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樸珺自稱獨立:中國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2021-01-13 網易娛樂

田樸珺新書發布,在談到社會價值觀時,她表示在男權社會裡由於父愛缺失,大部分男孩都是和女生長大的,沒有一個很好的體系,導致中國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田樸珺


田樸珺發新書發表激動演講 自稱八線女星

網易娛樂8月15日報導 據澎湃新聞網消息,在25分鐘的演講裡,田小姐作為演員背臺詞的功夫得到了充分發揮。她從少女時期的寫作夢談到中戲退學,再到進入地產界,最後是紐約尋夢,悲喜一一道來。有傷心往事,也有甜蜜瞬間。

甜的當然是王石的「紅燒肉」。儘管事後有人說這道菜已經不新鮮,但網絡轉發證明,尋味而來的人數還是不少。對於這件事的圍觀者來說,未被深挖的八卦,就像陳年窖藏的烈酒,不管什麼時候開瓶,都還是誘人的。

演講終了,沒有常見的嘉賓討論和記者群訪,這就是她的新書《習慣就好》首發式。

將首發式做成一場類似TED的演講,是來自田樸珺工作室的創意。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呈現作者本人想要表達的意圖。而且,本著「不求人」的原則,在這本書的腰封上,也看不到任何一個名人推薦的字樣。只是安安靜靜的三行字「關於獨立,關於偏見,關於成長」。

新書首發的第二天,澎湃新聞得以專訪田樸珺,記者發現,從演講到採訪整個過程中,田樸珺都在傳達「女性獨立」的理念。將工作看得高過男友的她,從某些方面來說很像「男人」,一個「穿褲子的人」(英國諺語,一家之主)。

生於上海的「北方人」

出生於上海的田樸珺,認為自己的性格更像北方人。她的姥姥是地道的北京人。「仔細想來,我思維和習慣的緣起很多都是來自我的姥姥,她是我生活價值觀的啟蒙導師。」

老人家一生歷經坎坷。文革中,田樸珺的姥爺自殺,留下三個小孩和一個遺腹子。為了養活一家人,年紀輕輕、從來沒工作過的姥姥,開起裁縫店,為人縫衣度日。一輩子不求人的老人,連壽衣都是自己做的。

很多年後,當田樸珺面對「紅燒肉事件」帶來的漫天猜測、妒忌甚至咒罵時,她依然能記得姥姥曾經講過的那句話:「心胸是靠委屈撐大的。」

2012年1月29日田樸珺在微博曬出一盆紅燒肉,並配上嬌嗔的圖說,「終於吃到笨笨的紅燒肉了」,當時網友笑侃笨笨牌紅燒肉誠意可贊,但賣相實在不敢恭維,更建議王石有空去技校學學烹飪。之後,王石好友相繼發微博爆料稱,王石常為田樸珺做紅燒肉。這一「紅燒肉事件」也幾乎讓田樸珺一夜成名。

意外和沉默,是田樸珺在那16天裡所有的反應。沒有眼淚。

第三天,王石打來電話:「你沒事吧?」

「我沒事,我能有什麼事?」

從事件開始到淡去的過程中,兩人對此事就這麼一句交流。

這是一種默契。

在那天的演講中,田樸珺十分想告訴和自己一樣懷有夢想的女孩,「別在意別人對你的眼光,別在意別人對你的評說,更別在意別人對你下的定義,That’s bull shit!」講完,她輕舒了一口氣。事後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些話是即興而發的,原本並不在演講稿中。

不想滿口沙子賺錢,追尋表演之夢

在田樸珺眾多的標籤裡,「專欄作者」有著別樣的意義。少女時期的她,曾經有一個寫作夢,想報考復旦大學新聞系,做一名記者。不過由於數學成績太差,這個夢想早早破滅了。然而對於文字的敏感始終存在,多年後她在雜誌開專欄寫「男閨蜜」,關注度頗高,當然也招來了一些非議。

大學以後,田樸珺選擇的表演之路並不順暢。在因為缺課較多被中戲勸退後,她開始了在演藝圈的闖蕩。有人曾經在「紅燒肉事件」之後,整理過田樸珺參演的影視作品。早期她在《三更2餃子》等電影中出演過較為性感的角色,後期客串過《甄嬛傳》,有回歸知性路線的趨勢。

