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球3D列印十大尖端技術革命

2021-01-13 電子發燒友
重磅:全球3D列印十大尖端技術革命

佚名 發表於 2016-08-25 08:57:54

  當年,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失敗了8000多次。曾有人譏諷他說:「你失敗了8000多次,真了不起!」愛迪生卻坦然地說:「先生,你錯了,我只不過是證明了7600多種材料不適合作燈絲而已。」經過多次失敗後,愛迪生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為舉世矚目的人。

  的確,這世界不乏「聰明」的人,希望從其他人身上可以獲得成功的捷徑,希望能夠繞開那8000多次的失敗,直接獲得點對點的成功。卻不曾運用愛迪生的思維模式認識到成功是由不斷的嘗試鋪成的道路。成功是個從0到1的過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2016年上半年的3D列印界十大技術革命。(排名不論先後)

  INNOVATION1: 瑞士科學家3D列印金銀納米牆可製造更高性能觸控螢幕

  觸控螢幕技術是依靠噴塗在設備表面的微型導電電極實現的。這種肉眼幾乎看不到的電極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納米牆組成的,而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氧化銦錫。它的透明度很高,但導電性較差。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找到了一種可行的創新型方法——「納米液滴」3D列印。這種方法能夠以金、銀納米顆粒為原料3D列印出超薄的「納米牆」,從而製造出從未有過的透明導電電極,最終創造出畫面質量更好、響應更精準的觸控螢幕。ETH的新方法——以金、銀的納米顆粒為原料3D列印出納米牆卻沒有這樣的缺陷,因為它可以同時實現較高的透明度和導電性。

  ETH這種納米3D列印技術的神奇之處不但可令金屬材料保持住原有的導電性,而且可將它們創建出透明的結構。目前,研究者們已經利用該技術成功3D列印出了厚度在80-500納米之間的超薄電極層。

  INNOVATION2: 從樹脂到陶瓷,加州高溫陶瓷3D列印技術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Malibu的HRL 實驗室發明了可兼容與光固化/3D列印的樹脂配方,這種樹脂在3D列印後經過過火可以生成緻密的陶瓷部件。這是一個驚人的突破,因為它使能夠產生任意多邊形陶瓷部件,強大且無溫度彈性,陶瓷表面無任何加工,不需鑄造或嵌塞。

  HRL 通過紫外線光固化快速成形陶瓷的preceramicmonomers—」先驅體轉化聚合物」,通過這些聚合物製造的陶瓷均勻收縮,幾乎沒有孔隙度。並且可以形成迷你網格和蜂窩狀材料,不但形狀複雜,並且還表現高的強度,這種密度泡沫陶瓷可以在推進零部件、熱防護系統、多孔燃燒器、微機電系統和電子設備獲得應用。如使用在高超聲速飛行器和噴氣發動機中,這種陶瓷可以幫助設計者製造能抵禦起飛過程中所排出的廢氣引起的加熱和高溫度的小零件。

  INNOVATION3: 比現有系統快1000倍,麻省理工學院將重新定義三維掃描

  當前市場上大多數雷射雷達系統(包括那些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所安裝的雷達系統)使用的是離散自由空間光學元件,包括雷射器、鏡頭和外部接收器。在這些硬體組合中,雷射在震蕩的同時旋轉,這使得其掃描範圍和複雜程度受到限制。並且成本從1000美元到70000美元不等。

  麻省理工學院的雷射雷達晶片更小、更輕、更便宜,也有可能是更強大的,因為晶片中沒有移動部件,速度是目前的雷射雷達系統的1000倍,可以用來跟蹤高速移動的車輛。

  麻省理工學院的雷射雷達晶片工作原理與矽光子技術密切相關,矽波導幾的波長遠小於光纖,這使得非常小的晶片上的光子電路具有類似於光學纖維的屬性。該技術的商業化也並不昂貴,可以在大量的CMOS晶圓代工廠生產,並解決如波導損耗和光隔離的問題。

  INNOVATION 4: 將對智能設計產生巨大影響的麻省理工Cilllia毛髮

  靈感來自於自然界動物以及人類的毛髮,MIT研發的Cilllia毛髮是通過光敏樹脂固化的技術列印出來的,通過將3D列印的精度控制到極其細微的程度,將這些毛髮獲得微觀結構的「可編程」,這樣毛髮就展現了像具有神經一樣的對壓力和對聲音的敏感度,並伴隨著外界的刺激發生彎曲改變。

  然而Cilllia指的並不是毛髮本身,而是建模軟體平臺,通過平臺上CAD設計的步驟,通過滑塊式界面,用戶可以很容易地將成千上萬的毛髮在短短幾分鐘內設計完成,只需要確定毛髮的角度、厚度、密度,和毛髮的高度。

  通過精心的設計毛髮具備了「驅動器」一樣的神奇作用,在一個直線方向上實現正向「驅動」和反向「驅動」,這對於動力學是個創新領域,改變了以往我們需要電機或者其他的動力裝置才能使得物體發生移動的現狀。

