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池冷卻新模式入手分析,看看電池集成有哪些新的需求和新的標杆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從電池冷卻新模式探索,看電池集成性能需求新標杆

對於車用鋰離子電池產能快速增長的十年,換言之,也是作為車輛配套零件、大規模應用,摸索中艱難前行的十年。從設計、選型、工藝、生產、測試、實驗、工況場景、性能等等,方方面面的經驗收穫背後,無不蘊藏著失敗和教訓。時至今日,電池集成技術從朦朧認識,到有的放矢,正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正等著我們,擺在我們面前:控制更精準、功能更安全、成本更低廉。

所有這些性能需求,都和電池的「溫度」控制,有最直接的關係。所以,從電池冷卻新模式入手分析,看看電池集成有哪些新的需求和新的標杆。

附圖1:鋰離子電池溫度性能關係

從專利技術看電池冷卻要求的不斷提升

1、電池浸入式液冷模式:

最近看到一則數據信息稱:在贛州落戶的臺灣昶洧新能源汽車開發公司的產品,電池系統的控溫能力在2℃,詳細工況、測試方法不詳。但這足以超越了目前Tesla 的5℃(另一種說法是10℃)電池均溫能力。出於好奇,我查看了其在美國申請的電池冷卻專利,看看是否有直接的關聯:

(Patent number: 10059165

Abstract: A battery pack is provided including: aplurality of battery cells arranged in multiple battery cell rows; one or moreheat exchange spaces; and a device for providing heat exchange to the batterypack. Further, the device includes a heat conduction medium passage arranged inthe heat exchange spaces, such that the heat conduction medium passagesurrounds multiple battery cells each battery cell row. The heat conductionmedium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a first group of channels and a secondgroup of channels, which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each battery cell,and a heat conduction medium is provided in the first group of channels and thesecond of channels. The heat conduction medium flows in the first group ofchannels in a direction opposite from the flow of the heat conduction medium inthe second group of channels.

Type: Grant

Filed: November 10, 2016

Date of Patent: August 28, 2018

Assignee: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以上信息僅供學習交流,不得轉發和它用 )

採用這種浸液電池冷卻模式,其實,早在幾年前,國內某廠家已在嘗試和做實驗。從另一個應用場景,變壓器的油浸冷卻也是這個原理。看來,不同領域嫁接技術應用,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把這項技術付諸汽車工程應用,也是一項有價值的創新。當然了,這中間肯定還有很多技術細節需要攻克。再結合前期該公司公布的產品信息,電池選型採用21700圓柱電芯。看來,他們是採用了21700電池結合浸液式冷卻。當然了,更詳細信息,有待後期跟蹤和學習。

2、微陣列熱管技術,熱流密度0.07~0.3W/cm2,控溫<35℃,均溫<3℃

附圖2:電池殼體下底板微陣列熱管應用

附圖3:各種傳熱模式和換熱能力對比

附圖4:高溫散熱特性

該項技術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開發的原創技術,深圳市邁安熱控科技有限公司將該技術進行產業化。目前已在電池系統中有應用案例。

上述兩個案例,都是從物理量,導熱的響應速度、均溫的精準、控溫的能力方面探索和分析的,如果是電池浸液模式,冷卻液有配套對應的產品嗎?

配套企業迅速跟進,促進和加快了新冷卻模式工程化

3M在浸入式冷卻液的開發和應用案例

ImmersionCooling Application I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電池浸入式冷卻液不僅僅讓電池模組具有很好的冷卻性、傳熱性、均溫性,而且還具備很好的安全性。安全性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良好的絕緣特性、另一方面,溶液對熱失控產生的高溫、燃燒的抑制、阻隔作用。滿足導熱功能的同時,也擔負起了功能安全的重責。

基於上述兩個案例,看看熱管理技術的發展短板和電池性能新標杆是什麼。

熱管理技術短板:滯後於電池集成需求,「控溫性」、「均溫性」有待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池熱管理技術是嚴重滯後於電池集成需求的。在電池集成發展之初,就沒有作為關鍵技術加以重視。記得很早的時候,測過leaf第一代產品常規工況的溫差狀態可達11℃,果不其然,用戶對第一代leaf電池容量衰減的抱怨從來沒有停止過,更甚的是,爆出三年的電池容量衰減已經非常嚴重。Leaf的產品,更傾向於被動空冷模式,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案。我相信日產設計之初,一定有過這方面的風險評估,只是沒有想到有如此嚴重。

看看我們國內產品冷卻技術發展,一直是跟隨的角色。同樣,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從豐田prius的主動風冷、到通用Volt的主動水冷發展的同時,國內產品還一直遵循著EV不需要冷卻或靠殼體散熱的理念。所以說,國內的某些電池產品,三年就出現衰減的「美麗傳說」也就不足為奇了。看來,讓熱管理真正的管理起來,主要來自認知的問題。粗放設計產品的作法已到了淘汰的邊緣。