回首過往,田樸珺並不否認早期接過一些比較糟糕的角色。作為一名演員,未來她還會接戲,但只接自己喜歡的。至於角色是否裸露身體,倒並不介意,只要角色合適就行。

在影視圈度過了不太順利的兩年後,田樸珺轉入了地產業。當時23歲的她一度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趁著年輕,不怕吃苦,田樸珺從端茶倒水開始,在地產業一做就是六年。這六年讓田樸珺學會了如何做生意和談判,更重要的是收穫了信心。「我終於把自己變成一個理性的人。」

掌握了生存技能的田樸珺捫心自問,我最愛的是什麼?是戴著安全帽在工地奔波,含著滿口沙子賺錢嗎?答案是否定的。

她決定要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機會,去紐約學習表演,將心底被打碎的夢想一片片粘起來。原本只想短期試讀的田樸珺,一下飛機就被紐約的美麗徵服,當即決定延長學習時間。現在她已經完成第一年的課程,準備轉到洛杉磯繼續第二年的學習。

與王石「摳門到一起」,掃遍超市試吃食品

談到田樸珺,繞不開地產大鱷王石。關於兩人相識的時間,網上曾盛傳是田樸珺就讀長江商學院期間,後來被當事人否認。再次談及這個問題,田樸珺還是有些諱莫如深,只說很早就認識了。

田樸珺坦言對王石的第一印象並不太好,「他不太愛說話」。熟悉之後才發現,原來一直給外界硬漢形象的王石,有時候竟然還很害羞。書中也寫到,王石最初對田樸珺的演員身份也不是很高看。

第一面並沒有擦出火花,兩人之間的感情如何升溫到相愛?田樸珺的回答十分簡潔:「氣質吧」。從田樸珺接觸的朋友可以看出,她偏愛博學、有內涵、愛讀書的「大叔」。王石正符合這些條件,以至於後來田樸珺一直稱他為「王老師」,「他看起來像大學老師」。

王石也慢慢對她的能力刮目相看:「你的社交能力讓我嘆為觀止,跟你打過一次交道的人,就想跟你做朋友。」生性喜愛在大自然中冒險的王石,跟陌生人打交道卻十分害羞。在紐約的一年,是田樸珺讓他學會了與陌生人溝通。

最開始約會的王石,似乎「沒什麼誠意」,前三頓飯都沒帶錢,這讓田樸珺有點火。但五頓飯之後,她就俘獲了王老師的心。年齡雖然有差距,但並不妨礙兩個人「摳門到一塊去了」。

平時,田樸珺晚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會去超市把免費試吃的食品吃個遍。王石也挺「摳」,出行基本就是地鐵加公交,不成就走路。但凡時間寬裕,絕對不會打車。兩個人很享受在老公交車上慢慢悠悠的時光。漫天飛雪中拉著一木板車二手書回家的場景,被田樸珺深深定格在記憶中。

多數時候,兩人外出購物先看打折商品。有次田樸珺看上了一件新款大牌衣服,再看價格是八千美金。王石說了句:其實一般啦。田樸珺也就作罷。等走遠了王石才帶著壞笑說:其實真挺好看的。

不知不覺間,田樸珺接受了王石的價值觀,學會了對物質的放下。

在她看來,「三觀統一,溝通有效」,應該是兩人能夠長久相處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兩個人能互相包容,才是核心。

!