  INNOVATION 5: 像生長出來的3D列印軍用無人機

  世界第三大國防承包商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宣布他們正在開發一款基於化學反應的Chemputer,這款3D印表機可以在短短幾天之內從無到有「生長」出高度先進的定製化無人機。

  BAE系統公司投資開發此項技術的目的是要在接近戰場的地方迅速建立軍事設備供給,並克服任何地理、技術或數字的劣勢,Chemputer列印無人機的設想是功能性強,飛行速度快,超高高度以及快速反應,目的是要克服今天的軍事環境的生產限制。

  列印產品也不僅僅局限於簡單的產品,而是包括複雜的電子系統的生產。同時,列印材料是環保和可回收的,除了列印一架完整的無人機機身外,印表機也可以用於生產大型載人飛機的部件,這為此項技術走向民用打開了空間。

  INNOVATION6: 離子交換膜3D列印技術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離子膜3D列印技術,可以靈活而快速的在離子交換膜表面列印各種3D圖案,以提高性能。

  科研團隊表示,這種3D列印技術與當前常見的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類似,列印材料是可光固化的離子聚合物混合物,當該混合物暴露在一臺光投影儀之下的時候,3D印表機將設計好的圖案投射並選擇性地固化在其表面上。表面圖案能夠增加膜的電導率多達1—3個數量級(factor)。

  中國3D列印網了解到使用這種3D列印技術製作的離子交換膜模型是第一個可以定量降低交換膜電阻的模型。只需一個簡單的並聯電阻模型就可以描述這些圖案在降低這些新型膜的電阻方面發揮的影響。這一方法帶給離子交換膜設計者一個設計工具,可以幫他們不斷創新、設計出新的圖案,以進一步改進材料的內在化學特性。

  INNOVATION 7: 迪士尼近瞬時樹脂列印技術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離子膜3D列印技術,可以靈活而快速的在離子交換膜表面列印各種3D圖案,以提高性能。

  科研團隊表示,這種3D列印技術與當前常見的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類似,列印材料是可光固化的離子聚合物混合物,當該混合物暴露在一臺光投影儀之下的時候,3D印表機將設計好的圖案投射並選擇性地固化在其表面上。表面圖案能夠增加膜的電導率多達1—3個數量級(factor)。

  使用這種3D列印技術製作的離子交換膜模型是第一個可以定量降低交換膜電阻的模型。只需一個簡單的並聯電阻模型就可以描述這些圖案在降低這些新型膜的電阻方面發揮的影響。這一方法帶給離子交換膜設計者一個設計工具,可以幫他們不斷創新、設計出新的圖案,以進一步改進材料的內在化學特性。

  INNOVATION8: 用於非常複雜部件列印的德國Fraunhofer多材料列印技術

  德國Fraunhofer研究所和IKTS 系統研究所研發了一項3D列印新技術,不僅可以列印骨科植入物、假牙、手術工具等醫療產品,還可以列印微反應器這樣非常複雜、微小部件。

  Fraunhofer研究所研發的這項3D列印技術可列印的材料是陶瓷或金屬粉末懸浮液。陶瓷或金屬粉末被混合在一種低熔點的熱塑性粘合劑中,熱塑性粘合劑在80攝氏度時就會融化成為液體。在列印過程中,印表機的電性溫度熔化了粘合劑,並混合著陶瓷或金屬粉末材料以液滴的形式被沉積下來。沉積後液滴迅速冷卻變硬,三維對象就這樣被點對點逐漸列印出來。

  INNOVATION9: 波音懸浮式3D列印技術

  2016年初,波音公司成功獲批了一項超前的3D列印技術專利。它與以往任何3D列印技術都不同,在3D列印過程中沒有任何實體的列印構建平臺,在列印過程中,列印對象還可以做空中翻轉動作。

  在列印時,列印頭首先擠出一塊材料,通過磁場的力量,這塊列印材料被懸浮在空中,然後由圍成一圈的多個列印頭,從不同的方向將其餘材料逐層沉積在這塊材料上。列印材料是抗磁性材料,經過超級冷卻之後變成超導體。通過磁場還可以旋轉3D列印對象,並將材料沉積在列印對象底部,實現360度無死角的3D列印。

  無死角的3D列印技術好處是完全突破對形狀的限制,實現更加複雜零部件的整體3D列印。除此之外,通過多個3D列印頭同時在不同方向上進行3D列印,將顯著提升列印速度。

  INNOVATION 10: 哈佛大學帶血管的人工組織3D列印

  2016年哈佛大學獲得最新的突破,可以列印出維持生物學功能的並可以存活超過六個星期的組織。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整個列印過程中使用了三種生物墨水。其中第一種墨水含有細胞外基質,這是一種由水、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構成的複雜混合物,用於連接每個細胞,從而形成一個組織。第二種墨水包含細胞外基質和幹細胞。第三種用於列印血管,這種墨水在冷卻過程中融化,所以研究人員可以從冷卻的物質中將墨水抽出來,並保留空心管。