電池性能需求新標杆: 電池溫度需要精準可控

其實,我們在起草產品技術條件(SOR)的時候,對均溫性(溫差)的一個劃一性、模糊要求:5℃,是不完整的,也是一個非常苛刻的要求。可以理解為,全工況、全SOC、全工作溫度範圍內的上限溫差值。我想Tesla的電池是控溫、均溫能力很強的系統,也很難覆蓋這一個需求。所以說,區段要求,對於不同工況,更合理一些。

在第一版的SOR中,首先確定典型值溫差要求。設計後期可根據實驗工況,再補充更多的點或數值進來。如下圖約束條件,僅供參考:

(上表僅供參考思路,具體數值、條件要根據具體電池或系統確定)

電池性能需求新標杆:控溫的高效性,低耗能

其實,熱管理的降溫和升溫,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對於動力電池的寶貴的總能量,是不可忽略的負載,所以,低耗能技術,顯得格外重要。

目前採用的電池系統保溫措施,就是最早的一種控溫措施原形。還有儲熱技術應用等等,其結構的複雜性,確實也影響其在車輛上的應用進程。不過,工程技術人員探索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總結

前面所述冷卻模式,並不一定能代表冷卻趨勢,只是個例,但是尋求滿足電池性能最大化的目標是正確的。

電池系統隨著整車出廠時,作為關鍵零件和指標,在提到電池質保的時候,表達方式多種多樣:5年、8年、10萬公裡、16萬公裡、20萬公裡等等,有一點各個廠家是有區別的,就是容量衰減的準確數據承諾不同。容量的衰減,很大程度取決於後段的熱管理水平。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摸索,熱管理的需求逐漸的清晰起來,毋庸置疑,把它放到關鍵的位置,緊跟電池集成的腳步,做到「知冷知熱」,就是產品最終目標或標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從電池冷卻新模式探索,看電池集成性能需求新標杆
    但是,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正等著我們,擺在我們面前:控制更精準、功能更安全、成本更低廉。所有這些性能需求,都和電池的「溫度」控制,有最直接的關係。所以,從電池冷卻新模式入手分析,看看電池集成有哪些新的需求和新的標杆。
  • 特斯拉4680電池:熱分析表明獨特的冷卻系統設計
    分析表明,特斯拉可能會將冷卻系統整合到人體中。我們諮詢了機械工程師和傳熱專家,以徵詢他對特斯拉如何為其新的4680集成電池系統設計冷卻系統的意見。分析表明,特斯拉可能會將冷卻技術整合到車身/電池中。沒有更多的冷卻蛇。在電池日,特斯拉告訴我們,更大尺寸電池的最大障礙是電池的冷卻,其新的臺式電極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
  • 新的一年從「芯」開始 超霸電池年末鉅惠來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的一年從芯開始,超霸電池年末鉅惠來襲 新年伊始,許多家庭都將家居換新提上了日程。新的一年除了要從新開始,更要從芯開始,家用電器的換芯可不能忽視。作為全球知名的電池專家,GP超霸針對用戶需求研發設計,推出了安全可靠的5號電池和7號電池,驅動萬千家庭的新   原標題:新的一年從「芯」開始,超霸電池年末鉅惠來襲   ​新年伊始,許多家庭都將「家居換新」提上了日程。新的一年除了要從「新」開始,更要從「芯」開始,家用電器的「換芯」可不能忽視。
  •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豐田計劃在2025年之前量產固態電池,這種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提高兩倍以上,電池裡沒有氣體和液體存在,所以更輕也更安全。同時,固態電池不易受溫度影響,充電效率也更高,從零充滿僅需15分鐘。在電池壽命方面,該款固態電池理論上在使用30年後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適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豐田不是唯一一家加碼固態電池的車企。
  • 學術簡報︳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在線故障診斷的新方法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劉嘉蔚、李奇、陳維榮、餘嘉熹、燕雨,在2019年第1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在線序列超限學習機和主成分分析的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故障診斷方法」),為解決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的故障診斷問題,該文提出基於在線序列超限學習機和主成分分析的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故障診斷新方法。
  • 21700電池或將取代18650電池成為新的標準型號
    電動汽車資源網獲悉,GB/T 34013-2017標準明確規定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單體、模塊和標準箱規格尺寸,適用於電動汽車上的鋰離子電池、金屬鉛化物鎳蓄電池和其他類型蓄電池。小編從GB/T 34013-2017標準中看到,主要的圓柱電池尺寸有18650、21700等類型,而業內人都了解,過去18650電池的應用非常廣泛,但相比21700電池的特性,其優勢就遜色許多。
  • 手機電池技術為何停滯不前?為什麼鋰電池一直得不到新的突破?
    隨著5G的普及,手機必須適應新一代網絡的電源需求。當5G出現的時候,手機會很快消耗掉所有的電量。據外媒報導,近日諾基亞的研究人員申請了一項新的電池技術專利,該技術可以更好地支持5G服務,或能讓5G手機的電池續航/使用壽命延長一倍。不過,報導稱諾基亞的這項研究可能要多年才能實現。
  • 退役動力電池有救了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分析
    我們先看看傳統的乾電池和鉛酸電池,如果回收和處理不當對環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以下關於電池汙染方面的信息,基本都來自百度,非本人原創。 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乾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鹼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汙染。