做獨立的女友,不會小鳥依人

即便是與中國最著名的房地產商在一起,田樸珺依然保持著經濟上的獨立。這是她認為女性保持獨立的重要條件之一,另外一條是思想上的獨立。當初她在紐約買房的時候,曾經因為不好貸款,動過讓王石幫忙的念頭。但那時剛好接了一個廣告的王石,一向都是將這種收入捐贈的。田樸珺立即表示十分支持,自己安心做起了房奴。直到今天,兩個人經濟能力上都是平等的,彼此不花對方什麼錢。

田樸珺總結了一套具有獨立人格女友應該做的「行為準則」,其中包括「不會小鳥依人膩在你身旁」、「不會監督你的行蹤」等,最重要的一條是「工作永遠比男友或老公重要」。

「我喜歡掌控自己、不依附他人的感覺,讓我非常有安全感。」田樸珺說,「有他沒他,我都能活」。

在演講和採訪中,田樸珺曾經多次呼籲過女性應該獨立。但令她遺憾的是,得到的響應並不多。「你會發現,紮根到骨子裡,一部分女生還是覺得,女人應該依靠男人。你會覺得你的難,其實不是說你需要得到男人的認可,而是需要女性有這種共鳴,知道自己應該獨立。」

事實上,十年前的田樸珺,也像媽媽一樣,是個想相夫教女過一生的女孩。當時她給自己設定的角色是,為心愛的人居家做飯。「社會總是不停地給我上課」。書中不止一次這樣提到。對於那段結束的感情,她並不怨恨男孩絕情,只怨自己當時沒有讓別人離不開的絕對優勢。

而今,田樸珺已經從房地產業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第一個出成果的項目,就是票房過5億的《中國合伙人》。當身著禮服的田樸珺以製片人身份出現在影片首映式時,人們才發現,這個年輕女孩,不僅僅是王石身邊的女朋友,她有她的事業。

現在,田樸珺的工作室正準備籌拍紀錄片《謝謝你,紐約》,還有一檔電視劇也在「誕生的曙光」裡。

平日裡,田樸珺和王石各自忙各自的工作,經常身處不同的國家、城市,能在北京相聚的時光彌足珍貴。王石也曾開玩笑說,自己找了個「男人」回家。

醉心於工作的田樸珺還有個毛病,做事情的時候,不分時間、地點,該行動的時候就按捺不住。熟悉的朋友甚至半夜一兩點都會接到她的電話。「對付我最好的辦法就是關機呀」,田樸珺笑著說,自己現在也有些改變,儘量微信留言了。

她想對關注自己的人說,「請諸位習慣這樣一個,任性倔強的田樸珺。」

對話田樸珺

澎湃新聞:我注意到你這本書的封面,沒有一般腰封上的那些名人推薦,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出版社的意見?

田樸珺:這是我們溝通的結果。我真的很喜歡自己這本書,是我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的性格是不喜歡求人的,也不喜歡麻煩人。所以一個人就把這本書包辦了,從前言到後記,一直到腰封。

澎湃新聞:我注意到昨天演講時,你很激動,說了「That’s bull shit」(胡扯)。

田樸珺:That’s bull shit。Right? 因為我沒有刻意去給誰留一個好印象。我覺得不需要。這不是一個榜樣的時代,沒有偶像也沒有榜樣。我只想展現真實的我是什麼樣子。我們確實不能跳離這個社會去單獨成長,但是我們可以跳離別人的眼光。

澎湃新聞:你在書中寫到了姥姥對你的影響,你覺得她身上那種堅韌的中國女性傳統之美,現在這個社會依然需要嗎?

田樸珺:當然,中國女性特別堅強偉大。其實姥姥常跟我說一句話,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包括她告訴我說,小的時候應該多去吃些苦,因為年輕的時候吃苦不算苦。老了吃苦才是真的苦。我姥姥這一篇其實是全書最後(完成的)一篇。寫到她的時候基本上是哭了一禮拜寫完的。後來我把這篇文章念給我的朋友聽,我的朋友就說了一句話,你有這樣的姥姥,有什麼委屈不能受。

澎湃新聞:你呼籲的女性獨立,和女權主義有什麼區別?

田樸珺: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這兩者(女權主義與獨立女性)是有區別的。女權主義者給我的感受就是,好像我們才是這個社會的主宰。女權主義者認為這個社會高職位的比例應該是65%對35%。我覺得我是一個女性獨立主義者,50%對50%就可以了。(笑)

澎湃新聞:你說過女人要經濟獨立和思想獨立。經濟獨立方面,你從事地產業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賺來的?當時的困難是什麼?

