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顆恆星神秘消失,是被地外文明利用了還是被摧毀了?

2020-10-18 科學船塢

一百多顆恆星從觀測中「突然消失」,是不是外星人幹的?

天文學家將當前望遠鏡觀測的記錄與以往的觀測記錄相比對,發現有一顆恆星從該區域內消失了,對比其它眾多的觀測記錄,發現至少有100顆恆星消失,它們跑哪裡去了?

對比的記錄是1950年美國海軍天文臺的觀測記錄,現在的記錄是由泛星計劃中的望遠鏡觀測到的記錄。

泛星計劃

泛星計劃全稱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是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夏威夷大學天文學院、茂宜高性能計算中心的合作項目,要建設四臺望遠鏡組成一個望遠鏡陣列系統,四臺望遠鏡的花費超過1億美元,如果對比其它的星空項目的話,這只能算是一個小成本的探索項目。

泛星計劃中的望遠鏡每4到7天巡視天空一次,然後和之前的結果進行比對,發現可疑的、對地球可能有威脅的小行星或彗星。當然,以泛星計劃中的望遠鏡的觀測實力來看的話,觀測亮度超過23.4m的恆星應該不成問題。

從圖中來看的話,框框中的恆星確實消失了,按道理說,恆星的消失也就是恆星的死亡,一顆恆星在邁向死亡的過程中會有一場可以觀測到的爆發過程,就算是現在觀測也可以看到它爆發的遺蹟,可是現在的觀測記錄中沒有顯示出來。那麼就會產生出一個疑問:這顆恆星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而且,消失的恆星數量還不少,不同的觀測天區消失的恆星數量總和達到了一百多顆。

針對這個問題,有科學家猜測這或與外星文明有關,認為是外星文明開發出了一個科技將恆星罩了起來,類似戴森球這樣的能源結構。

戴森球:一種對高級文明利用恆星能源的方式的設想。眾所周知,恆星無時無刻不在釋放著光和熱,然而地球僅僅接收了一點點,如果能最大化的利用恆星能源,那麼文明的發展進步就不用愁了。戴森球是一種巨大的結構,它是由眾多的圍繞恆星運轉的軌道器組成,軌道器就是一個個的太陽能收集器,利用恆星的光熱能源。戴森球容易讓人造成誤解,認為是完全包裹住,其實叫它戴森雲更為的合適一些。

如果外星文明在這幾十年裡用類似這樣的結構將恆星包裹了起來,亮度大大降低,那麼望遠鏡就可能觀測不到了,好像這可以解釋得通。

還有另一種解釋:

泛星計劃中的望遠鏡,它的觀測能力有限,觀測亮度超過23.4m的恆星沒有問題,如果恆星的光芒再暗淡一些,那就觀測不到了。會不會是,這些「消失」的恆星是變星,在這幾十年中亮度降低了很多,所以現在觀測不到了呢。

有這種可能性,變星是一種亮度經常變化的恆星,亮度甚至可以在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之間變化,也許1950年觀測時,正好是恆星的最大亮度時,幾十年過去了,亮度又降低了,所以觀測不到了,這種可能性很大。

除了以上兩種解釋,還有可能是恰好拍攝到了不明的閃光源,這些閃光源也許是宇宙中高能的天文事件,它並不是恆星,也可能是望遠鏡曝光時出現了點問題,畢竟當時海軍天文臺只進行了單次拍攝,沒有持續跟蹤記錄以供比對,所以說那並不一定就是恆星。

