避這樣災難。比如將恆星其他部分的氫同內核的氫相結合,去除恆星物質或調整其轉動的速率來改變其內部的壓力,這些都會給恆星帶來獨特的特性,是高級文明存在的強有力的證據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 第4種方法——使用新的通信技術與地外文明取得聯繫

我們之所以無法使用無線電波尋找地外地外文明,因為它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無線電波,它們可能是沒有眼睛的,像蝙蝠一樣可超聲波定值觀察周圍,也許它們的語言是通過嗅覺、溫度和壓力來組織的,我們與它們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也無法相交

在新的通信技術中,中微子通信是利用中微子運載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中微子是一種體積極小且不帶電的中性基本微粒,傳遞速度接近光速進行直線傳播,不會發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現象,並且極易穿透物質甚至整個地球,並且本身的能量損失極少,因此中微子確實是一種十分理想信息載體。也許外星文明早已掌握了中微子通信的方法,而且已經用中微子向我們發送了友善的問候,只不過它們全從我們的身體略過了。

尋找系外文明(外星人)讓天體生物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

結語

宇宙是如此之大,實在無法想像在如此浩渺的宇宙中,只有地球上存在著文明,隨著科學的發展,未來我們會有更先進的技術,更高科技的儀器,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目前已經搜尋它們60年了,但是在宇宙百億級的年齡來看,這只是短短的一瞬間罷了,所以路還長我們一起努力。

推薦閱讀

時間的本質始終是科學界最大的謎團

越是符合直觀的東西,越有可能違背基本的物理定律

我叫【黃姤】,創作有關(天體生物學領域.太空生物學領域.科學.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互相學習