田樸珺:那時候是2006年。因為我什麼都不會,人家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我那時候其實是不拿工資的,但我也要有生存的來源。所以我跟老闆講,你做成項目我再拿錢,做不成項目我就不拿錢,就當學經驗了。老闆當然很高興。然後我就去上班了,很認真工作。我覺得我沒有在幫別人打工。很多時候我們有一種心態,反正我是給人打工的,就無所謂了。就是因為這種心態使得你不進步,不要認為你是給他打工的。每個人說到底都是在為這個社會打工。老闆也是在給社會打工。

我自己創業在帶團隊的時候發現,當老闆真的有當老闆的苦。現在小孩有很多東西不會,連怎麼訂機票你都要教她。我就跟公司90後的小孩說,我不怕你不會,我可以教你。我就怕這個人不懂,沒有責任心,「差不離就行了」,這個不是我能教會你的。可能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這個事情你既然做就一定要做好,做不好就要重做。

澎湃新聞:思想獨立方面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下。

田樸珺:昨天我做了個微訪談,其中被問到最多的就是我今年二十幾歲,好像時間不多了到底是嫁人還是工作。我覺得沒有萬金油的答案。我能傳遞的就是一種獨立的精神,就是你要相信自己能掌握命運。

男人在社會生存中壓力也非常大,你為什麼把你全部的生活壓在一個男人身上?如果我是男人,我也會想跑的。當你變成一個獨立個體的時候,你會更有魅力地成為另外一半的支撐,才能風雨同舟,走得更遠。

澎湃新聞: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在網上傳播非常廣,文章中觀點你認同嗎?

田樸珺:部分認同。因為我覺得,為什麼這個社會有一點扭曲?因為男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造成大部分小朋友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其實就是和一群阿姨帶大的。所以男孩大部分是和女生長大的,父愛缺失。尤其這個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往往很難得到一個男性力量在你身邊,導致中國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我覺得這種「男人」不單單是一個性的特徵,更多是一種品質的特徵,不然你怎麼能稱得起「男人」這兩個字呢。你怎麼能成為一家之主呢?

你看我今天穿了褲子,我平時喜歡穿褲子。英國有句諺語,這是家裡「穿褲子的人」,意思就是這家做主的人。現在很多女性其實都穿褲子,可是還沒有成為這家做主的人。這一天會不會到來?我相信會,但是需要越來越多女性自身的覺醒。

澎湃新聞:你曾經說自己有記者夢,什麼時候有的?什麼時候打消的?

田樸珺:這個念頭有了很久,從小學到中學都有。我小學時候作文拿過獎,全年級考試拿過第一,語文一直都挺好。我唯一能驕傲的成績就是語文不錯。那時候看新聞覺得記者這個職業特別高尚。(這個夢想)幻滅是因為我的數學太差了。我嚴重控訴中國教育體制(笑)。 明明一個文科生,你非要讓他考數學。而且現在拉低了英語教育,我真的覺得不合理。因為英語是一個交流工具,是走向全世界的平臺。

澎湃新聞:你寫專欄關注度也很高,平時的寫作訓練是怎樣的,最近看的三本書是什麼?

田樸珺:我強烈推薦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散文集《旁觀者》。他通過寫人來反映當時經濟狀況。也是我近些年來,我看到的寫人物最好的文章。還有賈伯斯當年推薦的一本書《禪的初心》。另外一本我推薦自己的書。(大笑)

澎湃新聞:你寫男閨蜜陳可辛,寫褚時健,引發了一些當事人的回應。你後來跟他們兩位有沒有溝通過?

田樸珺:二位都是我很尊重的人。我跟褚老不熟,就是像採訪一樣,五個小時的接觸。可能過段時間我還會去看他,他是太值得人敬仰學習的。他告訴我說,做一件事如果做不好,不管大事小事他就睡不好。後來你發現做成事的人都有這個特質。這可能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澎湃新聞:你說自己在十七歲第一次客串的時候就看到了表演的謎底,請問這個謎底是什麼?

田樸珺:那個謎底就像運動員。幾乎都是到了三十歲左右,運動員的生涯就基本結束了。雖然演員沒有那麼殘酷,但你不能否認演戲也是一個相對青春的行業。那個謎底告訴我,這個行業不會是我幹到老,這不是我幹一輩子的事。

澎湃新聞:後面你接戲的話要挑自己喜歡的,會不會一些比較性感的角色就不接了?