個人看法,這是外星文明所為的可能性極低極低,可以說毫無可能性,我更傾向於是變星或是拍到了不明閃光源這種解釋。

你們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不能排除是外文明所為
    100多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不能排除是外文明所為宇宙,目前對於人類來說,還處於一個不可觸及的範圍之內,從古到今,人類對於宇宙一直都是處於一種敬畏的狀態,這種狀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反而更加的深刻,因為科技的發展,幫助人類更好的認識到了宇宙
  • 一百多顆星球憑空「消失」,是被外星文明利用了還是被摧毀了?
    恆星是宇宙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天體,每一個恆星的壽命從幾十億年到上百億年都不等,一顆恆星其實是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不過在一些高等宇宙文明的參與之下,恆星也會突然消失,現在有科學家對宇宙當中憑空消失的恆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 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
    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自然界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在不同的生物眼中,世界的樣貌也各有特色。像螞蟻這種生物,它們眼中的世界就很特殊。受自身因素的影響,它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的主人,人類在它們眼中根本就不存在。那麼我們是否也是這樣呢?我們苦苦尋找多年的高級文明,一直沒有找到,難道就真的不存在嗎?
  • 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科學推測:或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導致
    科學家們展開了「百年來觀測中的消失和出現的目標」這個項目,在對比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天文臺的觀測記錄,發現在短短半個世紀,竟然有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了。而在這2.4萬個天體中,有100多個天體曾經是存在過的,但現在竟然沒有了,神秘地消失了。
  • 半個世紀中,100多顆恆星在人類眼前突然消失,是什麼情況?
    但是等他們分析了眾多半個世紀前拍攝的相片後,證實了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在50年間,在人類所觀測到的區域內,就有多達100多顆的恆星離奇的消失了。  而人類目前對銀河系內能夠觀測到的恆星數量才10幾億顆,而銀河系的大約有3000多億顆行星,那麼在不可觀測的區域外,消失的恆星數量會更多,將達到萬顆以上。光一個銀行系就有這麼多消失的恆星,放眼整個宇宙將是一個龐大的數量。
  • 銀河系100顆恆星突然消失,科學家猜測是外星人所為。
    結果發現,在這半個多世紀中,在銀河系內15萬個候選天體內的15%內,至少有100顆恆星曾經一度增亮,然後消失,且再也不出現。左圖舊照片正中的恆星,在右圖(2019年拍攝)中消失了。Beatriz Villarroel夜空中一個類似恆星的黯淡紅點亮度突然增加幾倍甚至幾千倍,時間持續不到一小時,隨後神秘消失。這種現象在天文學上被稱為「紅色瞬變」,過去幾十年的天文觀測已經發現大約15萬例。
  • 搜尋1000萬顆恆星無功而返的意味:地外文明真的不存在嗎?
    一組科學家正在搜尋地外文明,他們掃描了 1000 萬顆恆星,結果一無所獲。人類從未停止對地外文明的搜尋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也被翻譯為「在家尋找外星人」,是一個對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的集合術語。人類任何對地外文明的搜尋都可以歸為 SETI 的一部分。
  • 距地7500光年的神秘現象,大質量恆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找不到
    ,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25倍,天文學家認為,這顆編號為「N6946BH1」的恆星,已經變成了一個黑洞,只不過它還沒有向外發射X射線,所以,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星雲和恆星之間甚至可以互相轉化,比方說恆星在生命尾聲會不斷地向外拋射氣體,這些氣體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星雲。
  • 宇宙再現神秘現象!距地7500光年的地方,一顆恆星憑空消失了
    天文學家針對近年來發現的這些突然消失的恆星,提出了以下幾點猜想:第一,可能被神秘的超級黑洞吞噬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都對黑洞進行研究,不過事實上,我們對黑洞的了解還是非常片面的,而且黑洞本身並不發光,只有它在吞噬周圍物體的時候,才會發出射線,天文學家也是通過捕捉它來判斷黑洞所在的位置。
  • 上百顆銀河系恆星突然消失,科學家提出一種可怕的可能性
    然而就算是恆星,也有衰亡的一天。如同太陽一樣的恆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核聚變,一旦燃料耗盡,恆星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這時候恆星會有兩種結局,一種是慢慢冷卻下來,變成黯淡的白矮星和星雲,另一種就是「迴光返照」,突然發生超新星爆發,成為一顆超新星。
  • 1480光年外恆星亮度神秘變化:人工設施還是自然現象?