  • 科技:新的甲烷燃料電池可以解決溫度問題
    燃料電池的實用性和可負擔性並不是特別有名,但這可能剛剛改變。研究人員說,雖然這個細胞是在實驗室,但它有可能在某一天為家庭和汽車提供電力。該催化劑通過使用便宜,易得的甲烷製造出自己的氫燃料而省去了它。整個電池的改進冷卻了甲烷燃料電池中常見的沸騰操作溫度。甲烷燃料電池通常需要750到1000攝氏度的溫度才能運行。
  • 【微課堂實錄】電動汽車電池及IGBT晶片熱管理解析
    而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進一步實現爆炸式增長,這對相關技術及部件的發展帶來新的空間與挑戰,如熱管理系統。傳統汽車的熱管理系統主要集中於發動機、變速器的散熱系統和汽車空調,而新能源車的熱管理系統涵蓋了新能源汽車幾乎所有的組成部分,相對而言,後者對於綜合熱管理有更高的需求,例如怎樣使被冷卻部件維持在最佳工作範圍內,如何使晶片支持最大的功率輸出等,這些對熱管理工作均提出較大的挑戰。
  • 石墨烯電池成小米10至尊版最大亮點 石墨烯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10月23日訊,昨日,小米集團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科普小米10至尊版的電池技術稱,小米10至尊版應用了石墨烯技術,在120W大功率充電下,小米10至尊版電池充放電循環800次後容量≥90%。也就是說,小米10至尊紀念版使用兩年時間,電池容量仍然在90%以上,大大超出了國家推薦電池壽命標準。
  • 從跑車入手?甲醇燃料電池的概念突圍
    然而相比於跑車的外觀,Nathalie的技術路線則更令人感興趣:什麼是甲醇燃料電池?是燃燒甲醇提供動力嗎?和氫燃料電池又有什麼關係?甲醇燃料電池:「傳統」能源的新用法將甲醇作為燃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例如吉利汽車早在2005年就有相關嘗試
  • 美國太陽能、電池和電動汽車崛起,開放式自動需求響應功不可沒
    預計未來十年,電網中電動汽車的電力需求將會迅速擴大。這種新的交通技術將改變我們從一地到另一地的出行方式,將化石燃料拋在身後並提高我們的電力需求。然而,與典型的電力需求不同,電動汽車的重要區別之處在於移動性。位於具體地點的大多數負荷的電力需求模式每個季節都是類似的,但電動汽車消耗的大量電力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而大幅變化。電動汽車也不一定依賴單一來源電力。
  • 科學家開發解析電池材料原子層面結構的新方法
    即使結構非常複雜造成傳統結構解決方案不起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分析與物質相關的「基因組」也有可能找到正確的結構。 捕捉電池正極低溫結構圖像 歐洲研究人員Matteo Bianchini和Francois Fauth利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ALBA同步加速器,進行X射線粉末衍射實驗。
  • 約稿|鋰離子電池材料晶體結構分析技術探討
    有哪些技術優勢?Malvern Panalytical:鋰電檢測領域,馬爾文帕納科不僅可以提供電池檢測需要的精密儀器,同時,還可以為相關用戶獲取高質量數據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具體而言,即針對不同的電池類型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
  • 18650電池復活記—愛克斯達MC4S充電器入手體驗
    怎麼辦,拆開電池座看看唄!如上圖,這就是手電鑽的電池組,裡面除了一塊控制板以外就是三節18650電池,經過實際測量,發現有兩節電池的電壓為3.5伏左右,有一節的電壓為不到2伏,看來是長時間不使用手電鑽,而且也沒有及時充電,造成了電池過放,而重新充電時,控制板因為保護電而自動停止充電。難道我的手電鑽就這麼廢了?!
  • 特斯拉發布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大幅降低價格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特斯拉發布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大幅降低價格】媒體稱,特斯拉更新了其太陽能電池板產品的新定價,聲稱其價格「比太陽能行業的平均價格低三分之一」。隨著太陽能電池板配置的更新,特斯拉還更新了其網站,突出其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服務,這可能是第一次在特斯拉的網站上首次出現汽車以外的產品。
  • 新國標下,一大波電動自行車配套電池企業迎來新機遇
    電動自行車鋰電化給更多電池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 超威集團 超威集團在電動自行車用鉛電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國標的要求,早在2018年下半年,超威集團就已經推出旗下兩款電動自行車鋰電新品。
  • 電池二次使用能夠為商業發展和環境保護帶來新機遇
    r1yednc目前,全世界正在開始研究如何更充分利用這些電池,而且其中的挑戰可能很大。有數據預測表明,到 2030年將需要處理多達1100萬噸的廢舊電池[1]。市場對於電動汽車的需求將繼續增長,一些歐洲國家已經計劃在未來20年內禁止銷售新的內燃機汽車車型。
  • 【財經分析】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劇 技術突破仍是關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7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其單月產銷第四次刷新了當月歷史紀錄。作為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行業洗牌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