田樸珺:我從來不介意。如果你覺得那是美,你就去展現它,為什麼不呢?而且我覺得身體本身就是很美的一部分,你覺得它髒嗎?你覺得它髒把它裸露出來也就是髒。如果角色合適,為什麼不呢?這就是一個演員,身份賦予你的。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就不要當演員。

澎湃新聞:你經常被稱作「王的女人」, 你覺得需要怎樣才能不只被稱作「王的女人」?

田樸珺:我要努力做到(讓王石做)「田的男人」。(大笑)。你看「田」字裡面橫豎都是一個「王」,我應該做得比他多才對。

澎湃新聞:事業上要達到怎樣的成績?

田樸珺:沒想過和他比,因為他太強了。人生就是比馬拉松還長的跑步。他是一個毅力比我還要強的人,這點上我非常非常敬佩他。但是我覺得他有他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希望這種人生有相交性,又有獨立性。

澎湃新聞:你買房不方便貸款的時候,王石為什麼不用廣告代言之外的收入來幫你?

田樸珺:其實他有多少收入你們上網都能搜到,包括扣稅什麼的,基本上算是高級白領的收入吧,我的財務能力也並不比他差多少。

澎湃新聞:就像你助理說的,你比他更富有?

田樸珺:我沒說過這個話。不能這麼說吧。反正我們經濟能力上,彼此是平等的,我不花你一分錢,當然他也沒花我什麼錢。那個廣告對他來說算是額外收入。他也想過替我還點,幫我分擔點壓力。畢竟大家都知道,我自己的工作掙錢也不容易。但是他說他認識我之前都是捐的,如果認識我之後不捐了,公司的人會怎麼想。他說完這句話之後我第一反應就是「你捐,你全捐,你一分都別留」。

澎湃新聞:你們最開始認識大概是什麼時候?

田樸珺:很早了。我可以講下長江商學院的事情。很多女性會覺得也許能在長江商學院裡認識什麼大佬。你如果把商學院當成婚介所,那你就想錯了。商學院就是商學院,找對象還是去婚介所。總之對我來說,長江不是我認識人、找圈子的地方。(不是認識、尋找伴侶的地方?)絕對不是。而且那時候我去上長江的時候,是我們班最小的,資歷最淺,說實話人家都不太愛帶著你玩,那個圈子是很現實的圈子,我跟我們同學來往非常少。

澎湃新聞:你在接受採訪時說,和王石彼此第一印象都不太好?

田樸珺:他對我的第一印象好不好我不知道,你要去問他。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澎湃新聞:你說他對你的演員身份可能不太高看?

田樸珺:不是,他是知道這個女孩當過演員,還做地產,他覺得很奇怪這個身份定位。一個演員懂做地產,這是什麼邏輯啊。好像一個數學老師是一個烤紅薯高手。但是後來通過接觸,他自己都說,如果有一天誰說我掙錢容易,他會跟誰急。

澎湃新聞:什麼時候擦出火花的?

田樸珺:品質吧。慢慢了解,就跟所有人一樣。我不會因為你是大佬,我就想做你女朋友。對我來說,也有其他選擇的機會。

澎湃新聞:跟他接觸的時候有沒有了解他的婚姻狀況?

田樸珺: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是單身。

澎湃新聞:能不能談下你現在實現的和沒實現的夢想?