相關焦點

  • 第一個系外天體是外星人製造的?哈佛科學家的觀點,顛覆認知
    「若外星人存在,那他們在哪?」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肯定想不到他在1951年不經意感概的一句話,竟然成為了困擾後人幾十年甚至可能是幾百年的「悖論」。
  • 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計劃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網友:「三體...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編輯:雅新,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國天眼」有潛力探測到數千顆地外行星上的類地文明或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文明。那些有關外星人的蛛絲馬跡,也許有一天會被天眼捕捉到。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2019年3月18日,FAST第一批專刊文章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正式發布,向全世界展示了FAST的成果。 探索地外文明,揭秘宇宙到底是「黑暗森林」還是「黑暗大海」?事實上,「中國天眼」針對地外文明的搜尋行動,早就開始了。據科技日報報導,2018年,「中國天眼」安裝並調試了專門用於地外文明搜索的後端設備。
  • 哈佛教授稱系外天體奧陌陌是由外星人製造
    作為第一個被人類發現的系外天體奧陌陌(Oumuamua),其身世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據外媒報導,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阿維·勒布(Avi Loeb)在其新書《Extraterrestrial: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出,奧陌陌是由外星文明的先進技術所製造的。
  • 尋找外星人的方法有哪些(一)?
    外星人至今尋而不得費米悖論,是關於地外文明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截止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發現外星人,是外星人不屑於與我們聯絡,發射信號給我們?還是我們已經在他們「不必聯絡的名單」中了嗎?亦或我們是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
  • 地外文明未解之謎:如何聯繫外星人?
    外星人(學名為「地外智慧生命」或「地外文明」,英文「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E.T.」),是一個令人好奇、並引發無限想像的熱門話題,也是一門前景誘人的交叉學科――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的研究課題。
  • 什麼是外星人?什麼是地外文明?有沒有外星人或地外文明?
    根據天文觀測,銀河系大約有1千億顆恆星,而整個宇宙大約有1萬億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所以,假設出現生命體的概率是一萬億分之一,那麼整個宇宙依然會有1千億顆行星上會有生命體出現。所以,外星人是有可能存在的。這一假設成立麼?不成立,因為這是用物理學方法計算生物學問題。
  • 哈佛教授稱第一個系外天體是由外星人製造
    作為第一個被人類發現的系外天體奧陌陌(Oumuamua),其身世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據外媒報導,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阿維·勒布(Avi Loeb)在其新書《Extraterrestrial: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出,奧陌陌是由外星文明的先進技術所製造的。
  • 星際文明的層次通過利用的能量來衡量
    卡爾達肖夫指數卡爾達肖夫指數將所有文明劃分為以下3個等級:★(一星)——這種文明能夠利用其所在行星上所有可用的能量。★★(二星)——這種文明能夠利用其所在行星系中所有可用的能量。★★★(三星)這種文明能夠利用其所在星系中的所有可用的能量。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更進一步,有人認為生命在宇宙中也並不特殊,即「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儘管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真正找到系外生命,但眾多天文學家都對這一「原理」持肯定態度。因為它正得到越來越多間接觀測數據的支持。通過天文觀測人們發現,僅銀河系中就有至少兩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的星系總數則在幾千億顆以上!
  • 霍金「突破聆聽」項目公布首組尋找外星人數據
    ­  上個月月底,由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 · 霍金推出的"突破聆聽 ( The Breakthrough Listen ) "項目公開了首組來自綠岸望遠鏡等巨型監聽設備的尋找外星人數據。­  通過先進軟體對這些無線電頻道的掃描,科學家們將可能從中找到來自遙遠外星文明世界的信號。雖然目前還未出現明顯的 E.T.
  • 地外文明搜索已有60年,為何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人?!
    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在西維吉尼亞州綠岸天文臺實施了一項名為「奧茲瑪」(OZMA)的監聽外星人信號計劃,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當然,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即「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的直接數據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地球。基於單個數據外推風險很大,因此上述結論也並不絕對。  有這3個限定條件  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命名計算地外智慧文明數量的方程式為「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為地外智慧文明的存在設定條件,例如銀河系恆星形成時間、恆星壽命、恆星金屬含量、恆星宜居帶是否有類地行星等,引入已知情況計算得出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2020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
  • 尋找外星生命信號: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探索,真能探測到外星人?
    天眼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天眼又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某偏僻山區的一個喀斯特窪坑中,由4450塊反射板構成。整個反射面的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大小,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第一個系外天體出現得太巧,它是被操控的,高級文明正窺探人類?
    第一個系外天體奧陌陌值得關注的是,奧陌陌是第一個系外天體,它到達太陽系的時間十分巧合,因為人類此時已經開始太空探索,所以有科學家懷疑這就是外星文明的探測器。費米悖論曾經認為,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話題值得思考,人類的能力問題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關鍵。長久以來,我們對其他文明抱有很多幻想,尤其是宇宙空間十分廣闊,人類才有了更多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 尋找外星文明或現曙光 同步衛星帶是「指路明燈」—新聞—科學網
    但一項新研究主要作者、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赫克託·索卡斯-納瓦羅說,這些方法的問題在於,很難確定比人類更先進的文明可能採取何種技術手段。例如,在上世紀60年代,有人認為,更先進的文明可能會使用「戴森球」(Dyson sphere)和其他大結構捕獲來自主恆星的能量。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約2億千米、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核聚變反應堆。
  • 「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真的能找到嗎?
    這種說法經媒體放大渲染後,激起了坊間許多關於「外星人」的討論。現在「中國天眼」也加入了搜尋地外文明信號這個令人充滿遐想的領域——為了回答「真的能找到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人類開展「地外文明搜尋」的歷史做一系統的回顧。
  • 科學家加快尋找地外文明,如果被外星人發現了,結果會怎樣?
    如果從宇宙的角度上來看,宇宙應該不止一種外星文明的存在,可是目前人類都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出現過的痕跡。尋找地外生命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試圖尋找外星文明,並且注重向宇宙中發射信號,發射信號的過程中,被眾多科學家否認,它們認為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行為,發射信號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暴露地球位置,同時發射信號攜帶著人類的DNA信息,這對於所有的人類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人類在宇宙中真的碰到外星人了,該怎麼和他們進行交流呢?
  • 星河億裡,地外文明在哪裡?
    該理論認為,在從準生命形式向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的第三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點,在這些點上有一些障礙是所有或者幾乎所有的生命都無法穿越的。這些點就是大過濾器。例如,恐龍亡於天災,人類又可能亡於核戰爭,外星人也可能亡於技術進步帶來的災難。
  • 「突破聆聽」與「中國天眼」攜手探索地外文明
    天文學家將能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探尋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 我們在4月的時候,報導了中國科學院、突破監聽計劃與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之間的合作,即有關使用最新的「五百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搜尋地外文明的信號。現在,我們找到了另外一個這個項目的科研人員,他會為他們的觀測項目補充更多細節,並且告訴我們他們未來希望做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