  研究人員將包含細胞外基質的墨水填充進模具。最終培養出內部充滿毛細血管的人工組織。研究人員通過矽膠模具兩端的出入口向該組織輸入營養物質,以保證細胞存活。人工血管將通過將細胞生長因子運送至整個人工組織,促進幹細胞的定向分化,從而形成更厚的組織。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震驚全球的幾大3D列印尖端技術突破
    編者按:在全球3D列印技術的舞臺上,閃耀著一顆又一顆耀眼的「科技之星」。而這些尖端技術的相繼問世,也不斷改變了整個3D列印產業整體結構,令3D列印技術成就了更多的「可能」。
  • JBS:盤點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文獻、學者和機構
    這篇最新發布於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的文章Disclosing Main authors and Organisations collaborations in bioprinting through network maps analysis,通過競爭技術情報(CTI)周期對生物3D列印的學術發表文獻進行了科學統計分析,並通過網絡地圖和介性中心度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因此3d列印的高價格是導致其面世以來廣受阻礙的原因。但是3d列印的高價格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以下我將分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說明為什麼3d列印的價格如此高。再加之3d列印需要機器長時間使用,機器的啟動和預熱都是需要時間的,機器的這些中間過程也是需要很多成本的。這兩者的疊加增加了3d列印的成本,這就體現在3d列印的價格上。  第三,3d印表機器的自身價格也比較高。3d列印是從國外引進的,因此再加上從國外到國內的各種稅之後,3d印表機器的價格在國內也是比較昂貴的。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為什麼3D列印技術越來越受船廠青睞?
    上圖是電影《阿凡達》的製作方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一張電影場景的照片,其中包括使用3D列印技術開發的遊艇模型。造船廠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你知道為什麼嗎?去年秋天,當緬因州大學宣布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船時,人們的想像力開始瘋狂起來。
  • 試圖顛覆技術革命 個人3D印表機首測
    13D列印即將顛覆技術革命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3D列印」這一誕生於80年代的技術如今卻成了超前科技的代言詞,迅速火便全球,美國《時代》周刊已將3D列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英國《經濟學人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詳析3D列印、快速成型與快速製造技術
    Zprinter系列是全球唯一能夠列印全彩色零件的三維列印設備。  2012年6月11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也表明的中國政府的密切關注:美歐學者近期預言稱,一種建立在網際網路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基礎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來臨,它以「製造業數位化」為核心,將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一些專家認為,美德等國已取得先導性技術突破,有可能佔據此次革命的制高點,重新劃分全球分工。
  • 全球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時代》周刊將3D列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據Wohlers Associates預測, 2015年將達到37億美元,並預計到2020年達到52億美元。隨著技術成果的推廣和應用,3D列印技術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 惠普3D列印 X 3D科學谷——3D列印與康復輔助器具白皮書重磅發布
    此次惠普3D列印攜手3D科學谷重磅發布《3D列印與康復輔助器具白皮書2.0》,旨在向3D列印行業分享關於康復市場的全面洞察,為大家呈現3D列印康復器具現階段的國內專利申請情況以及3D列印康復器具典型應用,希望能給予大家業務上的啟發。3D列印作為新型的康復輔助器具生產模式,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應用案例。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檯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優點:便宜、操作簡單。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
  • 3D列印蘊藏巨大能量 十大趨勢顛覆商業模式
    下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曉了3D列印產業未來發展的十大方向。-----------------------------20世紀80年代後期,3D印表機的橫空出世,開啟了增材製造新時代。近年來,借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東風,3D列印步入快速發展期。
  • Carbon利用3D列印數字光合成技術,快速鼻咽拭子用於COVID-19檢測
    其實,在2020年疫情下,不僅來自美國矽谷的Carbon在應用3D列印技術快速反應抗疫行動,來自中國北京的SCRAT3D團隊,也幾乎同步快速的研發了拭子、面罩等3D列印產品。美國Carbon公司疫情下批量3D列印拭子中國SCRAT3D在疫情下批量3D列印拭子和呼吸閥—— 以下為論文全文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發了一場大流行,擾亂了全球供應鏈。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十大金屬3D列印公司
    湖南華曙高科已用3D列印技術成功製造出發動機轉子零部件,GE計劃將3D列印粘合劑噴射技術用於改進噴氣發動機的零部件,保時捷用雷射金屬3D列印為經典老車更換零部件。   3D列印技術可以快速製造出各種模型,靈活性極高且浪費少,正在被越來多的企業採納。特別是對於一些複雜結構和個性化需求,3D列印顯得比傳統模型製造更適用。
  • 中國用3D列印造殲20:什麼是3D列印技術
    最近幾年,中國航空工業捷報頻傳,先進戰鬥機,艦載機,運輸機接踵而出,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在2013年全球3D列印熱潮中,以北航和西工大兩個科研主體帶動,沈飛、成飛、西飛等數家航空製造企業為主體,成為全球第二個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飛機零件的國家。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現在人們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逐漸的注意起了人體的健康狀況,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骨科醫療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內固定器材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作用。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