田樸珺:說說我的夢想吧,我的終極夢想是造福人類。這不是空話呦,這真的不是空話。

我可能從小受媽媽的影響,她是一個特別虔誠的佛教徒。賈伯斯,他最大的貢獻,不是締造了市值那麼大的蘋果公司,That’s nothing。他的貢獻在於把人的生活習慣變得更美,更加豐富。這是我覺得賈伯斯偉大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我的契機,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結婚以後的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了
    男人代表著男子氣概,敢闖敢拼幹做是所有印象中男人應該有的樣子。二十歲剛出頭的男人言語之中充滿著希望,想到什麼就會去做什麼,在自己腦袋裡面總會覺得自己會改變世界。不管失敗多少次,總覺得自己能夠站起來......這就是男人的熱血青春!
  • 讓男人越來越愛你的最佳方式:讓他有危機感
    一:讓自己足夠優秀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婚姻和戀愛中的女人抱怨男人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冷了,總是把男人這種態度的變化歸結於男人的原因,而從來沒有從自身找原因。所有的女人都應該認識到,男人對自己態度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畢竟這個時代在改變,男人也在改變自己,女人只有跟隨男人進步的步伐,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才能夠有足夠的信心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愛情。
  • 為什麼男人在求愛道路上越來越頹廢?大部分都是這幾個理由!
    如今都說男女比列失調,社會節奏加快,女性也越來越獨立,而相反的男性卻在求愛的道路上越來越不主動。究其原因,有除了男人本身的問題以外,女人也是要承擔一定責任!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單身男人漸漸失去追求女人的動力的原因,大致就是以下幾點!
  • 34歲的戚薇在高清鏡頭下,暴露自己真實顏值,長相越來越像男人?
    現在的戚薇真的可謂是家庭事業雙豐收,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Lucky,還有一個非常愛自己的老公李承鉉,戚薇的家庭真的可以說是娛樂圈的模範家庭了,是很多網友羨慕的對象,現在的戚薇已經34歲了,但顏值似乎是有所下降,在高清攝像頭下,被網友質疑長得越來越像男人?
  • 女人花男人的錢做到這幾點,你的男人會越來越愛你
    女人們要清楚,一個男人愛不愛你,要看他舍不捨得在你身上花錢,如果一個男人嘴上說多麼愛你,卻從來不肯在你身上花費一分錢。那麼這個男人就不是真的愛你,他覺得在你身上花錢不值得。不捨得為你付出,怕自己失去太多。這樣的男人對你肯定不是很上心,根本不喜歡你。或許他覺得你們不合適。
  • 不花父母錢的男人是不是好男人?
    題目中所說的不花,是一點都不花。如果是你,你的男人不花父母錢,你是為他驕傲還是因他的行為煩擾?靜靜現在準備和談了兩年的朋友訂婚了,可是雖然是同一個城市的,但因為是自談的,她對男孩的家庭條件不太了解,總不敢輕易就同意了訂婚。
  • ——中國男人劣根性
    很多男人抱怨女人說「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但是我想問的是「那些陪你們共渡難關艱苦創業,等真正富貴後你是否珍惜了呢?」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陪老公創業的原配夫妻並沒有好結局的新聞。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男人(很多男人)骨子裡劣根性導致的!
  • 到了多少歲,男人就不「需要」女人了?男人們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
    現在很多女人說自己根本不需要男人了,只要錢包有錢,手機有電,家裡網,玩什麼都比找一個男來得有趣,至少不用擔心男人花心、背叛等問題。 但是,婚姻中的很多女人卻有一種無奈,明明兩個人已經不愛了,男人甚至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當女人提出離婚時,男人死活不同意,可他又不回歸家庭,照樣在妻子和三兒之間周旋,把妻子當傻瓜一樣耍。
  • 女人在婚姻裡,要做到像「水一樣」,才會讓男人越來越愛你
    「不知道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愛情是漸漸消逝。當愛與責任合二為一時,恩典便與你同在。你就應該找一個會堅持愛你的人,他愛你純粹是因為你這個人很好,是會讓你的愛經久不衰的。」女人在和男人結婚前,就不能對男人馬虎,也不能對自己馬虎,可很多女人都做不到找準自己的位置,不維護感情而去責怪男人。
