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出現了?巡天望遠鏡最新發現,而劉慈欣早給出了解釋
從遠古到如今,人類從來沒有放棄對宇宙的探索。在過去短短幾十年,人類不僅登陸了月球和火星,也大致地完成了對於太陽系的基本探索。在對太陽系這個界面的認識上,人類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相對於浩瀚無垠的宇宙來說,人類所在的太陽系也只是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個恆星系而已。人類在孤單的太陽系裡,無比渴望著來自外太空其他智慧生命的問候。
1月10日,BBC稱在加拿大發現了來自15億光年外的無線電訊號。
但對於一直關注著外星存在的人們來說,卻不算是什麼新鮮的新聞,早在2011年人類就曾經收到過來自60億光年外的外太空信號。
而更為巧合的是,最近科學家發現,其中兩個入射電源的信號竟然都都是不斷重複的——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有另一個文明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逼近地球吧?
於是,我們採訪了資深宇宙毀滅論學者,也就是寫出了《三體》巨作的作者劉慈欣,他的答覆是:
「15億光年?太遠了。」
如果要用科學的話語來翻譯,那麼,這個「太遠了」的意思是說:根據德雷克方程,單是15億光年這段距離,就有可能花耗掉足以使發電波信號的文明和人類文明滅亡的漫長時間。
但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超光速。而這也表示這個外星文明的將科技實力很可能就是劉慈欣所說的「碾壓級別」:在未知的強大外星文明面前,人們很可能沒有還手之力。
如果這是一艘超光速的飛船,那麼就有可能在人類文明存在的時候來到地球,對於人類的來說可不一定來自外太空的友好問候,而可能是人類文明提前覆滅的信號!
就像在此前的若干個世紀一樣,在20世紀,人類對「外星」話題表達出了持續的熱忱。目前,關於外星人的討論也早已經從科學領域滲透到了文學藝術的領域。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外星生命的討論還很遙遠,她們大多數時候還是通過小說、電影等虛構的形式所進行了解的。而這些作品在文學和電影的形成中不斷發展,影響了一代的「天空夢想家」和科幻愛好者。
科學與文學總是相輔相成,科學激發了文學的創造力,而文學又會開發大眾的想像力。
在劉慈欣的《三體》作品中就假設了一個名為「三體」的外星文明感知到了地球的位置,在「鎖死」了地球文明之後就向地球進發,從而引發人類危機的故事。
在故事中,沒有了科技作為依託,僅為0.7級的地球文明如何抵禦已經位於高級文明階段的三體文明?
通過劉慈欣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在《三體》中不僅對外星文明展開了大膽猜測,還提出了很多新穎的觀點。
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三體》帶給我們的震撼,卻非一般科幻作品所比擬的
劉慈欣以一人之力,就把中國的科幻小說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2015年,劉慈欣更是憑藉《三體》成為亞洲範圍內首次獲得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的作家。
如今,《三體》早已遠銷海外,被翻譯成了英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現在世界各地,都會有《三體》和劉慈欣的忠實擁躉。
這些人裡,就有著名導演卡梅隆,他曾與劉慈欣親切面談過,並且對於參與《三體》電影的拍攝表出了極大殷切和熱情。
喲普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他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為了能夠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甚至還通過白宮親自聯繫劉慈欣催稿。
《三體》不但具有文學價值,還具有很好的現實參考價值。
不僅是歐巴馬以外,美國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還有國內的小米雷軍、騰訊馬化騰、360周鴻禕,也都是《三體》小說的忠實擁躉。雷軍表示,《三體》中提到的很多概念對他們公司的發展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
《三體》共有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這三本書不僅閱讀性強,而且世界觀宏大,時空跨度極大,不僅能給你和你的孩子帶來不一般的閱讀體驗,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你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驚人的天才構想所驚豔、震撼!
閱讀開拓眼界,詩書改變精氣神。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真的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在閱讀的過程中,它不僅會給你帶來震撼,還會引發你對於人性深層次的思考,對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有所啟迪。
手機的普及,讓閱讀變得碎片化也簡單化了許多,你的掌心有多久沒有觸碰過書籍了,你的眼睛又有多久沒有閱讀過紙質的書頁?
現在,原價195元的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只需要99.9元,不到一百塊,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匠之作,何樂而不為呢?
精裝紙書,正品包郵,欲購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