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山
伴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日益雄厚,中國量子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2月4日,中國在世界上宣布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式突破,中國科學院研製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九章」也在世界首次亮相;據悉,「九章」的運行速度要比去年美國谷歌公司推出的同類計算機「懸鈴木」快100億倍,但近期,有專家卻對「中國九章」的性能及網絡安全性提出質疑。
據悉,中國科學院研製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九章」,是一個由76個光子100個模式構建的的高斯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原型機,涉及量子光源、量子幹涉、單光子探測器等領域的自主創新,在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時只需200秒,處理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億倍,同時也比美國發布的「懸鈴木」快一百億倍。儘管這一成就實現了量子計算領域的第一個裡程碑,確立了中國在世界量子計算研究中的地位,但部分國家還是對此提出了質疑,特別是長期對中國持異議態度的美國。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方多名專家對中國「九章」的性能和網絡安全性提出質疑。
帶領「懸鈴木」計算機研發團隊的大學教授約翰·馬蒂尼斯教授對「九章的」性能提出質疑,稱「我們不知道這一論斷是否正確,必須要十分謹慎對這臺計算機進行分析,繼而驗證結論」,甚至還發表「中國計算機即使有錯誤,仍會出現信號,而美國谷歌計算機則對錯誤十分敏感,不會允許任何錯誤發生」的言論,對「九章」的性能表示強烈懷疑。
此外,美國理論計算機專家斯科特·亞倫森則對「九章」的網絡安全性表示懷疑,稱「目前的網絡安全性都是由基於計算複雜性的加密技術來保證的,但在可以輕易計算龐大數據的量子計算機面前現行體系就會失守」,言外之意即是,中國的「九章」量子計算機會因為「輕易計算龐大數據」而出現「失守」行為,言語之間充滿了對「九章」的質疑。就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彼得·修爾也曾表示,量子計算機威脅到網絡加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之下,上述專家的說法引發外界關注,大家對此也是眾說紛紜。
實際上,量子科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科技加速演進的「催化劑」,會在多個領域中產生顛覆性影響。美國總統川普早在2018年的相關法案中,就開始強調對量子科技的研發與應用,以確保美國量子科技的領先地位;中國也多次強調量子科技的發展,並為其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和精力,現在也有了很大的成功,「九章」便是代表之一,在未來,中國依然會按照這個節奏搞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