  • 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身高」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為「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在古代男性作為國之棟梁和一家之主,更是特別在意外在與內心的完美。一旦因為先天遺傳導致身材特別矮小,就很容易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料。
  • 來自中國男人的勇氣 為偉大的中國男人點讚
    現在大家都異常興奮,機場已經開始給地面機場的信號塔發送降落信號了,就在飛機快要降落的時候,起落架突然發生故障,怎麼也放不下來,機組人員和地勤人員想盡,一切辦法還是排除不了故障,更糟糕的是,機場附近也沒有可供迫降的稻田,在這種危難的情形下,機組人員現在能做的只有兩件事情。
  • 異性相處,要讓男人存有一點「 危機感」,這樣做,讓男人更愛你!
    真正愛一個人,其實不需要任何條件,只是因為兩個人之間有愛才選擇在一起,在愛情中的女人,有時候顯得非常的神經質,因為她想要得到男人全部的愛,自己是男人唯一的女人。但是也要知道,要想做到這一點,更要學會讓男人有一些」危機感「,這樣才會讓男人更加的珍惜你,更會增加你在他心中的分量,讓你牢牢抓住他的心。
  • 越來越多的女人懷不上孩子 原來是男人的錯
    公公婆婆本來是非常開明和藹的人,因為第三代一直沒有出生,親戚朋友都不走動了,對女方更是諸多不滿。  親戚朋友中勸離婚的、提供偏方的、推薦醫生的……各種好心幫助都有,最終小夫妻倆和家長鬧翻了,搬出去租房子。  其實,女方之所以六七年沒懷上孩子,除了自己的內分泌失調之外,男方的疾病佔大部分因素。只是婆婆為了維護兒子的面子,在外一直說是兒媳婦問題。
  • 男人無法抗拒的,是「貓」一樣的女人
    像貓一樣粘人,會撒嬌的女人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生養貓?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在貓身上尋找到依附感。現在的女人大多都崇尚「女漢子」,即便談戀愛之後,也不太喜歡依賴自己的男人。在你看來,你只是想要獨立,可落在男人眼中,他卻會覺得你並不信任他,甚至衍生為你不夠愛他。
  • 各國男人適嫁指數揭秘:中國男人無優勢
    各國男人適嫁指數揭秘:中國男人無優勢英國男人性格:英國男人的一個特點是適應能力強,不輕易流露感情。英國丈夫有時也愛叫太太「親愛的」,但細聽不免有點敷衍的感覺。喜歡類型:為什麼美麗高貴的黛安娜得不到王子的愛,而卡米拉卻成了王妃?英國男人的骨子裡流淌著「戀母癖」的血液,相較年輕美貌,他們更喜歡成熟性感的女人。
  • 田樸珺為何能從王晶片中的火辣女郎到吸牢王石,走上貴族之路?
    此時的田樸珺已不甘成為花瓶或者王晶片中靠火辣等待出頭之日的「晶女郎」,她內心早已有了一條通向上層的貴族之路。 「對我來說,不論是誰的女友或誰的女兒,我都是獨立生活在這裡,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尤其是精神的世界」, 32歲的田樸珺如是說。
  • 中年男人:中國網民食物鏈的最底層
    可能並不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中年油膩男,只不過是油膩的人變老了。中年男人的地位,大概是中國網民食物鏈的最底層。因為真正的有錢人低調的像一汪清泉,波瀾不驚。中年油膩男人愛在公開場合大談特談幾個億的生意,中年油膩女人喜歡當眾炫耀手上的珠寶,肩上的愛馬仕包,但是請記住,比炫富更高調的是隱形消費。
  • 男人騷不騷,看襪子就知道
    大冬天不穿襪子的人,幾乎沒有。不但穿,還必須得露出來,從板鞋到涼鞋,每身衣服都要配上雙「小騷襪」才完美。2020中國襪業市場分析數據顯示,襪子品類的消費升級趨勢已經很明顯,除了舒適度、材質的升級,對功能、款式的需求增長迅猛。
  • 這樣「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女人才喜歡
    當今女性越來越獨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三從四德」、「賢妻良母」,不甘心做男人背後的女人,而是也可以和男人一樣在職場上能賺錢養家,同時也能貌美如花,甚至在事業上打拼出一片天來的獨立女性。
  • 杜拜美女感嘆:雖然錢不多,但還是嫁給中國男人好
    導語:杜拜美女感嘆:雖然錢不多,但還是嫁給中國男人好現在的社會,人們都是比較現實的。男女談婚論嫁時,雖然錢不是衡量對方的唯一標準卻是一個重要標準。而且不僅女方要求男方的經濟狀況,一些男士也會要求女方的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