    F型恆星比太陽質量稍大一些,溫度也更高一些。在所有這些波動起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十幾個不均勻且看上去不像是自然成因的亮度異常降低信號,周期大約是100天左右。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暗示有某個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從這顆恆星前方通過,因而暫時性地遮擋了恆星的一部分光芒。
  •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巨型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直接變成了黑洞,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你知道嗎?這顆巨大的恆星距離人類十分遙遠,導致人們難以定位,從而使得這顆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天文學家們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科學家們再次深入對比後發現一個真真切切的事實,即一顆有7500萬光年的恆星,無緣無故的消失在宇宙中,他們之所以這般肯定是因為這顆恆星大約是太陽的85倍,亮度也足足比太陽高出幾百萬倍,其實在發現這顆行星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年左右的研究
  • 100多顆恆星,怎麼就消失了?
    該視頻內容稱: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離奇事件,當天文學家將一張同區域最新的星空照與過去照片對比時發現區域內的某顆恆星已消失不見。為加以證實,科學家找到了上世紀50年代大量的舊天文影像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半個多世紀中,至少有100顆恆星離奇消失,且不再出現。
  • 750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卻不知道原因
    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卻發現了令人驚悚的事實:7500萬光年外,一顆質量為太陽質量85倍的巨大恆星,突然神秘消失,其消失的過程讓科學家感到困惑,以至於目前似乎無法解釋。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首席研究員安德魯·艾倫(Andrew Allan)說,2019年,他的研究團隊通過該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再次對該恆星區域進行觀測時,發現該恆星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 這顆大行星曾經存在於太陽系中,但很遺憾,系外文明摧毀了它
    但太陽系就真的不存在第九顆大行星了嗎?也許還有某顆神秘的行星真的存在太陽系之中。1859年,法國天文愛好者萊卡對外聲稱他看到了一顆比水星更接近太陽的行星。他的觀察引起法國科學界的注意,大天文學家勒韋利安通過當時人類所擁有的大探測望遠鏡仔細觀察天體,他發覺水星曾稍微偏離了預測軌道,顯然是什麼「吸引」了它的偏移。因此,勒韋利安認為一定是第10顆行星的引力作用。
  • 銀河系中有110億顆宜居行星?為何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地外文明
    編者按: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宇宙生命,原因是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遠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就是其他宇宙生命可能與我們不在一個時代。但我們在探索宇宙時,它們可能還處於數十億年前的單細胞狀態,但有一點科學家是非常認同的:微生物在行星系統中應該是常見的。
  • 宇宙中數百顆恆星莫名消失,外星人在清理門戶?這意味什麼?
    宇宙中幾乎被行星霸佔,宇宙中的形體大不相同,其中包括行星紅巨星黑洞等等,不同恆星在發展的過程中大不相同,要知道宇宙已經擁有了138億年的歷史,在這138億年的時間內有很多行星隕落,代替而來的是新行星出現,沒有一種事物能在宇宙中永恆,可是近一段時間科學家們卻意外觀測到宇宙中數百顆行星突然神秘消失
  • 距地7500光年神秘現象,一顆恆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憑空消失
    比方說小質量的恆星會變成白矮星,中質量的恆星會變成中子星,而大質量的恆星則會變成黑洞。在宇宙中,恆星也是科學家們最關注的天體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系外恆星,並且在它們的周圍尋找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行星。當然,除了尋找未知的地外生命之外,科學家們觀測恆星,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地方,就是可以通過研究恆星,來梳理宇宙的演化史。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費米悖論費米悖論是一個有關外星文明、星際旅行的科學悖論,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宇宙的發展有足夠的時間讓無數其他文明誕生和成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
  • 在7500萬光年外,首次發現一顆恆星,直接坍塌成黑洞消失了!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天文學家發現矮星系中不穩定的大質量恆星。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表明這顆恆星變得不那麼明亮,部分被塵埃遮蔽了。另一種解釋是,這顆恆星直接坍塌成黑洞,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