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
取自劉慈欣的作品《三體2》中的一個段落,在這裡劉慈欣提出了大名鼎鼎的「黑森林」理論,徹底顛覆了世人的宇宙觀。劉慈欣認為每一個文明都在盡力的隱藏自己,不能輕易的被其他的文明發現,尤其是比自身要強大的文明。
如果一個文明發現了其他生命,在無法辨別其危險的程度下,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掉。在這個理論的背後存在著很多哲學意義上的邏輯,其中容易引起爭論的就是有道德的人類在「零道德」的宇宙中是否能生存下去?
答案顯而易見,很難。「道德」這個觀念可能只存在於人類的文化中,而且只有在地位差不多的人之間才會講「道德」和「誠信」,這就像人類會和豬狗牛羊講道德一樣滑稽。如果真的存在比地球更高級的文明,那我們所說的「道德」就猶如泡沫一般。
在這片黑暗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在《三體3》一書中,劉慈欣塑造了主人公「程心」這個聖母般的角色,程心擁有世人所認為的一切優秀品格:善良、博學、感性、道德,從現實的角度而言這樣的角色按理說只會收穫讚賞與崇拜,而劉慈欣卻把這樣的角色放在了人類的前景中。
劉慈欣在《三體》中把人類的存亡和程心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程心代表著人類的善良,但在殘酷的黑暗森林法則下,我們所信奉的善良和道德就如塵埃般渺小,這就好比狼要吃掉羊,你卻要求狼道德一點、善良一點,這不是天大的玩笑嗎?
人類的選舉制度把程心放在了一個不適合她的位置上,善良的她在進行生死攸關決策的時候,人類幾千年所形成的道德使其成為一種思維定勢運用在一個不合適的位置上。當人類文明徹底暴露在三體文明的白色恐怖之下,程心卻勸說人類放下武器尋求和解。
這個決定無疑是站在感性和道德的角度來提出的,面對一個比自身要高出數倍的文明,很明顯你沒有任何的道理可談。程心並沒有意識到這完全是兩個世界,在我們的世界所講究人類那高尚的品質,而外星文明甚至都不會意識到有這樣的規則存在。
看完《三體》後,我認為程心的出現是必然的,她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人類那根深蒂固的一種「幻想」,人類註定會由人類社會選舉出如「程心」這樣的感性人物,替代羅輯,挫敗維德,讓充滿理想主義的善良,如自殺般倒在獵人殘酷無情的槍口之下。
幾千年的文明讓人類擁有屬於自己的普世價值,我們習慣了和平、富足、安逸的生活,卻忘記了世界上還存在如野狼般獸性的存在。我們認為我們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智慧和美德,卻在被吃掉的時候才知道完全理性的世界是不能被感性和善良所左右的。
1977年9月15日,人類向宇宙中發射了一個光碟,被稱為「旅行者一號」,在這個光碟內科學家們錄入了55種人類語言,包含各種各樣的問候語和音樂。我想你已經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人類作為現今已知的唯一文明,實在是太孤單了,所以發射了這樣的一個光碟來和外星文明交流。
在光碟中科學家們以能夠發出大功率脈衝信號的14顆脈衝星為基準,地球也包含其中,為的就是能讓外星文明找到我們。無疑,這種行為的背後是人類最稚嫩的、最天真的理想主義:向外星文明展現我們的友好與善良。
多年以後的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這樣做是多麼危險,我們在並不知道自己的科技水平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水平下,就企圖和外星文明進行交流,難道不危險嗎?
就如劉慈欣說的那樣,每個文明都在盡力的隱秘自己的行蹤,而人類就像是一個小孩子,點燃起篝火大聲喊「快來和我做朋友!」
《三體》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震撼,更是一種理性、一種格局,讓我們在認清現實的同時,又能對人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劉慈欣通過《三體》告誡我們:不要輕易和外國文明接觸,這不是什麼無稽之談,而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保護。
在讀完《三體》之後,我經常會在閒暇時回憶書中的細節,仔細的品味人性的複雜,同時也不斷的向他人推薦這本著作的魅力。《三體》這本書不僅獲得了雨果獎,還讓雷軍、馬化騰、卡梅隆等大人物崇拜不已。
《三體》一共分為三冊,每一冊都令人血脈噴張,興奮不已。我也真誠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閱讀這部作品,現在這套《三體》原價93元,現在只要6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卻能帶來一次認知的提升,我覺得是很有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